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鉴赏中的审美心理论文

时间:2022-03-15 08:00:32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美术鉴赏中的审美心理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谈美术鉴赏中的审美心理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美术鉴赏中的审美心理论文

  摘要

  美术鉴赏教育研究中所谓的创新,不局限于从专业角度来就事论事,而应该将问题放在多学科的视野中,放在学生成长的动态发展需求中,了解美术鉴赏对于学生成长的作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校课程中所提供的知识都是一些孤立的、无规则的事实。这种分割式课程反映了哲学中一个长期的传统,这种传统多数源于被割裂的思维。由于思维是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有些人认为只有词语概念才是思维的材料,其实表象、动作同样也是思维的材料。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油画艺术的鉴赏审美心理对人的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创新教育,美术鉴赏,审美心理

  引言:

  美术鉴赏心理活动隶属于审美心理活动的范畴,其活动过程也遵循审美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集合。只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情感过程特别活跃、特别强烈,并且认识过程、意志过程融合于其中。可见,在鉴赏过程中,情感过程溶解了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这就是现代人常说的理性沉淀于感性。因此,从美术鉴赏心理而论,通过感动而后领悟,讲究“各以其情而遇”,通情然后悟理。

  1、美术鉴赏审美心理的基本过程

  1.1前审美阶段

  前审美阶段是审美的准备阶段,包括审美经验、审美态度和审美动机。美术作品的审美经验,即内在的审美图式,它期待符合其图式、验证其图式、丰富其图式、获得新的图式。由此,有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为基础,对作品的赏析就有了依据和素材。但是,只有审美经验是不行的,经验一般静态地存在于记忆之中,不唤醒记忆,经验便活跃不起来。审美需要动机作为一种情感意向,是激活经验的主要因素,审美态度是对某一确定的审美对象所持的稳定性的反应倾向。它受情境、认知因素、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1]因此,经验是伴随着情感意向即情感需要动机和态度而共存于前审美阶段之中的。

  1.2审美阶段

  审美阶段是美术作品鉴赏审美的重要阶段,经历了知觉阶段、表象阶段和高潮阶段3个部分。

  知觉阶段是对对象的感知特别是感性形式的感知过程。在作品鉴赏中,人是以视觉作为最主要的感觉器官来生活、工作的。因此,知觉这里主要是指眼睛(视知觉)的注意和对物体的识别。眼睛的注意功能,就在于把大量的、分散的外界刺激进行有选择的精细加工,正是有了审美注意,才能使所选择的对象进行信息输入,处于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中心。

  表象阶段是将感性信息进行贮存的阶段。美术作品鉴赏审美的注意过程有一个选择性过滤的瞬间,在这个瞬间,知觉对眼睛接收物体的形状、色彩、光等信息要进行感觉登记,也就是感觉信息的贮存。Paivio等认为:大脑通过两个符号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贮存。一个语言系统负责处理观影中的言语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以适当的语言形式贮存起来。一个非言语系统负责处理基于表象的信息加工与表征。可以说,表象是美术作品鉴赏过程中产生的与大脑存储的相关经验和本能性特征相联系的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果。

  高潮阶段是审美最重要的情感阶段,是情感和想象这两种审美心理因素异常活跃的结果。这个过程是亦理亦情、有意识和无意识交相融汇的过程。实质上是“审美感受——即转变为想象的感受——的任务就是选择表象或对象,使这种表象或对象的形式中灵魂或生命会满足感情”。

  1.3后审美阶段

  后审美阶段是具体的作品鉴赏完成之后,审美心理得到某种满足而产生的对审美经验、审美情感和审美思维体验的集聚。它虽然是审美心理过程的尾声,但却直接关系到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审美素养的优化。很显然,艺术主体的鉴赏心理的形成都来自对美术作品的审美实践。在此基础上,鉴赏过程中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学科思维的具有智性力量的动画思维模式,该模式是在左右脑半球若干区域之间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对作品的认知与表达而形成一种思维模式。该过程中知觉的内在图式发生了变化,建立个人知觉领域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联,超越常规性的日常感知层面,承载主体精神情感的内容。[2]

  2、结语

  把美术教育的创新思想融合到各科中去,腾守饶提出“使艺术在各科之间发挥一种核心辐射的作用”。各科从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科之间形成一种共性的关系,意在贯通理智与情感。需要强调的是,油画与各科的整合当然不是内容的整合,应该是思维方式的整合。而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左脑的言语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我们的文化太倾向于奖励左脑的技能,以至于我们的孩子们丧失了一大部分右脑的潜力”。[3]因此,最大限度发挥学习者的多元潜能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认可油画鉴赏的思维领域的存在,认可可能使之发挥作用的认知工具,如表象——这需要体现在所有科目中,而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油画鉴赏中。

  参考文献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翁震宇.艺术教育视野下的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研究[J].中国美术教育,2014.

  [3]吴庆麟,等.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9.

【浅谈美术鉴赏中的审美心理论文】相关文章:

美术教学审美论文11-29

美术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论文08-17

美术课程对学生鉴赏与审美能力的提升论文07-24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10-15

浅谈少儿声乐教学中的审美08-28

浅谈声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11-29

浅谈古筝教育中的审美教育11-10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素描教学论文06-17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论文08-13

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探讨论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