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时间:2022-05-24 17:43:40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精选11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精选11篇)

  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篇1

  摘要:

  畜牧业是青海省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市场进入调整期,使得传统的青海牧业发展进度缓慢,牧民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而陷入贫困。所以在青海省的扶贫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保障牧民的收入。畜牧业保险正是该项工作中关键的一环,要使畜牧业保险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解决理赔过程中的问题,规范保险的理赔流程。

  关键词:

  青海;畜牧业;保险;

  引言:

  近年来青海省畜牧业呈现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与之配套的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在青海省经过多年的实践,也得到较好的发展,总结出了适合青海省省情的特色经验。然而在畜牧业保险的赔付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涉及赔付成本高、定损难度大,以及理赔体系不完善和道德风险等。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青海省保险业、畜牧业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海省畜牧业保险赔付概况

  自12月青海藏区藏系羊、牦牛保险工作正式启动以来,畜牧业保险在青海蓬勃发展,保费也逐年增长。2月10日,保险公司对藏系羊首次赔付,赔付金额38万元;10月份,雪灾造成藏系羊牦牛损失,保险公司处理了27974笔案件,赔付金额4459万元,99.96%的案件均得到解决。保险公司计划增加对藏系羊、牦牛的承保头数,预计146.82万头,同时计划财政补贴增加到6966.73万元。20随着保险区域的扩展,青海省藏系羊、牦牛保费收入达到1.07亿元,同比增长108.82%,承担的保险责任为17.92亿元。2017年青海省印发了《青海藏区藏系羊牦牛保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扩大承保区域,增加承保藏系羊、牦牛的数量,计划保费规模达到2.97亿元,保费增加1.4亿元,涨幅达50%;同时扩大了保险责任范围,将疫苗免疫应激反应加入其中,狼害改为野生动物伤害。青海省继续扩大畜牧业保险的覆盖区域,省内的纯牧业县全部覆盖。青海省畜牧业保险自推广以来,一直对牧民的风险进行补偿,在脱贫攻坚、保持藏区经济向好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保险赔付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承保、理赔不规范以及赔付金额到达农户手中迟缓等现实问题。

  二、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

  (一)理赔勘察成本高

  由于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部地区海拔较高,而东部地区则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接处,所以处于内陆的青海省地形非常复杂。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青海省的经济远远落后于我国的东部省份以及周围的省份(自治区),青海的保险业务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迟缓。西宁市、海东市和格尔木市是省内经济较好的地区,保险公司一般会把分部设在西宁,把营业部设在一些州的政府所在地,畜牧业保险的营业部一般也是在州政府所在地,青海省偏远牧区所含营业部少之又少。所以当发生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要实地勘察牧民损失情况非常不便,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进行实地勘察。对于畜牧业保险而言,由于牧民投保的标的物是活体动物,而活体动物实际受到损害的原因是多样的,一头动物的死亡很可能同时受到多种伤害,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有时很难分辨究竟是何种原因真正造成保险标的物的损失。从而在保险标的定损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牧民在遇到自然灾害,当自己的牲畜遭受损失时,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险意识以及知识,不能够及时通知保险公司,造成保险标的在此期间受到二次损失,保险公司赔付成本上升。

  (二)保险理赔体系不完善

  1.理赔工作人员少,赔付不及时。

  当保险事故产生时,理赔人员在接到牧民报案后,应当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确定保险标的物损失情况。然而,青海省的保险公司在牧区所设网点数不足,理赔人员相对缺乏。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放牧区,如果发生了自然灾害,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不能够尽快赶到现场,保险标的物损失很有可能加大,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就会因此而上升。同时,不能够及时赔付还有使牧民进行再次投保的可能性降低,这对于牧区贫困人民的脱贫也不利。

  2.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

  虽然巨灾风险发生的频率非常低,但是一旦发生,后果将极其严重,损失则巨大,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巨灾带来的后续影响,这种影响一般具有长期性。尽管商业保险的作用有分担被保险人风险的作用,同时又能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充分调动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积极性,并且能够较快适应一个地区的发展。但是当发生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时,如果没有相应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保险公司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所以保险公司对于巨灾保险一般持审慎态度。例如汶川地震发生后,当地经济的损失达到了8451亿元,保险公司赔付20多亿元左右,占损失比例为0.2%。玉树地震造成了226亿元的经济损失,而保险公司赔付不到400万元,占损失比例仅为0.017%,可见保险公司在巨灾发生时并没有充分发挥分担风险的作用。虽然青海省近几年的畜牧业保险发展很快,但是巨灾风险并未建立较为健全的分散机制,这对于商业保险的赔付是一个限制因素。

  3.当地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足,保险赔付机构积极性不高。

  畜牧业保险被纳入我国的政策性保险,政策性保险一般是由国家提供相应的补贴、税收的支持以及其他的扶持政策来开办的,所以政府提供配套资金对于政策性畜牧业保险至关重要。畜牧业收入在青海省收入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而其他收入所占比例并不高,因而对于畜牧业保险的资金支持不足。具体可以从表1和表2中各州收入与支出对比看出,很多牧业地区的财政收入较少,大多需要国家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玉树州、黄南州、果洛州、海南州和海北州近几年的财政支出均大于财政收入。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故无法对畜牧业保险的提供相应的资金,使保险赔付延缓,甚至无法正常赔付,进而让牧民对政策性保险产生怀疑,下一次便很可能不会投保。这样就会限制藏系羊和牦牛政策性保险的开办,牧民在遇到自然灾害时,生活就无法获得保障。

  (三)道德风险的存在使保险公司损失严重

  青海省的畜牧业保险在开展时,会遇到道德风险。在养殖户购买畜牧业保险时,可能会利用保险公司对于养殖户所养的家畜健康状况不够了解,把那些曾经有过损失的保险标的向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例如,养殖户本身知道哪些牲畜带病,而保险公司却不了解,这样的保险标的只会给保险公司带来隐患,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不得不进行赔付进而产生损失。除此之外,当养殖户在购买保险后,就会因为牲畜有保险赔付,而不认真保护保险标的,甚至在牲畜病时不去进行积极治疗,待牲畜死亡时再向保险公司申请赔付,使保险公司产生损失。

