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

时间:2020-09-28 11:26:36 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

 从感冒的病因病机、发病易感人群及分型论治方面, 探讨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特色。
感冒  中医  辨证论治
        感冒是因外感风、寒、湿、热为主的六淫和时行病毒, 侵袭人体, 客于肺卫, 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临床上以鼻塞、流涕、喷嚏、恶风、恶寒、发热、咳嗽、咽喉痒痛、头痛、周身酸楚、脉浮等为主症。体虚感冒者, 服用一般的感冒成药, 疗效均不佳, 甚至毫无疗效。因为体虚感冒有不同于其它感冒的特殊性, 表现为正虚邪恋, 以虚为主, 正虚是主要矛盾。本文就体虚感冒作中医的辨证论治综述。
        1 病因病机
        感冒一证虽是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疾病, 但体虚感冒与人体正气的`强弱更有密切关系。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 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 与其身形, 两虚相得, 乃客其形。所以体虚感冒有不同于其它感冒的特殊性, 表现为正虚邪恋, 以虚为主, 正虚是主要矛盾。王奎武等[1]认为体虚感冒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 或饮食不节,内伤脾胃,或起居酒色无常,疲劳过度,寒温不调,加之久居内室, 紧张工作, 生活无律, 缺乏必要的锻炼等原因,致使正气虚弱,机体抗病力低下,腠理疏懈,卫表不固,以风邪为主之外邪乘虚侵袭而为病。另外, 一些学者[2- 4]认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是其成为体虚感冒易发者的基础。小儿五脏六腑功能皆远远未完善, 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 所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卫外功能不固,易感外邪。小儿脾常不足, 若护理失宜, 乳食失节, 可致脾胃虚弱, 纳运失常, 气血生化乏源, 上不生金, 肺气亦虚,卫外功能薄弱, 易受外邪侵袭, 病情容易迁延, 时轻时重, 反复难愈; 若耗损正气, 则更易感受外邪, 形成恶性循环。故小儿也是体虚感冒之高发人群。
        2 发病的易感人群
        王氏[5]认为体虚感冒者多发于以下人群: ①鼻渊、喉痹患者, 即慢性鼻炎、副鼻窦炎、慢性咽炎患者; ②患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 例如肺结核、糖尿病、难治性心衰、肺心病等; ③血液病、各种肿瘤手术后或放疗化疗之人; ④产褥期妇女, 体虚经期妇女, 患子宫肌瘤妇女; ⑤小儿及年老者;⑥少动或过劳气虚之人, 也就是久居内室极少运动或过度疲劳的体质虚弱之人。以上各类易感人群有共同的病理基础, 就是正气虚弱, 正虚邪恋, 以虚为主。临床特点是内外合邪, 表里同病,对外邪有相对易感性, 病后邪恋难解。

        3 辨证论治
        正因为体虚感冒的本质特征为正虚邪恋, 以虚为主, 正虚是主要矛盾, 所以根本治则为扶正祛邪,重在扶正, 扶正为主, 解表次之, 以扶正促解表以祛邪, 表里同治。
        3. 1 气虚型感冒  这是体虚感冒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偏于气虚者, 缘于起居不慎, 饮食不节, 内伤脾胃, 或感冒用发汗解表之法屡治不愈, 多见脾肺气虚, 卫表不固, 感受风寒, 风寒袭表, 营卫不和而致反复感冒, 因气虚而驱邪无力, 邪不易除。临证多见神疲倦怠, 微恶风寒, 喷嚏不断, 少气懒言, 周身乏力,咯痰无力, 身体疼楚, 食欲不佳, 或自汗出, 舌淡苔白, 脉多浮而无力; 诸证持续时间比较长。治则应为益气解表, 调和营卫, 方用参苏饮加减[6-8]。若表虚自汗、形寒、易受风邪者, 可加玉屏风散益气固表[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