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论文

时间:2020-08-17 17:24:51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论文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任务被定格为培养知识技术应用型人才,即满足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这就要求各中职学校在向学生传授一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型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由于传统教育思想和条件的限制,会计实践教学一直没有在中职学校中得到很好实施。有的学校一直沿用“文字表达经济业务,T字型账户讲解会计处理”的教学模式;有的学校虽然开展了一些实践性教学活动,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致使现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在面对各种会计凭证、账簿、报表,面对复杂的经济业务、多变的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时,难于独立操作。如何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培养技能水平过硬,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成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论文

  关键词:能力本位 中职会计学 教学改革

  1 科学制定实践性教学计划方案

  实践性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性教学,它以专业实践活动为统领,以学生熟练掌握技能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注意知识、技能、养成的整合与协调。

  1.1 全面设置实践课程 要全方位地开展实践性教学,即不仅对基础会计、工业会计、商业会计、审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主干课开展实践性教学,对统计、证券、税收、财政与金融等专业基础课,也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实际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性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1.2 合理安排实践课时 必要和充足的课时是实践性教学取得切实成效的有力保证。根据《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实践教学课时为883学时,与专业理论教学课时的比例为0.9∶1。而当前的教学仍偏重于学科模式,实践教学课时相对不足,除基础理论外,应重点调整专业实训和综合实习部分的实践课程学时。专业实训课,可在课时上将其分解成授课课时和实训课时两部分,授课课时用于该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实训课时专门用于技能的系统训练。而实训课时的增加,绝非简单地增加每门课程的总课时,而应根据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模块化设置实现的。综合实习课,包括综合模拟实习和社会实践。每学年都要有计划地组织一周的社会调查或社会见习,第6学期全学期安排专业综合实习课程,毕业前安排6周的专业实践。同时,还应把握好机动教学时间,指导学生利用好假期加强实践锻炼,从时间上确保实践教学的需求。

  1.3 制定完善的指导方案 为使计划落实到位,要制定实践性教学指导方案,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手段等内容,并配套课程实训和综合模拟实习等实训资料,方便各学科及各环节的实践性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以确保教学质量与成效。

  2 强化落实全程化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以实现掌握熟练技能和形成较强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技能的学习、训练和运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实践性教学的组织也是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因此必须将实践性教学思想贯彻落实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2.1 强化落实课堂性实践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采取模拟的形式,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来进行。课堂性实践教学是指学生首次接触到某技能,教师首次将此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授与学习的过程。它融合在日常课堂之中,特点是较为分散,但它是学生认识和了解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实践和理论联系最紧密的交汇点,是实践教学的起点和基础。虽然较为分散,不易统计,但其课时量不小,是实践教学总课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充分把握好、利用好。

  2.2 强化落实阶段性实训 阶段性实训由实训课程组成,较课堂性实践相对集中,目的是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促进知识技能向能力转化,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它以模拟实习为主,实训时间集中,不必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可以是专题实训,也可以是简单的过程实训,人部分是阶段性实训,可采取总-分-总的步骤进行。第一步是简单总训,内容是最基本的经济业务,从填制常见原始凭证直至编制会计报表,目的是让学生大体把握会计工作的流程和基本规范。

  第一步是分段细训,即对工业、流通业、金融企业会计等课程,根据其内容的特点、层次、难点、重点,有计划地分段进行具体化训练。

  第二步是综合组训,紧跟前两步,组织较为复杂的综合性统筹训练,使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专业实践内容。

  2.3 强化落实综合性实习 综合性实习包括学年社会调查、见习以及毕业实习,以毕业实习为主。在实践方式上,结合采用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专业实践方式,主要分手工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实习、专业实践、实习总结等四个基本环节。本阶段以前两个阶段为基础,突出技能的综合运用,训练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 健全实践性教学能力考评体系

  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实践性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考评必须突出“知识是基础,能力是主标”的思想,进而健全考评体系,这是规范与完善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性教学的.环节多,内容丰富,因此对实践性教学的考评方式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应是一个内在的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

  3.1 量化考评法 实践性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活动渗透全程,同时,会计业务工作的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也决定了考查学生能力不能只看考核结果,更要重视过程的考查,重视过程中反映出的素质、能力、养成,以获取学生学习上的多方而信息,以动态的考查来利学评价学生学习的质量。在财会专业中,存在大量的集操作和智力技能为一体的实践教学,而且多数侧重于智力技能。例如,会计实务包括从设置账户、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编制、登记账簿、成本核算、对账结账、会计报表编制及简单的财务指标计算和分析等一系列环节,涉及面广,过程尤为重要,规范性和准确性是其评价的主要指标。除此之外,还必须评价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态度,如出勤情况、思想表现等等。因此,对于模拟实训等课程的考评,可采取层层量化积分,最后评定等级的方式,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

  3.2 证书替代法 实践性教学中,侧重于操作技能的考核,如珠算、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在实际操作上般较为简单易行,考评主要是以快速和准确为尺度,多数采用等级制。在实际考核运作上,可要求学生参加国家组织的相应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取得等级证书即免于课程考试,并以其技能等级高低为标准,评定该课程的相应等级或赋予相应分值作为课程考核成绩。这种做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和业余时间强化技能训练,增强参加职业技能考试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3 学分评定法 学分制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通行做法。实践性教学也必须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和发展方向的差异,充分发挥学分制的特点,引导会计学专业学生强化自身能力培养。学生的课程考评以学分量化来评定,学生学习和实践性教学质量的优劣用学分绩点等级来评定,这样既考查出学生的能力而又不使学生过分关注分数,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去开拓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强化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总之,实践性教学是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只有将目标和手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不断强化实践性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水平,才能确保素质教育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兰丽丽.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J].财会月刊.2007(24).

  [2]陈水雄.谈中等职业学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J].财会月刊.2007(03).

  [3]孙茂东.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J].管理观察,2009(17).

  [4]丘朝才.关于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系统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09(05).

【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论文】相关文章:

1.中职实践能力培养物理教学论文

2.浅谈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学改革的论文

3.能力本位计算机维护论文

4.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论文

5.基于能力培养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论文

6.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7.基于能力本位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初探

8.基于CDIO理念的会计学专业导论课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