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论文

时间:2022-11-17 17:06:57 计算机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计算机网络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计算机网络论文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计算机网络论文

计算机网络论文 1

  【论文关键词】网络技术 寓教于乐 内容拓展 教学资源整合

  【论文摘要】缺乏学习兴趣、基础差、底子簿,这是当代中职学生普遍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职学校各学科教学都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知识涉及面广,内容抽象,专业性强,是典型的疑难学科。教师只有抓住该学科自身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突破口,理论联系实际,从多角度挖掘课堂教学潜力,才有可能从困境中挣脱出来。

  现代教育提倡注重人的发展,然而基础差、底子簿、对学习缺乏兴趣,这是当代中职学生普遍的特点。要想强化中职教育,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职学校各学科教学都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该课程内容不仅涉及到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还与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知识密切相关,内容抽象,专业性强,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抽象的理论环节教学设备很难发挥作用,而有些地方现有设备严重滞后于理论发展水平,针对这种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教师该怎样进行教学的组织,才能改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走出学习困境呢?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密切联系生活,开展讨论教学法

  虽然《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尖端技术,但它毕竟是一门应用技术,所以许多原理的产生都来源于生活,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一特点,让教学从生活开始,首先鼓励学生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后逐步过渡上升到教学理论,从而完成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对网络协议部分,介质的访问控制方式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分组而坐,以小组为单位各自进行讨论,讨论题目:当前的讨论过程该由谁发言,请制定一个规则。(要求:规则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要能够避免相互干扰。)制定过程应在中间有一、二次结果展示,教师作进一步引导和修正,最终各组均完成规则制定后,教师对各组结果进行评价总结,以上讨论可在20-25分钟内完成。接下来教师提出教学任务,结合前面的讨论结果,很快完成CSMA/CD和TOKEN RING两种协议的讲解。如此一来,把本来很枯燥的理论,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弄得明明白白,课堂也显得生动有活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另外诸如停止等待协议、信息传输方式等内容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教法。

  二、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完成教学

  教材中还有一些内容,象ISO的OSI网络结构模型,内容抽象,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各层是按功能划分的,而功能往往又是为解决针对网络通信中遇到的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例如在讲数据链路层时,课前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2组,然后布置做一个模拟通信的游戏比赛。到时要求每组在每一次对决中派2名队员参赛,并由对方派一名队员协助完成比赛。在互不相见的2名同组队员之间分多次进行传送一篇文字信息,传递任务则由对方所派队员完成,对方队员必须担当起在2人之间传递信息的义务,但允许有3次随机设置故障的机会(丢弃、乱序或增减字数)。针对比赛中对方队员可能设置故障的种类,参赛方必须要解决好信息被对方丢弃、信息传递顺序被打乱及内容被篡改(这些实际上对应于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处理机制)识别和应对措施。比赛以在限定时间内传送信息最完整正确的一方获胜。这样布置完后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想办法做准备,无形中督促学生去预习,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式上课时,教师将准备好的要传递的信息(可将一段文字分解为每10个字为一段的信息包,在字条上留出少量空间共参赛者标注使用)及传输故障信息(为传递信息者设置传递故障之用,可将原信息包中关键字更换,以歪曲信息含义)分别交给参赛队员和信息传递着,按预定规则进行。完成竞赛后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对比赛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通过这样的竞赛活动学生对通信协议的理解一定是深刻和终身难忘的,学生在游戏中也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仅为一节课,这样做或许有些麻烦,会显著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OSI模型这块内容如果揉合到一起,都通过这种方式,每节内容只要对竞赛要求稍作改动,便可适用于其它各层的教学,甚至分组交换也不在话下,这样准备工作相对就轻松多了。

  以上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课前的准备阶段,要注重细节的设计,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预见性,充分估计到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这些方法虽然对教学设备依赖性小,却能很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应用的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适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现代化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已经非常普及,合理的应用可把抽象内容直观化、枯燥内容形象化。可以化解知识难点,优化教学效果。例如通过交换机访问其他网段的计算机,通过路由器访问其他网络主机的过程;域名与IP地址解析等过程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过程,利用传统方式教学方式讲解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将其展现出来,学生一目了然,一看便知。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会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注重教学内容拓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中,对于某些网络设备的学习,只注重了工作原理,而忽视了应用的细节部分(或许是因为这些内容属于其它课程)。如网卡的学习,主要介绍了网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情况以及性能指标等纯理论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以及分类情况介绍网卡的选型以及网卡的安装等实用知识,将网卡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纯理论不枯燥,学生反而会觉得理论能指导实践。课程在网络应用技术中主要介绍了电子邮件、WWW服务、FTP等的理论内容,如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的协议等,既枯燥又难懂,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电子邮件的收发工具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对实际应用的重新认识。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纯理论的教学也会变得绘声绘色、张驰有度。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五、推广新成果, 应用项目教学法

  近些年,教育改革不断取得一些新的成果,项目教学的推广无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学科中,有很多内容很适合采用该方法,例如:在网络操作系统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把各种服务器的架设,当作一个个项目。通过使用项目教学法,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学生通过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领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六、充分整合资源,建立多功能实训课堂

  工学结合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理论教学阶段,也必须注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顺利进入实践环节做好准备,在这种状况下,要发展职业教育,还必须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而言,可以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建立起多功能实训课堂。就目前情况,即便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职业学校都有若干供教学用的机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适当添置网络硬件(若干台交换机、路由器等),根据自身需要把其中一个或若干个改造为多功能实训室。该实训室可以完成诸如组网、网络硬件配置、网络操作系统及服务器配置等大部分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相关的实训。这样我们可以把课堂搬进实训室,边学习边实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职业教育又是其中最具灵活性,也是问题最多的部分。在教育改革呼声最高、最关键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沉着冷静,既要勇于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又要善于挖掘传统教育的灵光。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职业教育必将会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网络[M].机械工业出版社,蔡开裕20xx.

  [2]夏冉. 关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职教通讯, 20xx, (02)快乐作文20xx年第6期辅导与习作辅导与习作20xx年第6期

计算机网络论文 2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路由器正有专用的网络设备成本企业办公和家庭生活的常用电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赋予了路由器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工作高效的特点,特别是无线路由器的出现,更是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个人移动终端纳入互联网大家庭,将个人生活与互联网紧密连接到一起。文章围绕网络路由器应用有关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路由器的概念和基本组成,其次对路由器的分类及其在各自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最后对计算机网络路由器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措施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路由器;应用;研究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无论工业生产、农业种植、军事国防、科学研究还是居家生活,网络遍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人类文明带来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网络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改变人类社会活动方式的重要案例。计算机网络将分散在各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了网络资源、数据的共享和高效利用。作为网络硬件的重要组成,路由器承担着不同网络层之间网络连接、路由选择和信息筛选、过滤的重要功能。各个网络之间通过路由器相连接,彼此传递的信息数据经由路由器中进行过滤后向目标网络发送,以此构成两个或多个计算机间的有效连接。选择的路由器是否适当,对于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1、 路由器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一个分支,负责不同网络层间的网络连接,以此达成网络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目的。路由器的雏形在世界上。首次亮相是在上个世纪末。当时的雏形主要使用分层结构技术进行设计,按照其设计标准,计算机网络通信功能由低到高,包括计算机物理、数据连接、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和应用7个部分。为实现网络间的连接功能,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口是路由器的基本特征。为实现路由功能,路由器还必须支持一组路由协议及两个或以上子网协议。除此之外,路由器的正常工作还包括转发和寻径、存储、数据路径选择、多媒体传输、负载平衡以及智能化的网络等功能的实现。

