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

时间:2020-08-08 10:45:28 硕士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探究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

  摘要:高等学校的图书馆是标志性建筑,本文从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探究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

  1、图书馆是高校的标志性建筑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美国《大学图书馆标准)(1979)提出“图书馆是大学心脏”的观点。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许多国家把图书馆与实验设备、教师队伍列为办好现代化大学的“三大支柱”。从上述可以看出图书馆在高等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水平代表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图书馆常设在校园的位置,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其位置的确定、形象的定位、设计的风格,使用的功能都应标志高等学校信息中心的特征.并在整个校园的景观的总体规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高等学校图书馆设计的理念

  2.1 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2.1.1 传统图书馆建筑的特点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它传承着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记载着人类前进的脚步。成为人类文明和知识的积淀。国外大多数著名大学图书馆建筑上的一个共同点是对学校传统的重视。其建筑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图书馆建筑的特点:书库和阅览室严格分开,有明显的界限,是两块不同的独立结构;藏、阅、借房固定,缺乏弹性;层高不等、荷载不同、功能固定、不能互换、缺乏灵活性,传统图书馆的建筑是读者和书分开的“固定功能型”模式。

  2.1.2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特点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图书馆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飞速发展.图书馆正经历着一个以传统纸书刊入藏为主导的秩序到以数字化信息为主导的数字秩序的重大变革。这场变革必然促使图书馆的职能管理模式、物质基础和服务手段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建筑格局打破了传统的藏、阅分离的形式,创造了通畅、开放式布局的新的建筑形式。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特点:以现代化、智能化、可变性、可扩性、开放性、实用性、经济型、安全性为原则;内涵丰富、统一协调,典雅的造型,艺术的品位,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营造健康空间;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统一柱网;按照环保绿化的要求进行设计;图书馆建筑设计要有前瞻性.今天的建筑设计要能满足未来几十年的需求。

  2.2 建筑形式注重艺术性和独特性

  2.2.1 建筑形式的艺术性

  建筑(Architecture)在拉丁文中原来的涵义是“巨大的工艺”。说明建筑和艺术密不可分,在各高等学校的建筑规划中.高校图书馆一般是作为学校的标志性主体建筑来设计的。因此。美感是首要条件。它要体现出一所高等学府的文化品位。在设计上可以从造型、色调、装饰、平面及空间的变化上综合的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将图书馆的建筑形式与功能揉合,达到一种舒畅的审美情境。并能与校园景观相和谐。

  2.2.2 建筑形式的独特性

  同时作为标志性的建筑物.又应有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具备独有的外貌,有自己的个性色彩和风格。如:北京图书馆的民族风格。上海图书馆运用了外滩建筑的元素而成的海派风格.北京大学新图书馆的大屋顶与周围建筑相和谐.绍兴图书馆造型吸取越文化元素,云南大理自治州图书馆的白族建筑风格等,都是成功的典范。所以在设计高校图书馆时。既要与校园景区的整体风格相融合.还要区别于校园景观中的其他建筑物。

  2.3 体现“以人为本”

  刘世文先生曾经指出:“图书馆作为大学文化的一员.其全部活动无不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更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在图书馆的组织、设施、功能中要凝聚和体现人文精神,以人的需要为第一要求。”现代图书馆要求“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的建筑也要体现这一点.在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要充分考虑读者感受,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为读者营造一个充满人性化的借阅环境。使图书馆应成为读者的“第二个起居室”。让读者在平静清心的环境中感受知识信息的魅力。

  2.3.1 关注弱势群体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十九条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保护读者合法、公平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应为残疾人等特殊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便利。”“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建筑首先是一个元障碍设计。要特别关注弱视群体。如:残疾人专用坡道、盲道、和相关卫生设施。盲文阅览室等。建成新馆并对外开放的上海图书馆构建了物理无障碍的建筑环境.馆内有可以调节高低的阅览桌、专门的柜台、卫生设施等。并开辟了盲文阅览区,配备现代专用设备,通过摸读,语音输出和字体放大等方式帮助他们阅读和利用馆藏资料。真正实现了无障碍的资源共享。

