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自主创新的理论、国际经验和模型构建论文

时间:2020-07-30 18:59:49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探讨自主创新的理论、国际经验和模型构建论文

  [内容提要] 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不断取得进步的动力之一,世界各国都将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任务加以实施,我国也不例外。近期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的重大决策,表明自主创新已被提升到战略地位。基于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本文着重探讨了自主创新的理论源泉、国际经验,并从中加以提炼,构建出自主创新的理论模型。

探讨自主创新的理论、国际经验和模型构建论文

  [关键词] 自主创新,国际经验,理论模型

  自主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最近,我国政府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是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既然自主创新如此重要,那么自主创新的理论依据为何?从自主创新的国际经验中能获得哪些启示?能否构造一个自主创新的理论模型?这一系列问题本文将给予有益的探讨。

  自主创新的理论探讨

  1.自主创新的理论溯源

  谈及创新理论不得不提及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随后又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中对创新理论进行了完善。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即:①引进新产品;②创造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的市场;④控制新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供应来源;⑤实现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是创新的必备条件,而企业家精神是创新的灵魂。熊彼特不仅注意到技术创新,还注意到了制度创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增长使经济学家对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生了兴趣,形成了技术创新理论的三个流派:

  一是以经济学家索洛、阿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新古典学派。运用新古典生产函数原理和数学技巧,表明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技术创新。由于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是有限的,所以增加资本、劳动的投入量不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要素,而技术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源泉。

  二是以曼斯菲尔德、卡曼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新熊彼特学派。曼斯菲尔德研究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新技术在部门内的推广过程。卡曼和施瓦茨认为决定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有三:一是竞争程度。竞争引起创新的必要性,并决定创新的强度,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获得比其他竞争者更多的利润。二是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越大,企业的创新能力越强,通过创新开拓的市场也越大。三是垄断程度。某个或某些企业对某类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对市场控制越强,则创新越不易被模仿,从而同一创新发挥效力的时间也越长。

  三是以弗里曼和纳尔逊为代表的国家创新系统学派。英国学者弗里曼20世纪80年代在考察日本时发现,日本的创新活动无处不在,创新者包括工人、管理者、政府等。由此,弗里曼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认为创新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功劳,而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即前者包括国民经济中所涉及引入和扩散新产品、新过程和新系统的所有机构,而后者则是与创新活动直接相关的机构。纳尔逊则是以美国为案例,分析国家支持技术进步的一般制度结构。他归纳出的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是,国家的研发经费主要用于国防科研,政府对创新的直接投入很少,美国的高科技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角。国家创新体系是通过其相互作用决定某国企业创新活动的一级机构。

  除了技术创新学派外,创新研究还产生了制度创新学派。制度创新论以两个流派为其代表:一是以加尔布雷斯、缪尔达尔、海尔布伦纳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该派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弊端进行了有力批判,认为只有对现存的制度进行变革才能促进创新,但是该派没有形成一套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从而不为正统经济学者所推崇,在学界影响有限。二是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该派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制度。他们认为: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制度安排将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经济增长的源泉并非是技术进步和创新,而是有效的制度供给。

  国外学者的创新理论研究揭示了创新特别是技术和制度创新的形成机理以及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特别是国家创新理论体系的提出,使人们充分意识到创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战略性地位。但是,由于制度和时代的约束,这些理论研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过于强调创新的作用,忽视了其他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对经济转轨条件下创新的生成和运作机理没有深入研究;没有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对创新生成和运作机理的影响;没有构建一个完整的自主创新理论模型等等。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学者在对西方创新理论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万君康全面剖析了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关联性、差异性,提出产业技术创新的三种战略模式:领先型、紧跟型、模仿型。李思一以韩国和巴西为案例,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张景安从理论上探讨了建立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对地区竞争力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义。周振华分析了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联系,认为自主创新通过改变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生产的可能性空间、弱化经济周期,从而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王一鸣则研究了导致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的内外制约因素。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就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技术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做了不少研究。

  我国学者对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体现在: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宏、微观原因做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对国外自主创新的理论及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归纳出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思想;对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澄清了现阶段自主创新所应有的地位;探索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路径,国家创新体系的模式选择。从整体上看,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以理论的应用为主,对自主创新的理论提炼不够,至少目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自主创新理论体系。

  2.自主创新内涵的科学界定

  自主创新的理论溯源告诉我们,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那么究竟何谓自主创新?在对自主创新内涵科学界定之前,有必要对一些认识问题进行澄清:

  (1)不能把自主创新的主体仅仅归结为企业,事实表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也是创新主体之一,自主创新的主体是多元化的,这是由一些创新对象的经济特性所决定的。如基础科学创新,基础科学具有公共产品性质,投入巨大但收益却有极强的外部性,此时,政府对基础科学的投入显得尤为必要。当然,在多元化的主体中,企业应当处于核心地位,毕竟企业为追求创新收益而进行的各项创新活动,占据着主导地位。