  三、畜牧业保险赔付对策研究

  (一)创新赔付手段,提高赔付效率

  根据青海省畜牧业目前的发展,以及各个州财政收支状况,可以先选择几个牧区作为试点。在这些试点区可以让实力较强的保险公司进入,保险公司可以在地区偏远、牧区分散的地方设置一个集中处理基地。凡是附近因为病害或者自然灾害死亡的牲畜都集中运到处理基地,同时为防止处理基地的人员和牧民联合起来骗保,可以安排当地政府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加强监督,对于运送的费用地方财政可以适当补贴。这样,当牧民申报理赔时,保险公司只需要派相关的理赔人员到处理基地去实地勘察,定损就能解决保险问题。形成县收集、保险公司处理的机制,大大降低了保险赔付的难度。如果该试点取得不错的效果,可以把此经验推广到其他州,扩大试点。

  (二)加强牧民保险知识学习,提高牧民风险意识,建立畜牧业保险第三方管理模式

  青海省的藏系羊和牦牛的养殖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养殖,在这种孤立的、小规模的养殖方式下,牧民们仅仅关注的是自己养殖的羊和牛本身情况,对于畜牧业保险的了解极少,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低,甚至有抵触情绪,即使进行了投保,也会因为保险意识薄弱等原因给政策性保险的开展带来困难。各个牧区的政府要采取多种方法积极宣传,向牧民普及保险的重要性与意义,同时要让牧民产生主动防范风险的意识。首先,可以利用电视节目的方式使得广大牧民初步了解畜牧业保险知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关信息的推送,让民众了解该政策性保险的重要性。其次,当地政府可以联合相关保险公司开展知识讲座,组织牧民参与听讲,并为牧民解答畜牧业保险的疑问,使畜牧业保险政策深入人心。最后,保险机构应当通过各个经营网点向牧民发放宣传手册,或者与银行合作,给来办理相关业务的民众发放相关资料并进行畜牧业保险知识的普及。

  (三)完善保险赔付机构工作机制

  1.加大保险公司引进力度,建立青海本地牧业保险公司。

  针对各个牧区理赔人员不足且理赔所需专业知识不足的情况,青海省可以引进更多的保险公司,建立更多立足于青海,更了解青海的本地保险公司,使基层经营网点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保险公司可以提供理赔员的岗位给已经毕业但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定期进行培训,组建高素质的理赔人员队伍。

  2.建立畜牧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因为青海省的经济发展相对东部地区比较缓慢,财政收入水平较低,所以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保险赔付能力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从制度设计上进行安排。首先,经营畜牧业保险的公司应该是主体,即当发生巨灾时,赔付的主体一定是承保风险的保险公司,所以为了分散风险,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再保险的方式将风险分摊给其他主体。其次,政府应当积极推动保险行业主动提供巨灾保险业务,这样就将风险分散化,各牧区的抗风险能力也会大大提高。最后,可以建立巨灾风险赔付基金,资金的来源一方面是保险公司的收入,另一方面是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当巨灾发生时,如果保险公司赔付不足,可以启动该基金进行赔付。

  3.增加地方财政支持。

  我国对于政策性畜牧业保险高度重视,政策性保险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保险公司拓宽保险品种,促进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使养殖户在灾害发生时将自己的经济损失最小化,使牧民能够在灾后重新生产。政策性畜牧业保险政策顺利在牧区的实施,需要当地政府认识政策性畜牧业保险的重要性。当前畜牧业保险赔付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地财政部门不能提供相应的资金,牧民的损失不能通过赔付得到完全弥补。因此,需要提高对畜牧业保险的认识,做好保险工作中的每一环节,争取上级部门更多的财政支持,以推动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落实。除此之外,设立自然灾害风险补偿基金和再保险,以激励保险公司在保险标的损失发生时积极赔付。

  (四)牧区部门联合行动,加强保险赔付监管

  为了防范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可以成立打假小组,主要是通过牧区政府各个部门联合行动,配合保险公司对骗保行为进行整治。对基层部门人员给予适当的津贴和补助,激励打假小组成员,调动积极性,把道德风险降到最小,进而使得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大大降低,促进畜牧业保险向好发展。此外,为了防止牧民之间串通骗取保费,严格执行银保监会发布的“五公开、三到户”政策。同时,对于保险事故发生地,保险公司应及时派理赔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防止多次骗取保险金,对于虚假骗保人员,当地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处罚,若情节恶劣,应交司法机关处理。除了上述方法之外,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和当地兽医部门的合作,提高对保险标的信息监控的能力。例如,通过技术改进,使用高质量的动物耳标,这样既能充分地掌握保险标的物的具体情况,又能帮助专业理赔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和后期动物的无害化处理等工作。通过这些政策既可防范道德风险,也可促进青海省畜牧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青海省畜牧业发展情况良好,畜牧业保险为许多牧民分担风险,为脱贫攻坚助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畜牧业保险赔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赔付不及时、理赔体系不完善、理赔存在道德风险等。这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参考文献

  [1]郑军,支金鑫.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创新:美国经验与启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01):114-123.

  [2]郑岩.巨灾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金融,2019,(10):50-52.

  [3]苏利珍,申传磊,杨泽优,黄桂仙.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J].财富时代,2019,(08):157-158.

  [4]郑军,盛康丽.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创新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21(04):85-92.

  [5]肖望喜,陶建平.政策性农业保险如何助力乡村振兴[J].人民论坛,2019,(18):92-93.

  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篇2

  摘要:分析了大通县畜牧业 发展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现代畜牧业;存在问题;对策;青海大通

  1.大通县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

  家庭经营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是大通县畜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农户的牛羊5月上圈到夏季牧场,10月返回农区进行圈舍饲养,属于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夏季牧场牲畜只有圈没有舍,多是散养。尽管大通县畜牧业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整体来看,大多数散养农户生产设施差,圈舍在大小、采光、保温等方面设计的不 科学 ;饲养管理粗放,饲喂的粗料多精料少;畜禽圈舍环境潮湿、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即使一些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养殖场,也存在设施不配套、基础设施超期使用、大部分种畜禽场畜舍、饲养设备破损严重的现象。畜牧业增长方式仍然停留在数量增长的粗放模式状态,畜禽产品品质差,奶牛年产奶量在3t/头左右,与全国产奶量6t/头差距较大,农户饲养的瘦肉型猪很少,效益不高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动物疫病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及新型疫病诊断、防治所需技术和设备落后;畜牧业信息化体系不完善,市场、技术及政策信息不畅通;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2畜牧业发展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农户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畜牧业,多是散养,规模小,大规模专业化养殖较少。近年来,大通县初步形成了浅脑山的肉牛、肉羊、奶牛养殖带,外川以张氏集团等3家养殖场为主的生猪养殖带,长宁镇五家坡仔猪繁育等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增多。但是,总量不多,规模不够大,带动能力弱,该县还养殖有从江苏、四川、甘肃等地贩运来的仔猪,说明当地生猪没有完全占有市场,科学养殖育种能力弱。现今农户外出打工的很多,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人员,加上从事养殖业效益低,因此农户的总牲畜存栏量逐年下降,导致养殖业整体发展速度缓慢。

