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监测生产性及业务创新论文

时间:2020-08-11 16:18:24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环境监测生产性及业务创新论文

  环境监测是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获取活动( 测之本义) ,并且是与环境监管相关的那部分活动( 监之本义) 。环境监测的发展壮大已充分显示出其专业性、系统性、规模化和标准化等现代社会化生产特征。面对当前环境监测需求的快速增长与现实监测能力不足的矛盾、监测公司快速发展与监测产业宏观管理滞后等深层次问题[1-2],希望通过对环境监测本质特性的思考及对监测业务问题的分析,为环境监测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浅析环境监测生产性及业务创新论文

  1 环境监测的生产性探讨

  1. 1 环境监测主体的生产性

  环境监测与传统的社会化大生产有着密切而特殊的联系。社会化大生产产生环境污染物( 或破坏生态) ,产品进入另一生产或生活消费时又会产生新的污染,污染物进入环境还可能产生次生污染。正如针对产品的检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个环节一样,针对污染物排放及其对环境质量影响的检测( 即环境监测) 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个环节。所以,社会化大生产是环境监测的本源,因而也是最根本的责任主体。

  需要强调的是,从总体和长远看,社会化大生产也是环境监测的对象主体,或者说污染源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主要业务。一方面,污染源量大、面广,排放污染因子众多,排放方式复杂、多变,落实“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环境政策需要大量的监测信息支撑。另一方面,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单从环境质量变化来追踪评价污染源影响,可能会受监测能力和综合分析水平的限制而掩盖污染源的影响; 而一旦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变再回过来溯源、控制排污或修复环境,往往事倍功半。

  1. 2 环境监测过程的生产性

  由于环境监测的科学技术性、与管理的渊源以及环境资源公共性,通常被归属到技术服务行业而区别于传统的生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产业的普及,广义的生产也涵盖了技术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环境监测发展先后经历了与环境科研分家、与管理职能分离以及监测信息公开“三级跳”,目前又面临社会监测公司涌现和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的新形势,在此背景下将环境监测与生产相联系不难理解。

  事实上,环境监测从任务和方案开始,经过布点、采样、保存、运送、前处理、分析测试,到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等过程,有劳动者和工具、有投入产出、有程序规范、有控制反馈、有质量效率、有成本效益等,都充分体现了社会性、系统性、重复性、规模化和标准化等社会化生产特征,与其他社会化生产没有本质区别,也是一个社会化的生产过程。随着环境监测现代化、服务供应的社会化、作业的标准化以及社会监测公司的参与,环境监测将越来越显示出现代社会化生产特征。其中,监测人员创造了劳动价值; 监测人员技术能力、仪器先进性、管理水平以及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决定了生产力; 环境监测站行政管理、机制体制、价值评价与效益分配、与排污企业及与社会监测机构的关系等体现了环境监测的生产关系。

  1. 3 环境监测价值的生产性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向企业、政府和社会提供用于生产自控、行政监管和公众服务的环境监测产品,并通过产品使用实现其价值。用户对环境监测产品的要求除了合格的质量与足够的数量外,还包括合理的产品结构。产品结构中横向结构包括环境质量与污染源、水气声渣( 土) 辐射等不同要素监测产品的数量分布和质量水平; 纵向结构包括初级产品与深加工产品、主导产品与专用产品、传统产品与高新产品等数量分布和质量水平。

  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建立在监测数据基础上的环境监测报告是环境监测信息文本化的成果,用户使用的表面上是环境监测数据,实质上是数据所蕴藏的环境监测信息,其真正的使用价值在于减少相应的不确定性,可用信息熵度量。

  H = -Σ pi logbpi( 1)

  式中: H 为信息熵,pi为第i 项分量概率,b 为对数底,分量项数。

  例如,华中某林区政府所在地设有省级空气自动监测站并发布日报( 非研究性或背景点) ,2003—2013 年统计结果表明,其空气质量优良率接近100%( 每年0 或1 d 超过二级标准) 。该站每日数据量很大,但用空气质量是否优良( b = 2,p1→1,且p2→0) 评价每日监测信息量,则趋近于0。相反,假如某污染源排放可能超标,也可能达标,概率各50%,那么,此项监测信息量最大( H = 1) 。这2 个简单案例指示了一条理解环境监测产品使用价值的新思路,值得深入探讨。

