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的论文

时间:2022-11-09 20:02:44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挫折教育的论文3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挫折教育的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挫折教育的论文3篇

关于挫折教育的论文1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个性,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个人的品德教育,为此,德育是我国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它历来都被人们所关注着,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今天生活在幼儿园的孩子,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将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需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因为有竞争,就会有失意,有挫折。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有的人可能会怯步不前、萎靡不振;而有的人却敢于面对挫折,并以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把自己锻炼得更加坚强、更具有适应能力,成为生活的强者。为什么同一环境同一问题,竟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呢?究其原因,因为前者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敢正视困难与挫折;后者却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能自如地应付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幼儿期,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正确地面对挫折,克服挫折,从而使其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地增强。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如果长期生活在舒适顺利的环境中,缺乏艰难困苦的磨练和经受挫折的体验,就会使他们一遇到打击,不顺利就不知所措,使他们经不得委屈、责难,就像温室里的花见不得风雨的洗礼一样,其结果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障碍,表现为人格发展的不成熟和不健全。相反,在儿童生活的过程中,如果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一些失败、挫折的磨练,让他们明白成长的过程是充满坎坷的,而不是想像中的一帆风顺,这样就会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勇敢坚强。尤其是城市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大多没有经历过逆境,要想让这些孩子成材,就更应该让他们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应有的挫折教育,让他们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呢?

  首先,应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好胜心,这是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挫折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众所周知,自信心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注重孩子早期自信心的培养,将使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这就需要成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激发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面对孩子给予正面的鼓励,使孩子经常体验成功的快乐。要放手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实践,如唱歌、跳舞、讲故事、到邻居家借东西等。允许孩子有广泛探索的自由,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更应给予帮助,即使幼儿做得不太好,我们也要用赞许的话语鼓励孩子去做,告诉他:你行。千万不要用消极的语言刺激他们,一味埋怨,粗暴指责,尤其是对那些自信心较弱的幼儿,更需要耐心、细致的教育,使他们慢慢扭转“我不行”的思维定势。孩子有了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他也能靠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去迎接困难,战胜困难。

  其次,要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挫折环境,提高耐挫力。挫折对每个人都是难以避免的,但在相同的情况下,每个人的主观感受不尽相同。

  比如,对某个人构成的挫折环境,对另一个人并不一定也构成挫折。形成这种个体差异的原因,主要与挫折容忍力有关。挫折容忍力是个人承受环境打击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增强耐挫力是“挫折教育”的关键,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一些适当的挫折环境,教育孩子容忍、接受并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挫折。例如,不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可想而知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对孩子的许多合理和不合理的要求,都会尽力给予满足,一旦没有依从孩子的愿望,他们就会哭闹不休,大人们心疼孩子,就会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而尽量满足让其高兴,以至于孩子看到好玩的玩具,好吃的东西,就非要得到,这样的结果,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一个人的需要如果长期容易得到满足,没有经受挫折的经历,长大后就会对竞争的社会产生不适应感和失落感,甚至形成不健全的人生观。因此,成人在遇到孩子提出过多需求时,要理智地对待分析,不应当满足的决不心软。正当合理的要求也要让孩子有所忍耐和等待,让他们懂得要得到东西需要付出相应的劳动和努力。

  第三,要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引导其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及日常生活学习中,常遭受失败。我们应当帮助其获得勇气,去做新的尝试,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并有意识地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失败及如何在失败中把握自己的心态。要让他们知道,人生中有胜利、成功的时候,也有失败、挫折的时候。成功和胜利固然是每个人渴望得到的,但挫折与失败却是人生另一种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能使他们成长和成熟。关键是如何对待:顺利、成功不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失败时也不消极悲观,失败了也能为同伴的胜利欢呼,庆祝。这种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会让他们正确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大大小小的荣辱和成败。

  第四,帮助幼儿对待现实而不是怜悯。

  幼儿对大人的态度是很敏感的即使这种态度没有明确表达出来。如果我们对孩子怜悯,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更应该怜悯自己,因此而不去面对困难,想办法解决困难,而是依赖别人,等着别人来帮助自己,安慰自己。比如,孩子跌倒了,有的家长不是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而是赶紧把他抱起来,一边安慰一边拍打地板。虽然孩子很快地停止了哭泣,但留在孩子心中的影响却是不乐观的。因为在这些小事上会形成一种一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情就要求安慰和补偿,而对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而是束手无策,或是向别人转嫁自己的苦恼,没有了抵御挫折的能力。

  第五,让孩子在犯错中积累经验和勇气。

  许多家长总是害怕孩子犯错误或遭遇失败,于是事事包办代替,以至于有的孩子到了三、四岁还不会自己穿衣吃饭,长大了还一点家务都不会做,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父母减轻负担。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适应社会上的竞争吗?相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若能培养孩子积极的精神,成功时给予庆祝,失败时给予鼓励支持,这样才能让孩子在自信、自强中成长。况且,犯错误是孩子的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假如大人在孩子犯错时教给他们正确的做法,让他们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就会将原来的“犯错”转变成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如果只是一味地谴责、恐吓,虽然出发点是好的,怕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孩子会因怕再受责骂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

