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增长模型(3)

时间:2017-08-29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等式(6)的含义是:第一部类全部产品价值之和,等于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与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从等式(6)还可以导出:

  w[,2t]=v[,1t]+v[,2t]+Δv[,1t]+Δv[,2t]+(1-α[,1])s[,1t]+(1-α[,2])s[,2t]

  (7)

  等式(7)的含义是:第二部类全部产品价值之和,等于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

  满足了上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就得以正常进行。

  (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或平衡条件会转变成失常的条件。马克思发现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或平衡条件,同时指出,自发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能经常满足这种实现条件或平衡条件。

  前面讨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或平衡条件时,以技术不变为前提,假定资本有机构成是不变的。资本有机构成定义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比,即k[,i]=c[,it]/v[,it](i=1,2);剩余价值率定义为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即e[,i]=s[,it]/v[,it](i=1,2)。

  由于资本家每期将一个固定的比例α[,i]用于积累和投资,所以每个部类的投资为

  I[it]=α[,i]·s[,it] (8)

  生产的扩大需要同时增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所以有如下等式

  I[it]=Δc[,it]+Δv[,it] (9)

  因为假设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是不变的,则有

  (10)

  由(8)、(9)、(10)三式得

  (11)

  由(10)、(11)两式得

  (12)

  设g[,v[,i]],g[,c[,i]]分别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增长率,则有

  (13)

  (14)

  由(11)、(12)可以看到g[,v[,i]]=g[,c[,i]],并且二者均决定于剩余价值率e[,i]和技术条件k[,i]。

  如果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保持平衡,则两部门的经济增长率必然相等,即g[,v[,1]]=g[,v[,2]],反之亦然。由(13)式得

  (15)

  如果我们假定剩余价值率相等,即e[,1]=e[,2],那么我们由(13)式得到

  (16)

  (16)式表明,资本主义经济要达到均衡状态,两个部类的资本家的积累—投资率必须保持相应比例。但是,资本主义不存在什么机制使得两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满足相应的比例使(16)式始终成立。另外,虽然资本主义经济的完全竞争市场会使各部门形成一个一般利润率,但难于使各部门的剩余价值率相等,即难于保证e[,1]=e[,2]成立,从而难于保证(15)式成立。所以,一般来说,g[,v[,1]]=g[,v[,2]]不能始终成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能经常满足这种实现条件或平衡条件。

  马克思(1885)指出:“这种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使交换从而也使再生产(或者是简单再生产,或者是扩大再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某些条件”,会“转变为同样多的造成过程失常的条件,转变为同样多的危机的可能性;因为在这种生产的自发形式中,平衡本身就是一种偶然现象”。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科学的经济增长理论。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可以看作是宏观经济的零增长;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可以看作是宏观经济的正增长;社会资本缩小再生产可以看作是宏观经济的负增长。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完整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中的扩大再生产理论把静态分析动态化,把短期分析长期化。

  在《资本论》第二卷问世后的几十年中,西方经济学家无力解读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独立地拓荒的这个科学领域,不仅在恩格斯(1885)撰写《资本论》第二版序言时是“至今几乎还没有人进入的领域”,而且直到剑桥学派的琼·罗宾逊(Robinson,1942)发表《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时,“这一领域大部分仍未有人耕耘过”。

  同过去相比,西方学者今天对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领悟和评价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英国经济学家罗尔(Roll,1973)对这类现象作了解释。他说:“对马克思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作出严肃而不偏不倚的评价的可能性,是随着科学本身的进步和其周围的社会形势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变化的。在经济学中新分析工具的发展,对于马克思的概念给予了新的看法,从而使人们能够判断这种概念可能具有的分析价值”。

  现在,西方经济学家已能解读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他们懂得,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特别是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就是经济增长理论。西方经济学家现在并不讳言马克思在经济增长理论方面所作的开创性贡献,而是承认存在“马克思的增长理论”,承认“马克思是一位增长理论家”(Wood(ed.),1988)。

  三、费里德曼建立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数学模型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增长模型(3)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