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论文的格式

时间:2021-04-15 12:15:06 论文格式 我要投稿

标准论文的格式

  相信论文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头疼的问题,且不说内容怎么样,光是格式就十分讲究。那么小编今天来告诉大家标准论文的格式是怎么样的,请继续往下看看吧。

标准论文的格式

  标准论文的格式

  一、论文篇幅:

  3000—4500字,论文必须包含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及3-4个关键词。

  二、论文格式:

  (一)题目、署名及层次格式、文字、字数要求:

  1、文稿采用A4幅面word文档;中文标题为三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仿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标题字号为三号,字母全部大写;如有副标题,另起一行,首字母大写,正文为小四号字体;文稿应加注页码。

  2、题目居中,署名及单位标在题目下,例如: 数字城市化进程 王赵(大学系,北京100001)(设计院,天津300001) 需作叙述时,可在当页下方划一条横线,在横线下加说明。

  3、摘要和关键词,写在题目下、正文前。

  4、论文的层次,统一要求采用: 1 1.1 (占一行或接排。 当接排时,标题后要加标点) 1.1.1 *1.1.1.1

  (二)文稿和图稿其它要求:

  1、正确阐述技术内容。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如所采用的名词术语尚未编定时,可采用各业务部门和科研单位常用的名词术语,不要任意用简称、方言。

  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 (1)标题、图题、表名后及公式后不用标点; (2)阿拉伯数字的起止(范围)号用“~”,如: “20~30”,“8%~10%”,“0~10oC”

  3、对正文中的某些问题需加以说明时,可用“呼应注”(也叫脚注),即在所要加注处的右上角标注“①、②……”,同时在本页末留出位置,划一横线与正文隔开,在横线下注明“①、②……”。

  4、计量单位采用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一律用拉丁文书写。

  5、外文字母写成印刷体,同时注意将正斜体、大小写分清楚。

  6、数字的书写(统计数、各种计量及图表编号等各种顺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世纪、年代、月、日和时刻均用阿拉伯数字,并一概用全称。

  7、表格、公式、样图均要编号,每篇论文加注流水号,例如: 图1、图2,表1、表2,公式⑴、公式⑵。

  8、照片要求清晰、层次分明,非彩印书尽量用黑白照片。墨线图要大小适当,图线要规整。照片、图稿等电子文件需备份一份随稿件一并提交。

  9、参考文献的项目要列全,例如: [1]主编.结构力学.北京:出版社,2003 [2]主编.城市规划.上海:出版社,2001

  (三)文稿最后应有附件页,注明作者个人信息,内容见下表: 作者基本情况表 姓名 性别 职称 工作单位 职务 联系电话 (固定电话请注明本地区号) 传真 通信地址 邮编 E-mail

  【拓展阅读】论文参考

  提要本文在阐述信息技术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内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重构的基础,最后提出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会计;重构

  一、信息技术

  作为21世纪最主要的特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财务会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对会计信息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促使会计理论发生了巨大变革,使得大范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及实时信息的提供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是多层次的: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使其嵌入会计数据处理系统创造了可能,直接促进了会计信息系统发展;一方面信息技术还通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间接地带动了会计信息系统发展。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FASB在《Stat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中描述到,“概念框架是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协调一致的系统。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望引向一贯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及局限性作出规定。通过制定财务会计和报告的结构和方向,促进公正的财务信息和有关信息的提供,以有助于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中配置有限的资源”。

  作为企业财务会计指导和评估基础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是由一系列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到之处组成的理论系统,它可以用来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和发展未来的会计准则和解决现有的会计准则未曾涉及到的新会计问题”。

  葛家澍教授(2006)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总结为五个方面:为每一个具体准则指引方向并规定应达到的目标(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和会计原则;确定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他们对财务信息的要求,同时也指出现行财务报表存在的局限性;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不断予以改进;发展新的会计准则;在缺乏会计准则的条件下,用来解决新的、复杂的会计问题的处理和报告。

  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若要长期保持协调发展,一方面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会计资源的整合,最终调整报告模式;另一方面必须与宏观会计政策协调一致,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引领下与其保持同步发展,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整合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会计业务流程将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而这一进程中必然涉及到如何整合,依据什么原则进行整合的问题,这也正是信息化环境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变革的原因与推动信息化发展的根源所在。

  三、会计信息系统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软件比较注重系统的集成性,避免数据的重复输入;实现自动转账功能,尽量实现其他凭证的自动处理;将管理思想融入到数据的采集、应用和控制过程中,注重对企业决策的支持,提供强大的财务分析功能;尽可能实现信息高度共享,不仅提供了会计规范所要求的凭证、账簿和报表,而且还满足了企业管理过程所需的信息。尽管如此,会计信息系统还是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设计理念落后。开发的软件大多以满足用户现有的管理方式为目的,在使用软件前并未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BPR),仍沿袭原有的不合理的管理流程,不是在引入最科学的管理流程之后再使用软件,而是让软件继续去适应旧的管理方法,从而使得许多企业所购买的财务软件只能满足暂时需求。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业务处理的变动和新业务的出现,现有的财务软件极有可能不再完全适应企业管理和决策的要求,从而不断地面临着二次开发,甚至还有被完全弃用的可能。