  1.3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不明确,龙头 企业 带动作用不强

  大通县畜牧业经济内部缺乏主导产业,缺乏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各个产业分散发展,发展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近几年,大通县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虽然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其规模数量仍有限,加 工业 严重滞后,现有毛(绒)皮加工企业青海大通民享皮毛加工厂1家,全县现有奶制品加工企业4家,产品只有酸奶1类,加工销售能力有限。

  1.4重大动物疫病潜在隐患大

  随着人流、物流的快速移动,以及动物及动物产品从外省市引进, 农村 规模小、分散饲养的现状,使疫病的传播和发生潜在危险大,加之基层防疫体系建设不完善,一旦出现问题,对农民造成的损失大。因此,疫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1.5发展资金不足

  当前,大通县暖棚养畜、“西繁东育”已显示巨大的增收潜力,畜牧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效益化发展已势在必行。发展与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规模。一般养殖户缺乏资金,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发展壮大。该县建设的如城关西门村牛羊育肥基地等多处养殖基地因群众缺乏资金,大多数畜棚等设施闲置,利用率很低。业务部门缺乏技术推广、品种改良、科技培训等资金,因此要增加对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

  2.促进大通县畜牧业 发展 的对策

  2.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开辟各种融资渠道

  为促进大通县畜牧业经济的有效发展,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开辟各种融资渠道。不仅要明确大通县畜牧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而且要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扶持重点龙头 企业 发展及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围绕区域特色,优先扶持对区域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的发展,优先考虑对主导产业起较强拉动作用的大中型龙头企业、养殖小区的建设,尽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畜牧业产品加工企业带和主导产品群。积极争取畜牧业有息贷款和政策性贷款,多渠道争取畜牧业基础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以项目争取资金。采取国家、集体、个人投资的方法,扩大畜牧业的投资来源,鼓励农牧民投劳投资。进一步实施畜禽良种补贴政策,积极将动物防疫经费支出纳入常年财政预算,形成长效投入机制。

  2.2明确大通县畜牧业主导产业

  大通县有辽阔的天然草地,环境洁净,土壤、水、牧草均无污染,具有发展高原绿色畜产品的优势。同时,大通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形成独特的 自然 风情,大通县畜产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高原绿色环保牦牛肉类制品加工和酸奶、液态奶加 工业 绝对处于主导地位,使这部分产业优先发展起来,并通过这些率先发展起来的产业产生扩散效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如饲养业、皮革加工业等畜牧业产业及部门的发展,形成整个大通县畜牧业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

  2.3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发展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经营

  大通县畜牧业必须充分立足草场面积大的资源优势,以市场对绿色产品需求为导向,以畜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品,突出发展高原牦牛、奶牛、肉牛、肉羊等产业,重点提高质量和效益;扩大塔尔鸡场仔鸡生产规模,以满足大通县及周边地区的需求量。积极发展土鸡、藏獒等特种养殖业;兴建规模适度的仔猪繁育场多处,以达到稳定市场、自繁自育的目的,也可降低畜禽传染病发生的风险,还可以起到推广优良品种、集中免疫作用。构建与 现代 畜牧业生产相适应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生产供应体系;构建现代畜牧业新经济结构,实现畜牧业从单纯的饲养环节向生产、加工、储藏、保鲜、流通等环节拓展,实现畜牧业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以发展特色畜牧产业为基础,不断强化龙头企业的建设,吸引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来投资兴办产业;以科技为本,进行标准化规模生产,以树立自己的优秀品牌为要求来建设龙头企业。

  2.4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畜牧业从传统散养方式向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式转变。加强对散养户的培训,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科技示范户,加大投入以促进散养户的规模扩大和专业户的标准化养殖模式形成。进行养殖小区养殖(“一村一品”),采用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统一防疫、分户饲养的管理形式,使养殖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畜牧业养殖。

  2.5积极有效地控制动物疫病

  增加对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积极推行和建立当地化的仔猪家禽繁育体系,实行自繁自养,减少外源性感染;加强牲畜贩运监管,切实加强对畜禽贩运和销售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基础免疫,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培训,提高防疫人员技术水平,做好免疫注射工作;改善村一级防疫结构,每村设多名防疫员,提高防疫密度;要重视疫苗保存、稀释和注射剂量要求,强化防疫责任管理,制定防疫目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防疫质量,提高畜牧业应对疫病风险的能力。

  3.参考文献

  [1] 张成图.关于加快推进西宁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 王新华,蔡周山.武威市凉州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篇3

  摘要:阿勒泰地区是新疆重要的畜牧业发展基地,在全国范围也是较为重要的畜牧产区,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新疆畜牧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所以加强对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值得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近几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将畜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对畜牧业经济建设的重视,大力推进游牧定居工程建设、畜禽良繁体系建设,加强对草原保护工作的重视,畜牧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不断提升。针对阿勒泰地区实际情况探索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畜牧经济建设重点

  良种繁育对阿勒泰地区畜牧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推进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区现代畜牧业种业发展实施方案》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畜禽场进行科学改进,并引进优良的种公牛、种公羊,逐步推进良种牲畜形成规模化发展。同时加大引进国外良种,并开展新疆地区内良种畜引进规划,根据阿勒泰地区实际情况可以计划引进良母牛2.5万头,其中预定从国外引入1万头,从新疆地区内部引入1.5万头。在良种繁育工作中及时淘汰公畜鉴定不合格的公畜,保证繁育体系质量。

  2.加强牛羊产业规模化建设

  牛羊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是推进阿勒泰地区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阿勒泰地区在寻求畜牧业持续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应注意探索牛羊产业的规模化建设,一方面大力推行阿勒泰羊本品种的选育工作,并尽量提高阿勒泰羊多胎繁殖的能力,对肉羊繁殖规模进行适当的拓展,力求实现两年三产,逐步提高肉羊养殖生产效益。同时,针对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发展需求,制定《地区冬羔生产方案》,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进而引导养殖户逐步扩大冬羊羔生产规模,为牛羊产业的规模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

  3.积极推进畜牧业的转型发展

  传统畜牧养殖工作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存在一定不契合之处,严重限制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所以阿勒泰地区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应该在全面把握本地区畜牧业建设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探索畜牧业的转型发展。具体来说,阿勒泰地区畜牧养殖部门可以加强示范工程建设,将构建标准化养殖场作为基础,在标准化养殖场基础上探索牧繁农育、农繁农育等多元化生产模式,助推畜牧养殖的转型发展,将阿勒泰地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基地,保证阿勒泰地区的畜牧养殖业不仅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契机,还能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寻求现代化畜牧业发展路径。