  当然,让孩子经受一些挫折磨练时,也不能不讲究方法和实际情况。因为太多的挫折会让孩子产生消极情绪,使孩子的性格变得暴躁、自卑,甚至发生人格偏差。

  人生路途上,风风雨雨,我们不应当只为幼儿遮风挡雨,保护他们不受挫折,而应当让他们在风雨中成长,在自立中磨练,让他们在将来的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关于挫折教育的论文2

  一、理解训练,教出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有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用任性的方式来获得自己的欲求,一旦不能得到满足,蛮横的行为甚至从家中上演到超市、商场、玩具店等等。有的孩子则显得很懂事,令其他父母羡慕。其实,这种善解人意是父母可以教出来的。平时,父母拒绝孩子合理的要求,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拒绝的理由,并且理由要充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如在超市购物,孩子吵着要买奥特曼机器人。父母可以耐心地告诉孩子:首先,家里有同样的玩具。现在只是图新鲜,玩一阵子便会搁一边不理了。其次,玩具太贵,这个钱可以用来给宝宝买其他玩具等,不能浪费钱。这样分析之后,孩子便会立即明白父母的意思,不会再纠缠不清地闹腾了。相信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形,孩子还会学会自己分析需求呢。

  二、尝试训练,培养胆大心细的好孩子

  一些孩子在家人面前说起来眉飞色舞,一旦家里来客人了,父母邀请他在客人面前表演一个节目(比如唱首歌曲),平日一向活灵活现的孩子突然变得退退缩缩,不愿在外人面前展示自己。家长强迫,孩子不愿,闹得很不开心。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原因:宝宝平时是在自然的情境下表演,一下子让他转换到一个正式的场合,或多或少会害怕或者害羞。父母可以试着先这样做:在晚上休闲的时候,一家人当观众,尝试让宝宝表演节目给家人看。对于孩子的表演,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孩子的自信。接着,可以邀请邻居小朋友来欣赏表演,或者到邻居家互相表演,逐渐培育孩子展示自我的欲望,丰富表演的经验,让孩子在展示中变得自信大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尝试,需要父母给孩子机会。如独自去超市买东西、去邻居家送东西等等。但父母的暗中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三、分析训练,塑造不骄不馁的好孩子

  经常有孩子回家报喜不报忧,在幼儿园得了小红花,回家便邀功请赏,要这要那。如果挨了批评,会默不支声。这跟父母平时对孩子的期望和表现是息息相关的。孩子得到表扬,父母觉得荣耀,孩子挨了批评,父母会责怪。长此下去,孩子便会报喜不报忧。家庭中,父母长辈有时会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如下棋。有的孩子赢了很开心,输了则会赌气、甚至哭闹。因此,有的父母长辈为了孩子开心,会故意输棋,孩子成了输不起的人。父母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无论孩子是优是劣,家长都应与孩子坦然面对,分析成功与失败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法,明晰努力的方向,塑造一个胜不骄、败不馁的好孩子。

  四、目标训练,练出坚持不懈的好孩子

  房间里,孩子一个人自由玩积木,津津乐道,还能对自己建造的东西讲得绘声绘色。而当父母提出新要求搭一座城堡花园时,孩子不乐意了,一句我不会搪塞逃避任务。面对孩子知难就退的情形,父母可以尝试将城堡花园目标进行分解。比如,第一天先试着造一座尖顶的高楼,第二天试着造两栋连在一起的高楼,第三天尝试造围墙,第四天尝试建构花园,到了第五天,孩子就可以轻松地造出城堡花园。其实,当孩子遇到一件事情过于困难时,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鼓励孩子分阶段去实现小目标,直到实现大目标,培养孩子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好品质。挫折教育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的、终身的教育方式。生活中看起来很普通的事例,都是进行挫折教育的好时机。如果父母能够抓住这些小事情,注重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意志力、心理素质等,孩子遇到挫折,就会运用恰当的方法去处理,缓解消极情绪,战胜挫折。

关于挫折教育的论文3

  【摘 要】雄鹰之所以能张弛翱翔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的迎风而上。现在我们所面对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因此他们的成长非常安逸,而这种过度的安逸却无形之中剥夺了学生经历挫折、挑战挫折的经历,而一旦脱离家庭的温室,他们将无法正视挫折、挑战挫折、战胜挫折,甚至被挫折打败。

  【关键词】挫折;基础;幼儿;情景;榜样

  “养尊处优”,这个成语可以完美地展现当代幼儿的特点。目前,大多家庭都只生一个子女,因而对孩子宠爱有加,他们从小都习惯了养尊处优,因而受不了一丁点挫折。因此,一旦孩子遇到挫折,他们便不知所措。当然,当孩子受到挫折时,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走进了一些误区,具体表现为:以批评为主,让孩子服输;运用一些不利于孩子发展的体罚形式;毫无目的的让孩子吃苦等。其实,这些方法对于年龄尚小的幼儿并不奏效。挫折教育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启发;挫折教育要从意识出发,注重后天培养;挫折教育要注重方法,并结合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展开等。

