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理论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

时间:2020-07-22 14:29:23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文学经典理论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

  一、引言。

文学经典理论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

  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盛行,给经典文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学经典在不断的平面化、娱乐化和商业化过程中,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崇高的审美价值以及高尚的人文关怀等价值被不断削弱。在这种情况下,经典文学陷入了尴尬的生存境地。然而,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我们重新审视与评价文学经典的契机。关于经典文学的探讨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已经历了 40 多年的发展过程。学界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文学经典”与“经典文学”两种表述方式的混淆使用,经典品质与经典建构要素在观念上存在的误区,等等。关于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文学经典”与“经典文学”的内涵。

  “文学经典”是什么? 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说:“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经”指的是永久恒常、至高无上、不可违逆的道理;“典”在古代汉语中还有典范着作及宗教典籍的涵义。“经典”指的就是承载永久恒常、至高无上道理和训导的各种书籍。陶东风认为:

  “经典具有规范、典范、法则、范例、准则等意思。它既是传统的代表和象征,又是标准的参照物。文学经典不单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以文字或者其它符号形式存在的权威性文本,更包含此类文本所隐藏的制约人的思维、情感与行为的文化规范之义。”[1]

  赖大仁认为:“经典是指历代传承经久不衰的最有价值的着作,它们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因而也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永恒性,从而在各民族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中产生巨大而久远的影响。经典的传承取决于经典本身的价值内涵及其永恒魅力而不是外部力量。”童庆炳则将承载文学的至道和鸿论的各类书籍称为文学经典,但凡创作这类作品的作家自然称为经典作家。

  以上对“文学经典”内涵的阐释中蕴含着这一术语的概念与特性。它辩证地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作品结合起来,既包含着从具体作品中提炼出来的标准和规范,也可以指经过时间的检验、并符合经典相关标准与规范的文学作品。

  在当下语境中出现了与“文学经典”类似的文字表述,即“经典文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经典文学馆:契科夫短篇小说精选》、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从族裔声音到经典文学》以及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经典文学作品选》等书中,均出现了“经典文学”这一表述。2011 年,杨道麟教授发表了《“经典文学”和“经典文学教育”的界定》一文,他将“经典文学”界定为:“思想内容芬芳馥郁、语言形式瑰丽多姿的甚至是超越时空的并具有”真“”善“”美“因素的中西经典诗歌、中西经典散文、中西经典小说、中西经典戏剧等艺术样式。”

  杨道麟将“文学经典”概念中的作品含义抽离出来,用“经典文学”来表示经过时间检验、符合经典相关标准与规范的文学作品。“文学经典”与“经典文学”两种表述体现着对经典标准的界定与文学作品的价值判断,分属于概念与价值两个不同的范畴。然而,学界并没有对这一现象作出相应的回应,也没有在观念上予以澄清与界定。

  从“文学经典”与“经典文学”各自的表述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文学经典”中的“经典”是这一表述的核心词组,“文学”是界定“经典”的所指范畴,即文学范畴内的经典。我国学术界所使用的“文学经典”,既包含着规范、权威、标准与法则的语义,也包含承载规范、权威、标准与法则的各种典籍。而“经典文学”中的“文学”是这一表述的核心词组,“经典”则是描述“文学”特性的修饰语。

  相比较而言,“经典文学”的概念较为偏重规范符合经典标准的文学作品。尽管“文学经典”与“经典文学”之间的区别是微妙的、细微的,但是“经典文学”这一表述的出现与运用,是文学术语所指具体化、细致化与科学化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杨道麟教授对“经典文学”的界定与使用以及出版业出现的“经典文学”表述具有一定的商讨价值。“文学经典”可以涵盖规范、权威、标准与法则,也包括承载规范、权威、标准与法则的各种典籍。那么,与“经典文学”侧重于作品相比较而言,“文学经典”是否可以说更侧重于规范、权威、标准与法则的各种典籍呢?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依据两个表述内部的修饰关系,对“文学经典”与“经典文学”作这样一个界定:“文学经典”,指的是那些历史上经过时间检验并在文学范畴内提炼或总结而形成的规范、标准与法则;而“经典文学”指的则是那些经过时间的检验、并符合经典规范、标准与法则的文学作品。

  三、经典文学品质与经典建构要素的界定。

  有学者从文学经典的建构角度提出了六要素,即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的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变动、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发现人”.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可阐释空间,属于经典的内部因素;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变动,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则属于经典的外部因素;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发现人”属于中间因素。作品的内部因素是其成为经典的核心要素、价值评判的主要依据,而外部因素与中间因素是其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中间因素则是经典传承的主要桥梁。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并且传承下去,主要是内部、外部与中间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也有学者认为,读者的阅读与判断、教育机构、具有大师地位的学者与批评家是文学经典的外部因素,而经典丰富的内涵、经典的创造性、经典的时空跨越性、经典的无限可读性则是经典的内部因素。其中,文学经典的内部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有种种复杂的外在因素参与了经典的形成,但一定有某种更为重要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经典的存在,我们可以把经典这种本质性的特征称之为‘经典性’”.

