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

时间:2020-09-18 16:11:59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知命畏天”的生态伦理意识,《论语.阳货第十七》的记载说――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言?”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用八个字揭示了天命即“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正是天地万物自然变化的规律。孔子的生态伦理意识不仅仅体现在“知天命”而且更重要的是“畏天命”。天命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如四时变化,万物生长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人们只有掌握它,春种才能秋收;人们只有适应它,热天降暑,冬日防寒,才能健康不病。如果违背天命,既不能搞好作物生长,也难以保证人自身的健康成长,这无异于自取灭亡,所以君子必然要敬畏天命了。孔子敬畏天命的思想还不仅仅是讲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而且还将“畏天命”与“君子”人格结合起来,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识。将“畏天命”与否,作为一条划分“君子”“小人”的分界线,要求君子卑以自牧,不做过头事,不将过分话,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世界的安宁、和平。《中庸》讲“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小人没有“畏天命”之心,所以肆意妄为,什么缺德事都干得出来,既敢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敢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于是出现了人伦散尽,生态破坏的当今世界一系列的'所谓“道德危机”、“信仰危机”和“生态危机”现象。由此可见,二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倡敬畏天命,树立君子人格,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用心良苦。

  2、孟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诸侯征战,民不聊生,土地荒芜,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同时在“郊与大国的地方”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生态破坏的景象。孟子以性善为中心,提出了“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意识。《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之于万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不仅要做到“功至于百姓”还要“恩足以及禽兽”。孟子的性善论还推导出一个“天人同诚”的生态伦理思想。《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他认为“天之道”和“人之道”之所以“能动”(天人感应)就在于共同拥有一个“诚”,“诚”即真诚无妄,是一种道德规范。孟子对天(自然界)讲“诚”的伦理道德,正是一种生态伦理意识的自然流露。

  二、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建立在“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的基础之上的。《老子》第25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宇宙万事万物所共同具有的一切物质的和观念的存在。“道”最基本的法则是“道法自然”。“自然”指自然而然,老子认为宇宙间的“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都是平等的,天地万物与人一样皆是尊贵的(“大”)平等的,人与人之间讲伦理,人与生太万物之间也应该讲伦理。“四大”共同遵循的普遍规律是“自然”,即它们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也应该自然而然的发展下去,任何“人为”的乱来和“天地主宰”的行为都是违背自然本性的。

  老子生态哲学,不仅提出宇宙间“四大”尊贵而平等,而且认为这“四大”是彼此作用的一个整体。《老子》第73章讲“天之道”时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宇宙就是一张“天网”,它虽然稀疏,却非常宏大,布局严密,没有缺失。正是这张“天网”使宇宙间的“四大”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维系起宇宙大自然衍生的责任和义务。“四大”在天网中各自拥有和占据一个网域,依据“道法自然”和“道生万物”的准则,彼此独立,又相互依附,和平共处,保持着生态整体的完善性和最大德行。

  2、庄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庄子的的生态伦理思想首先表现于他的“物我同一”的生态伦理情怀,庄子认为,天人和谐即“物我同一”,亦即“物化”之“天乐”境界(《庄子·天道》)。庄子“物我同一”的生态伦理情怀是三个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的层次,即“人与天一”、“物无贵贱”和“顺物自然”。庄子所谓的“天”,是一种人类生存的原始生存境遇,是一个以“自然”为最高表征、天下万物各适其所生存与其中的一个具有无限关联意义的整体世界。“天”与“人”本质上是融合为一的,“天”只有有了人的生存参与才能成为“天”,人也只有在“天”之原始境遇中才能展开其本真生存。所以庄子认为“人与天一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是相互统一融合的,作为万物一员的人类本身并没有高于或者优于其他物类的特殊价值特性或存在身份,两者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庄子认为人类并不比其他物类高贵或是低贱,万物的差异在于“道之所以,德不能同”,“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是说,物类号称万种人多,人不过是其中之一;拿人和万物相比,不正像毫毛在马身上吗?因此,庄子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从道的角度来看,万物都是道的产物,都具有本身不可替代的内在价值,所有物类同本同根,没有贵贱之分。“物无贵贱”不仅启迪我们要关心人类,热爱生命,为消除人类社会一切不平等现象而努力,而且启迪我们要热爱大自然,善待万物。

  三、墨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墨家的伦理学是围绕着“兼相爱、交相利”这一基本论点而张开的,墨家虽然讲的是人类之间的交相利,但其思想的必然逻辑也包含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交相利。墨家从现实生活习俗的消费影响以及政治斗争的破坏性结果出发,对奢侈浪费和攻伐掠杀进行了激烈的评判,体现了他们对人类及其人类社会成果的爱护,而且这种爱护就必然地包含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爱护。我们从墨家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的言论中,可以挖掘出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现实原则。墨子说:“使各从事其所能,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弗为。”(《节用中》)墨子制定“节葬之法”说:“棺三寸足以,衣三领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无沮漏,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哭往哭来,返从事乎衣食之财。”节用节葬、非乐非攻思想既包蕴着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包含着消极的维护自然生命多样性以让其自生自灭的生态归朴思想。

  四、中国古代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进入中土并获得发展大约在公元1世纪。随后在中国获得巨大发展,并与中国玄学合流,出现了佛学的中国化。中国佛教的核心是缘起论,它认为,万事万物都是诸条件和合聚集产生的现状,在宇宙中没有不变的实体,条件是不断变化的,事物也在不断变化,即“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金刚经.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佛教从因缘和合成“一合相”出发,追求对整体、大局的把握,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众生平等。提出了“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古尊宿语录》),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万物互相融合,“不知心境本如如,触目遇缘无障碍”人与自然和谐无碍,这就表明,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自然界的征服者,而是审美者。因此,佛教提出了正确处理生命体与环境关系的万物一体,依正不二的方法和准则。“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正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依正就是指依报、正报,所谓正报,是指有情众生的自体;所谓依报,是指众生所依止的国土世界。简单地说,依报是指生存环境,正报指生命主体。依正不二,即是生命主体与生存环境作为同一整体,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大乘玄论》卷3指出:“依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众生有佛性,则草木有佛性,以此义故,不但众生者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也。……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佛教认为,一切现象都处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中,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自然界,生命体就不能存在。因此,“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同融”。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皆有佛性,必须保护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建造一个相互依存,和谐自由的环境。

【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相关文章:

1.生态环保标语

2.中国传统餐桌礼仪

3.生态工程专业的简历范文

4.生态文明调研报告

5.用英语细说中国传统的礼仪

6.生态环境的广告语

7.人生态度的励志名言

8.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9.生态环境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