  2 、计算机网络路由器的分类及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网络技术于上个世纪中叶诞生,截至目前,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完成巨大的蜕变。网络技术从原本单纯的信息传递技术成为人类现代文明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依赖于网络资源而实现的信息共享,在人类活动的多个领域中发挥着最基础的保障支持作用。在人们通过网络实现企业、家庭、移动终端的信息连接、共享、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路由器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路由器分为接入路由器、企业级路由器、骨干级路由器和太比特路由器等几个类型。下面就对这些路由器的主要类型及其在各自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2.1 接入路由器简介及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接入路由器主要用于在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个人家庭网络之间的网络路由功能实现。接入路由器一般体积较小,采用非线速技术设计。近些年来,在软硬件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接入路由器的连接方式已经从提供串行线路网际协议或者点对点协议转变为点对点隧道协议和IP层协议安全结构等私有的、虚拟的网络协议。接入路由器上各个端口都具有使用上述协议的功能,通过对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接入路由器为家庭网络提供了充足的可用带宽速度。

  2.2 企业级路由器简介及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顾名思义,企业级路由器是为企业等级的大规模网络接入使用和设计制造出来的一种路由器,其能够同时为几台到几百上千台计算机同时提供路由服务,从而满足学校、企业等规模较大的组织等网络用户的连接需求。企业级路由器的设计特点是尽量提高多个端点间的网络连接速度,尽量减少网络节点,简化网络结构。对于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质量。在我国部分企业中,其网络架构使用更加低廉缺乏服务质量的可选择性。藉由端口的优先级别,路由器可以为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2.3 骨干级路由器简介及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骨干级路由器的功能是将多个企业级的网络进行连接,更快的信息传递速度、更可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骨干路由器的特点。通过使用电话交换网的技术,特别是双电源、热备份以及双数据通路等方式,骨干级路由器在硬件可靠性方面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对于骨干级路由器来说,对信息传递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转发表寻找路由花费的时间过长。这是由骨干网路由器转发信息的工作机理造成的。当骨干路由器接收到一个包的时候,路由器的输入端口就会在转发表里寻找这个包的目的地址,然后再根据目的地址确定发送信息包所需要的端口。这个环节用时较长,制约了骨干级路由器信息传递速度。

  2.4 太比特路由器简介及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路由器技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太比特路由器是一种新型路由器,当前还处于研发阶段,尚未正式投入使用。

  3、 计算机网络路由器的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案

  路由器的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质量。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路由器发生拨号不正常、网络设置错误、上网经常掉线、线路中断以及计算机网络不能够正常登陆等一系列的问题。下面对这些常见问题试做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3.1 路由器不能够实现正常拨号的问题

  这是路由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故障。当计算机提示拨号错误的信息后,要按照以下几个步骤予以解决。一是检查路由器的状态是否正常。在确定路由器没有问题后,第二步检查路由器入网许可是否合法。通常情况下,路由器入网许可不合法是导致路由器拨号不正常的重要原因。第三,确定路由器是否兼容。不同生产厂家的路由器的适应地区往往不同,南北网络的差异性使得南北方生产出来的路由器有时不能进行互换使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路由器内部固件进行升级和改造。鉴于南北方路由器的差异性,在购买路由器时最好遵循当地网络管理部门的建议。

  3.2 路由器网络参数设置错误导致的故障

  路由器在安装好后,要对其内部网络参数进行设置,完成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如果网络参数设置不正确,会导致路由器连接失败的问题发生。路由器出厂时都会配有使用说明书,在安装路由器、设置路由器参数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去作,正确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等必要参数。

  3.3 上网掉线问题

  在使用路由器时,上网掉线是经常发生的问题。导致该问题产生原因,可能是计算机硬件问题,也可能是计算机软件设置不当的结果。发生这个问题时,要对用户使用的软件情况进行检查,看是否有占用大量带宽的软件在运行。

  4 、结束语

  网络是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对于路由器,大家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逐渐加深了解,掌握其特性。在遇到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其产生机理,逐步排除影响因素,找出具体原因,采用针对措施予以解决,确保路由器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钟少钢;;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硬件故障检测及其日常维护心得[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年21期

  2.李敏;基于Tomcat的Web服务器负载均衡算法应用——在小型企业网站服务器中[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

计算机网络论文 3

  【论文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程开发模式;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论文摘要】文章就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在理论研究上和实践应用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

  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是重要的载体。办学特色正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的。近几年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在理论研究上和实践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是根据产品、项目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后,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重在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为例,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可在各IT企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外资企业、电力、电信、汽车、房地产、金融、保险、税务、教育、科研等各个行业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各类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网页制作、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等工作。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组建、网站设计与开发及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三个方向的工作过程相联系。

  首先,通过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其次,进行相应模块的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按典型工作过程能力要求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体现的是现实的工作岗位能力目标.是完成目前工作岗位的要求)分析,即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再次,根据行动领域确定相应模块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即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最终由行动领域转化而来,它的教学目标要求既源于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同时又高于之);最后,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项目。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注重工学结合、“双证”课程的融合。

  通过市场调研与毕业生访谈,我们确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三个核心岗位:网络管理员、网页设计师和.NET开发人员。上述三个岗位的从业人员可参加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获得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网页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要进行行动领域分析,必须先了解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和在职人员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任务以及他们的职业发展历程,以进一步明确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向,从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一个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对.net开发人员、网络管理员、网页设计师这几类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进行凋研.汇总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 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方法、对象、成果相似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类,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主要典型工作任务及子任务,进一步分析技术人员或工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能过归纳,可划分出网络技术专业的行动领域,进一步划分出相对应的学习领域。根据职业能力目标,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将知识点、技能点组织起来,形成主干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对于某些学习领域可以相应的划分为各个学习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工作,进而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情境由一些任务或项目作为载体,老师应该对实际的工作情境非常熟悉才能完成相应工作。因此,要做企业情境分析:了解职业能力;收集工作任务和项目;了解企业生产对象、流程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作岗位的变动.应深入到工作岗位的细节,考虑潜在的因素。以《局域网网络组建》学习领域为例,我们通过分析,将其划分为三个子情境。分别为:办公室局域网组建、中小型公司局域网组建、校园网组建。

  确定学习情境以后。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选取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本文推荐以行动为导向的六步教学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教学时,可以采用“车间教学”的组织形式,分大班为若干“班组”。让学生作为准员工。体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降低班级人数多造成的管理困难。而小组工作方式则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不仅达到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更加强化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在评估时,要注意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仿真与现场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结合,专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相结合等。

  总而言之.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灵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我院要继续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带动专业建设。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形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学术带头人。

  2)学院进一点进行激励机制,加大项目资金投入(调研、培训、师资、设备)。

  3)循序渐进开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而应当循序渐进,保证质量、实事求是。首先开发一到两门核心专业课程进行实践,在此过程中可以请有经验的老师或培训师进行评估。获得成功后,推广方法,进而开发整个专业的其它专业课程,形成一个较好的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计算机网络论文 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的工业生产逐渐走向现代化、自动化,这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因此,如何对计算机网络工程进行全面信息化管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信息化管理

  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占主导地位,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计算机技术为信息化的普及奠定了技术基础。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较少因人为过失而造成的错误。

