浅论张仲景妙用薯蓣配茯苓

时间:2017-07-07 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薯蓣;茯苓;肾气丸;薯蓣丸

  【论文摘要】
本文从三方面论述了张仲景在经方中将薯蓣与茯苓做的精当的配伍,揭示了其遣方用的又一特色。
  
  
   “薯蓣” 即今之山药,其气味甘温,入脾肺肾三经。《本草纲目》云:“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将其归结成这五大功能,其实多数来源于仲景在经方中对该药的应用,薯蓣在《金匮要略》中,共出现了五次,入三方,而每方中均与茯苓为伍。茯苓,其性味甘淡,入心脾肾三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仲景用之,在《伤寒论》中二十七次,入八十一方,《金匮要略》中二十四次,入八十七方[1],正如《本经疏证》所言,其既能随气之阻而宣水,又能随水之淤而化气。现分析二药的配伍关系,具体如下:
  
  1薯蓣健脾为主,辅以茯苓除脾湿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十六条云:“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薯蓣丸方: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麯、干地黄、豆黄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人参七分,芎窮、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六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本条论述一切虚劳疾患。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故仲景重用薯蓣健脾,使脾胃得以健运,则气血阴阳化生有源,究其茯苓一药的用法,其不但有健脾益气之效,更在于能除脾之湿邪,以助山药达到健脾的功效。
  
  2薯蓣生津为主,辅以茯苓渗水气
  
  薯蓣性平而不燥,因其富含津液,故为治疗内热消渴佳品,仲景亦用之,如《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第三条:“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第十条曰:“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瓜瞿麦丸主之。”栝瞿麦丸方:栝根二两茯苓三两薯蓣三两 附子一枚(炮)瞿麦一两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下便利,腹中温为知。本条论述的是下寒上燥之小便不利、消渴等症,盖因肾阳虚,气化失司,水停不行,上失润以生燥热而成。故宜温阳行水与生津润燥并用。方中薯蓣、瓜根生津润燥以治其渴;茯苓、瞿麦淡渗利水以利小便;附子一味,能温阳生气,使津液上蒸,水气下行。方中重用薯蓣茯苓,一补一渗,薯蓣因多淀粉,可生津止渴,而茯苓起阴气,使补中有渗,这样便达到了滋而不腻,补利兼施,三焦兼顾的作用。
浅论张仲景妙用薯蓣配茯苓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