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方法制度与审计质量研究

时间:2020-11-09 17:14:57 审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审计方法制度与审计质量研究

摘要:审计质量一直是审计研究的核心题目。而近几年来一系列的财务造假及伴随而来的审计失败对审计职业的公信力构成极大的威胁,审计是尽可能的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揭示和提供客体舞弊不对称信息,一个审计项目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对审计质量、结果,会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对审计方法和路径与市计质量的关系,进行深层的探讨。
  关键词:审计方法;审计质量
  
  1 实施审计的最佳方法
  
  审计职员带着疑问和题目往实施审计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审计方法,也是最见成效的。这一点符合国家审计存在的条件假设,即国家审计制度的设计是建立在审计客体舞弊客观存在为基本假设,通过国家审计本钱的较少支出往遏止或阻止因舞弊题目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与国家审计同时发挥审计作用的还有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但三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国家审计的本质就是监视,通过审计监视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对经济活动行为进行约束,国家审计维护的是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或社会公众利益;内部审计则是针对内部团体治理需要而设置的,维护的是本部分或本单位团体的利益;社会审计则是一种委托行为的中介服务,由于委托的审计客体发表公正性的审计师意见而倍受报表使用者或社会公众的关注,由于社会审计的有偿性往往会使终极发表的审计师意见受制于委托人。因此,具有法定独立地位的国家审计监视职能的充分发挥,是任何市场经济、国家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在审计实践中通过假设题目的存在往收集审计证据,从而求证题目的真实结果,验证审计职员对题目的终极判定符合舞弊行为发生的基本规律,也是进步审计效率的有效的途径,使审计职员的审计活动有的放矢。
  
  2 追踪资金流向审计法
  
  按照资金的流程实施审计是审计职员最常用的审计方法之一,此方法适应于专项资金或单一资金的追踪检查,通过资金流转的各个环节检查是否存在资金流转过程中的“跑、冒、滴、漏”行为,直到资金终极的正当、有效、效率和效果使用。在审计实践中审计职员经常会发现因资金流转过程中的资金“渗漏”或“蒸发”的现象,使专项资金的使用达不到预期目的或专用目的,损害了资金使用着的亲身利益。追踪资金流向审计法在审计实践中具有明显的审计效果,资金流转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审计职员的可控制范围之内,其缺点是耗费时间、精力,也扩大了国家审计本钱支出。在具体的审计业务中审计职员往往采取抽样的方式确定样本,完成样本审计的流程过程,以其获取舞弊存在的证据,从而决定是否放弃或扩大审计样本。审计路径:确定源头资金总额确定资金流转环节——审查流转环节资金的安排的安全存在性——计算资金流转的时间性——审查资金流转的末真个完整性一测试资金使用的合规正当性。
  
  3 调查审计方法
  
  当一个单位的治理层有预谋的从事舞弊活动时,单位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不起作用的,审计职员所接触到的记录经济活动行为的载体似乎是合规正当的,此时审计职员已经很难就会计资料所记录的事项作出符合审计目标的专业判定,可审计直觉与审计经验使审计职员觉察到题目远非如此简单,审计职员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直觉判定,选择走访调查的审计方法很可能会得到令审计职员十分惊喜的审计线索或审计证据。走访调查哪些对象、谈话技巧、方式方法、调查的内容以及陪同职员等因素可能影响着真实性,实践证实,审计职员按照审计目标的需要突出而秘密的进行会有明显的效果,反之,假如审计职员对基层资金量小、点多面广,关系到老百姓亲身利益的经济行为、事件发生的诸多活动行为审计效果十分突出,直至审计质量也不高,在老百姓中影响很大。
  
  4 分析复核审计
  
  它是几乎每一个审计项目都使用的一种方法,分析性复核顾名思义就是在面对审计客体所提供的各种资料记录的载体上。利用审计职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经验,在审计职员收集到的相关的审计记录的基础上,利用公道的推断、验证计算以及法律法规的量度,进一步核实其提供的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正当性和一致性,通过审计职员理性的分析与复核作出具有证实力的审计结论,从而揭示出题目存在的真正根源。那么怎样的制度安排能使审计职员有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主观要求呢?在市场经济下,审计职员或审计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必将参与竞争,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以良好的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来赢得客户,这种机制称为市场的自律机制。同时,审计本身作为一种职业,和其他职业一样,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的职业准则来约束审计职员,保证审计质量。  5 抽样与具体审计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