  1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1.1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是指搭建信息化的服务平台,在通过工程软件对项目所涉及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查询、管理等,使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更加便捷。而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而言,就是通过网络这种特殊的方式对项目中所用到的信息进行优化整合,以便于更加有效的管理信息。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在于能够存储大量的项目信息而且在交流信息方面更加的方便、快捷,有效的提高了信息的管理效率。

  1.2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对于日常的生产、生活的影响还是十分重大的。对于复杂的工程而言,对于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过程是十分繁琐的。对其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后,大大减少了操作的复杂性,在数据采集方面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操作,对于各种复杂的数据能够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利用,有效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在项目工程管理工作中,很可能因为人为因素而忽略到许多细节方面的工作,或出现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在是有了信息化的管理后可以针对那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添加必要的标注,以便于在日后的工程开展时特别留意。对工程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监督管理工程的整个进程、有效提高了工程的管理水平,降低了不必要错误的出现率。计算机工程的全面信息化管理还应注重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采用数字化的信息存储方式,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大量数据的存储问题,还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数据保障。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能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存活下来的一个标准,越早的掌握信息化管理技术越早占有优势,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技术保障。

  2如何搭建全面信息化管理系统

  2.1建立项目信息管理模块

  在建立项目信息管理模块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项目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调研,了解项目管理系统要实现的功能,明确在系统开发时的工作目标。在对系统进行开发时,可以根据不同信息所属类别的不同对信息进行分别管理,例如信息可以分为组织信息、管理信息、经济信息和技术信息等。将信息类别划分好后,设计项目信息管理模块,通过数据软件建立数据管理模块,将这些模块与移动终端、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和服务器连接起来,就能够采集、处理各种信息,然后将其存储起来,这样将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2建立信息编码

  在工程项目中对信息进行编码操作就是指将信息中的原始符号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律进行变换,变换后的符号是一种能被计算机识别的字符。在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对信息进行编码操作是最基本的工作,它使信息变得易于存储和理解。在对项目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信息所属类别的不同其编码形式也不相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加有效的管理各类信息,实现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

  2.3搭建项目网站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是建立自己项目的网站,在网站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类信息清晰的显示在网页中,在对信息进行查询操作时更加快捷。另外,在工程项目中,一些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都是项目相关的重要资料,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在设计时都要考虑到对这些信息的分类管理,在对这些信息的整合、处理时更加高效。这样将有效提高信息的交流、沟通能读,有助于项目的进一步开展。

  3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是指不在采用传统的采集、处理数据的模式,而是脱离人工操作,实现无纸化管理模式,各个部门之间通过信息流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既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度又降低了人工管理的成本。但是,就目前的计算机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现状来看,在对项目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难点和管理上的不足,需要企业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在较为偏远的地区,经济条件很差,并没有实现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导致全面化信息管理的难度加大。

  4提升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在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企业员工网络技术素质的培养,增强其信息化管理意识,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力度,使员工对信息技术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保证信息化管理的顺利施行。企业在不断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还应注意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关注企业信息化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为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最后,人才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企业应注重不断招揽人才和培养人才,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坚实基础。

  5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将会不断发展、完善。在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管理将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电子商务中崭露头角。

  参考文献:

  [1]聂玉奇.谈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与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12(8):230-232.

  作者:王靖涵 单位: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

计算机网络论文 5

  移动计算机网络主要指的是在网内用户计算机能够随意移动的一种计算机通信网络,用户计算机具有便携性,例如目前较为流行的笔记本电脑、手持型等,只要装有无线通讯设备用户便能够使用。同时,用户也可以在无线网络覆盖的地方发送和接受消息,并在不同地区漫游等。但是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在目前也有很多问题存在,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1 移动网络动态寻址与移动透明性机制的分析

  移动计算机网络技术自身具有一定的特点,如无线通信、用户移动性及便携性等特点。无线通信信道具有速率低、误码率高及可用性差等缺点。因此,在使用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移动网络的动态寻址和移动透明性机制等。移动网络通信技术与移动电话网相同,一般可以通过移动管理系统来完成移动台的动态寻址。一般情况下,每一个移动子网都存在着一个或者多个归属名字服务器,它拥有子网所属移动台的相关信息,主要有归属地址及移动类型等,在众多类型中包括当前地址,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地址主要是动态变化过程。

  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所有移动子网中拜访相应的名字服务器,在它的内部存有覆盖区域内移动台的相关信息,信息内容包括当前地址、归属地址等。它属于动态数据库,需要在运行中和那些相关的归属名字服务器实施数据交换操作。

  在计算机网络分组中,存在着存储转发特性,这让计算机网络分组在移动透明性处理方面与移动电话网产生了相同的部分。如果移动台离开一个子网进入到另一个子网当中,它的当前地址便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但是在网络当中可能一些分组依旧使用旧地址进行信息的传送,而这些滞留的分组也会到达前一个子网当中。如果前子网能够转发信息,便会与移动台分组相分离。所以作为子网,对于那些已经离去的移动台寻址信息子网应该给予一定的保留。在一个移动台与一个计算机发生通信关系的时候,那么该移动台的当前地址需要向归属名字服务器查询,而主叫计算机也会根据此地址与移动台进行通信。

  在完成通信以后,计算机不会对移动台当前地址进行长期保存。同时在移动台离开一个子网进入到另一个子网以后,那么前子网所拜访过的服务器中的地址需要进行相应修改,并将当前地址充分反应出来,从而使前子网能够转发滞留在相应的分组之内。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每次与服务台通信的过程中,都需要先对其归属名字服务器进行访问,但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延迟度。在每次通信中,那些数据量小的无连接通信都需要在每次通信前查询服务器,从而获得新的通信地址,之后将地址发送给分组,这样一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通信效率。

  2 实现移动网络端到端的可靠性通信分析

  在移动无线通道中往往存在着噪声、干扰及多径衰落等特点,导致移动台与基站之间数据传递的可靠性下降,这部分在网络中也是数据丢失最多的地方。

  首先,在移动网络中,能有效实现移动台与基站间可靠数据报服务。为了能够将端到端通信性能有效提高,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不断提升移动台与基站间数据报传输的可靠性,以保证数据报不会出现丢失现象,在顺序方面不需要相应保证。移动台和基站间可靠数据报协议为:对数据报进行相应编号。发方所发送的数据量主要由信用量决定,每发出一个数据报,其信用量便会缩减,如果信用量处于零,便不能发送数据报。如果在发送过程中,数据报出现了超时或丢失的问题,则需要重发。

  其次,对可靠数据报的服务切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复位法,二是镜像法。如果移动台在新旧基站之间展开切换操作,移动台的网络层与新基站需要重新建立网络联系。复位法与镜像法是解决切换过程不出现数据丢失问题的重要方式。

  复位法便是移动台与新基站的数据报层都需要进行重新的初始化,之后才能够进入到接受信息与发送信息的状态。而移动台在此时还需要将原发送缓冲区中存有的数据报重新编号,从零开始发送。旧基站需要将残留的发送缓冲区数据报转发给新的'基站,需要注意的是,在转发的过程中不需要再次对数据报进行编号。在这些数据报到达了新的基站以后才可进行重新编号。

  镜像法主要是在移动台数据报发送与接收的状态之下完成相应工作。新基站镜像会向旧基站发、收数据,这种状态之下,旧基站发送缓冲区中所存在的数据报会被完整的转移出来,并且将序号保留,将旧基站的接收链表复制下来。

  3 结 语

  本文着手于两点,第一是对移动网络动态寻址与移动透明性机制的分析,第二是实现移动网络端到端的可靠性通信分析。通过分析表明,当前伴随移动网的发展,移动计算机被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通信技术的发展。

  但是,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依旧有一些问题存在,如在数据报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损失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移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给予这些问题高度重视,并找出问题的根源,与实际情况结合,选择好的解决方法,从而为移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杨凡 .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远程监控通信系统[J]. 价值工程 ,20xx(7):210-210.

