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讨

时间:2023-03-24 02:53:03 审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讨

〔摘 要〕进步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需要建立严谨的审计质量标准和实行严格的同业互查制度。建立一支专职的质量检查队伍,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和审计职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从内部审计质量组织机制、监视机制、程序、关键点、人力资源、检查和考评等方面,探讨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体系。  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审计工作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审计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工作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同时,审计质量也愈益突出,审计活动的治理尤其是审计质量的控制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审计质量的优劣会到审计工作的声誉,也会影响审计机关的权威和形象,影响到审计主体能否健康、能否承担起赋予的重任。因此,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努力进步审计质量,是当前审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及其重要性  审计质量控制就是由审计部分和审计职员根据审计质量标准,使各项审计治理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按预定目标和在规定程序中运作,以便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进步审计工作水平和审计工作效率。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工作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由内部审计的业务治理机构或部分对内部审计的各种业务活动或行为进行有计划的监视、综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或行为。  内部审计监视和评价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于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优劣,而要有满足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就必须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个过程实行质量控制。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于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效果,促进审计职员进步职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进步内部审计质量的保证。质量低下的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只有不断进步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才能真正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通过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这项治理工作,可以控制一些影响内部审计质量进步的不良因素的发生或形成,对一些已发生或形成的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通过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也可以及早发现,并加以控制和消除,从而达到进步内部审计质量的目的。其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进步内部审计效益的需要。内部审计工作与其他各项经济工作一样,都要讲究经济效益。内部审计效益体现在以较小审计投进取得较大的审计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满足的审计效果。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就是以不断进步内部审计效益和效率为目的的,即进步内部审计效益和效率有赖于搞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最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完善,都是在不断进步其质量的条件下实现的,内部审计也不例外。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推行企业制度的今天,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而发展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又必须不断进步其质量,加强其质量控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  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体系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组织机制和监视机制  进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必须有健全的组织机制做保证,其主要体现在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构和制定一系列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首先,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机构即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进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必须有一个健全有效的组织机构,该机构是内部审计机构中的一个职能部分,假如企业规模较小或内部审计业务较少,在内部审计机构中可以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职员。设置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构必须是健全的与有效的,即该机构与内部审计的其他分支机构既是紧密相连的,也是相互制约的,所设置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职员是称职的,在实际工作中能真正履行质量控制的职责,完成质量控制的任务。其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只有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职员,才能使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得到保证。才能真正使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得到良好的效果。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健全的组织机制,还不能完全实现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取得满足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效果,这时,还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监视机制。该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以控制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生差错和弊端,进步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健全的内部审计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主要有(1)内部业务的职务分离制度。(2)内部牵制制度。(3)内部审计职员素质控制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业务的监视检查制度。内部审计业务的监视检查制度要求内部审计机构既要对内部审计的各项业务或工作进行自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题目,纠正题目,同时还要接受来自其他各个方面的对内部审计业务的监视和检查,以便更全面、彻底地发现和纠正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各种题目。  (二)审计程序质量控制  审计程序质量控制是指对内部审计业务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促使各项内部审计活动都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操纵,并对发生的质量偏差及时纠正。