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北京市历史文化资源,探索思政课教学新模式的论文

时间:2020-12-06 19:49:34 历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依托北京市历史文化资源,探索思政课教学新模式的论文

  【摘要】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法,总结了2014-2016年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实施效果,并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

依托北京市历史文化资源,探索思政课教学新模式的论文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北京服装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依托北京历史文化资源,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项目编号JG-142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004-0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面向一年级本科生开设,主要教学目的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这是一门具有鲜明实践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共48学时,其中16学时为实践学时,实践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在以往多年的实践教学中,课程组主要采取课堂演讲、课堂辩论、义工服务等形式。这些实践教学手段在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效果之余,也渐渐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课堂规模较大难以组织统一活动,部分学生参与实践的意愿不高,实践报告弄虚作假等。加紧探索更为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参与的内在动力,同时与我校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是课程组始终在思考的问题。课程组认识到,北京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浓厚人文气息的古老城市,北京服装学院又是一所具有鲜明艺术氛围的特色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将学校的地理优势同办学特色相结合,同时为学生创造发挥和展示个人特长的空间。

  一、项目实施过程

  从2014年秋季开始,依托专项经费的支持,课程组着手开展了全新的实践教学尝试,鼓励学生以“弘扬传统文化,创新民族文化,提升爱国思想”为主题,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自行选择名胜古迹、博物馆纪念馆、各类展览等地点进行参观考察。参观结束后,要求艺术生提交符合主题的艺术创作作品,非艺术生提交符合主题的文字报告,作为实践教学成绩。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不再单纯为了完成任务而实践,而是在实践中切身感受首都历史文化气息,提升爱国情怀和个人素养。

  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该模式已受到课程组成员和广大学生的一致认可,教学效果显著。其中,课程组利用专项经费为2014级、2015级本科生发放了北京市博物馆通票,学生可以免费参观通票范围内的场馆;2016年,由于学校财务政策限制,不再为学生发放通票,鼓励学生选择免费参观地点(实际上很多学生都选择了自己负担门票费用)。这点小小的变动并未明显影响学生参观实践的积极性。相比以往的实践方式,这种崭新的模式可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内驱力,给学生以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同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水平,不仅可以实现教学目的,强化教学效果,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祖国培养合格建设人才也有着重要意义。

  为充分总结、强化、宣传实践教学效果,自2014年起,每年年底,在美术学院相关专家的鼎力支持下,思政部全体教师通力合作,遴选出上一学年度的优秀学生实践教学作品,举办学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实践成果展,邀请上级领导及兄弟院校同仁参观指导,同时将优秀实践作品结集成册并正式出版。迄今为止,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展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优秀实践作品集也印制、出版了三本。这一系列措施极大鼓舞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突出强化了教学效果,同时起到了良好的对外宣传作用,已将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打造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活動。

  二、项目实施效果

  2017年,为全面了解三年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成果,并从中总结经验及教训,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探索下一步改进方向,课程组随机抽取了一些参与过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问卷共10题,全部为单项或多项选择题。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第1题,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包括艺术生75人,非艺术生120人。

  第2题,关于“选择参观的是哪类场所”,艺术生中选择博物馆的33人,占44%;选择纪念馆/故居的9人,占12%;选择名胜古迹的31人,占41%;选择其他的2人,占3%。非艺术生中选择博物馆的51人,占43%;选择纪念馆/故居的10人,占8%;选择名胜古迹的59人,占49%。

  第3题,关于“参观实践活动是否让自己有收获”,艺术生中选择有的62人,占83%;选择没有的2人,占3%;选择不好说的11人,占14%。非艺术生中选择有的109人,占91%;选择没有的5人,占4%;选择不好说的6人,占5%。

  认为“有收获”的艺术生中,28人次认为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61人次认为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31人次认为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认为“有收获”的非艺术生中,53人次认为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88人次认为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53人次认为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

  认为“没有收获”的艺术生中,1人次认为该活动没有意义,2人次对参观内容不感兴趣,1人次认为路途遥远、浪费时间;认为“没有收获”的非艺术生中,2人次认为该活动没有意义,1人次对参观内容不感兴趣,2人次认为路途遥远、浪费时间。

  第4题,关于“作业形式”,艺术生中有72人提交了艺术创作作品,3人提交了文字报告;非艺术生中有3人提交了艺术创作作品,117人提交了文字报告。

  第5题,关于“实践作业的原创度”,艺术生中选择完全原创的49人,占65%;选择大部分原创的25人,占33%;选择小部分原创的1人,占2%;无人选择完全非原创。非艺术生中,选择完全原创的32人,占27%;选择大部分原创的74人,占62%;选择小部分原创的14人,占11%;无人选择完全非原创。

  第6题,关于“实践作业是否构成了负担”,艺术生中选择很大负担的8人,占11%;选择可以承受的58人,占77%;选择完全无负担的9人,占12%。非艺术生中选择很大负担的13人,占11%;选择可以承受的78人,占65%;选择完全无负担的29人,占24%。endprint