  [2] 郭占明 . 试析 3G 移动通信技术和应用 [J]. 电子制作 ,20xx(13):129-129.

计算机网络论文 6

  传统课堂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很难针对每个学生的需求、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翻转课堂模式应运而生。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它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

  二、翻转课堂在计算机网络实训课程中的实践探讨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学习资源的开发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知识的获得是通过看视频、听播客、查找网络资源等得到的。教师可提供供学生进行课前学习的优秀视频资源及相关素材。网络实训课程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的课程,同时还包含一些原理、理论,教师可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录制一些按步骤进行操作讲解的教学视频及用FLASH制作知识讲解的动画供学生观看、学习。

  (二)课前自主学习

  由于我校是住宿制学校,故对于实验操作的知识学习,我利用第二课堂的形式,从每个组选取1-2名学生于第7、8节课时间到网络实训机房边看视频边进行操作学习。在自主学习之后,再让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操作,不理解的地方先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遗留下来不能解决的反馈给教师。这些学生再在课前教授组内其他学生。对于一些理论知识,让学生利用学校的无线WIFI,登录到我推荐的权威网站中或者空间中进行学习。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可QQ留言。此外,我还印发了专门的实训手册,帮助学生对网络设备中的命令代码进行理解和学习。

  (三)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关键过程,主要是将课本知识、教师讲授向学生心智的转化,使其成为学生心智、情感、能力乃至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堂上,教师先利用课前布置的作业检查一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对于操作技能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合作的实践进行相应的知识学习与验证。对于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课上让小组边实验边讨论,经过实验验证讨论出结果的小组再给其他小组进行操作与说明。如果没有讨论出相应的结果,教师再进行难点的点拨,还是不会的小组可反复看操作视频,也可向其他小组求助。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学生课前预习了,故教师可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若学生仍无法透彻理解,教师通过举例的方式进行答疑解惑。问题解决后再进行拓展学习与操作。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同伴的协作下就完成了知识的内化过程。

  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与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个性化的学习。

  (四)知识总结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总结,师生也可在课后把自己对这节课的领悟与问题都放到QQ交流平台上,在QQ群中针对某一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讨论。这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与升华,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与全面的掌握,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五)效果评价

  个人、小组内部、各小组之间以及教师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学习与表现的情况予以公正的评价,可督促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效果的启示

  (一)优势

  通过在网络实训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我感觉课堂的教学效果较传统课堂教学而言有如下优势。

  1.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课前导读的任务引领有目的地进行学习,通过教学视频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了兴趣,激发了热情。而有了课前学习,课上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动起来,他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探究、合作,提高各方面能力。

  2.教师教学地位的转变

  翻转课堂的引入,使得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学生身边的导师。

  翻转课堂使得课前、课上、课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加顺畅,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以及个性化的沟通。

  3.教学形式和内容的灵活性

  实行翻转课堂避免了那些因病或参加活动的学生被落下功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使得学习更加灵活。同时,学习内容被永久保留在网络上,方便了教师修正和学生查阅。

  (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1.对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其学习可能会变得困难

  部分学生因在知识技能、能力和人格方面存在着缺失,故难以进行有效的探索活动,这些学生的学习有可能更加困难。我尝试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于异质学生真正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具体做法:在对学习小组进行分组时,按照组间均衡、组内异质的原则,让同组学生间互助、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同时,使用个人、组内、组间以及教师评价的评价机制对小组的共同进步进行激励和鞭策,从而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都能获得个性化教育。

  2.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视频不易过长、过复杂

  教学视频应该简短、简明。每一个视频都要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高度集中的范围之内(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一般5分钟左右),可通过网络发布,有利于方便学生查阅学习,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教师要提高引导的水平

  有时学生的讨论会偏离主题,也有部分困难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会拖延时间。因此,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学习过程中要进行及时的督促和引导,并注意安排组长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下辅导,充分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

  面对智能终端的普及及网络化大数据时代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还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会不断探索,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变教学,并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更加通畅,为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真正将翻转课堂的优势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来。

计算机网络论文 7

  互联网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其安全隐患大量存在。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网络信息被盗取,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损失。计算机网络通讯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其安全。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来自互联网的侵蚀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特征,其存在为客户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但网络信息量大,其真实性需要甄别。同时,计算机网络容易受到来至hacker、病毒的侵蚀,导致客户信息丢失。计算机系统自身的防护措施不到位,使其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给hacker入侵提供了机会,这些病毒隐蔽性较强,很难被发现,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安全和隐患较大。邮箱是客户常使用的工具,并且存有大量的信息。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这一点,通过垃圾邮件传播获取用户信息。垃圾邮件的传播方式与计算机病毒不同,但都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严重影响,需要引起操作者的注意。

  (二)操作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

  目前,计算机已经进入普及状态,但一些人对于计算机的使用流程和规则认识不深,安全意识低,利用计算机进入一些具有安全威胁的软件,导致计算机容易被来至网络的病毒侵蚀。如使用软件密码简单、安全防护手段单一,不能及时下载计算机补丁和软件的升级。

  (三)不正确的系统设计与维护措施

  设计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忽视信息保护系统的设计,导致计算机系统从根本上防护能力不强。计算机系统无法抵御网络病毒的侵袭。安全架构的建立需要从底层着手,才能使其为计算机使用者提供有效的安全服务,妥善保管计算机系统数据,执行有效的服务器代码设计措施。企业计算机使用数据显示,在输入检查不完全的情况下,hacker容易利用网络系统漏洞对系统进行攻击,发送敏感信息甚至篡改网络服务器的内容。设计过程存在漏洞使得系统容易被侵蚀,导致系统无法提供足量的信息,甚至信息的真实性也值得考究。与此同时,维护人员维护措施单一。在系统漏洞处理上,无效的管理方式导致安全隐患大,且不能及时处理新的漏洞。技术上的缺失也是造成系统防护功能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路由器和防火墙的处理上,由于规则复杂,操作维护人员的技术能力不到位,导致虽然发现问题但不能及时处理,使系统不断产生新的漏洞,给病毒的侵袭提供了机会。因此,及时的、正确的管理措施也是确保系统安全的关键。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安全防护措施

  计算机网络信息通讯安全防护对于保护客户资料,维护计算机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计算机网络操作不合理,安全防护意识差,病毒更新速度快,导致网络计算机安全隐患较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十分必要。根据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规则,对网络信息通信的安全防护措施做如下分析:

  (一)隐藏IP地址

  网络hacker善于使用多种手段对计算机通讯网络造成威胁。并且病毒更新速度快,往往难以察觉。很多hacker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探测并窃取计算机网络IP地址,通过IP地址对计算机客户端发起攻击,导致用户计算机运行速度减慢,重要信息丢失。解决这一问题可从IP地址入手,将IP地址隐藏,通过代理服务器对通过网络信息进行过滤。由于客户使用端与代理服务器之间并不发生联系,但所有的信息必须通过代理服务器,因此有效的实现了IP地址的隐藏,降低计算机网络被侵袭的概率。