  2 环境监测业务中逆生产性问题分析

  前文从环境监测与传统社会化大生产联系的'紧密性、环境监测过程的生产性和环境监测成果的产品性3 方面探讨了环境监测的生产性。这3个方面相互联系,反映了环境监测的本质特征,环境监测业务应适应其生产性。以下分析环境监测业务中逆生产性问题。

  2. 1 污染源监测地位和作用问题

  根据环境监测生产性,污染源监测应是环境监测的重点。研究人员习惯于从污染后的环境倒推去找污染源,环境监测工作偏重环境质量,集中于环境中已污染的因子,污染源监测信息不足[3]等,带来了近年灰霾及其源解析、土壤污染及其防治专项之类的被动问题,从反面为污染源作为环境监测对象主体提供了支持。近几年,全国上下加强了污染源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测已在国控、部分省控重点污染源上快速铺开,第三方运营、企业自测迅猛发展,商业监测公司进入污染源监测,但是在线监测项目有限且质量堪忧,社会监测在行政管理、商业运行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还在摸索,污染源监测整体上仍然缺乏前瞻性、全面性、系统性、持续性、实效性和质量保证,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仍然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在对污染源监测地位和作用认识上的偏颇,也与长期以来监测整体生产能力不足、管理水平跟不上有关。

  2. 2 环境监测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一是生产过程策划、控制与反馈问题。完整的环境监测生产过程应包括任务下达( 产品设计) 、生产( 接受任务、布点、采样、分析、报告) 和成果应用( 产品价值实现及再生产) 3 大环节,需要系统的策划、有效的控制和必要的反馈。但是,现实业务中,重生产环节、轻产品设计和成果应用( 重小环节轻大环节) ,重程序轻时效,重实验室分析轻布点和采样,重实际样品轻与之相关的工况和水文条件等现象,造成任务下达超越生产能力、产品设计与需求脱节、基础数据不扎实、高水平产品缺乏、成果的应用不畅和产品过时等问题,甚至隐藏着“设计( 任务) - 生产- 应用”负反馈的风险。问题的成因与环境监测生产方式有关,实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体现。

  二是人力资源问题。目前,社会监测机构尚在发展探索之中,各级环境监测站是环境监测的主要力量。近10 a,虽然环境监测站配置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但是人力资源保障不力、人机不匹配影响了环境监测生产力的发挥[4]。环境监测站人员结构中管理人员比例普遍偏高,有些站在编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 技术人员层次结构中,环境监测采样、分析、质控等生产基础性人力资源不强、不稳,技术领军人才、优秀综合分析人才和高级生产与技术管理人才匮乏; 人才素质评价偏重知识和学历,缺乏与环境监测生产性相适应的创新意识、务实作风和团队精神。

  三是生产组织与管理问题。环境监测站及监测系统组织结构建立在与行政区划和行政层级相关的机制体制上,通常行政化色彩浓厚,基层监测站“小而全”、省级监测站“全而同”的结构影响专业质量和规模效益。通常有行政、技术和质量3套管理体系并行,其中行政体系最为成熟,也因人权与事权不协调而与生产性冲突最大。技术体系未摆脱科研文化的束缚,也未跟上现代社会化生产管理步伐。质量管理体系大多直接套用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体系,只是针对实验室的最基本的、通用的能力要求,有其局限性。这3 套管理体系需要改进,并整合成统一的环境监测生产管理体系。

  2. 3 环境监测产品信息和使用价值问题

  环境监测信息产品需要通过应用来实现价值,而不同的用户可能需要不同的信息,相同用户在不同时期可能需要不同的信息。目前环境监测产品信息和使用价值问题突出表现在3 方面: 产品设计未能充分识别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 综合分析缺乏必要的监测信息提取、相关信息综合和监测信息产品再加工过程,建立在各级监测站( 生产者) 分工之上的、或仅由数据上传或统计形成的监测业务结构不能代替环境监测信息产品应有的层级结构; 理论与方法体系问题。前文所列案例挑战了现行的环境监测点位设置及成果表达等理论和方法,体现了创新环境监测业务的必要性。

  3 环境监测业务创新建议

  从逆生产性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中可总结出环境监测业亟待发展的3 大方向,即加强污染源监测、发挥环境监测生产能力、提升环境监测信息产品使用价值。这3 方面的发展都需要通过环境监测业务创新来实现。