  (二)模块集成度低。由于模块数量较多且所有的模块都能够单独运行,从而使得系统间的耦合程度较差,整体集成度有所欠缺,业务流程显得比较松散。一些所谓的“集成软件”也仅仅是用若干接口程序定期将物流单据生成财务凭证,除了共享一些基础资料外,财务会计系统和业务系统并没有太多联系,一体化难以实现,无法对决策信息提供实时支持。

  (三)重核算、轻管理,开放性差。我国目前的财务软件一般都分成两大部分:核算部分和控制部分。核算部分的基础是总账系统,后期发展起来的各类子系统也只是对总账系统的补充,整个财务会计部分是建立在总账中的各类会计凭证基础之上的。这种过分注重会计核算而忽视业务管理的设计思路,很难提供及时、全面的管理信息,在强调决策有用性的今天,自然就降低了对决策的支持程度。与此同时,财务软件数据接口的开放性也较差,系统之间及不同的财务软件之间很难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大大降低了数据的共享性。

  四、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的基础

  (一)会计信息载体的变化。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载体全部表现为纸制单据,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和会计报告等。重构的会计信息系统的载体将变为电子化的各种单据,如各种电子票据、电子凭证和电子账簿等。当企业进行业务交易时,会计信息系统能够与其他业务系统衔接,利用电子数据进行交换,而且账务处理可以自动完成。另外,通过网上银行、网上报税认证、网上纳税申报、网上采购和网上销售等途径交换各种电子票据和电子单证,大大简化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降低了业务成本,实现高效快捷的信息双向式交流,同时保证了业务数据及与之相应的资金流动状况随时处于企业管理层的监控之下。

  (二)会计信息存储条件的变化。会计信息存储形式由硬盘、磁盘、内存等磁介质与光盘等光电介质向电子化、集中化的数据流和网络页面数据存储方向转变。不同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差异,表现在对提供的信息是综合或是明细、定性或是定量、文字式或是数字式的描述和图表等直观信息的要求上,在重构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他们可以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随时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查阅有关信息,获取财务分析资料,并可以“随机存储”信息。

  (三)会计信息输出的控制。由于会计信息处理是自动完成的,因此必须建立输出控制机制,以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输出控制机制执行监督管理的任务,对业务交易流程严格核实,如识别销售商品的条形码和客户的信用卡,经核实之后,方可输出交易结果。

  五、会计信息系统的重构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概念框架产生了影响,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重构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重构的基本思路是基于会计的目标与用户的信息需求两方面进行的,即从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等方面,所提供的信息应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一)利用事项理论采集会计数据。传统会计是使用会计科目表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利润等六大要素变动的价值展现会计数据,这一方面遗漏了一些对决策有用的非货币性信息,另一方面夹杂了很多会计的职业判断因素(分配、递延、预计、摊销、汇总),导致会计的信息类型、信息详细程度、可靠性受到影响。事项理论的核心是将事项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即事项会计的会计要素就是事项本身。在日常核算中,仅仅把各项交易活动的事项进行存储、传递,而不进行会计处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具有个性化特征,依赖于个人的期望函数、个人的偏好函数、个人的决策模型以及决策者的心理类型等,并且同一信息使用者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信息要求。事项会计克服了传统会计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属性的缺陷,将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分为不同类型的事项,如交易活动信息与环境变动信息。不同类型的事项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不同信息用户的意义也不相同,这就要扩大会计计量属性的范围,对不同的事项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因此,众多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如客户满意程度、产品质量、市场份额、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在事项会计中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真实地提供给信息使用者。

  (二)利用事件驱动原理处理会计数据。传统会计数据处理模式是按照“凭证-账簿-报表”顺序化处理程序进行会计数据加工的。会计数据通常在业务发生后采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差。事件驱动是指当某一特定事件要求代码工作时,程序指令开始执行。应用到会计数据处理上,就是对会计源数据不进行进一步的顺序性加工处理,当决策者需要某项专用信息时,只要驱动相关专用信息代码处理即可随时满足其要求。在事件驱动的方式下,可以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划分为若干种事件,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

  (三)利用XBRL技术披露会计信息。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XBRL)是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专门用于企业会计数据和会计报表信息发布的标识语言。信息发布者一旦输入了信息,就无需再次输入,通过XBRL就可以很方便地转换成书面文字、XLS文件、PDF文件、HTML页面,或者其他相应的文件格式。XBRL技术主要由技术规格、分类标准、实例文档组成。各企业可以依据分类标准将本企业的会计数据XBRL化。XBRL能自动、清晰地转换信息使用者选择的包括数字和文字的所有企业信息,当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网页或把数据导入电子表格、运用程序进行计算和分析时,应用软件能识别每一个数据。XBRL技术的优势表现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了转换各国会计报告格式的速度;降低了信息交换成本,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获得性;通过互联网提供具有时效性的信息,提高了信息的相关性;解决了从互联网上获取HTML格式的会计信息不能转换的问题。因此,专为数字化报告而设的XBRL对业绩资料的影响是任何其他科技手段无法比拟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柳燕,田月昕.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9.

  [2]冉渝.关于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完善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贸,2009.13.

  [3]赵雪梅.新会计准则导向下的会计信息系统重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8.

【标准论文的格式】相关文章:

论文格式标准格式04-10

论文的标准格式介绍10-30

刑法论文的格式标准10-08

研究论文的标准格式10-07

论文的格标准格式10-04

学年论文的标准格式03-29

大学论文的标准格式09-26

论文的标准格式详解10-05

论文脚注的标准格式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