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0-08-04 18:16:04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微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微生物学”作为生物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存在着困难和矛盾。为了建立一套适合微生物学课程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课程组通过多年的探索,采用双向双语教学;专家进课堂,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热点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展板演示和趣味话题;改革考试方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多种措施,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微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考试方法

  专家讲座本课程邀请本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走进课堂,向学生介绍研究领域最新进展,介绍微生物学研究成功案例,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更增加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搭建了学生与专家交流的平台,为学生就业和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只是一种认知过程,更应该是一种师生、学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也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也不是单一的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本课程采用展板演示和趣味话题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展板演示课程组老师多年认真积累、收集与微生物相关的新闻和热门话题,提供学生作为选题参号〔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小组,选择微生物学领域相关的热门话题,如2003年全国非典型肺炎疫情、2006年深圳发现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2009年猪流感、2010年河南蟀虫叮咬事件—河南发生多起蟀虫咬人致死事件、2011年新型超毒性大肠杆菌导致德国疫情暴发、2012年美赞奶粉美国遭下架、2012年蒙牛产品黄曲霉素M1超标以及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污染及治理等等。学生通过查阅义献资料,制作展板,并进行展板演示。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IA-1结合作的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刘雅婷等:微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趣味话题教师应该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引导学生对这门课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主动地去钻研它。要做到这一点,主要从以下两方面人手:(1)在围绕教学大纲搞好教学的同时,穿插一些关于微生物的有趣知识。每次课在课程结束时,拿出3-5分钟的时间讲述一些趣味性的微生物知识(如“生物武器”、“最可怕的6种病毒病”、“蘑菇与健康”等等),或请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微生物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如“人体的微生态系统”、“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预防”和“微生物感染的预防原则”等等),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引发学生主动去揭开自己身边微生物的神秘面纱。(2)为了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每位同学准备一个与微生物相关的趣味话题,讲述3-5分钟。根据话题内容分为4个小组: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中成功科学家的有趣故事;有趣的原核生物;多样的真菌;神奇的病毒。每个小组专人负责,避免选择话题的重复,保证话题新颖性的创新思维能力。

  共安排10次实验,包括基础技能实验部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基础技能实验部分的顺序是:培养基的配制、微生物的接种、细菌生长曲线、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微生物的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微生物的生长、菌种的保存等等。把全班同学分为6人1组。第1次实验(培养基的配制)和第2次实验(微生物的接种)为基本技能实验。根据第3次实验(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分离得到的菌株,每个小组负责鉴定其中一个菌株。因此,从第4次实验开始,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不同样品和不同专题完成后半部分综合性试验和设计性实验,完成形态观察、生化鉴定、生长鉴定和菌株保存。指导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案提供相应的对照菌株。所有实验材料的准备均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就克服了以往实验准备工作由教师承担,学生参与性不强的缺点。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同时,实验报告要求根据鉴定结果每组写出1份综合鉴定报告,旨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实践教学改革考试方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单独设置《微生物学》实验课,对课程的理论与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强化实验教学;在实验安排上主要强调实验顺序的连续性、实验衔接的密切性。并且在实验课中,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探索性实验内容,鼓励学生申报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评价有着重要的导向和监控作用。评价的体系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多元评价已逐步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采用。本课程改革之前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改革后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和综合表现,将过程式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将评价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使教学与评价融为。

  小结双语教学作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益尝试,在各高校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本课程组采用双向双语教学和探究式理论教学相结合,中英文教材、课件相结合,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学生既能够掌握学科发展和促进专业知识的更新,又可以训练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语表达与交流能力。同时,引人探究式和讨论式等自主学习方式,通过趣味话题和展板演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更增加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信心。通过打造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终结式评价向过程式评价的转变,更进一步以学习性评价促进探究式教学。

  参考文献

  [1]涂国全,黄林.新版《微生物学》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03实施CAI课件教学的实践30(2):109-111.

相关文章:

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方法的分析探讨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微生物学》教学刍议

如何看待当代生物学

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提升研究

低温微生物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运用

试论医学专科微生物学检验教学的改进(1)

2015年度医学SCI论文发表统计结果

 

【微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相关文章: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改革实践06-08

ACCP课程置换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01-17

浅谈高职药物分析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05-21

浅议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改革与实践08-16

高职《旅游礼仪》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论文08-16

市场营销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06-24

高职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05-12

探讨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改革与实践07-01

《等离子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0-10

中医学妇产科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