  (二)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安全策略

  首先,要求使用者具有高度的防范意识,采取规则的操作方式提高计算机网络通讯安全。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其中包括

  (1)设置用户访问权限,通过设置用户口令、密码的方式进行身份鉴别。密码设置是防止计算机侵蚀的重要手段之一。用户密码不能过于简单且只有操作者本人知道,这样客户端被其他人登陆。

  (2)授权机制。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这一功能对使用终端方法访问许可证书,确保访问者具有访问权利,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网络。

  (3)针对hacker侵蚀,应对计算机网络采取加密设置,优化计算机数据,确保其完整性,防止数据信息丢失,提高其安全系数。

  (三)有效的利用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

  网络技术发达的同时也促进了计算机病毒的更新速度的加快,为此安全防护人员应致力于加大安全防范技术的开发力度,开发相关防护软件并快速推广使用。目前,密码机密技术和防火墙技术是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的代表。防火墙是应用较早的安全防范技术,通过防火墙可对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信息进行甄别,随着技术的更新,防护墙技术也在不断更新。目前,防火墙技术可通过代理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实现信息保护功能,防止外部侵蚀。最后,在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还可采取鉴别技术,核心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确保其使用安全。及时更新病毒库,安全病毒查杀软件,定时进行垃圾清理和病毒查杀,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清洁程度,防止计算机受到hacker的侵蚀。

  三、总结

  计算机的普及为人类通讯提供了方便。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为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安全,可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及时更新计算机病毒库,防止重要信息丢失。计算机操作者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按照规则操作,降低其安全隐患。

计算机网络论文 8

  【摘要】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逐渐便利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弊端日益显著,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和脆弱性等安全问题我们不能忽视。本文主要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分析和发展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论文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促进了全球的发展,影响甚至改变了世界人们的生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计算机网络成为了各个部门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如今,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技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使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时候安全高效的交换所需信息,严格的保护人们自身的信息安全。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分析

  计算机网络带给了人们极大地便利,增加了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而随之而来的计算机网络的弊端也日益显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保护人们网上信息安全和加强网络信息保密性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了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并且灵活运用是人们安全上网的关键。在当代信息化社会,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用户隐私,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尤为重要。

  1.1信息安全的概述

  信息安全是指国家的社会信息化不受外界威胁,使社会健康和平发展。信息安全首先是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其次是使用者的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二者结合共同构成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安全的关键是保护信息的属性不被破坏,信息安全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可控性和可靠性缺一不可,丢失任何一个特定属性都会损坏信息,使信息安全得不到保护。信息安全得到破坏,有些是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威胁,有些则是对计算机设备的威胁,这些威胁可能是人为的,非人为的,有意的和无意的。信息安全被破坏,大多来源于信息攻击,信息攻击可以使我们的信息被截获,被伪造,甚至信息中断。

  1.2信息安全服务

  信息安全服务为的是把信息完整无误的进行处理和安全准确的传送。信息安全服务是人们抵抗信息安全威胁的一把利刃,使得人们的网络信息和个人隐私得到切实的保护。信息安全服务保护信息的机密性,使数据信息和个人隐私得到保护;保护信息的完整性,使信息准确完整的传达到接收者;保护信息的不可抵赖性,使发送方和接收方避免纠纷;保护交易者身份的可认证性,避免网络诈骗事件的发生。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

  2.1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是利用科技手段,保护信息的传输和存储,从而保护信息的完整和准确。信息加密技术是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中之重,是主动保护信息安全的关键措施。信息加密技术是应用特定算法的加密运算,将明文变换成密文,使非法用户不能直接得到原始信息。计算机的网络密码,保密信件和防止复制的软盘都是信息加密技术,加密技术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加密技术的加密程度,一般情况下,信息加密程度有理论上的保密密码,实际上的保密密码和不保密的密码三类。在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就是数据加密,,数据加密又分为数据传输加密和数据存储加密两种,数据存储加密又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其原理就是把原本大部分人可以看懂的信息,经过某些特定的算法运算后,使之后的信息变得很难理解,从而达到信息加密的目的。信息加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全面地保护了人们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使人们拥有一个安全高效的信息网络环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2.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由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构成,是在两个网络系统之间起到控制,监控和保护计算机安全作用的系统。所有的网络信息的传送和接受收必须经过防火墙,防火墙对信息进行分隔,限制和分析,从而有效的保护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防火墙进行信息保护的原则是一切未被允许的就是禁止的和一切未被禁止的就是允许的,被看成是内外网之间的阻塞点。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可以对网络存取和访问监控和审计,并且强化网络安全策略,防止信息外泄。目前,防火墙分为包过滤型防火墙和应用级防火墙,包过滤型防火墙的数据透明,处理信息速度快,效率高,在保护整个网络的信息系统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应用级防火墙适用于特定的信息网络中。随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日益成熟,防火墙技术也逐渐完善和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有了越来越全方位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受益于当代信息化社会。

  三、总结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化时代是全世界都在经历的一个时代,要想受益于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安全技术的完善是大势所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信息化水平会更上一层楼,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发展也会带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康璐.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J].信息系统工程,20xx,(5):62.

  [2]陈跃辉.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探究和实践[J].信息系统工程,20xx,(12):69.

计算机网络论文 9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和教育教学改革深度的增加,使得计算机专业这一新兴科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随之不断的提升。作为计算机专业中的基础性教育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实践性的要求相对也比较高。因此,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为立足点,通过对其当前教学问题的分析,从而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作为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也是所有事物发展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开发自我潜能、提升创造力、推动社会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来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精神的人才,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范围、深化应用程度,还可以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模式单一

  就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本身来看,其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包括网络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等内容,但由于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无法同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协调;并且,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应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没有任何的特色体现出来,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创新能力缺失,还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性教学水平不高

  现阶段,大部分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学校可能由于该课程课时量少或是缺少相应的实践设备等,导致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实践性教学的重视度不高,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改革

  (一)更新教学内容

  要想有效解决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教学体系内容的更新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建设十分必要。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以便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创新思维模式的培养,通过分层式的教学来降低学生理解复杂性网络体系的难度,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所有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将其一起放入到网络环境中供学生进行讨论,以便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可以在找出各个教学知识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理解各个知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应用互动性的教学方式

  由于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更新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且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相对较高,所以,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势在必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加大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力度,对于一些重要的教学概念和应用技术设计出研讨课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取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和眼界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拓展。与此同时,在设置研讨课题时,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设计能够体现出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与核心概念的问题。第二,设计一些带有开放性特点的题目,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第三,需要在讨论课题中设计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此外,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来指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需要给予充分肯定,在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对其发言内容进行详细的总结和评价,以便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来讲,由于网络协议交互的过程相对复杂,所以,学生不方便对相应的网络知识进行理解和观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而就网络实践教学本身来看,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在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相对较少,教师要想充分利用实验训练的教学时间,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做好课前预习。在每次展开实验训练之前,教师需要强制性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教学中的内容,对实验步骤进行准确的设计,并按照具体的实验训练要求完成网络实验的预习报告。其次,在实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做出有效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建设过程中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创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做好对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便成了未来我国计算机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

计算机网络论文 1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带给人们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定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人们在计算机网络使用中的安全意识。对于各大高校来说,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课程的改革,培养出更多计算机网络安全专业的人才,为当前社会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详细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模式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模式;创新

