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论文

时间:2020-10-09 18:16:50 历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方面的研究开展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论文(一)

  摘要

  在初中阶段,学习历史知识是义务教育的要求,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选入教材中的历史事件都是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必须知道的基本历史事实,学习难度不大,而教育意义深远。教师要鼓励质疑,使和谐气氛充满整个课堂,同时研究课堂趣味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历史;课堂;趣味

  历史作为一门记录人类成长历程的学科,它是人类文明和经验的积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学习历史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都意义重大,因而历史的学习是必要的。在初中阶段,学习历史知识是义务教育的要求,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选入教材中的历史事件都是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必须知道的基本历史事实,学习难度不大,而教育意义深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在历史课上垂头丧气,听课不认真,还总是搞小动作;对历史学习并不重视,老师留的历史作业也不认真对待;每次考试的时候,只要求及格。这样的历史教育是失败的、悲哀的。总结失败的经验,分析历史教学现状,有利于我们改革自己的教学,拯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

  1 鼓励质疑,使和谐气氛充满整个课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学生有了疑问就会进一步思考。要学生能质疑,教师先须设好“疑”。 历史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了解其对历史学习的看法、情感波动以及心理动向,及时获取学生的最新动态,并以此为依据,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例如,在讲解唐朝历史的时候,学生对于背诵性的历史知识热情不高,直接降低了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与唐朝历史有关的电视剧片段(《武则天》、《隋唐演义》)、电影以及综艺节目等,让学生在观看中逐步了解唐朝的成立、发展、演变情况,为教材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历史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的做法是抓住三点设疑:其一是抓住认知结合点设疑。历史课程,有新旧知识结合点,有背景条件结合点,有思想方法结合点,我们可以就此设疑。其二是抓住思维兴奋点设疑。如新旧知识间的差异处、认知结构中的空白处、史实的不确定处等,都可以用之设疑。其三是抓住情感融合点设疑。初中生的情感很丰富,也很直白,老师易于知晓。应当预计在他们被教材内容感染时、遇到问题困惑时、个人自学有悟时、与他人合作成功时、被老师赏识愉悦时设疑,不要放过这稍纵即逝的机会。要学生会质疑,教师先要培养其质疑能力。历史教学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般有四种办法。第一是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始,教师应当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大教学观并营造积极、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多用微笑、点头、注视、手势等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或者不切主题、奇思异想,都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真诚的表扬、积极的.肯定或善意的点评,以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质疑意识。第二是指引学生方法,让学生会质疑。这一点应当训练经常,不要求学生个个训练有素,但至少都得掌握一些基本方法。第三是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善于质疑。第四是创设问题情景,让他们乐于质疑。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主线,那就是教师不断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创设充满趣味、富有挑战性以及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习惯。启发他们开动脑筋,不迷信教材,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真正做到乐于质疑。要学生敢于质疑,就得让师生成为知心朋友。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合作的伙伴。要使学生有此感受,老师就要用爱心去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学生喜于质疑,就得让老师的评价成为学生的美好期待。教师平时不要吝啬点头、微笑、鼓掌和肯定、表扬、赞美、欣赏,因为人性最深层的需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要学生乐于质疑,就得让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我们总是说要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一种精神上的高度自由。这种精神上的高度自由,是一中精神享受,是一种成功的体验,是愉悦,而不是杂乱无序的、自由散漫的、松松垮垮的学习。因为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程度愈高,学习效果愈好。我们的历史老师能做到这些,你的学生们能不“动”起来?你的历史课能不“活”起来?

  2 初中历史趣味教学策略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讲解知识的引路人,充分带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应给自己准确定位,变一味地知识讲解为指导性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历史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历史文献讲解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其参与度,让其在愉悦的氛围中收获历史知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逐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要想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历史课的时间学好历史,首先就要让学生爱上历史课;要想让学生爱上历史课,教师就要改进教学方法,用趣味教学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多媒体集视、听、感于一身,它以其多样的表现手段、丰富的网络资源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史课堂中,恰当好处的利用多媒体,让多姿多彩的文字、视频、音频资源冲击学生的感官,将历史讲活。比如,在讲《辛亥革命》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电影《辛亥革命》的片段,其中展示了孙中山先生伟大壮举和当时革命斗争的艰苦以及革命志士的大无畏精神。学生看得聚精会神,对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有了大概的了解。除此以外,我还时常利用多媒体资源给学生放一些与讲课内容有关的音频,展示一些图片,搜集一些网络资源等等。同时在历史课上运用竞赛形式进行练习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初中生有很强的好胜心,比着劲儿的学习才有动力,老师不妨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竞赛融入课堂,增加课堂的多样性和学生的新鲜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比如,我在讲课前就告诉学生,本次课上的所有问题以抢答的形式出现,抢到问题并答对的学生能够获得小奖状。这样一来,有了奖励的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地调动了,课堂气氛极为活跃。

  总之,对初中历史的学习要掌握合适的方法和技巧,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授课质量,巧设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历史教学,不断探索历史知识,积累学习经验,为其今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

  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论文(二)

  一、当前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

  (一)中学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性中学生缺乏历史学习中的问题意识,与当前社会、学校等对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选定一个问题,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生提问题,这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在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应对考试,教师也只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没有认识到如何能将方法和知识进行链接的方式。在当前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历史教学的本质、目的、过程等都应当有所改进。

  (二)中学历史教学手段的单一性历史学习主要是以历史素材为基点的,而中学的历史教学材料大多是以课本为主,并且以平面化的文字、图片为主,过分政治化、理论化,缺乏生活化、时尚感,从而弱化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历史教材通常会有固定的观点,缺乏对立、辩证的史学思维,从而使得学生们的创造思维、问题思维被束缚。另外,在当今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变得多样化,但是有些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将多媒体技术等与历史学科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不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故而也很难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二、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功能和作用也各有不同。在当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进程中,中学历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构建问题平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一)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的观念,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一切创造始于“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绝不能在知识层面上止步,而是应当大胆地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树立问题意识的理念,并让课堂教学成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思维实验室。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创设自由、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主动的问题探讨课堂,让学生以问题的发现者、提出者、解决者的身份而存在,使师生之间能够达成一种和谐、互动的交流方式。

  (二)培养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好奇、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们产生问题的重要前提,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历史知识灌输、思维方式培养之外,还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历史歌曲、播放历史影像材料、展示历史图片、让学生出演历史短剧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历史、触摸历史、理解历史,对历史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将好奇心转化为持久的精神动力。另外,在课后学习中,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材料、图书等引导学生阅读,并让他们提出问题,探讨问题。

  (三)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学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提问作为“灵魂工程师”的历史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不断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应当多提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设计好提问的问题,帮助学生联想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培养学生独立、成熟的学习思路。另外,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当下教材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实践上的优化,将简单的理论分析和史实记述等辅以矛盾的说法、各种史学观点、丰富的史料等,达到“无疑处生疑”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其中提到的“活”,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氛围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学生质疑能力等方面。总之,教师应当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构建问题平台,达到引导学生质疑、思考、探究的教学目的。

【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技巧研究论文

2.初中历史图示教学法研究论文

3.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法研究论文

4.初中历史讨论式教学法研究的论文

5.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研究的论文

6.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法研究教育论文

7.初中历史探究感悟式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8.初中历史情景教学理念研究论文

9.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