  4.探索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是新时期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向,在阿勒泰地区探索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畜牧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在探索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阿勒泰地区政府部门应该支持畜牧企业发展建设,并为大型两种繁育基地建设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开展有机畜产品认证工作,逐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畜牧产业化发展,推进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5.逐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畜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草原基础的支持,所以阿勒泰地区在发展畜牧业,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制定草原生态建设补助奖励政策,并建立健全草畜平衡制度和禁牧制度等,即使做好草场修复工作,保护草原生态建设质量。同时,应该注意对草原发展体系进行逐步完善,着力结合阿勒泰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现代化的饲草料生产体系,重视牧草引进和培育基地的建设,增加人工牧草比重,为草原生态环境的维护提供良好的支持。

  6.结语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阿勒泰地区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念,只有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畜牧业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才能够逐步推进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发展进程,并保证其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地区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冬玲.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8):20-21.

  [2]熊兵.阿勒泰地区草原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新疆畜牧业,2013(8):17-19.

  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篇4

  摘要: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由传统的粗放型逐渐向规范化发展。建设畜牧养殖小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收入,使农村养殖业能够向更加科学化方向发展。但当前我国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小区建筑规范力度不强、缺少完善的设备和优秀的管理人员,且管理能力也不规范等。笔者深入研究当前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中存在的各个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的措施,旨在使我国畜牧业的管理模式能够尽快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畜牧养殖小区;建设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畜牧业逐渐转向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畜牧养殖小区的发展完全符合社会时代的要求,并在现代畜牧业当中进一步的推广普及。畜牧养殖业模式的转变标志着我国畜牧业逐渐走向规范化的道路,这不仅增加养殖者经济收入,还能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但我国当前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仍然有不规范的地方,需要社会各界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1、我国当前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中的问题

  1.1畜牧养殖小区缺乏完整配套设备

  由于我国现阶段畜牧养殖小区建设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或者明确的规定,我国畜牧养殖规模与设备也难以形成配套,部分养殖者仍然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其中传统的养殖方法存在较大弊端,如牲畜排泄物难以集中处理、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阻碍畜牧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1.2畜牧养殖小区规划与建设不合理

  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畜牧养殖小区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与合理的指导,导致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参差不齐,再加上各个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目的不同,从而造成我国现有畜牧养殖小区难以实现科学规范的效果。其中我国一些养殖小区的建设,为了交通以及生活的便利性,就将养殖小区建设在工厂附近或者是较为集中的居住区,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同时,还会导致疫病的大范围传播。

  1.3畜牧养殖小区缺乏健全的防疫体制

  由于我国当前大部分畜牧养殖小区仍然采用传统的养殖与管理方式,导致畜牧防疫以及圈棚消毒工作得不到养殖者的重视。另外,我国养殖者对病死牲畜以及排泄物的管理十分随意,这种情况若得不到有效的管理极容易导致疫情发生,造成养殖小区较大的损失,并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1.4畜牧养殖小区的畜禽品种繁杂

  我国现阶段畜牧养殖小区中专门饲养一种畜禽的极少,许多养殖小区饲养的`畜禽品种十分繁杂。给养殖小区的规模化增加很大的难度,并且由于畜禽品种数量不一而影响销售的上升。另外,畜禽养殖过程容易发生单个畜禽疫病而传播多畜的共患,并且会造成疫病变异而增加病情遏制难度,给养殖者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损失。

  2、改进当前畜牧养殖小区建设措施

  2.1健全养殖小区的设施

  畜牧养殖小区的配套设备是确保养殖小区环境的基础,必须引起畜牧养殖者的高度重视。在建设养殖小区设施的过程中,要从环境治理的角度出发,科学的处理畜禽排泄物,使畜牧养殖小区内的环境保持良好,并促进养殖小区资源的循环以及良性发展。例如沼气池的建设,可有效处理牲畜排泄物,使其能够变废为宝,促进养殖业的经济发展。

  2.2规范畜牧养殖小区建设

  养殖者在规划畜牧养殖之前,应全面考虑养殖小区的建设要求与标准,根据现有条件科学合理的规划小区建设,综合考虑养殖小区的选址,要远离集中的居住区以及工厂,尽量建设在风向以下以及河水下游地区,充分考虑周围人们的生活要求,选址时要本着人民至上的原则,不会对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困扰,从而使养殖小区的建设更加规范以及合理。

  2.3健全畜牧养殖小区防疫制度

  畜牧防疫是确保畜禽健康生长的保障,必须对每个畜牧养殖小区配备专业的兽医技术人员。畜牧场的圈棚必须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另外,畜牧养殖小区内应限制非生产人员的随意进入,统一管理疫苗注射药品,发生病死畜禽应及时进行无害处理,养殖者若发现疫情应及时上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确保疫情能够得到有效遏制。

  参考文献:

  [1]孙韬.新疆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中的相关问题探讨[J].新疆畜牧业,2015(8):48-50.

  [2]陈永旺.畜牧养殖小区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5(14):233.

  [3]冷玉清.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中的相关问题探究[J].当代畜牧,2014(14):28-29.

  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篇5

  摘要: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由传统的粗放型逐渐向规范化发展。建设畜牧养殖小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收入,使农村养殖业能够向更加科学化方向发展。但当前我国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小区建筑规范力度不强、缺少完善的设备和优秀的管理人员,且管理能力也不规范等。笔者深入研究当前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中存在的各个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的措施,旨在使我国畜牧业的管理模式能够尽快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研究;问题分析;对策探究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相应的也就促使了我国畜牧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畜牧养殖技术水平还需要提高,从传统的畜牧业向着现代化的畜牧也发展。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做好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做好新产品的推广,普及好新技术,转变农村中的环境,提高养殖户的养殖素养。

  一、畜牧养殖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现代化畜牧养殖技术的认识程度不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畜牧养殖已经逐渐向着现代化与集约化养殖的方向发展了,所以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现代化养殖技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对于一些地区来说,依然采取传统的养殖方法,这样在进行养殖的过程中也以散养为主,并过度依赖养殖户的养殖经验。且对于养殖户来说,对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与方法认识度不高,从而也就不能有效的接受好全新的养殖方法,这样也就增大了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难度。

