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解构论文

时间:2020-07-01 12:36:26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漫谈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解构论文

  一、平民式游戏:

漫谈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解构论文

  比如诺贝尔文学奖、中国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和作品就是典型的代表。应该说,文学的这种传统使文学具有了巨大的社会进步价值,催生了一大批鸿篇巨制,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我们也发现,不恰当地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也给文学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这主要变现为对文学审美娱乐功能的极度忽视,不少文学作品远离生活远离大众,变为简单的政治工具和文人之间的文字游戏,一些专业作家变为不接地气的精神贵族。大量事实表明,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对文学发展的革命性影响,这种影响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打破了文学的神秘感、神圣感和深度感,使文学重回平民大众。网络时代,文学明显变得轻松起来。尽管网络写手也推敲语言、结构、情节、主题,但是与传统文学作家相比要马虎很多,写手们没有过多的艺术神圣感、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网络文学就本质而言是一种轻松文学、游戏文学、新民间文学、通俗文学、时尚文学,也有人说网络文学是涂鸦文学、街头文学、个人文学、快餐文学。这对传统文学的深度模式是一种直接的解构。我们所见到的网络文学的主画面是:玄幻的场景、时空的穿越、畅快的武侠、甜蜜的言情、多彩的职场,语言大多鲜活、俏皮、幽默、搞怪,基调大多讥讽现实、反叛传统,内容大多远离现实,又大多映照现实。写手和阅读者是平等的,写手的视角是平视阅读者而非居高临下,谁也不是教师爷。毫无疑问,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教化作用的解构,使得一些作品写作和阅读均失去了严肃性、严谨性和一定的诗性价值,使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变成了集体娱乐、大众游戏的一种方式,并由此在网络文学作品欣赏中,消遣娱乐心态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轻松好玩的特性反而更为接近文学的自由、真切的品性。应该说,网络文学就是平民文学,就是当下的民间文学,它的审美功能、审美特色肯定有别于精英文学。如果我们一味要把下里巴人改造成阳春白雪,也许网络文学就不成其为网络文学了。所以,我们不应要求每一部文学作品、每一类文学样式都要承担庄严的历史使命和重大社会责任,都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审美品格和深厚隽永的审美深度。对于网络文学的娱乐性、亚文化性,我们可以去引导提升规范,对其中那些反文化、庸俗恶俗的东西要批评遏制。因为,作为文学毕竟是一种审美创造,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品质和艺术质量。文学作品绝不是纯天然的产物,它加入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价值取向。审美态度随意化、游戏化可以,但过度随意化游戏化就不可以。原因有二:一是文学作品一旦进入社会传播阶段,就是社会产品,就承载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总要给人们一些审美价值,而不是纯个人自娱自乐的工具;二是网络文学写手大多也是文学爱好者,有着一定的文学梦想和艺术追求,这也决定了网络文学的创作要有一定的艺术品质和基本写作质量,给人们带来必要的审美愉悦,从而也证明自己的才华,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

  二、数字式传播:

  对文学存在方式的解构一般说来,文学的存在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媒介形式和文本载体。早期的说唱文学的媒介形式表现为说书艺人的口头传达,属于口头文学,没有固定的文本载体。印刷术和造纸术发明和成熟之后,推动了纸质文学的兴起和繁荣。纸质文学的媒介形式为可以感性直观到的书写文字,其文本载体主要表现为成册的书籍。网络文学的兴起正如纸质文学对口头说唱文学的解构一样,对纸质文学也是一种历史性解构,它体现着新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表现为:写作方式由原子式写作发展为电子式写作。在0和1组成的数字世界里,键盘代替了笔,写作效率显著提高,一天可以上传数万字的写手大有人在;文字变得可以任意组合、随时传播、海量存储、人际互动。更重要的是,人的思维方式随之发生变化,由纸书思维转为电子书思维,即数字思维,思维速度更快、想象更丰富、精神领域更为宽广。文本载体由纸质文本变为电子文本。电子书可以自由下载,可以多媒体手段表达,可以超链接相关知识点,可以不需要繁琐的方法复印、剪贴而自由拆分、复制、粘贴。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表现方法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此外,电子书可以即时传播、多向度传播,便于检索寻找,易于携带。网络文学的这些新特点,与现代人多向性多维度大信息量思维习惯阅读习惯极为吻合。由于网络信息载体的多媒体性,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还能看到生动、形象的画面或者听到MP3声音,如有声小说。网络文学通过多种途径诉诸读者多种感官,使读者得到了多重审美体验。阅读方式由纸质阅读变为数字阅读。这是文学存在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典型写照。读书变为读屏。无论手机屏还是电脑屏、IPAD屏,尽管在阅读方式上仍然尽力模仿纸质书的体验,但是读屏方式主要是一种浅阅读方式,更适用于玄幻、武侠、言情、穿越等一类偏重情节快速推进的叙述文本。最终产品由艺术属性为主变为商品属性为主。尽管传统文学现在也越来越追求发行量和尽可能高的版权收益,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把艺术性放在首位。而网络文学最初的纯游戏式爱好式自由书写在站的诱导下,越来越多地异化为一种纯商业化的文字游戏。写作者除了享受满足面对公众自由码字的快感,还想以此赚取尽可能多的金钱。许多网络写手成了站的码字机器,最初的文学创作快感丧失全无。网络文学动辄数百万字上千万的篇幅作品,站也乐此不疲,其原因就在于拉长的篇幅能够获得更多的点击率,网站和作者能从中获取丰厚的经济回报。传播方式由线性传播变为网格化即时传播。传统文学的生产传播模式,除少量作者自己打印或手抄本之外,一般都是作家构思写作、出版社编辑修改、印刷成书、书店发行、读者购买、评论家推介。这样一个线性的生产传播流程最大的好处在于,文学的质量在经过层层把关道道加工后可以得到一定保证。而网络文学的出现,对传统文学的这种传播方式进行了解构。网络文学运用新技术打破了纸质文学由其销售渠道建立的壁垒,实现了传播途径的网络化。梅罗维茨指出:“电子传播媒介打破了物质场所/自然场所/社会场所之间的联结,造成了彼此的分离。这正是电子传播与口语传播和印刷传播的区别。”①网格化的传播是一种超时空传播。在网上,不论何时何地何人,都可以非常便利地互相交流。一篇网络文学作品,可以瞬间为全世界任何一个可以上网阅读的人所共享。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文学的传播真正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能够跨越地域、民族、国家和语言的藩篱,真正成为无国界无时限的艺术。这种文化、文学全球化、共时化的奇迹,只有在互联网时代才得以实现,它将极大地改变人类文化交流的格局。