  1引言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是我国众多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其实际教学中涉及到到技术难点比较多,学生的学习难度也比较大。如今,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愈加凸显,高校更应当担当重任,加快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教学改革的脚步,创新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模式,培养更多专业化、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基于此,笔者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模式创新的途径进行了阐述。

  2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学习现状

  2.1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经过调查发现,高校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授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不同的成长环境影响下,其计算机基础水平是呈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使学生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实际学习中的起点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各地高校的不断扩招,招收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有着很大差距。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学生在计算机的现实使用中,往往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应用,像玩游戏、网站浏览等娱乐活动,很少用到网络安全知识,导致学生后续学习动力缺乏,能力提升较慢。

  2.2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知识更新比较快的课程,教师若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体系,或者不能及时更新计算机网络安全专业知识,就会导致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效果就会不太乐观。就学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师来说,若是不能紧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就无法及时进行学习,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导致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变得匮乏与落后,同时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也会受到极大的不利影响。

  3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3.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学习是其开展高效学习的关键,对教师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应当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以“电脑高手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安全协议”等主题为教学内容,定期开展兴趣小组学习比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学习中的浓厚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达到巩固学生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知识、锻炼学生操作技能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中涉及到的概念性与问题性知识,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精心解答,鼓励学生建立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3.2提高对教师的要求,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来说,要加强计算机网络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组织者以及主导者,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中教师的特殊性比较突出。计算机网络安全这门课程特别强调实践性,若是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则其在实际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操作知识就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学生问题指导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平时要不断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新技术的学习,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网络资格各类认证考试,参与学校攻防实验室建设和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教师要注重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以最直观生动的方式进行复杂网络知识的展示,由此学生也能更加能理解与掌握网络安全知识,改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市价教学中,应对一些比较复杂、抽象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如分组丢失和延迟、数据报网络、DNS等内容,利用视频、Flash动画以及现场演示等众多技术手段,融合文字、图像、视频、声音、动画等,向学生传授更加生动、有趣地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增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效果。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充分调用更多网络资源,开展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有利于拓展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教学空间。

  3.3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增强网络安全教学效果

  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要结合教学任务与学生实际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际教学中。例如,在电脑高手攻击方法的讲解分析中,可以先播放一些网络上一些专业化的动画短片,将电脑高手攻击技术引入其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进行主动思考,并在思考、分析与判断中掌握电脑高手攻击的相关原理内容。教师可以先设置出一些问题,使得学生能通过阅读与学习,以及在课堂的自由讨论中,积极参与到课程活动中。在教师的总结中,应逐渐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充分了解与掌握。根据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实际教学成效比较理想,这一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应当站在其实际授课角度引入现实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共鸣。具体来说,教师在讲解计算机病毒时,可以列举一些众所周知的案例。例如,“熊猫烧香”的病毒案例,可对“熊猫烧香”这一病毒作者、创作背景、病毒工作原理以及病毒入侵防止方法进行有效讲解,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各大高校应当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具体问题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实践性,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使得学生能进行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实现“知行合一”。教师应按照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旨在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实现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伟.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实验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xx,5(18):115-116.

  [2]曾志高,杨凡稳,易胜秋,等.计算机网络与安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20):110-111.

  [3]陈礼青,步山岳.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xx(33):108-109,115.

  [4]罗利尔.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学模式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xx(11):76,74.

  [5]张新刚,王保平.创新型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xx(9):67-69.

计算机网络论文 11

  在人类迈入21世纪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己经成为一切信息系统的基础,是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局域网到风靡全世界的国际互联网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足以证明网络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笔者主要从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角度,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出现的历史虽然不长,发展却非常迅速。所谓计算机网络是指将一群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互联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间资源共享。信息交换的系统。计算机网络具有数据通信。实现分布式的信息处理。共享资源。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等功能。

  2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计算机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教学过程的实时交互性

  这是网络教学的最大特点。所谓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之间完成。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通过教学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并茂的学习信息。

  2.2教育资源的共享性

  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通过资源共享,学生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多方面的学习信息。计算机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3提高教学方式的先进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前面教,学生在下面学,教师灌输的知识理论能否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并不能得到学生及时的反馈。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与教师或同学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的作用也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导作用变为组织。调控作用,实现了由教学到引导的转变。

  2.4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提供的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环境,从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到的是纯理论,而在网络教学课堂,学生们则可以利用计算机把从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电子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们必须首先掌握电工和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然后自己动手做电子实验,并能够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进行电子线路的设计。电子模拟实验等。如此一来,网络教学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理论认知程度,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3结构和模式

  网络教学的结构是以点带面,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多种优势,把教师要传授的课堂知识形成层次清晰。内容全面的立体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并通过网络平台沟通学习体会,实践教学内容,加深理论理解。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准备手写教案,讲课的时候在黑板书写粉笔板书;学生上课听讲的时候准备笔记记录教学内容。如今,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模式是,教师准备电子教案,讲课的时候通过多媒体设备教授学习内容;学生也通过多媒体设备接收教师的讲课内容,并可以通过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操作实践所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仅代表着形式的变化,更代表着教育理念及学习观念的转变。这就要求学生由外部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引导者。促进者。以此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网络教学模式。

  4问题与改进措施

  如今,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己渐渐成为学校各学科开展教研活动,设计制作所需教学软件的有力工具,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实践工具,很多学校建立了校园网,设立了多媒体网络教室,但是网络教学的先进性,校园网和网络教室的教学功能在教学上还没有被真正地发挥出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1多媒体素材库。教材库信息贫乏

  随着网络教学的不断深入,各学科资源库的贫乏已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包括多媒体素材库。教材库。多媒体课件库的建设与发展格外重要,构建适应教学需求,内容丰富,方便快捷,分布交互性强的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应广泛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并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的教学方法与积累的教学经验,不断开发出满足现代化教学应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4.2网络教学系统的后期维护力度不够

  网络教学系统的维护力度不够,表现在许多许多学校的网络教学系统在开发期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网络教学系统,但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后期维护,使网络教学不能正常进行,网络教学系统软件内容陈旧或者粗浅,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教育。为此,网络教学系统开发完成后,应设立专职系统维护人员,对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并及时地将最新。最好的教学软件下载到校园网的服务器中,以充实校园网的教学资源。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解放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无疑是给学校教育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变革的有效手段,使学校变成了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场所。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势在必行。

计算机网络论文 12

  【摘要】改革放开以来,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计算机网络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计算机网络也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是电子信息工程得到发展比较晚,所以其专业的人才也会比较少,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一定意义对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力。本文将对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进行具体的分析,希望可以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应用

  引言

  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其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且在社会各界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各界的发展,给许多行业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当然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带来促进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在电子工程信息中的运用进行具体的分析,希望可以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定义

  电子信息工程主要就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工程,在这个信息处理的工程中,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完成系统的构建的。在这个系统中可以对信息进行特别快速的处理,同时其准确性也会比较高[1]。这个系统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还能对自身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控制,在一定意义上减少了维修的投入成本。这一系统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其实就是人们通过电子设备来完成的通信方式。

  二、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特征

  电子信息工程主要的特征有三点。其一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信息覆盖的范围比较广。电子信息工程也应用到很多行业当中,给很多行业的生产和工作都会带来一定的便利,多以其覆盖范围广是其比较重要的一个特点。其二是、电子信息工程的通信速度会比较快。并且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其传播的节点会比少,传播的信息量也会比一般的系统要多。并且还有较强的时效性。其三是、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速度会比较快[2]。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水平越来越高,其发展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电子信息工程这种依赖网络技术而得以发展的工程的发展速度自然也会越来越快。