  (二)推广人员自身专业性不高。就现代畜牧养殖技术来说,存在着专业性强的特点。因此,对于推广人员来说,也就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从实际上来说,我国现阶段的一些推广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与指导,这样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以自身的经验为主,在此基础上来开展推广工作。虽然我国的一些学校中已经开设出了相关的专业,但是不论是从教学的知识上来说,还是从方法上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这样学生在进入到工作岗位后往往需要重新学习,这样也就影响了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1]。

  (三)完善的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体制不足。从实际上来说,我国现阶段并没有针对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相关流程与规定。且对于畜牧养殖技术推广部门来说,更加注重部门内部中的行政管理工作与养殖技术的使用等,这样也就并没有建立出完善的畜牧养殖技术,从而也就使得技术推广工作十分的分散,也没有相关部门来进行专门负责,呈现出了规划性不足等现象,这样也就造成了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推广效果也不好。

  二、提高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效果的措施

  (一)认识到做好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与相关部门的推广态度等方面直接影响着推广工作的执行力度。因此,在实际zz府方面就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职能,创建出良好的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环境,以此来促进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推广的效果。

  (二)健全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体系。对于政府方面来说,要认识到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在实际中也要设立出专门的部门,以此来负责相关工作,确保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实现专人负责,才能保证工作内容的详细与具体,从而也就可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定期制定出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方案,提高团队的执行能力。其次,对于养殖推广部门来说,还可以组织专家与学者组建出一支团队,深入到基层中去,积极帮助推广人员解决好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是针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来保证推广工作的效果。且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提高推广人员自身的专业性。

  (三)改善推广人员的福利条件。对于推广人员来说,想要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推广的效果。因此,在实际中推广部门就可以采取绩效薪资的方法,通过将推广人员的薪资与绩效与日常的工作情况结合在一起,可以极大程度的调节好推广人员的心态,从而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本职工作。对于一些绩效成绩相对较好的人员来说,还要组织进行深造与培训,以此来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性。其次,对于与一些基层员工来说,通过组织其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可以有效增强推广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准,同时也可以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巧,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对推广的形式进行创新。在实际中可以建立出专门的技术推广基地,以此来为养殖技术与示范等提供场所。其次,还可以采取半经营的方法,同对新技术的与成果的引进,可以为养殖户提供考察与学习场所。最后,还可以招收一些人员,参与到相关技术的学习中去,在学习完后也要及时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提高推广的效果。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实际中就要不断更新与发展好我国的畜牧养殖技术,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力度,号召养殖户学习好新技术,并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才能促进畜牧养殖推广技术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罗厚才.袁仕源.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5,(36):59-60.

  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篇6

  摘要:畜牧业的发展加快了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文章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并提出体制改革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措施

  1、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其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度不高

  我国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一直以来实行的制度为生产者承担第一责任。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仍有实施不到位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领导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视度不高。一些部门的管理人员担心进行原有制度改革,会对现行的工资制度及权力分配等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一些管理人员由于对我国兽医行业的认识不足,导致其不能在体制正常运行过程中,对出现的一些不协调现象进行调整。

  1.2相关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

  虽然,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改革。但是,就目前的改革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体制建设严重滞后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相关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从目前的畜牧兽医管理机构来看,存在着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的现象。这些部门在管理时,其职能是相互交叉的,当出现事故后,就会相互推卸责任,从而降低了管理效率。

  1.3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保障

  虽然,我国为推进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并颁布了如《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但是,就目前的法律来看,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和空白,仍没有一套完整的、健全的法律对兽医行业的一些不恰当行为进行约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兽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创新措施

  2.1提高相关管理人员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度

  针对管理人员重视度不高的现象,地方政府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使这些管理人员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服务技能,更好地推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强化各部门的责任意识

  (1)要进行创新和改革,完善相关管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减少多余的隶属单位,提高基层畜牧兽医管理机制的独立运行能力。还要重视畜牧业相关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不同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通过严格的责任追究制,确保各部门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此外,要在实际工作中,实行赏罚分明,进一步促进畜牧兽医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2)强化各部门的责任意识。畜牧兽医业要持续稳固的发展,就要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过程中,明确对动物产品质量及卫生等的安全标准,并加大对畜牧兽医业的执法力度,提高检疫工作效率及工作水平。此外,在畜牧兽医业中,技术管理是工作的重心和难点,管理体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畜牧兽医业的发展。所以,要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并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在提高相关管理人员认识的同时,逐渐的强化各部门的责任意识,从而促使基层畜牧兽医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3完善畜牧兽医的法律制度

  完善畜牧兽医业相关法律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畜牧兽医业的良性发展,并规范整个行业的行为。所以,在进行畜牧兽医技术管理时,应归纳现有的法律制度,及时找出法律空白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完善。

  3、总结

  近年来,虽然我国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但是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此,相关管理部门要不断地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并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机制,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开展,从而促进我国畜牧兽医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小艳.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策略.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15)

  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篇7

  [摘要]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是农村进行正常畜牧饲养的基本保障,是实现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其在畜牧技术推广、疫情的防治等方面效果突出,并可加强畜牧行业管理的规范性与标准化。文章主要针对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研究阐述。

  [关键词]畜牧兽医

  1、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

  具体而言,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基层政府、市场单位、社会公益服务机构、个人等四个方面,其中基层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基于宏观的角度对整个行业进行管理,包括政策引导、卫生管理、市场管理等等,以促进畜牧兽医管理更加健康的发展。市场单位包括兽药店、兽医诊所等,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相关药品,担负基层畜牧疫病防治的责任。社会公益服务机构则是指具备国家承认资质的服务性协会,其主要作用是针对基层养殖人员、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培训,承办各类相关活动,通过各种载体增进行业内部的沟通,组织兽医相关企业进行知识讲座及宣传,以提高当地整体的畜牧养殖水平等。

  2、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人才配置问题

  首先,基层兽医人才配置需改进。受各种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地区兽医人才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才分配不合理。农村基层对兽医的实践经验要求较高,主要是由于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及性质决定的,但是在农村兽医人才分配中,基层兽医虽然具备相当的专业技能,但是往往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因此会对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基层兽医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农村畜牧兽医服务人员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兽医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由于农村基层地区工作条件较差,对高素质人才缺乏应用的吸引力,并且现有的兽医服务人员学习机会少,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因此人才配置问题是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2.2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单一性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而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更是唯一一个提供者。但实际上,公共服务体系要坚持多元化的服务主体发展路线,不应排斥其他诸如社会公益组织、非政府组织等主体的存在,否则不利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现阶段农村缺乏技术人员、资金投入、无法保证公共服务产品的质量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所致,严重影响了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2.3薄弱的资金与技术支持