  一、引导正确认识挫折,奠定教育基础

  人生道路上,难免会磕磕碰碰,遇到不同的挫折。也就是说,挫折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不能避免挫折。而幼儿阶段是教师引导幼儿们正确认识挫折的黄金时期,为此,作为教师,要利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式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从而奠定挫折教育的基础。但传统挫折教育中,教师却走进教育误区,即避开挫折教育,怕幼儿幼小的心灵难以接受。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教师要走出误区,直面挫折才是正确的做法。

  例如:有一次,教师开展“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活动,孩子们玩得不亦说乎。在游戏活动中,有幼儿扮演“老鹰”;有幼儿扮演“小鸡”;有幼儿扮演“母鸡”,幼儿们在游戏中玩得非常开心。但是,由于这个游戏需要一定程度的跑动起来,一个挨着一个抓紧前面小朋友的衣服,因此,在“老鹰”尝试抓“小鸡”时,有一位小朋友摔倒了。教师观察了一下,这名幼儿只是轻微摔倒一下,并无大碍,但是这名幼儿却赖在地上不起来,并非常生气,同时好像等着教师过来扶起来,并安慰,要不然就是不起来,也不管游戏是否要继续进行。此时,教师并没有直接扶起幼儿,而是走到这名幼儿身边,微笑着说着:“这是游戏中的一点点小挫折,轻微跌倒,要主动爬起来,和小朋友继续进行游戏哦,这样你会玩得更加开心。”通过教师的引导,这名幼儿开始尝试站起来,很快继续投入游戏中。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微笑打动幼儿,让幼儿直面挫折,认识挫折。此外,如果扮演“老鹰”角色的幼儿总是抓不到“小鸡”,也会感受到挫折,教师要趁势引导幼儿直面挫折。

  二、科学设计现实情景,展开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幼儿遇到挫折时,才展开教育。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科学设计现实生活中幼儿们可能遇到的挫折情景,在情景中展开挫折教育。这样一来,当幼儿遇到挫折时,则会自主处理遇到的挫折,而不是等待、发怒、害怕等。

  例如:在幼儿园中,穿鞋子,系鞋带是每天生活的必须。但是,对于小班的幼儿们,系鞋带对于他们并不是那么简单。一般出门前,都是由父母帮忙穿戴好,因而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弱。针对此,教师设计设计现实情景,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此次活动为“我会系鞋带,我很棒”。以往幼儿们不会系鞋带时,都是跑到教师面前请求帮忙,这样不利于孩子们发展。为此,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拿起自己的鞋子,看一看谁会系鞋带。这样一来,幼儿们主动开动脑筋,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为了达到效果,教师可以拿起自己的鞋子做示范,让幼儿模仿,以更快地掌握方法。在情景活动中,有个别幼儿总是不会系鞋带,于是想到放弃学的念头。教师观察到后,进行挫折教育:小朋友,你看,系鞋带多简单啊,老师再示范一遍,你跟着系鞋带好不好?这名幼儿产生了兴趣,于是跟着教师慢慢系鞋带,终于成功了。师:你好棒,你看,你战胜挫折了(竖起大拇指)。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并没有指责幼儿笨、学不会等,而是再亲自指导,教会幼儿,让幼儿自主战胜挫折,从而走出挫折教育误区。

  三、注重发挥榜样作用,增强抗挫能力

  榜样对于幼儿具有感染性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榜样人物,模仿他们的行为以及处理挫折的方法,从而增强幼儿的抗挫能力。在带领幼儿学习榜样人物时,教师要注重启发与引导。

  例如:教师可以引进轮椅上的霍金、海伦.凯勒等著名的人残志坚的人物,带领幼儿们学习,让他们知道这些人物虽然遇到了很多挫折,但是都战胜了挫折,并取得卓越的成就。由于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在学习这些榜样人物时,教师要利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运用到幼儿园生活中,如在进行走平衡木时,有一些胆小的幼儿不敢走,教师则以身边的幼儿为榜样,激励幼儿。师:你看,这位小朋友多勇敢,一下子走过去。再想想我们学习的霍金,他双腿不便,但是仍然能够战胜很多困难。老师相信,你也可以的,大胆试一试。在榜样的影响下,一些幼儿开始克服自己的畏惧心理,大胆走上平衡木,顺利通过。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教师给幼儿贴上“胆小鬼”这个标签,那么幼儿永远无法战胜挫折。相反,发挥榜样作用,并利用语言激励,则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并增强幼儿的抗挫能力。

  总之,教师要在幼儿阶段开始注重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教师要让幼儿们直面挫折,想办法战胜挫折,但要在幼儿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以避免挫折教育这段幼儿的羽翼。

【挫折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10-20

关于挫折教育的论文11-08

关于挫折教育的论文11-08

体育挫折教育的研究论文07-03

基于挫折教育的中学体育的论文07-05

中学生的挫折教育论文04-24

家庭教育中挫折教育研究的论文10-23

关于品德教育中挫折教育的论文11-07

挫折教育与提高体育教育价值探究论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