  3. 1 创新环境监测站生产方式

  一是明确各级环境监测站职能定位,强化污染源监测。新环保法的实施对环境监测站职能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定位可能见仁见智[2],监测站自身应有自己的定位思考。如省级监测站的定位为①发挥人才、设备、技术和管理优势,在高新监测科技应用、高新监测产品开发、质量控制与品质提升上起主导和引领作用。②突出重点任务和主导产品,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导做好污染源监测,同时做好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考核监测。③履行公益职能,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和城市区域空气环境质量为重点,做好环境质量监控预警监测,做好环境投诉和应急监测。④监测行业监管技术支持或研究性监测。无论最终怎样定位,环境监测站生产力资源占主导地位,应在污染源监测( 尤其是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上起主导作用。

  二是优化环境监测生产方式,改进生产流程。①创新管理体系。改进和整合环境监测站现行的行政、技术和质量3 套管理体系,形成统一的环境监测生产管理体系,并逐步去行政化,积极推行公司化管理。通过管理体系创新,优先解决人才问题,保障采样、分析等基础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促进环境监测综合分析人才和生产管理人才发展。②整合监测系统资源。针对基层环境监测站“小而全”、省级环境监测站“全而同”的问题,面向质量和效率,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促使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环境监测站功能和专业分化、层次结构分化,发展区域特色站。对污染源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等可以整合常规业务,可在省或市相应层面上整合力量,实现专业质量和规模效益。③改进生产流程。重点针对环境监测生产过程中“重小环节、轻大环节”问题,结合资源整合和理论方法创新,积极强化产品设计,主动促进产品应用,建立“设计- 生产- 应用”正反馈机制。

  三是做好环境监测信息大文章,创新环境监测理论和方法。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现代管理学理论和方法丰富和发展环境监测理论和方法,任重道远。当前应着手2 项探索: ①保障信息有用。组织专门力量,配合监测管理部门,认真调查、分析、研究监测信息产品需求,科学而实用地设计产品,并优化产品结构,通过理论和方法创新提升环境监测信息产品使用价值。②保障信息充分。针对基础数据不扎实问题,将采样点位( 断面) 和频次设计建立在对污染源排放和水文等相关环境条件调查分析、统计和信息量评估基础上,以保障样品所代表的信息充分。

  3. 2 发展社会监测力量

  一方面,应充分认识社会监测力量的重要性。社会监测力量是环境监测生产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监测力量有利于改进环境监测生产方式,也符合各方整体和长远利益。尤其是在污染源监测方面,如果没有社会监测力量加入,仅靠现有的环境监测站系统难以满足污染源监测需求。另外,竞争机制的引入有利于降低环境监测成本、改进质量和提高效率,有利于优化环境监测产品结构。

  另一方面,社会监测公司良莠不齐,应保障社会监测力量健康发展。①重视环境监测生产的特殊性,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与长远关系。②监测市场发育需要一个过程,且在区域上不平衡,应找准进入时机和业务区域。③环境监测市场容量有限而监测生产能力( 尤其是环境监测站系统生产能力) 会不断提高,应注意生产规模控制和业务范围的优化,避免机构雷同,实现能力互补。

  3. 3 加强环境监测行业监管

  一是通过顶层设计强化污染源监测。创新环境监测业务3 大方向都离不开环境监测行业主管部门顶层设计,尤其是污染源监测,政策性强,关系复杂,主管部门应及时针对污染源监测管理加强相关政策研究,做好顶层设计。

  二是从行政管理和制度建设上促进环境监测生产方式变革。制定环境监测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提高监测生产力为导向,通过改进环境监测站用人机制体制,实现环境监测事业单位目标。结合各地实际,稳步推进社会监测力量健康发展,逐步培育环境监测市场,着力协调和引导环境监测资源优化组合、分工协作与有序竞争。当前,应避免在市场不成熟时盲目扩大、在管理未就绪时急于推进、在质量与诚信无保障时疏于监管,以保障社会环境监测力量健康发展。

  三是支持理论和方法创新促进环境监测产业发展。从国家层面,通过科研支持等形式促进环境监测理论和方法创新,包括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和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丰富和发展环境监测理论和方法,以此带动环境监测产业大发展。

【浅析环境监测生产性及业务创新论文】相关文章:

1.谈环境监测生产性及业务创新论文

2.浅析MBA教育的创新设计及未来发展论文

3.浅析激活思维提高创新力论文

4.浅析企业管理创新的论文

5.浅析报纸美术编辑创新路径论文

6.浅析职业美术教育创新论文

7.浅析机电一体化创新及发展方向论文

8.浅析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