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艺术生命的个体及其智慧

时间:2020-11-01 11:59:22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林徽因艺术生命的个体及其智慧

  林徽因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她短暂的一生,是智慧与美的化身,是建筑,文学,爱情的交织,可以说她是建筑家,文学家,也可以说她是圣洁的使者,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关于林徽因艺术生命个体研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林徽因艺术生命的个体及其智慧

  引言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1995年4月1日,当林徽因走完她短暂而又不平凡的一生的那一刻,她的友人以此诗句点赞了她的一生。虽然她的一生是那么的短暂,她的脚步是那么地匆匆,但我们忘不了曾经的夜凉如水,一灯如豆;忘不了曾经的风雨无阻,爱恨情愁;忘不了曾经的潮流激荡,丰功伟绩;忘不了参加的含辛茹苦,一心一意。她天生丽质,不但风华迷倒众人,学养深厚也令人赞美不已。在东西文化的双重滋养下,在四书五经,诗词曲赋与拜伦,雪莱,莎士比亚等人的滋养下,东西文化在她的血液里流淌。品评她短暂的一生,是智慧与美的化身,是建筑,文学,爱情的交织,可以说她是建筑家,文学家,也可以说她是圣洁的使者。

  一、艺术生命的个体

  1.对建筑的爱。建筑牵系了林徽因的爱情,婚姻,甚至一生。由于对建筑工艺的热爱,她与梁思成相识,相交;由于对建筑工艺的追求,她与梁思成相恋,携手一生。她对建筑的爱,不仅表现为她把建筑工艺看成是美与技术的结合,是历史与人情的凝聚,还表现为她对建筑工艺独特的韵味。她为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提供了长远的意见,为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付出了心血,为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座设计饰纹与花圈浮雕图案的描绘耗尽了她最后的一分精力。她带着对建筑工艺的执着追求,与梁思成一起了寻访欧洲的`古建筑,一起访遍了中国的各地的古建筑遗迹。她的一生大部分献给了建筑事业,她以广博的知识与见识,将中华民族的浓厚底蕴和庄严的威仪附蕴在她的描绘中。

  林徽因的一生与建筑结下了厚缘。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对于什么是“建筑意”,文中阐述“顽石会小会点头,我们小敢有所争辩,那问题怕要牵涉到物理学家,但经过大匠之手艺,年代之磋磨,有一些石头的确是会蕴含生气的。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小能小引起赏鉴者一种特殊的性灵的融会,神志的感触,这话或者可以算是说得通。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占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小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这一思想的火花究竟首先产生于准呢:从文风和意趣来看明显是林徽因的笔墨风格,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充满着生动、敏感的灵气、激情的想象。

  2.用语言去赞美。如果说林徽因是文学家,不如准确地说她是一位语言的天使——诗人。花季时代,在欧洲的漫游史使西方的浪漫气息在林徽因的心灵里埋下了诗的种子。在她的诗中,我们能看到真挚的情感,细腻优美的语言,清新明快的气氛。

  如:刊于1931年9月《新月诗刊》上的《笑》:“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笑的是她惺忪的卷发,散发的挨着她的花朵轻轻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痕迹,浪的柔波。”优美的语言将笑比拟化,笑是“眼睛,口唇,唇边的漩涡,惺忪的卷发”,准确,生动地将细微的笑描绘得如此得形得神,让人感觉它如“水的映影,风的轻歌,云的痕迹,浪的柔波”。

  又如:刊于1937年3月14日〈大公报-文艺副刊〉上的〈时间〉:“人间的季候永远不断在转变,春时你留下多处残红,翩然辞别,本不想回来时间谁叹息秋天!现在连秋天黄叶又已失落去辽远里,剩下灰色的长空一片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语?”时间是摸不着,看不到,想不透的,只有当它悄悄地离逝时,你才感觉到它的脚步如此匆匆。在诗中的每一句都无不怀着对时间流逝的感叹。时间匆匆走过,留下的只有空寂。林徽因不仅将笑,时间等用优美形象的语言进行修饰,也将情感,人生等用语言加以描绘。她将初生的儿子比做人间的四月天,希望他拥有四月的浪漫春风,四月的生机勃勃。

  她用一句爱的赞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囊括了对儿子的爱。她又有曲子似的供人欣赏的人生,河流似的供人游玩的人生。人生可以是“生存的河道”,“胸前心跳着的五色的绚彩”,她用语言点缀了人生,她用语言表达了她对人生的心得。如果说诗是情感展露的工具,那么林徽因就是对此最完美的表达。流畅的语言,贴切的意象,明快的节奏,使人感悟到林徽因对诗的艺术个性。如果赞颂林徽因为“中国近代第一才女”,那么她的诗则为此做了证明。

  二、女性智慧的彰显

  1.对爱情的理智。林徽因的爱情向来被人所羡慕。天生丽质的她,在文才的点缀下,更加受众人所爱慕。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对于林徽因的爱情,在众人的议论中,徐志摩当取重要地位。伦敦的相识,带给两人的是浪漫。徐志摩浪漫奔放的爱给花季的林徽因的心灵和生活提供了浪漫的空间。然而,失去理智的浪漫是短暂的,在理智的召唤下,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作为她的终生伴侣。梁思成真挚的爱最终使林徽因作出了决定终生幸福的选择。

  但,我们忽略了他—金岳霖,北大哲学教授。如果说徐志摩的爱是浪漫的,梁思成的爱是真挚的,那么金岳霖的爱则是执着一生的。林徽因的爱情是圣洁的。事实也证明了她最后的选择是正确的。

  2.对女性意识的彰显。女性意识是指“女性对自身的文化处境、历史生成、社会地位、人生价值、权利利益、个性发展等一系列关涉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女性意识是“五四”时期随着人的解放大潮才出现的现代话语。“五四运动”的一声轰雷,将中国女性从数千年的沉睡中唤醒,使她们开始了对自身的寻找。

  身为女性诗人,林徽因在诗中自然流露的返璞归真的女性天性令人动容。渴望爱、追寻爱是女子的天性。在《一串疯话》里,性格开朗活泼的少女放肆地说着傻话痴话,林徽因用细腻感性的笔触诗性地剖析了青春期的女性体验和享受爱情的心理过程;《笑》中的美丽姑娘则“朵朵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这甜美的笑“涌进了你的心窝”……这些都流露了少女天真烂漫的天性。《题剔空菩提叶》在时间与美丽、时间与生命的追寻中,哀叹“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哀婉的文字间寄寓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深思。《别丢掉》一诗中“幽冷的山泉底”、“黑夜”、“山谷”、“渺茫”、“隔山灯火”、“月明”等凄清幽冷的意象,描画的就是徽因对志摩的怀念和“叹息”,充满怀亡者的凄凉况味,也足以见她对于志摩之死的伤痛之深。

  三、结语

  林徽因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充满智慧的一生。建筑的陪伴,文学的熏染,浪漫的点缀,友谊的至诚,爱情的永远,共同帮她展平了四月的天空,展露了四月的美。林徽因,不愧称她为“智慧与美的精魂”。

  参考文献:

  [1]吴良辅《林徽因最后的十年追忆》清华人学出版社,2004-11.

  [2]赵辰《作为中国建筑学术先行者的林徽因》2008-02.

【林徽因艺术生命的个体及其智慧】相关文章:

1.个体知识的特性及其开发管理研究

2.浅谈个体知识的特性及其开发管理研究

3.教育与个体生命的理解的教育论文

4.林徽因的名言名句

5.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诗

6.徐志摩给林徽因的诗

7.论艺术理论的发展及其教育功能论文

8.关注生命情怀优化艺术教育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