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野下的高校创业教育

时间:2020-08-21 10:42:15 硕士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德育视野下的高校创业教育

  摘要:创业教育与德育在学生的人格发展、主体性发展、现代素质发展等多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取向,创业教育为德育发展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德育视野下的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创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要分层次开展全校性的创业教育,要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加强创业师资队伍的整合与建设。
  关键词:高校;德育;创业教育
  
  基于“第三本教育护照” 概念基础上产生的“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重点强调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精神和能力。创业教育与高校德育在目标上的高度契合,使其成为现代高校德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创业教育与德育发展新视角
  
  (一)人格发展健全人格不仅是创新教育的需要,也是道德教育的价值所在,发展和塑造学生独立和谐的人格是德育和创业教育共同的目的指向。创业教育中的人格塑造,通过逐步完善学生优良的创业特质、矫正不良的特质、充实欠缺的特质,使学生形成自信、自尊、诚实、守信、进取、合群等创业人格特质。德育中的人格塑造,既注重心理层面的人格特质,也注重人格的社会文化层面,即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塑造理想的人格。以人格发展促进个体发展,是创业教育与德育自然的结合点。
  
  (二)主体性发展在很早以前马克思就提出了“人始终是主体性”.的观点,反观德育发展的历程,任何成功形态的德育都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密切相关。而传统的德育范式注重用预设的标准去“改造”个体,强调说教、强调权威,而忽视了个体间的差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致使德育工作也缺乏实效,因此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现代德育最为重要的需求和任务。旨在培养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具有创业精神和开拓能力、具有自立意识和高度自主性的人的创业教育,其本身就是主体性教育理念的产物,它的融人不仅充实了德育的内涵,而且强化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新的德育理念。
  
  (三)现代素质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教育发展人的现代素质归纳为四项内容: “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2]从现代人的发展要求来看,认知、做事、合作、生存无一不与德育具有密切的关联,德育在其中居于核心地位,但仅有德育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创业教育所着力开展的创业、精业、勤业、敬业等内容,不仅是为社会培养创业型人才,更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新知、创造新知,并通过有效地配置各种资源,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个人和社会价值。
  
  二、创业精神:创业教育的德育价值取向
  
  从德育的视角,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是创业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创业教育的最高价值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重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创业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创业对于个人和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创业不仅可以使个人的事业得到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创业通过激活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使得许多新创意、新科技、新发明、新专利迅速转化为现实的产业和产品,实现对社会贡献的最大化,创业是大学生报效国家和社会的重要途径。高校创业教育中强调社会责任感,对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创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首创精神因为如今的世界,信息瞬间万变、科技日新月异、消费者需求永无止境,唯有不停地创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脱颖而出。同时,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社会对他们的创业寄予更大的期望,大学生创业肩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学生创业不能仅停留在低层次的“生存型”创业,还应有更进一步的追求。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和推进学生首创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