  经典的外部因素和中间因素固然在经典的形成与传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本质上使得经典成为经典是其内部因素。

  然而,在回顾学界对各种要素的界定与阐释的过程中发现,学界对经典文学的品质与建构要素存在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学者所谓的“内部因素”,如文学作品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艺术价值、无限可读性以及时空跨越性,等等,既是经典文学的身份标识,也是判断其价值的重要标准。这些标识与标准是从历史上那些被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提炼并总结出来的规范或法则,也可以称之为经典文学的'品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品质与文学经典理论中的法则和规范是同义关系词,既体现着这些规范、法则,也是它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经典文学的品质属于文学经典理论体系中的本质论范畴。学界所划入中间因素或外部因素的批评家、专家学者、意识形态、文化权利变动,等等,间接作用于对文学作品的创作,直接作用于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判断,是影响文学作品的生成、接受以及传播的必要条件,属于文学经典理论系统中的条件范畴。经典文学的品质与建构要素,可以说是文学经典理论中相互关联的两个基本问题。

  为什么学界对于经典文学的品质与建构要素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和误区? 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学界没有对“文学经典”进行本体论意义上的细致剖析所导致。由于以往对“文学经典”这一术语的使用中存在着一词多义现象,使得该术语在语义所指方面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品质与要素便在这一语义模糊的术语遮蔽下混为一体。因此,在观念上界定“文学经典”与“经典文学”,辨识经典文学的品质与建构要素的区别,对于文学经典理论体系的建构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能从经典文学的品质、建构以及价值评判等角度,探寻建构文学经典理论的有效途径和客观依据。

  四、经典文学功能与价值评判的连接基点。

  评判一部文学作品是否具有经典性,是否可以被列入经典名单,该行为本身包含着对经典文学的阐释与价值判断。学界主要以经典文学的人文精神、精神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民族认同功能等为阐释依据和出发点,对经典文学的价值进行了深入与系统的研究。晓华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与道家的“道”分析后,总结出在中国传统语境中的经典文学价值,即和谐的“审美意识”.在此基础之上,晓华认为经典文学可以“涵养人的心灵、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具有华夏文化特质的审美趣味。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氛围中,经典文学更是构建现代人格,重塑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

  黄一斓则从经典文学的“心灵依托”功能角度作为切入点,认为经典文学“可以让人获得短暂离开和忘却现实的心灵居住感”,进而提出如何文学在今天如何产生对人的新的心灵依托功能“这一问题。

  黄一斓的观点,对于建构什么样的经典文学和怎样建构能让心灵居住的经典文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舒开智与张丽共同发表的《文学经典在当代语境中的价值和意义》一文,较为详细地阐释了经典文学的价值与意义。他们认为,经典文学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能够给予”心灵的慰藉与信仰的寄托,缓解人们信仰焦虑和思想荒芜的危机,找回存在的本真意义,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精神品格,使人诗意地栖居“.

  舒开智和张丽的这一观点与晓华颇为相似。此外,舒开智与张丽认为,经典文学是民族的文学和文化传统的载体与结晶,是民族认识自身历史的一面镜子,体现了民族衍变的历程;经典文学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能够凝聚民族意志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产生;经典文学具有丰富、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构造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功能。经典文学的阐释依据以及价值评判标准在学界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在这里无需赘言。然而,经典文学的价值功能与其评判标准之间的衔接基点是什么? 关于这一问题,学界还没有深入探讨。

  晓华、黄一斓、舒开智和张丽均认为,经典文学具有心灵涵养、心灵依托、心灵慰藉等精神价值,可以让人获得短暂离开和忘却现实的心灵居住感,寻回存在的本真意义等。经典文学之所以有着重要的精神价值,是因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超越的特性,能够使读者翻越现实的种种藩篱与束缚,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心灵寄托与慰藉;也正是因为经典文学具有超越特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不断发现自我、净化自我、超越自我,实现更高的精神追求。经典文学的精神价值还体现在对社会的批判层面上。当下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拜金盛行的社会,充斥着奢侈糜烂、肮脏不堪的权权交易和权钱交易。与大众文化中的通俗文学相比,经典文学在揭露与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时更为深刻,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社会现实形成超越性的认识,从而在社会层面上形成崇高的精神追求以达到改良社会现实的效果。

  为什么经典文学是民族的文学和文化传统的载体与结晶,是民族认识与审视自身历史的一面镜子?既然经典文学超越了时代、意识形态、民族、阶级与性别的束缚,那么,经典文学就能够使读者与其所处的时代,持有的意识形态、民族、社会 与性别身份产生一定的距离感。

  正是这种”距离感“,使读者能够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审视民族的文学与文化传统,形成对民族的普遍性认识,成为民族公认的民族文学与文化传统。因此,符合文学经典标准与规范的经典文学体现着并传承着民族普遍认同的精神价值与文化传统。读者也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认识、反思和审视民族文学与文化传统。那么,”距离感“是如何产生的? 距离感来自于经典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陌生性。”陌生性“是指一种无法同化的原创性,或是一种我们完全认同而不再视为异端的原创性。

  换句话说,”陌生性“是经典文学的那种让读者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作家在作品中将读者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那些原本熟悉的事物产生距离,也使得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阐释空间,使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断丰富、拓展经典文学的阐释维度和深度。因此,陌生性既是经典文学的重要特性,也是其价值功能与评判标准的衔接基点。

  参考文献:

  [1]陶东风。 大话文学与当代中国的犬儒主义思潮[J]. 立场,2006(1)。

  [2]赖大仁。 当今谁更应该读经典[N]. 文艺报,2010 - 03 -08.

  [3]童庆炳。 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2005(5)。

  [4]杨道麟。”经典文学“和”经典文学教育“的界定[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4)。

  [5]刘象愚。 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J]. 中国比较文学,2006(2)。

  [6]晓华。 价值视野中的文学经典[J]. 文学评论,2008(6)。

  [7]黄一斓。 论文学经典的心灵依托功能----兼谈否定主义文艺学的经典观[J]. 文艺理论研究,2009(1)。

  [8]舒开智,张丽。 文学经典在当代语境中的价值和意义[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9]哈罗德·布鲁姆。 西方正典 [M]. 江宁康,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文学经典理论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文献综述存在的问题分析

2.文学评论写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

3.文献综述存在的问题分析

4.分析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5.英语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析的论文

6.解析现代网络文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论文

7.浅谈文学评论写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

8.我国目前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