  三、全民式狂欢:

  对作者中心地位的解构当文学还是作家们的产物时,作家是大众的时代的代言人。当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由于发表的自由、直接、即时和写作的无把关人、无规定性,使得平民大众在文学方面的表达权、话语权获得空前的发展,颠覆了传统文学的作者中心地位。许多人从未意识到的文学天赋和创作潜能被网络所激活,并得到了空前的展示和能量释放。网络文学再也不是专业作家的专利权,只要你愿意,你就能成为作家。这是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作家中心、作家权威的最大解构。许多文学爱好者的文学梦,只有在网络时代才得以实现。仅就我国而言,自1991年第一篇网络原创小说《鼠类文明》发表,到2011年的统计,民人数达2.27亿,约占全国网民总人数的47%;以各种不同形式在网络上发表作品的人数高达2000万人,注册网络写手有200万人,通过网络写作获得经济收入的人数有10万人,职业或半职业写作人群超过3万人②。网络文学的作者越来越多,其作品越来越丰富多彩,其影响逐渐扩大。大量网络写手的登场打破了往日专业作家垄断文坛的中心话语模式,促成了个体话语、小众话语对主流文学话语权力的消解。网格连接、散点辐射、触角延伸成为网络文学消解文学中心话语的基本方式,也就是本雅明所说的后现代社会中“主体的非中心化”。网络文学的底蕴乃大众消费文化,网络文学的大众身分决定网络写手常常会采用最日常的方式接近读者,通过最普通的形式走进读者的心灵。在点击率的高压下,网民的即时反馈下,网络写手彻底改变了“作者中心主义”的姿态,边写边改,有时结局也要根据网民的胃口来确定。互动式的写作方式将原本个人化的、封闭式的写作转变为一种“集体式”的创作。在这种写作模式下,出现了“交互小说”、“接龙小说”等新的小说样式。这种转变并非简单的形式更新,更重要的是在互动过程中,文学交流不再成为一种漫谈式的对话,而是转变为直观的`数字符号直接参与到文学的创作过程中。这样的文学,就不再是个人沉思的结果,不再是个人的独舞,而是集体的“文学狂欢”。文学本身即是人的思想情感传达、交流的载体。长久以来,纸质文学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文学仅仅是个人对他者的倾诉,而不能正常实现交流的功能。而交互式写作模式则使文学从单向的倾诉转变为双向的对白。传统文学的宏大叙事被网络文学解构,作者的主体性在网络文学中沦陷,网络的自我叙事把作者的中心地位彻底解构。网络文学正是在实时互动和群体参与中实现了从“作者中心”范式与“文本中心”范式向“读者中心”范式的转型。任何解构本质上都是为了自由。正是网络文学“文本的自由度让作者和读者在网络小说中找到了写作和阅读的快感”①。网络写作进入化名作者与群体作者携手共荣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作者成为众人,网络写作成为群体写作。而成为化名作者或群体作者的前提,是他们必须同时是读者。因此,作为个体的“作者之死”,同时唤起了网络上成百上千的“作者之生”。作家就是这样消泯在集体之中。专业文学与大众文学、新民间文学在互联网时代并驾齐驱、共同发展,这是历史的进步、文化的进步。网络文学向民间的复归,对作者中心地位的结构,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文学大众化,而实际上是普通人向客观世界的进一步延伸。麦克卢汉说:“孤立去看数字,数字像文字一样神秘莫测。如果被看成是人体的延伸,数字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正如文字是我们最公允、最客观的感觉(即视觉)的延伸和分离一样,数字是我们最亲密的、相互关系最深的活动(即触觉)的延伸和分离。”②数字化的文学在互联网中的延伸不仅意味着文学性在民间的延伸,更为重要的是平民大众生命价值在客观世界中的不断延伸。总之,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教化作用、存在方式、生产传播模式和作者中心地位的解构,也是对其自身文学模式和审美体系的建构。在这个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网络文学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漫谈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解构论文】相关文章:

1.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论文

2.网络文学融合传统文学论文

3.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对比思考论文

4.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探讨论文

5.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论文

6.网络文学传播对传统文学的影响论文

7.网络文学中的古典文学传统论文

8.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联性论文

9.网络文学中的古典文学传统的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