  三、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就是在信息传递的方面。如今已经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每天都会出现不同的信息,人们也会对这些最新的信息进行浏览。在这些信息的浏览过程中,人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人们的眼界也会更加的开阔,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愿望。并且当国家有了一些较新的工作计划的出现,人们也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使得通信行业也随之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次就是体现在资源的共享方面。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使得资源的共享得到了更好的实现,最明显的就是在数字图书馆上的体现,在传统的图书馆中,每个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都比较闭塞,所以人们想要查阅资料的时候也比较困难,但是电子图书馆的出现,更好的促进了资源的共享。再次,电子信息工程还体现在设备的开发方面[3]。电子设备的开发也是依赖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的,所以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也会在一定意义上促进电子设备的开发工作的进行。最后,电子信息工程还能对联网功能的提升有促进的作用。电子信息工程的不断开发和完善,其实也就是从侧面反映出了电子设备联网功能的提升。

  四、电子信息工程中隐藏的安全问题

  电子信息网络工程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个事物如果以下子得到较快的发展,那么其自身存在的一些劣势就会随之显现。在电子信息工程中主要的存在的安全问题,就是传输线路的安全问题和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一些网络上的hei客分子会利用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对一些在网络上进行传输的信息进行窃取的工作,或者是对信息的工程进行一些破坏。这些都是威胁电子信息工程安全的问题,所以在和建设电子信息网络工程时,一定要加强对这些安全问题的注意。

  五、结语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以得到的认知是,对电子信息工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电子信息工程所具备的一些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也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在电子信息工程运用中存在的一些安全性的问题,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能更好的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事先电子信息工程的更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习松,张勇.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J].科技与创新,20xx,22:152.

  [2]史媛芳,张心全.浅析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xx,04:239.

  [3]史媛芳.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9(01):45-47.

计算机网络论文 13

  摘要:近些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也应该越来越紧密地联系社会生产实际,在实际探索中不断推陈出新,在研究新型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帮助学生喜爱上了这门课程。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计算机网络通信;课程;兴趣

  一、研究型教学的意义

  研究型教学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学习等能够更加深入研究。因此,研究型教学已经是全国各大高校进行改革的主要方向。对学生进行研究型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使学生更加具备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并且还有可能会出现改造社会的人才。

  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所要学习的理论和模型比较多,并且还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具有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在目前,很多学校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只重视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却忽略了学生动手实践环节。计算机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比较抽象,并且内容变动不大,使得学生没有动力去学习,这样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1]因此,各大高校应该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进行改革。

  三、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方案

  第一,注重改善教学方法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具备多年的发展历程,所以其所具有的知识体系相对来说也比较完善,相关的理论也比较成熟。但是其内容比较陈旧,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入新兴的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各大高校应该注重学术深度,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深层次的只是,而不是一味地提高教学难度,让学生失去学习信心。适当的提高学术深度,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教学内容,让他们有更多的信心对学术进行钻研,并取得创新性的提高。在教学手段上,各大高校应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在课堂上,就能够把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原理等,通过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样就使得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第二,扩展课外知识。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形式就是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而研究型教学则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进行更深层的研究,同时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也能加深课堂知识的学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增强课外学习,知识不能局限在学校课本上,更要掌握课本以外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进行上课之余,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这个作业给予课堂内容,但是又要加上课堂之外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第三,设计综合实验。“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学里面应用性十分广泛的一门学科,学生的对其的理解是需要靠大量实际操作练习来完成的。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导师不仅通过教学的互动向学生传递了教学知识,同时也能在课堂中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在综合实验练习中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实验改革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实验,基础实验包括许多实践环节,如: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其中许多实验都是为验证性实验。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当中,学生已经提前知道问题的答案,学生知道只要通过合理的步骤就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但如果在新的同一试验中,并不告诉学生实验的结果是何种,只是有多种实验数据。通过条件的限制,去激发学生的实际操作兴趣。例如:在验证子网掩码作用的实验中,可以设计不同数据实验数据,其中给学生随机分配,让学生去验证子网掩码对子网划分的作用。第二层次的实验是扩展性试验,这类实验是对有挑战欲望、基础扎实的学生准备的,这些实验可以选择性的向学生提供,以丰富学生的业务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拓展性试验一般为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工程等相关方面。这类实验都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常常用到的实际知识,通过对实际知识的提炼形成题目向学生展示,可以增加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实际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学生在做试验过程中的创新和体验也会被记录,这样可以保持真个扩展性实验的长期发展。第三层次的实验是综合设计性试验。这类实验,是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情景难度、激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性实验。例如在具体的实验设计中,会出现对一栋新开发楼层综合布线网站,请学生结合做学知识,对楼层的局域网进行模拟布置和建设。这样的一个情景过程,对学生软件、硬件的使用能力都有着极强的要求,需要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还需要对知识的实际运用有着充分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导致可以充当顾问的角色。合理安排实验小组成员团队角色,安排学生合理分工,对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存在的难点进行提示,鼓励学生完成任务,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第四,课程考核注重刺激思维,鼓励创新。创新思维的培养一直是实际教学中的难点,通过研究型教学的考核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在课堂考核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可总结考核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在思维模式上创新,这个随堂测试的时间可以固定为在一个章节结束之后;二是在课程学习之后,对学生安排课程实践任务,包括做一份课程设计,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三是综合测试,综合测试就是人们所指的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四、结束语

  在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改革,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受到了学生和师生的广泛喜爱,使学生的学生的团队意识不断增强,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袁园.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上海大学,20xx,54(21):21-24.

计算机网络论文 14

  摘要:近年来,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多的是从广播电视,导致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的便捷性也促使更多的人喜欢网络广播以及网络电视,在本文中,就计算机网络在广播电视多媒体中的应用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发展;多媒体技术

  伴随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途径,各行各业都习惯了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工作,随着网络拥有的人数的增加,人们对网络技术有了更多的需求,在这样的前提下,网络技术向着社会各方面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广播电视的融合使得广播电视有了一个很大的创新,解决了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诸多问题,使广播电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1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及发展状况

  1.1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又可以称为网络互动电视,是一种利用互联网网络技术、电视媒体传播技术和通讯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科技产物,能够实现和广大电视前观众互动的功能,进一步优化操作及播放技术,使得更加方便,目前,在我们国家有很多网站运用了网络电视的技术,收看网络电视的平台有很多,比如手机、电视机网络机顶盒等,我国现在网络电视最大的终端就是数字电视机顶盒,现在这个平台已经拥有了很大的市场。网络电视是未来视频传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由很多技术不断相互融合的结果,可以为广大用户根据自身需求的不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的服务是指多样化、全方位的定制服务。网络广播电视是一个目前还没有彻底达到的一个技术,目前所说的网络电视只是一个不完全的网络电视,可以称为网络广播电视的“婴儿状态”,但正是这种状态却是网络电视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经之路。笔者认为,网络电视不仅仅是一种广播电视发展的形态,更是一种新的革命的成果,是一种创新,多种现代科技相互结合的产品,打破了传统单向传播技术的枷锁,使广大群众有了发言权,更好的促进电视节目的发展,符合更多大众的口味,实现了互动双向传播模式,可以说双向传播模式是网络电视的根本核心,利用网络和广播电视技术相结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科技创新。