  2.3.2 注重生态建设

  高校图书馆室内外要与周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融合,构建一个无污染的图书馆。馆外要大面积栽种花草树木、利用藤蔓植物设置绿墙、棚架、绿蓖、使图书馆融人自然之中。根据《图书馆建筑设计规定》的要求。绿化率不应小于30% 。通过这样大面积的绿化。能使室内温度降低、改善微观气候。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馆外绿化率达45%以上,林间鸟语花香、小桥流水。说它是一个绿色公园一点也不为过。读者在那儿学习总觉得舒适、轻松。

  2.3.3 顾及自然通风

  图书馆内如果存放大量的多年文献资料污染了空气。装修材料又散发着有害气体、细菌、现代设备等不时释放出有害物质.这就会给读者和工作人员造成身心损害。因此。图书馆要自然通风。排除室内污染。尤为重要的是室内要有穿堂风.据调查穿堂风一般在8分钟之内能使室内空气达到卫生标准值。利用自然通风,一可节能,二可降低室内温度,三可降低室内污染、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

  2.3.4 顾及日照

  日照。就是自然光线,它是对人身体健康有益的绿色光线。众所周知,阳光可杀灭室内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它是最古老、经济的自然光线。光,色柔和、明气、淡色性好,无菌无污染,是创造优美环境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能源。自然光线给人以青春的活力,能提高肌体免疫能力.自然光线射人多少直接影响人的生活和心理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它对读者的学习效应及工作人员工作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3、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原则

  3.1 适用、经济原则

  我国图书馆界和建筑界根据多年的经验.通过共同研讨切磋,总结出了“适用、高效、灵活、舒适、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强调了把功能的适用性放在设计的首位。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应全面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依据这一原则。

  就是要使建成的高校图书馆有最大的`使用面积.要能充分满足图书馆的各种功能要求。建筑的布局、分区和结构都要适应未来发展变化:为读者和馆员营造舒适优美的空间环境。高校图书馆建筑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项经济指标和效率指标。包括单位造价,利用系数,藏书、阅览座位与面积、造价之比等,尽可能的降低投资成本。节约能源,减少用地,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利用率。但也不提倡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片面追求节约。这也是不可取的。

  3.2 环境协调的原则

  高校图书馆的内外环境设计要达到赏心悦目.神怡思专、陶冶情操、美化环境的效果。内外设计装饰、布置要与高校图书馆的性质相协调.与读者的阅读心理与情趣相协调,其外形、色彩、雕塑等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在设计高校图书馆时,要特别重视环境设计.图书馆内外都应该显得美观又得体,高雅、宁静、大方、文化气息很浓的感觉,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引人人胜。

  3.3 开放性的原则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及读者信息需求的不断扩大,信息的检索利用已不局限于单个图书馆,资源共享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重中之重.地区间的资源共享、校际问的资源共享、甚至国际间的资源共享.这种的理论反映到高校图书馆建筑上来.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要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开放性的原则主要是从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上体现出来。高校图书馆设计应以读者为中心.开展开放式全开架与多元化服务,为实行管、藏、借、阅一体化管理和借书、阅览、自习三合一使用构建综合性多功能空间.现代高校图书馆构筑的是“书在人旁。人在书中”和网络资源垂手可得的布局,读者直接接触文献。充分体现开放性原则。

  3.4 智能化的原则

  高校图书馆建筑的智能化原则是现代科技带给图书馆的最大变化。它是综合采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进行自动化管理以及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的现代化建筑物。随着各种现代化手段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最鲜明特征就是大量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与现代化设施.以达到管理智能化,服务电脑化、设施现代化。现代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应以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有线电视和卫星接收系统、电话通讯系统、电子监控系统、楼宇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报告厅音频扩声系统、展览厅大屏幕投影系统、一卡通收费管理系统、消防自控系统以及其他新载体服务平台的开发等现代技术手段。同时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要与时俱进、要适应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需要,要满足人们快捷、方便地获取大量信息的要求。与相适应,与当前高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前性、要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余地。

