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式

时间:2020-08-19 16:51:21 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式

  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之一.迄今为止的关于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研究所涉及到的问题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式

  摘要:与时俱进是每个行业永恒的追求,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传统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时代潮流,教师们应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功能,学会网络技术,学会应用网络技术,学会摒弃传统陈旧思想,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探寻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技术;教育观念;师生关系;教学方式

  网络的普及让学生们可以多渠道获取所需的知识,老师们正逐渐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应运而生的新型师生关系正考验着传统授课的老师们,那么与其这样,不如身为教师的我们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技术来参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究竟该怎么做,才能适应时代潮流?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探析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模式:

  一、网络时代的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观念

  在网络还不够发达的时候,我们的教师是学生眼中无所不会的人,而网络的出现及普及后,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他们想知道的许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教育观念应该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用更先进的教育观念来引领学生学习和培养更多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观念符合时代需求,这是网络时代赋予教育的新的使命。在新时代面前,教师更重要的是变成学生的成长路上同行且能给予正确观念指导的人,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心理、精神方面的影响可想而知,所以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全面正确认识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当前学生的心理及思想特点。

  二、网络环境下的师生角色转变

  2.1网络环境下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地球村”的时代。它真的让我们实现了“远距离的近交往”,在家就可以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和人际交往,网络环境下的师生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能有机会展现个人想法和对所学知识进一步补充完善的机会,真正达到教学相长,教师可以以成人的角度去指导学生对网络知识的取舍,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对网络知识的理解来与教师进行更高品质的对话,期间,师生都对彼此的非相交知识佐以充分的思考和理解。种种迹象已经表明,通过网络学习获取知识,已经成为学生们的利器,同时也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2.2网络技术的普及,对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以教师的权威俯视学生,而是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与学生们共同进行探究式学习。“亦师亦友”是网络时代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要协调一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亲密,情感融洽、平等合作,即人们所说的心理相容。网络时代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这一宗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彼此信任、合作、尊重中全面发展自己,学生们不仅有成就感而且人际关系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他们在此过程中逐渐完成了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采用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们有了参与权,感受在课堂上时时得到老师的关心与尊重,这使得学生能在愉悦的心情下进行学习。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发展看,这对他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将有重大影响,同时为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法

  非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模式,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学生、课本、教学环境四者之间进行,学生取得信息的传递方式非常匮乏,无法很好的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例如,学生想提问时,必须等到教师有时间时才能得到答复。一节课,一名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而教师们只能是积极主动的讲解,基本没有学生提问的时间,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极大的限制。而网络环境下的课堂,因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手段和目标等多方面与非网络下的课堂相比,有很多的不同,具有十分鲜明的“互补”的特点。

  (一)教学不再是“输”与“吸”的活动

  网络系统的庞大知识世界为学生提供了无穷尽的知识资源,教材与网络整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提高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与分析,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增强。虽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但这种统一的实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师生互补意味着要开放心态,主体性的突出,个性的张显,拥有创造性;对教师而言,师生互补意味着授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而实现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师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网络时代,学生需要的不再是灌输知识的教师,而是知识和思想的引导者。

  (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可以不必保持同步

  非网络环境下的理论课教学,教学内容相对固定,教师不能轻易根据学生需要自己调整授课顺序,学生也没有权利对授课顺序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教学程序没有灵活性,远远不能激发和满足学生们的多种需求。而在网络引入学习环境后,它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灵活的环境,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的顺序,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确定学习进度,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加强。

  (三)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的互动性

  非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由于学习内容的渐进性和系统性,学生们无法进行有效的协作学习。单纯的以老师眼中分数高的同学来帮助分数低的同学,似乎分数低的同学在分数高的同学面前没有一点儿优点,这也势必会给分数低的学生造成无形的心理上的压力,进而变得自卑,但在网络环境下却明显转变了这种局面,分数低的同学可能会在网络技能上比分数高的同学有优势,那么,他们之间这次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始对话,让分数低的同学不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变得有自信,成绩自然也会提高。这种优势互补的合作式学习,使得我们的课堂变成了平等、高效的课堂但其总体的教学效率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唐文和,刘向永.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问题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3]温守轰.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学高校教师角色的应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4]成剑英.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个性化教学资源库的构建[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式】相关文章:

1.网络技术发展对人类交往方式的影响

2.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计算机教学论文

3.中职网络技术教学探究

4.关于数学教学方式的浅谈

5.网络技术实践教学体系论文

6.统计案例教学方式的运用论文

7.利用网络技术 改善教学过程

8.初中的政治教学的渗透教学方式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