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中美学观

时间:2020-08-09 18:29:41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游牧民族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中美学观

  艺术的本源决定该人群或民族的审美取向和审美观,最终决定其民族的美学观,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探究游牧民族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中美学观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游牧民族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中美学观

  近年来“草原文化”成为我们身边研究的主题,也表现人们越来越追求一种纯自然、自由、淳朴、博大的美学观。

  游牧民族文艺美学成为人们研究、欣赏的科学作品。但欣赏的多、研究的少,谈论的多、钻研的少,理论与实践脱节,主题文化思想与作品脱节,故此笔者从游牧民族文学艺术表现形式探讨游牧民族美学观。

  一、文学方面表现的游牧民族美学观

  文学是美学的表现形式,美学通过文学生成。如此,游牧民族文学表现其民族的美学观,反之其美学观是由该民族的文学表现出来的。在文学方面游牧民族较多运用排比、押韵。其特点是:诗间是两行诗为一段,形成特殊的分节诗歌。

  在不同头韵上再次重复与前段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其格式保持不变。其内容一般不离山川草原,形式均为同构叠韵,不同于同时代的中原诗歌。例如,《匈奴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又如《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如蒙古族民歌、察哈尔民歌《远望》:“在荒山野岭盘旋,是鹞鹰的天性;嫁到遥远的地方,是姑娘注定的命运。成千的羊群里,就是那冬末春初的小绵羊瘦弱 ;上万的人群中,就数那婆家的媳妇可怜。”

  由此看来,游牧民族文学审美观具有传承关系,基本相同。很显然它们美的来源是淳朴美丽的大自然。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山川、草原和动植物,可以说是原生态艺术文学。

  二、艺术方面表现的游牧民族美学观

  在欧亚大陆草原上生产生活的游牧民族因自然环境的迥异,民俗民风显得特别粗犷、豪放、大气。不但表现在文学方面,在艺术表现上也是别具一格,如在雕刻美工、乐舞装饰等方面。

  (一)游牧民族雕刻美工艺术上表现的审美观

  游牧民族在生活生产过程中雕刻艺术占有重要地位。在他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以岩画、鹿石和北方青铜器为代表的各种生活用具及装饰艺术。雕刻可分为圆雕、浮雕、镂雕等形式。

  1. 岩画是一种雕画形式。在岩石表面用雕刻法雕刻出各种花纹,有动物纹、狩猎图等各种游牧民族生产生活场景。它们取材于自然,表现淳朴。

  2. 鹿石也是一种雕画形式。在柱形岩石上雕画抽象的风格化的鹿图案以及生活用具和武器,顶端刻画太阳以表示信仰。它们的表现形式也是纯自然、宗教信仰的雕刻艺术。

  3. 更值得一提的是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所用的青铜器。青铜时代带有游牧民族文化特征的青铜也能成为典型代表。青铜器上的雕刻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有圆雕、浮雕、镂雕和刻画等形式,不论哪种手工艺术表现形式,都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特有的。有圆雕形式的鹿、羊(有卧式、立式)、也有镂雕和浮雕两种形式的各种牌饰等装饰品。其创造与审美观仍源于自然和生活。在此基础上因传入或拥有宗教信仰发展成为宗教艺术。游牧民族艺术表现形式与审美观集中体现在宗教艺术上,是一种宗教性的艺术。即便如此,他们的体裁也多与草原自然环境与游牧民族有关。如佛教的“查玛舞”,传统宗教--“萨满舞”等。

  (二)游牧民族舞蹈艺术表现的审美观

  游牧民族的舞蹈艺术也是来自自然与生活。体裁大到包罗宇宙星辰的萨满舞,小到生活中常用的碗筷舞都是游牧民族舞蹈的素材。如鹰舞、狮舞、天鹅舞、盅碗舞、挤奶舞等等,数不尽数。但归其一类,大都是豪迈大气、淳朴、粗犷具有天然的艺术性。

  游牧民族能崇尚自然的`审美观自然产生了与其相符的纯自然美学观,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自然性。这与游牧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及条件有关。他们生活在我国黄河、长城以西以北的塞外,地理上是温带半干旱的大陆性草原地区,多受大自然支配,生存艰难,很自然的崇尚自然,有意无意中需保护和认识周围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极力避免与自然冲突。这是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其二,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生活,产生了与其相符的社会关系及制度。首先,经济上依靠大自然,政治上崇尚大自然。所以在草原没有那么复杂的社会关系,上下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如《史记·匈奴列传》中:“……其约束轻,易行也,君臣简易,一国之政犹一身也。”

  宽松而简单的社会关系中,人们的生活自然轻松、自由,日夜驰骋于大草原而无人问津,绝不同于“金字塔”式管理森严的中原农耕定居社会,人人互不相问,忙碌于对主人的服从和个人的生计,绝无时间欣赏自然美,目光呆板无神,这种日子,一直过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自然不会产生自然的艺术。与此相反,游牧民族“逐水草而迁徙”,平日牧马、狩猎,急则上马为兵,当然具有很多空闲时间欣赏自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艺术源自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其表现形式粗犷、豪放、自然、淳朴。崇尚一种自然美,他们永远认为自然即“长生天”是造物主,只有他所做的一切是美的,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艺术的本源决定该人群或民族的审美取向和审美观,最终决定其民族的美学观。由此可见,游牧民族的美学观是纯自然,即便是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大自然即“长生天”的恩赐。故此,其艺术审美或者说是美学观与中原农耕文化有所不同。因为中原农耕民族推崇的艺术审美或者说是美学观认为“艺术来自生活”,很自然地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淡化,虽很惊叹大自然的美,但往往想融入个人意识,使得自然的艺术模型化、古板化、人性化、人为化。江南盆景、院景皆如此,绝对不能与自然奇观--溶洞、天池可比。

  总之,游牧民族的美学观来源于自然,因为自然产生了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生产方式具备了别具一格的美学观。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 [M]. 中华书局,2000.

  [2] 赵宪**.文艺美学方法通论 [M].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 荣苏赫.蒙古族文学史 [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游牧民族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中美学观】相关文章:

1.试析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传统美学观

2.现代物理美学与文学艺术理论教育论文

3.浅谈蒋孔阳的当代美学观论文

4.“君子以玉观德”思想的美学意蕴

5.平面设计中的色彩美学

6.论析传统美学观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7.《园冶》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探析论文

8.浅析孔子美学思想中仁之美论文

9.茶歌演唱中声乐艺术与美学内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