  3.5 灵活性原则

  灵活、开放的空间可以根据使用要求的变化对空间进行重新组合。使同一空间可以作多种用途,这样有利于使各种资源发挥更大效益。真正做到人是房子的主人而不是房子的奴隶 随着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的更新和服务方式的改变,读者要求和藏书直接见面,而且文献类型也由单纯的纸质印刷型变为印刷型、电子型、网络型共存,一切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要求高校图书馆各部门的房间具有灵活的互换性,灵活性原则的提出是对传统高校图书馆的藏、借、阅分离的固定建筑形式的否定。柱网、荷载、层高三统一的大开间模数式图书馆使得灵活性原则得以深入贯彻。

  3.6 规范化原则

  高校图书馆建筑既是高等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一个永久性的建筑,建筑严格要依照《JGJ38—99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进行设计与施工。设计中要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与关系.施工中要杜绝偷工减料。确保馆舍建筑质量.应尽量减少馆舍建成后的遗憾。

  4、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4.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包括:基建部门和校图书馆、图书馆和建筑设计院、图书馆和建筑设计院与施工单位的关系。其次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可以在学校成立调研小组。走出校门到其它高校学习先进的经验.向图书馆建筑专家虚心请教。最后编写出一个详实可行的计划书。

  4.2 选址具有特殊性

  图书馆建筑学家鲍家声认为图书馆的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即: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安静;适宜的自然环境及地质条件;留有扩建余地。而高校为图书馆选址。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同时,更强调其核心地位.将图书馆的选址确定在其所在校区的中心或次中心位置。使其临近所在校区主干道,与所在校区的主要园林景区相邻。

  4.3 馆舍规模的合理性

  高校图书馆究竟应该建多大.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确定图书馆馆舍面积至少应考虑以下问题:本馆藏书规模,读者总数,同时需接待读者数。预算及运行成本及预留发展空间等目前各高校规模已进入稳定期 高校图书馆建设应结合本校、本馆实际,适当考虑将来的发展.这样才能做出合理的规划,不要一味求大.给将来的发展增加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充分发挥其价值.

  4.4 建筑结构空间的布局

  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图书馆学及情报学院有丰富的图书馆建筑规划经验的大卫.凯瑟教授所指出“简单正方形或矩形.可以获得最经济的图书馆使用和操作条件。”高校图书馆的建筑平面宜为矩形。该形状对书架的排列、阅览桌的布置、流通线路的走向、业务工作的方便可达到最经济、最高效、最合理。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对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要求存在着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可能随时做出调整。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虽然大都采用模数式结构.但也不是所以采用这种结构的图书馆建筑都达到“根据形势变化对空间进行重组”。所以高校图书馆的建筑结构空间布局一定要科学合理.才能使模数式结构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

  4.5 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高校图书馆建成后要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且高校的图书馆是不能脱离了高校而独立存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高等学校的规模也不断扩大.高校图书馆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不能只看到眼前的情况。既要考虑图书馆建筑本身的扩展空间。而且应考虑学校规模的发展需要。因此在建设图书馆时应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参考文献:

  [1] 施振宏.图书馆建筑设计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4).

  [2] 戴建行.现代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思考[1].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3] 陈维佳.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模式的探讨[J].图书馆学刊,2004,(3).

  [4] 许杰星,唐忠.论高校图书馆建筑如何体现以人为本U].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7,(7).

  [5] 朱永忠,张芳.高校图书馆的建筑文化[J].建筑文化。2006,(12).

  [6] 王富喜,邢建萍.浅析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J].山西建筑,2009,(9).

  [7] 严明.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2O世纪中国图书馆建筑之演变[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7).

【探究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相关文章: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刍议10-06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采访职员的素质修养11-10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探讨10-16

新时期企业品牌管理探究09-06

广西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管理探究10-02

新时期高校宿舍文化论文07-26

数字时代阅读现状与高校图书馆服务措施探究10-05

对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与探究06-20

新时期档案信息化管理探究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