  第7题,关于“实践成绩所占比例是否合适”,艺术生中3人认为过高,10人认为过低,62人认为合适,占83%;非艺术生中2人认为过高,10人认为过低,108人认为合适,占90%。

  第8题,关于“需要哪些更多的支持”,艺术生中选择关于场馆的建议25人次,选择经费支持的49人次,选择更充裕的时间56人次;非艺术生中选择关于场馆的建议58人次,选择经费支持的58人次,选择更充裕的时间60人次。

  第9题,关于“是否会继续自发进行参观活动”,艺术生中26人选择会,占35%;4人选择不会,占5%;45人(下转21页)(上接4页)选择看情况,占60%。非艺术生中58人选择会,占48%;21人选择不会,占18%,40人选择看情况,占34%。

  第10题,关于“更倾向哪种实践教学形式”,艺术生中,选择统一组织参观的30人,占40%;选择自行参观的40人,占53%;选择义工服务、义务劳动等其他形式的5人,占7%。非艺术生中,选择统一组织参观的35人,占29%;选择自行参观的66人,占55%;选择选择义工服务、义务劳动等其他形式的19人,占5%。

  三、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有以下几点结论值得关注:

  1.关于问卷第3题“参观实践活动是否让自己有收获”,83%的艺术生和91%的非艺术生都认为有收获。至于有所收获的具体原因,无论艺术生还是非艺术生,都将“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这一点列在首位,其次分别是“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和“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关于第6题“实践作业是否构成了负担”,77%的艺术生和65%的非艺术生认为可以承受。关于第7题“实践成绩所占比例是否合适”,83%的.艺术生和90%的非艺术生认为合适。关于第10题“更倾向哪种实践教学形式”,选择自行参观的艺术生和非艺术生分别占53%和55%。这几点结论充分肯定了课程组这一设想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参观实践活动可以作为长期的实践教学形式推行下去。

  2.关于问卷第2题“你选择参观的是哪类场所”,无论艺术生还是非艺术生,选择博物馆和名胜古迹的比例都相对较高,均超过40%;相对而言,选择纪念馆/故居的比例就相对较低,分别为12%和8%。结合第8题“你希望得到哪些更多支持”,分别有25位艺术生和58为非艺术生选择了关于场馆的建议。这说明,刚刚从各省来到北京的大一学生,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比较不熟悉,参观首选比较著名的博物馆和名胜古迹,而对于北京同样丰富的名人故居却知之甚少。这就要求课程组今后要加强对参观资源的介绍和引导。

  3.关于问卷第5题“实践作业的原创度”,分别有65%和33%的艺术生选择了完全原创和大部分原创,分别有27%和62%的非艺术生选择了完全原创和大部分原创。这说明,艺术创作作品由于其特殊性,学生的原创度较高;而文字报告的原创度仍旧不尽如人意。这点在挑选、编辑每年度的優秀作品集时体现得尤为突出。在美术学院相关专家的帮助下,对艺术创作作品的遴选工作总能比较顺利地完成,而对文字报告的遴选,则需要任课教师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查重、修改、与学生反复沟通。

  4.关于第8题“需要哪些更多的支持”,除了关于参观场馆的建议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经费支持以及更充裕的参观和完成作业的时间。如何争取学校经费支持,同时优化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安排,是课程组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5.关于第9题“是否会继续自发进行参观”,35%的艺术生选择会,60%的艺术生选择看情况;48%的非艺术生选择会,34%的非艺术生选择看情况。这表明,目前的实践教学形式虽然广受学生欢迎,但其持续性仍有待加强,在课程结束后,如何让学生形成参观时间的内驱力,自觉进行参观实践活动,是课程组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今后改进方向

  针对以上调查结论,课程组将在以下几方面着力改进:

  1.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细则。包括每学期开学前尽早讨论确定本学期的参观实践主题,争取在开学初就把参观实践要求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有更为充裕的时间自主安排参观活动、完成实践作业,也为学年末优秀实践作品的遴选工作争取更多时间。同时加强对参观资源的介绍和引导,突出历史文化主线。

  2.下大力气解决实践作业(主要是文字报告)原创性不高的问题。包括在课上反复强调文责自负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在遴选、修改实践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争取时间,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修改工作,而不是在时间紧张、沟通不畅的情况下花很多精力代替学生完成。

  3.努力让参观实践成为学生的自觉、持续性活动。包括在课堂上穿插介绍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容,强调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参观体会等,以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和动力。

  4.争取从各种渠道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呼吁学校继续批复经费为学生购买北京市博物馆通票,减轻学生经济负担,让学生能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更为深入地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

【依托北京市历史文化资源,探索思政课教学新模式的论文】相关文章:

1.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探析论文

2.积极探索化学教学的新模式论文

3.试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

4.思政课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5.思政课教师教学自信的重要性及实现途径论文

6.简谈项目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7.思政课培训心得体会

8.探索《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