  1.2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的发展状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对广播电视行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发展的作用,我国在基于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使网络和电视广播的结合能更大程度的达到多元化、简单操作化以及信息的丰富性,能够更大程度满足普通大众的需要。现在我国已经有很多的研究学者展开了研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的测试,希望推动该领域的发展,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娱乐时间减少,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容易错过很多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这样有可能导致流失很多电视节目的观众,通过网络技术的研究,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个事情,能够打破因为错过播放时间的电视节目,使人们得到更好的放松,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至今,我国正在加大力度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争取早日取得成果。

  2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2.1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工程在电视媒体工程中的应用

  在以前的广播电视媒体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音频和视频信号在传输中是将所有媒体内容转换为数字信号,这个数字信号称为模拟信号,这样的模拟信号很容易收到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电磁等,因此,传统的广播电视在内容的传输过程中通常会有一个瓶颈来制约它的发展,由于这个因素的制约,所有的广播和电视的发展将会不能及时的更新,这样就不能使大众得到好看的节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前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不仅能够保证传输的安全,又能够保证传输的质量,因此计算机技术对人类在广播电视发展上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传统的电路通信网络和广播网络以及分配方式都将得到一个新的提升,广播电视将和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这个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次相对于广播电视的伟大创新,为网络用户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运用简单的网络数据就可以完成广播电视等大数据的交换,进而使得网络相关用户大量的增加,现在广播电视的传统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正在向着创新进一步的发展,现在不仅提高了质量,而且提高了传输的范围,使得广播电视更适合现代化的发展。

  2.2计算机网络技术收集电视节目素材以及控制节目播出时间和顺序

  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使电视台的网络和互联网相互连接,使电视节目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共享,电视台的电脑之间进行随意的传输,这样能够简化电视台的节目播放顺序,节约录制时间,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运行和播放质量。另外,在电视台以及广播电台的工作中,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节省人力资源,通过计算机的应用控制,能够对后台的人员进行精简,效果将会达到和工作人员在岗一样的程度,还能提高节目播放顺序、编排的科学性,在编排结束能够按照设置进行预期的播放。同时不仅能对播放顺序进行调整,还能够对时事节目进行增加,替换其他节目,并且能够保证以上操作下其他节目的正常播放,可以对有相关问题的节目进行调整。

  2.3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电台节目文件的编辑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将需要的文件下载到电脑,运用相关的技术进行智能整理和分析,达到预期需要的效果,再上传到电视台或者电台的网络数据库中,进行后台自动整理,电视节目的合成,大大的提高了流程的工作效率。同时,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编辑节目文件,现如今特别多的电视节目具有时效性,尤其是新闻类节目和体育竞赛类节目,在这样的前提下,现场记者进行采访,并且对采访资料进行简单的整理上传到电视台的网路数据库中,工作人员进行剪辑,之后以第一时间插播到电视节目之中。

  2.4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拉近与广大群众之间的关系

  在广播或者电视节目进行之中广大观众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打破了原来收看电视节目的各种限制,可以通过网络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种节目,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进行评论相互沟通,能够是电视节目制作人得到很好的反馈,进行更好的制作。

  3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已经得到的很好的发展实现了高速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传输,利用网络信息节省的更多的人力资源,使效率更大化,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形式,使观众更好的和制作人进行沟通,然而计算机网络在广播电视上的发展不仅仅有这些,相信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在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还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洁.试论我国交互式网络电视发展及其趋势[D].南宁:广西大学,20xx.

  [2]李国仁.网络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教育[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xx.

  [3]狄柏涛.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传播,20xx.

  [4]王勇民.浅析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J].电子制作,20xx,(1):55-56.

计算机网络论文 15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计算机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国各领域都开始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但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方便,而且还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效率。深入研究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既有利于实现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共享信息资源,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将会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1研究网络技术的应用

  1.1互联网络

  Internet作为世界上最大型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不单能够为人们提供各种查询信息的方式,比如WWW、Gopher,方便人们访问其他信息。同时还能够为人们带来形式多样的网络服务,例如电子邮件服务、远程登录服务、文件传输服务等等,可以这样讲,Internet具备很多功能,因此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得到普遍的应用。

  1.2LAN网络技术的应用

  LAN网络已经在国内外得到普遍的应用,具备投资少、见效快等特征。当代,LAN产品包括如下几种:①以太网,在当代发展形式下,在局域网中,以太网还是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在生活中常见的以太网结构是支持如下几种结构的,包括粗同轴电缆组网结构、细同轴电缆的组网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以太网所支持的结构是支持双绞线的10BASE-T组网结构,我们不得不讲,这种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也具备灵活的结构,不但方便管理,也方便扩展,随着网络服务以及高速传输对以太网的要求越来越高,随后诞生了100BASE-TFAST以太网组网结构,它的传输速率相对来讲是非常高的。②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也被称之为城域网,它作为双环网络环境体系中基本结构形式,通过光纤、网卡分布式数据接口与计算机相连接,然后在令牌的方式下与分组交换实现光纤容量的共享,既保证了传输距离,也保证了传输速率。③令牌环网,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IBM公司与TI公司所共同设计的,它具备了以太网与城域网所不具备的优势,具备优先访问控制权,能够很好的适用网络高负荷现象,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网络系统的需求。这三种网络各有各的优势,因此在运用过程中,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运用哪种类型的网络。

  1.3无线网络技术的优势

  在当代发展形式下,家庭使用无线网络、个人通信、无线LAN这三种是当代最流行无线网络,射频无线网络技术、红外线技术是无线通信的两种技术。红外线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强、速度较快、成本较低,它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的,但是存在的缺点,它不能穿越底板或者墙壁等等,所以适用范围是受到限制的。在现代,医疗领域、军事领域是无线网络技术所主要应用的领域,不但满足现代人们上网的需求,而且在互联网发展的形式下,无线网络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无线网络所具备的优势是红外线技术所不具备的,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无线网络可能会取代红外线技术。

  1.4ATM网络的应用

  ATM网络是一种传输信息与交换信息相互结合的格式,也称之为异步传输模式,既支持广域网,也支持局域网,为城域网与广域网之间提供连接。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ATM网卡,并且可以通过系统通信环境或者专门电话线路最终实现远程传输,同时也可实现近程传输,在当代发展形势下,ATM网络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国外以及国内很多国家都建立大型的ATM网络,同时也已经制定相关国际标准,ATM网络技术在各领域中都得了应用。

  2其他网络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兴起

  随着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对网络产生一定了冲击,尤其是广域网范围内以及局域网内部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集中式网络管理体系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局域网、广域网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虽然影响了发展,但是这对于其他网络来讲,却是一个好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网络形式下,诞生了分布式网络管理。目前,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电信网这三种类型网络被称之为三网合一,当前网络技术主要发展形式就是想要实现三网合一,这样既可以不同程度上减少费用成本,也方便应用,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自从三网合一形式诞生后,不单单促进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也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3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日益完善。所以,在网络完善的同时,我们需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不但能够很好的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且也需要抓住相应的发展机遇,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取得更好的发展,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用户。

【计算机网络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网络论文08-27

计算机网络论文范例10-01

计算机网络论文范本04-11

计算机网络结论文04-19

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08-05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论文08-27

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08-27

计算机网络课论文08-27

大学计算机网络论文08-27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精选论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