  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属于公益事业,其公益性质就决定了其开支大而收入少的特点,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持续性的资金支持,但现实情况中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畜牧兽医发展需求,因此对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也是制约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缺乏先进的专业仪器设备、必备的畜牧兽医药品、优秀的技术人才等等,导致基层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效果不佳。

  3、提高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3.1引导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向着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对现有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并引导其向着市场化、标准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政府继续发挥其重要的引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统一经费管理;为基层兽医人员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方式,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到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来,比如畜牧兽医高等专科院校、科研院所、大型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等等,促使畜牧兽医服务主体更加多元化。推动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将市场的调配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建立经营性服务组织,对行业内的相关技术人员、服务人员进行培训,采用持证上岗制等。此外,还要建立包括动物诊所、兽药饲料经营、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及畜产品运销的一体化经营体系。

  3.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扩大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的人才引进,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福利及待遇,增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工作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新鲜血液加入基层人才队伍。其次,针对在职人员要加强管理与考核,以在现有人才队伍中营造一个良性的竞争氛围,以提高兽医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及工作积极性,促使其提高工作效率及技术水平。最后,要加强基层畜牧兽医人才的培训,除了专业的知识技术外,还要丰富其临床工作经验,促使基层技术人员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经验的转换,促使其在知识与经验上得到双重进步。

  3.3加强资金支持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作为基层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的现实情况无法得到较大改观,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的资金支持,联合社会相关企业、职能部门等丰富资金来源渠道,为基层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先进的仪器设备、药品、医疗技术等,此外,政府部门还要与基层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加强资金管理,密切掌握资金的流向与动态等。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实际工作中不仅要重视该方面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大对其投资力度,还要鼓励其他的机构积极参与,共同健全农村畜牧兽医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卢冬梅,潘翠珍.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5):296,299.

  [2]高定付.健全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分析[J].吉林农业,2013,(5):13.

  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篇8

  摘要:随着进城外流务工人员的大批返乡,养殖已逐渐发展成为延安地区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但是受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的影响,大部分延安地区的养殖户仍然采用传统的养殖技术,从而面临着来自内部、外部的风险,而养殖风险会直接影响到养殖效益,因此,加强养殖专业户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养殖;风险分析;畜牧管理

  1、养殖专业户风险的成因及特

  分析养殖专业户风险的成因不外内部因素、外部因素2种,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养殖专业户自身的技术水平;外部因素则包括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及政策因素等,下面进行逐一介绍:

  1.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及政策因素等。所谓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环境条件导致的养殖风险。畜牧生产包括了畜禽生活习惯、适应能力、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体现出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养殖的生产经营过程对生物环境、自然环境均有特殊的依赖性,比如洪涝灾害、雨雪天气等,因此养殖专业户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自然因素的风险,比如做好畜禽的防暑降温、通风保暖,做好防涝、防疫措施等。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供需不均衡。市场是一个资源调节的杠杆,如供过于求,市场就会萎缩,反之会增强,因此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随着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畜禽产品的流通范围也不断扩大。以延安为例,10a前延安的畜禽产品流通范围多在方圆300~500km,但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现在延安的畜禽产品流通范围扩大了整整一倍,市场的扩大必然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市场风险也更加突出。政策风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方面虽然以市场为基础,但是宏观调控在经济调节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针对农村各个产业出台了诸多鼓励政策、补贴政策,资金向农村流入,养殖行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政府的政策会通过用地批准、小区建设、资金扶持等各个方面影响养殖行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潜在的风险。

  1.2内在风险

  养殖专业户最主要的内在风险即技术风险,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畜禽良种的引进。养殖专业户要具备专业的眼光、技术能力确保引进优良品种,为后续良好的生产能力打下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品种的引进是决定养殖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疾病的控制。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再加之畜禽产品的流通范围不断加大,畜禽的疾病控制越来越重要。但是养殖专业户受自身生产条件、技术能力的限制,往往只能采取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接种疫苗控制措施,导致畜禽疾病控制效果不佳,增加了养殖生产的风险。技术措施。现在我国的养殖专业户多采用分散管理的模式,即在一个小范围内由多个养殖户共同饲养,但各个养殖户之间又互相独立,无法保证一些科学的养殖措施全面落实,也会导致养殖风险增加。

  2、养殖专业户风险控制策略

  2.1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风险管理模式

  目前适用于养殖的风险管理模式包括回避风险、分散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等多种模式,在实际的养殖生产过程中养殖专业户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风险管理模式。其中回避式风险模式是从根本上远离风险源,比如不从疫区引进畜禽品种、采用成熟的技术成果等。分散风险则是将风险进行分离或分散,避免风险集中,比如实行多项目经营、多地点投资、与他人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等。控制风险则是在风险尚未形成或初见征兆时即采取措施,以降低风险的影响程度。比如严把疫苗质量关、消毒、环境控制、发生重大疫情后紧急隔离等。转移风险则是将自身所承担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至他人,比如为畜禽养殖投保、向政府申请补助、与实力雄厚的企业或个人合作、关键技术承包等。

  2.2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养殖专业户要对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及预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及预防措施,以保证风险规避的有效性。对于养殖专业户而言,养殖业所面临的风险具有隐蔽性、复杂性、持续性的特点,因此要增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对不同的风险均做出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在风险发生之前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减少风险损失,保证养殖效益。

  2.3建立抗风险应急机制

  理论上讲养殖产业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因此当风险来临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抗风险应急机制,在风险产生的特定时期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在市场变化、疾病传播方面,完善的抗风险应急机制十分必要。比如在发生流行性禽畜疾病时,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紧急注射疫苗,可有效避免更多的畜禽感染疾病,减少损失。科学的抗风险应急机制可以使养殖户在面临风险时保持理性,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将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3、结语

  总之,在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风险的管理控制是一项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保证更高的养殖效益。因此养殖专业户要积极做好应对措施,从源头上加以防范,降低风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丹丹.畜牧养殖专业户风险管理的相关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4(4):265.

  [2]王志国.发展畜牧产业加快富民步伐——对河南省林州市畜牧养殖业发展情况的调查[J].中国禽业导刊,2014(3):15-16.