  (2)自主创新的对象也呈多元化状态,不仅有技术、制度的创新,还有管理、组织、思想等一系列能创造收益的创新,衡量的标准在于能否直接、间接为创新主体带来收益。

  (3)自主创新能否成为一种持续性行为,取决于其是否具备开放性特征。自主并不意味着对外部创新成果的拒绝,并不意味着“单干”,否则所谓的自主创新将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活动;相反,恰当

  的借鉴、合作对创新活动具有强力的推动作用。

  由此,本文认为自主创新实质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为核心的各创新主体出于竞争压力和追求创新超额收益的双重动力,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创新活动具有开放性特征。

  促进自主创新的国际经验

  世界经济发展历程表明,自主创新是强国之路,哪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在革命性、原创性技术的自主科技开发上领先,哪个国家就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强国,就在于美国开发了原子能、计算机等一系列科学技术。自主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科学的政策、制度措施保障,措施得力将使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反之,则自主创新能力徘徊不前。下面以德国、芬兰、韩国和巴西为例来探讨自主创新成功、失败的国际经验。

  1.发达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德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最近,一家世界权威机构在对自然和工程技术科学界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科研能力以82%的得票率位居全球第二,德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极强的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

  德国的产权制度、专利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一系列法律制度保障了创造发明的个人和企业利益,知识产权得到保护能激发人们投身于科学研究。充裕的研究经费和优越的研究条件,从而吸引和凝聚世界优秀创新人才。德国洪堡基金会与联邦科研部联合设立两项科研奖:一项是旨在奖励国内外顶尖科学家的沃尔夫冈—保尔奖,另一项是奖励杰出年轻科学家的索菲亚—克瓦雷夫斯卡亚奖。就奖金而言,它们是德国科学史上最高的奖励,在这种激励机制下,很多在国外工作的科学工作者纷纷来到德国。

  德国的高校体制为科研创新提供了宽松的研究环境。德国的高校一般采取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原则,因而校内开展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在这种机制下,德国高校都会主动到企业找课题和开展面向企业的科研。企业为了自身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需要,也在国家的支持下在高校建立研究中心、实验室和提供各种各样的科研项目及相应的经费。这样,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和联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德国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进行宏观管理并进行鼓励自主创新的制度构建。

  芬兰并非欧洲大国,但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连续第三年当选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芬兰的自主创新体系成功之处表现为:高比例投资教育和科技研发以及通过科学园为核心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孵化高新技术。

  长期以来,芬兰政府一直重视教育,不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芬兰政府每年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仅次于社会福利开支,在国家预算中占第二位。在加强教育投入的同时,政府还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目前,芬兰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已达到3.5%,超过日本和美国,在全球名列第三。在研究创新产品方面,企业只需要出资2/3,政府将资助余下的1/3。在芬兰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中,科学园扮演着重要角色。芬兰的科学园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和交汇点。芬兰的科学园全部建设在大学周围,通过相互参股、项目合作、成果转让与引进及进驻等多种方式,与校方实现了内在的有机融合。科学园一般是根据当地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优势来确定自己的专业领域,各种项目也围绕这些优势领域展开。芬兰几乎所有大公司都要在当地科学园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加强了科学园和科研机构及当地工业界的联系,有利于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新产品和服务。从芬兰1982年建立第一个科学园开始,目前总共建立了10个科学园,分布在全国10个城市,这10个科学园完成了芬兰90%的研究工作。科学园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政府支持特色明显。科学园为进驻企业提供小部分有偿服务和大部分无偿服务,最终尽量使收支持平。

  2.新兴市场国家的`自主创新体系构建

  韩国在凹世纪60年代还是世界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但只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走过了欧美国家花费100多年才能实现的工业化的历程,成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人均GDP达到10000多美元,其中,科技创新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韩国的自主创新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韩国科学技术处于初创时期,国家发展科技的政策主要是加大人才投资,推行各类教育;20世纪70年代针对战略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以国立研究所为主的技术支援体系,主要是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进;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成了三类研发机构:理工科大学、国立研究所和大企业研究所,这时强调企业是科技振兴的主体,政府对之进行行政指导。进入新世纪,韩国提出,.要通过对创新主体、创新要素、成果扩散、创新系统、社会基础等5大要素的改革和创新,逐步由对发达国家“模仿、追赶型”的研发模式转变为“创新型”模式。

