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头风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时间:2020-10-06 13:51:58 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探讨头风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摘要】 头风病发病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治疗效果差强人意,故预防调摄就显得尤为重要。头风病诱因众多,且往往与肝有密切关系。故从肝入手,阐释环境因素、情志因素、性别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危险因素对头风病发病的影响,从理论上指导头风病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为头风病的预防、治疗和调摄提供依据。
【关键词】 肝(中医);头风病/病因学;头痛
   头风病相当于以慢性阵发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西医血管性头痛和肌紧张性头痛。做为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头风病诱因众多,往往与肝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肝足厥阴之脉“与督脉会于巅”,又与萌生之春气、阳动之风气等自然界的木类同气相求,故肝和头风病密切相关。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亦将“头痛”一病放入“肝胆病证”讨论。笔者依据历代医家的论述和现代研究进展,结合个人学习和临床体会,从肝入手,阐释头风病的危险因素。
1 环境因素
1.1 自然环境因素 中医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活动息息相关。人体的生理活动受天地之气的影响而有相应的变化,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疗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然”的阶段,但这些问题一旦解答清楚了,就必定是突破,有可能把中医学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对中医的脉象、针灸、病理、生理等采用诸如光、电、同位素、波纹断层、音谱分析等现代手段进行系统研究,更有运用现代诸多的高新科技对中医药的临床进行新一轮的研究[4]。正如国外有学者一再指出的那样,中医理论包含若干诺贝尔奖级的问题,中国要获诺贝尔奖,最有希望的是中医药,中医将日益国际化[5]。
1.1.1 生活环境的改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辐射的增强,处于刘河间所谓之“天以常火”的状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论》言:“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自然环境的改变,气候的异常,势必影响人们的体质。鲁明源[1]认为,由于阳气骚动,人常处于一种阳盛火旺的状态,易于形成阳热体质。此种体质的人性格急躁易怒,容易失眠,均是头风病的危险因素。且阳热有余易从火化,一则气火相携上扰清窍,一则耗伤阴血,致使肝失所养,均可导致头风病发作。
1.1.2 季节因素 中医学重视季节对头风病的影响。肝与春季相应,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肝者……通于春气”。春天是自然阳气生发的季节,若注意养生,顺应春阳之气,则肝气得以正常疏泄,否则肝气抑郁而变乱于内,诸病由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曾指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春气温升,人之气血也随之有向上的趋势,若温升太过则又成为致病的原因,即《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言之“故春气者病在头”,从而导致头痛发作。
  春季多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将风、木、肝、筋等一一对应,紧密联系,故有“风气通于肝”之说。正常的春风能萌生万物,然风太甚则为风邪。《内经》有“东风生于春,病在肝”、“风伤肝”之说,可见肝脏最易受到风邪的侵犯。风性善动不居,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而头为诸阳之会,“巅高之上,唯风可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风邪每易上扰清窍,或上达头面,阻碍清阳之气而见头痛。且头痛症状变化较快,突发突止,或全头窜痛,游走不定,类似风邪善行而数变的特性。若风邪稽留不去,头痛久而不愈,休作无时者即为头风。
1.2 社会环境因素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能影响社会,社会的变动也反作用于人。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的心理压力增加并由此导致了许多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