  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篇9

  摘要:畜牧养殖能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不断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畜牧养殖产生的粪便以及使用药物的残留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且随着养殖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问题;环境保护

  1、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近些年畜牧场的发展,我国开始大范围的推广牧区和半牧区圈养和轮牧养殖的方式,因此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业总经济中畜牧经济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还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外相关研究部门经过努力,不断的创新畜牧技术和方法,使饲料产品的结构更加合理,同时畜牧业饲料工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浓缩型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畜牧饲料为主的饲料,已经基本能满足我国当前畜牧业的需求。但是从长期来看,畜牧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克服。

  2、畜牧养殖中的环境问题

  2.1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化合物,猪场污水生物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悬浮物等都超出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的标准很多,如果排放的污水不做及时的处理,污水中所含的BOD、SS等就会超出农作物所能承受的标准,并且畜禽粪便在发酵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甲烷、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会对人和畜禽的眼部、呼吸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浓度太高,还可能对人的嗅觉和神经造成伤害。

  2.2药物残留对环境的污染

  畜禽在生长中会经常被注射防止各种疾病的药物,这些残留在禽畜体内的药物会通过人们食用进入人体,进而威胁到人的健康。如动物食用了抗菌素之后,抗菌素会在动物的血液中进行循环,虽然大多数的抗菌素经肾脏过滤后可以随着尿液被排出体外,但是仍然有少量残留,这些残留的抗菌素通过人们食用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3饲料喂养对环境的污染

  加工饲料的过程中,为了符合限制性氨基酸的需求,必须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由于氨基酸不能在动物体内存留,所以如果氨基酸没有蛋白质的配套,会在动物体内分解,最后被排出体外,使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并且污染环境。另外谷物饲料有动物无法吸收的植物磷,该磷大部分也会随着粪便被动物排出体外,进而污染到环境。

  2.4禽畜疫病对环境的污染

  当前我国畜牧业的生产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养殖场和个体养殖户。随着养殖场规模的逐渐扩大,其发展开始趋于科学化。但是个体养殖户的环境意识相对淡薄,仍旧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和养殖设备,缺乏规范的养殖技术和科学有效的养殖原则,加上没有及时的采取科学的方案控制疫病的发生,所以不仅导致了环境问题,还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3、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3.1进行科学规范的养殖

  想要进行科学规范的养殖,应该建立起综合养殖区,把个体养殖户集中在一起,使其生产模式得以规范,便于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开发和利用新技术,有利于及时的发现和控制疫病;采用大规模的养殖方式集中的处理禽畜的粪便并加以循环利用,使其对空气、土壤、水的污染有效的降低,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选择综合畜牧养殖区的地点,应该以环境保护为目的,所以应该选择离城市相对远,并且周围没有河流和地下水源的地方,防止禽畜产生的垃圾通过河流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应该制定垃圾回收利用模式回收处理养殖场的大量垃圾,并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利用,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还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3.2对饲料进行严格的监管

  畜牧养殖者应该对使用的饲料加强规范化的意识,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投放饲料。相关部门也应该对生产饲料的厂家加强管理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反规定的,应该对其进行严惩或勒令停止营业。

  3.3科学预防畜禽的疫病

  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畜禽疫病的防止工作,不断加强控制禽畜疫病的力度,还应该采取科学的防止办法,使疫病得到控制。应该建立健全体系,制定出针对性的防治、控制禽畜疫病的方案,并及时预报,以便对突发的疫情迅速的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3.4宣传树立正确的养殖理念

  对养殖畜牧新技术,无污染新技术加大宣传的力度,使公众保护环境的认知度提升,为环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根据实际养殖规模和种类制定相关对策,对禽畜养殖场选址、污水排放、粪便处理实施规模化的监督和管理,把可以和禽畜养殖规模配套的废弃物处理设施作为规模化养殖禽畜必须要审批的条件进行审核;对落后的养殖场提供人员和技术指导,使其进行全面的整改,并鼓励禽畜养殖户对禽畜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4.结语

  畜牧养殖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畜禽养殖户应该转变理念,对养殖造成的环境问题引起重视,建立健康、科学的畜牧业养殖体系,采取各种治理措施,使畜牧业养殖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使畜牧养殖业发展和环境保护逐渐达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魏均林.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当代畜牧,2015(05):18-20.

  [2]张艾.论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农民致富之友,2014(12):252-256.

  [3]符美义.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路径初探[J].中兽医学杂志,2015(10):112-117.

  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篇10

  摘要: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加快发展基层畜牧养殖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而要想推动基层畜牧养殖业稳定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

  关键词:基层畜牧养殖;管理;问题;对策

  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基层畜牧养殖业已经取得了规模化的发展,而在基层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基层畜牧养殖也的发展,因此,加大基层畜牧养殖管理格外重要,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提高养殖质量,从而提高农民的养殖积极性,促进基层畜牧养殖业的更好发展。

  1、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品种质量不佳

  在基层畜牧养殖管理中,品种质量不佳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一些养殖场为了节约养殖成本,会选择一些私营商贩手里购买种禽,不注重种禽品种质量,而种禽品种质量的高低与养殖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劣质的品种必然会造成种禽质量不合格,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1.2疫病防治不到位

  疫病是影响畜禽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基层畜牧养殖过程中,疫病问题的发生的根源在于疫病的防治工作不到位,当疫病发生时,不能认识疫病、处理疫病,从而使得疫病扩散,造成畜禽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3养殖环境存在较大的隐患

  就目前来看,基层畜牧养殖过程中,对畜牧养殖环境还不够重视,忽略了畜禽的生活环境的管理,许多养殖户认为只要喂饱畜禽就可以,对畜禽生长环境却不加重视,尤其是畜禽的粪便,长期积留在养殖场内,畜禽的生活环境比较脏乱,而脏乱的环境就会诱发各类疾病,影响到畜禽的健康生长。

  2、基层畜牧养殖管理问题的对策

  2.1严查畜牧养殖品种质量,加大市场整顿

  在基层畜牧养殖中,种禽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畜牧养殖质量,而要想推动基层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在基层畜牧养殖管理中,就必须加大畜牧养殖品种质量的检查。首先,要对种禽进行性能测试,确保种禽各方面素质与相关要求相符;其次,要做好种禽品种疫病的检疫,尤其是对品种引进区,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好疫病检疫工作,杜绝一切隐患存在;再者,相关部门必须整顿种禽市场,要取缔一切不正规的品种售卖点,从而避免养殖户购买到不合格的品种。

  2.2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在基层畜牧养殖管理中,疫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相关部门要将种禽的疫病防治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来,要成立专业小组,狠抓种禽疫病防治工作,要加大疫病防治的宣传,提高养殖户对疫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将种禽生长过程中易发生的疫病进行重点宣传,提高养殖户的认识,同时要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将种禽疫病防治手段向养殖户普及,从而避免疫病的发生,保证养殖效益。