  巴西也是政府主导型经济,比亚洲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起步大约早10年。但是,在20世纪 80年代韩国经济大发展时期,巴西遭受严重的经济混乱。以致到1993年,巴西的人均CDP还只有3 000美元,而韩国已经超过10 000美元。巴西政府根据发展和依赖理论,强调独立自主的科技发展。其特点为:大学和国立研究机构是科技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政府的研究开发资金占全国研究开发资金的大部分,研究开发成果很难用于产业发展;虽然实施了大型产业技术独立开发计划,但由于是跟随型的,致使开发落后;由于采取了鼓励引进外国资本,并不限制外资份额的产业政策,国内企业难以获取外国先进技术;本国企业在适当的进口限制下,没有强烈的技术发展需求,对研究开发投入很低。由于上述种种失误,巴西虽然早发展了10年,但由于长期形不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最终在技术经济上远远落后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总结可知:①技术落后国家要实现科技快速发展,在于构建一个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各创新主体间密切合作,形成自主创新的良性机制。②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政府必须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制度创新,满足创新主体的制度需求,但是政府不能代替企业的创新地位。③处于国家创新体系核心地位的是企业,它能否有效地整合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并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则是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④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动态调整两者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着重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跟踪模仿创新;

  当经济发展进入中高级阶段时,明确自主创新的主导地位,加强基础研究,是加快本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的理论和经验分析,本文认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质是创新主体在一定的制度环境压力和激励下,为获得创新的超额收益,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创新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个人、科研及教育机构等,其中企业处于核心地位。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创新主体的激励度强弱有别,从而创新速度、深度和广度有极大的差别。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等经济环境,只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类创新活动才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进发出来。由此,市场经济之间成为各国经济的发展取向,下面着重分析市场经济环境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处于创新活动的核心地位,企业创新活动的质量高低决定着一国或地区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的成败。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有其深刻的动因,即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面临极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竞争压力迫使

  企业不得不考虑采取创新活动去战胜竞争对手。然而,创新活动也需要相当的投入,一旦创新失败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创新成果也面临被无成本或低成本模仿的可能,可见创新活动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作为对创新成果先进性和风险性的回报,创新成果必然带来超额收益。因此,作为理性的创新主体,必然关心创新成果带来的预期超额收益能否得到保障。保障程度的强弱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等创新主体是否进行创新,以及创新活动的规模。

  创新成果的保护并不意味着企业能不断进行高质量的创新活动,它仅仅是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企业自身的制度建设对创新活动的激励程度,从另一方面决定了创新活动的质量高低。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是关键所在,着重设计一套科学的薪酬激励体系能有效激发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活动,如研发人员可以按一定比例分享创新利润等。加大企业自身对研发活动的经费投入,从制度安排上予以保障,避免主观随意性。注意与科研机构、政府、其他企业等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上的战略联合,以形成开放性的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体系。

  保护创新主体获得创新活动中所带来的预期超额收益,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如产权制度、专利制度以及相应的司法制度等,从而减少创新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创新主体的激励。制度安排离不开政府的行为。政府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实质是统治集团的外在形式,因此,政府也具有经济人属性。在是否进行制度供给时,也要考虑其成本和收益。就创新活动而言,政府有很强的制度供给激励。从微观方面看,保护创新利益的制度安排能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从宏观方面看,创新成果的大量涌现能给政府带来更多的税收和技术进步,提升国家经济力、科技力,增强国家竞争优势。

  创新活动的规模和质量还依赖基础科学的积累。科技发展史表明,几次科技革命都是建立在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基础之上。基础科研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私人投资基础科研难以获得科研成果的全部收益,而且基础研究的投入巨大,研究周期很长。因此,基础研究的私人成本大于私人收益,但其社会收益却远大于社会成本,面临市场失灵的困境。既然市场无法解决基础研究的投入,政府承担相应的投入就显得尤为必要。政府应通过科研机构加大对基础科研的投入,加快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为创新活动构建一个坚实的知识平台。事实上,当今的科技强国,在基础科研上都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人力资源也是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人力资源的规模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主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各国的发展经验也表明,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拥有高存量人力资本的国家,经济科技发展迅速。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依赖于高效率的高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它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两项基础功能:一是根据市场需求从事人力资源的开发,为创新主体和政府提供人力资源,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本的存量;二是由于各高校设有众多的重点实验室,基础科研设施较为完善,而承担了相当数量的基础科研。由于高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和极强的外部性,投资额巨大且难以获得全部收益,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因此,需要政府给予巨大的投入。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已势不可挡,每个国家都是全球科技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所有科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需要通过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引进技术与知识。知识与技术的引进,一方面可以节约研发经费和时间,另一方面,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研发层次。技术与知识引进的规模是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当一国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时候,要尽可能大量引进国际上的成熟技术,节约创新成本,并加以消化和吸收。当经济、科技发展进入比较高的阶段时,自主创新的经济、科技条件已具备,技术与知识的引进就成为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辅助手段。

【探讨自主创新的理论、国际经验和模型构建论文】相关文章:

1.创新扩散模型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探讨论文

2.探讨以西方现代理论方法认识语言理论模型

3.国际贸易队伍创新构建

4.科技创新团队工作压力管理新模型的构建

5.国际贸易理论的论文

6.理论实践创新并举的论文

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思路探讨论文

8.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审计模型构建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