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审计思考

时间:2020-10-23 14:09:28 审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审计思考

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用自身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活动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向其他单位进行的投资。对外投资是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责任审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一)审计中发现的

  1、对外投资项目未经有关部分审批。部分事业单位及下属部分利用赠款、试验费、合作经费等对外投资,未经上级主管部分和国家有关部分的审批。由于机构改制、职员变动等原因,事业单位对这部分投资失往控制,造成单位的国有资产流失。
  2、“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严重失实。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重要依据是“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是否客观、真实、可靠,决定对外投资的成败。在具体的审计实践中,一家事业单位的“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预计公司投产后的年销售额为20000万元,公司实际投产后3年的年均匀销售额为180万元,不足“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预计年销售额的百分之一。该公司由于出现巨额亏损,无力继续经营,于投产3年后倒闭,造成巨额国有资产的流失。
  3、对外投资未列进单位的资产总额。事业单位应设置“对外投资”科目,所有的对外投资应记进此科目,作为单位的资产组成部分。审计中发现部分单位的对外投资记进“科研本钱”、“其他应收款”、“合同预收款”中,未按规定记进“对外投资”会计科目中,不能反映单位真实的对外投资和资产组成情况。
  4、对外投资无收益。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目的是在保持国有资产保值的条件下获得对外投资收益。在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项目经营治理不善出现亏损,投资无收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5、存在各种舞弊现象。审计中发现事业单位对外投资项目中存在隐匿投资收益、投资收益体外循环、小集体和个人占有投资收益、设立小金库、通过借款转移投资、改制时低估资产等舞弊现象。

  (二)出现上述题目的原因

  1、对外投资不谨慎。部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不谨慎、随意性较大,不重视“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客观性。对外投资项目论证不充分,决策程序不规范,缺乏监视。存在盲目投资、感情投资、关系投资的现象,很多对外投资项目因此而失败。
  2、单位对外投资项目疏于治理。部分事业单位存在重投资、轻治理的现象,对投资项目的经营决策、经营治理情况、财务状况、经济效益等情况重视不够。未建立投资项目后期跟踪治理监视机制,投资单位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
  3、缺乏治理人才和经验。在事业单位全资或控股的投资项目,由于单位选派的经营治理职员缺乏治理经验,不懂市场行情以及如何进行市场运作,导致经营决策失误、治理不善,投资项目经营陷进困境甚至出现亏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4、经营者责任心不强。由于多数事业单位未对全资或控股的投资项目规定实现销售额、上缴利润等具体经营指标和严格的赏罚制度,事业单位选派的经营治理者工作无压力,经营责任心不强。

  (三)建议和对策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进步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投资单位的正当权益,必须加强对外投资的治理。
  1、加强“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事业单位对外投资项期决策是决定投资效益的关键,对外投资项目要进行具体的可行性。应根据项目性质,组织有资格的单位和职员编制可行性报告,对投资项目在技术和上是否公道和可行进行全面的、的分析和论证,作多方案比较和评价。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投资项目评估制度,通过设立投资评估小组,要求有关业务部分、投资主管部分、财务部分等参加,必要时可邀请单位内外的有关专家,审核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要进行咨询,听取法律专业人士的意见。投资评估小组在对可行性分析报告实事求是地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是否投资的倾向性意见,为领导的最后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