  2.3做好养殖环境的检查

  保证基层畜牧养殖环境健康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应当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首先,要合理布局养殖场,在建设养殖场前要考虑到光照、水源、潮湿度等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挑选出最佳场址;其次,在养殖场建成后,要定期打扫,及时清理畜禽的粪便,保证养殖场空气流通,对养殖所用的工具要定期消毒,保证养殖饲料质量过关。

  2.4完善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制度

  在基层畜牧养殖中,养殖管理是保证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而要想促进养殖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就必须加快完善养殖管理相关制度。首先,要建立疫病防治制度,将养殖卫生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人的身上,从而降低疫病的发生;其次,要完善人员管理制度,养殖场必须聘用专业的养殖管理人员负责养殖管理工作,要不断提高养殖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加强养殖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为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培养一支专业的养殖管理队伍,从而不断提高养殖效益。

  基层畜牧养殖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加快基层畜牧养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养殖管理工作。养殖管理是畜牧养殖效益的保障,养殖户应当高度重视养殖管理工作,要根据当前畜牧养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既要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也要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要加大专业养殖管理人员的任用,从而不断提高畜牧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戴存仙,张灵敏.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05:115.

  [2]尹建波,邓子华.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J].南方农业,2015,27:178+182.

  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篇11

  摘要:在市场经济迅捷发展的带动下,畜牧业产业模式正从散户化向规模化过渡。这种变化既带来经济的增长,也带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水污染、病原污染等方面。

  关键词:规模化畜牧养殖;生态环境;关联性探析;改善措施

  畜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第一产业的支柱。要想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就离不开畜牧养殖行业的进步。近年来在科技革新的引领下,畜牧行业中落后的分散养殖逐渐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转变。就目前情况看,规模化畜牧养殖能够显著拉动经济增长,但弊端也在于其扩大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1]。

  一、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关联影响

  不可否认,规模化畜牧养殖给农户带来了利润,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畜牧业的稳健发展,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一)规模化畜牧养殖地域的蔓延

  在农村地区畜牧养殖接近饱和的前提下,规模化畜牧养殖在城镇区域实现了二次扩张。站在农户的角度而言,将规模化畜牧养殖地点圈定在城镇,有利于缩短畜牧产品或副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通过减少中间运输环节实现了物流成本的节流。反之畜牧养殖城镇化也将畜牧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地域转移:城镇实施畜牧养殖后,大片土地被占用,相对农作耕种的占地面积减少;由于缺乏对排污治理的认知,规模化畜牧养殖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成倍于散养农户的畜牧排泄物、污水等废物无法实现回收转化。更有甚者将之就地排放,加重城镇环境的负担;家畜家禽的大规模养殖也会对空气产生影响,动物的聚集会排放大量氨气,且其排泄物经过发酵分解会产生其他有害气体。空气质量受到破坏,会对城镇居民及经营者的生活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二)规模化畜牧养殖所产生的废弃物陡增

  畜牧养殖以散户形式存在时,由于所养殖的畜牧数量有限,因此动物产生的排泄物以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均在可自行处理范围内。随着畜牧养殖的规模化,其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陡增,不仅无法实现自行利用,且会影响养殖区域周边的土地;随意排放的废水也对地下河的水质产生严重影响,由于废弃物中富含氮磷钾等有机物质,在其接触水体后,会使地下水富营养化,经过自然汇集后,水体受到污染恶化,导致水中生物死亡,致使局部生态失衡。加之废水、废弃物中存在各种弧菌与致病菌,最终可能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工作造成威胁,从而危害人类健康[2]。

  (三)规模化畜牧养殖利用肥料质量难以保障

  在传统畜牧散养过程当中,其所利用的通常为农家有机肥。随着规模化畜牧养殖的推进,化学肥料取而代之。尽管化学肥料具有使用定量、操作方便且低廉高效等优点,但畜牧产出的粪便及尿液中含有化学成分。在没有良好污水循环设施的处理下,这些废物无法实现有效回收利用,化学元素的肆意传播也对我们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二、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影响原因剖析

  (一)养殖模式及规模发生根本变化

  传统畜牧养殖中,养殖规模小且多分散,因此对养殖动物产生的废弃物用以处理,但集中处理不仅成本较高,且容易处理不彻底,因而对环境造成破坏。

  (二)化学原料的过度添加

  为了保证养殖动物的快速繁殖、出栏,规模化养殖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化学制剂进行养殖操作,从成本上化学原料也远比有机肥便宜,但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却无法被利用。

  (三)必要污染处理设备的缺乏

  大部分农户将注意力集中在提高收入上,忽略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应对规模化畜牧养殖的配套基础设施缺失。受限于资金及其他条件,多数规模化畜牧养殖农户没有添加污水处理设备,导致产生的废弃物得不到及时妥善处理。

  三、应对策略

  (一)树立生态循环观念,加强废弃物管理

  我们在肯定规模化畜牧场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当正视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而其有否控制余地与畜牧场的管理者是分不开的。因此应当加强对管理者环保理念的树立及培养,引导他们加强对各种废弃物的回收与管理,鼓励农户寻找环境与生产中的平衡支点,优化畜牧产品的品质管理。

  (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环境监测

  环保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规模化畜牧业的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调控作用,着力引导管理者及相关农户的科学化管理水平。主要可以表现在:对环境进行利弊要素分析,建立全面的激励机制,出现问题的进行整改,保持科学先进性的农户给予政策倾斜,从鼓励农户积极性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扶植研发力量,鼓励相关专业学生进行污染处理设备的研发,优化现有污染处理资源,争取研制出易操作、价低廉的处理设备,能够使农户迅速接受并广泛应用。

  (三)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与利用

  规模化畜牧管理的一大难点在于对其排泄物及废弃物的管理,工作流程繁琐且数量庞大。因此作为职能部门应当建立规范且完善的废物管理设施,通过控制排放或研制新的降解循环系统实现废物循环回收利用。可以与生物科技公司、化肥厂等相关企业进行协作的方式,寻找几者当中利益平衡点,通过发挥供应链的作用,最终实现基于保护环境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翁伯琦,雷锦桂.集约化畜牧业污染现状分析及资源化循环利用对策思考[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1).

  [2]莫琼才,冯石慧,朱贤龙.我取畜牧生产污染与环保初探[J].广西畜牧兽医,2013(04).

【畜牧业保险赔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精选11篇)】相关文章:

音乐表演存在的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11-23

保险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成效提升策略论文09-05

国企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论文08-26

解决医院财务分析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文12-02

初中的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论文03-02

医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01-31

谈大学公共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现今论文07-20

企业中层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2-02

法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研究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