这种的实施体现在四个阶段。(1)制定计划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所存在的,并其造成的原因,以便在此基础上制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实施计划。(2)执行计划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落实第一阶段所制定的计划。落实计划要有高素质的内部审计职员作保证,由其严格按照所制定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与实施计划进行。(3)检查计划执行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了解其有无未执行或未很好执行计划的题目或情况,并找出造成题目的原因;假如执行了预定的计划,要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若存在差距,也应找出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4)处理题目阶段。在这一阶段,应根据以前几个阶段所发现或存在的题目及其造成的原因,提出处理题目以及消除题目原因的措施,并保证措施的落实或执行。内部审计业务过程就是进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过程。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审计预备过程的控制。主要应确定内部审计项目必须有依据、确定内部审计项目应通过有关批准手续、组成合适的内部审计工作小组、需编制全面细致的内部审计实施方案和下达审计通知书。二是内部审计实施过程的控制。主要是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职员进行座谈,以了解与内部审计工作有关的题目和情况,重视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检查与评价,以便确定下一步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三是内部审计结束过程的控制。主要是应对实施阶段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综合、整理,以往粗取精,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与可靠,写出真实、公道、恰当的内部审计报告,根据审定的内部审计报告做出内部审计结论与决定,审计决定须公道、正当、可行,并做好后续审计工作。  (三)关键点控制  所谓关键点是指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具有重大的内部审计业务活动。关键点控制是指对列为关键点的审计业务环节或活动采取各种必要的手段和措施进行重点控制和治理。关键点质量控制的操纵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1)找出审计业务中的关键点。不同的审计业务或项目,其关键点是不同的,审计预备阶段的关键点主要是审计内容和范围,审计职员的素质两个方面。审计实施阶段的关键点可以按审计内容的性质不同确定。审计结束阶段的关键点主要是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的整理、分析与综合、审计报告的编写与出具等。尽管不同的审计业务或项目具有不同的关键点,但是,关键点在不同的审计业务或项目中也有其共同的特点和表现。判定是否为关键点的标准有二:一是看其是否会对整个审计业务或项目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直接影响,也可能是间接影响。二是看其是否轻易产生质量题目。轻易产生审计质量题目的业务环节或项目便是关键点,这种关键点可能是一个较小的审计业务范围,也可能是一个较大业务范围。(2)落实控制责任。找出关键点后,应根据其所处具体环节和特点,以及审计计划和工作分工情况,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审计职员。每个审计职员对自己所负责控制的关键点应心中有数。(3)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审计质量控制部分对每个质量关键点应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关键点的责任职员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其审计质量。在制定措施时应充分分析关键点轻易发生的质量题目以及所造成的相关影响,分析轻易发生质量题目的原因。  (4)检查关键点的审计质量。审计工作完成以后,审计质量控制部分应对关键点的质量及控制情况进行检查,以了解关键点责任职员是否真正履行了控制关键点的责任,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以便经验,为以后的关键点质量控制工作所鉴戒。(四)、审计质量检查和考评控制审计质量检查是指对己完成的或正在进行中的审计业务或项目进行重新查证和评价。以了解审计质量情况,促进审计质量不断进步。对项目较小的审计业务可全面检查,但对大的审计项目一般只就其中主要题目和重要的审计结论进行抽查。假如审计业务规模较大,也可以组成审计检查小组。无论是检查职员,还是检查小组,都应独立于审计业务之外。审计检查职员或小组应检查与评价业已完成的审计活动是否达到审计准则的要求,正在进行的审计活动是否符合审计计划和实在施方案的要求,审计职员所查证的题目是否按照制度以及其他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所做出。  内部审计效果是内部审计工作所取得的结果,是内部审计工作中所发生的审计投进和审计产出的一种对比关系,对内部审计效果必须进行考核和评价。考核和评价内部审计工作效果是进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由于通过内部审计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可以从总体上了解内部审计工作的终极结果,才能了解过往,分析现在,猜测未来,也才能总结和把握有用的内部审计信息,发挥内部审计的提供信息的顾问作用。要科学考评内部审计质量首先应建立健全一个考评内部审计质量的指标体系,以便全面正确地考核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该体系是由很多具体指标所构成的,包括定量、定性两方面指标。定量指标主要包括审计覆盖率、审计计划完成率、被审计单位违法违纪题目重复发生率和审计处理落实率等。定性指标一般包括审计职员的素质能否胜任审计监控工作,审计机构内部治理与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审计机构和职员是否及时、正确处理己查证的各种题目等。其次,制定内部审计质量考核的具体操纵过程。最后,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整理,以便得出正确结论。在对内部审计质量考核的基础上,应根据考核结果对内部审计质量优良的审计项目组及其有关职员进行奖励,对内部审计质量低下的项目组及其有关职员进行处罚,以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不断进步。  (五)人力资源控制  审计质量控制的中心是人,以人为本、公道运用人力资源是审计质量的保障。审计队伍要“精”,高质量的审计来自于高素质的人才,要充分调动审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培养、开发、利用审计人才资源。首先,审计职员必须坚持独立性。审计部分应建立保证审计职员独立性的制约机制。审计职员应定期汇报自己在工作中是否遵循独立性原则的情况,以及在被审计单位有无应予回避的人际关系。审计部分应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联系,定期检查审计职员有无损害独立性原则的情况。其次,审计职员必须把握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工作技能,并精通所承担的审计工作。审计部分应建立严格的专业培训和继续制度,对审计职员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第三,建立严格的工作考核制度,以促进和保证审计职员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此外还可以设立咨询部分或任用专门人才,为审计职员提供当前业务技术信息的有关资料,使审计职员在实际工作中碰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题目时,能得到协助和指导。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讨】相关文章:

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初探06-03

内部审计风险及应对措施探讨的论文08-23

建立内部控制审计与组织效率06-0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06-04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精选7篇)04-26

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方向的探讨06-0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题目及对策探讨06-03

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05-28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衡量标准探析04-29

村级财务内部审计的监督探讨论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