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家庭沟通状况论文

时间:2020-10-01 14:36:57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家庭沟通状况论文

  初等教育专业是高等学校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而设置的专业,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城镇化建设速度逐步加快,农村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边缘化倾向日益加剧,直接导致了初等教育专业招生吸引力较之以往明显减弱。以滁州某学院为例,近年来该专业所招收学生呈现出女生比例过大、纪律观念不强、学习状态较差的特点,学生现状所受诟病日趋明显。学生的成长成才是自我、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家庭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因素无法替代的,家长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教育理念、施教方法参差不齐,对孩子产生的差异性影响十分显著。家庭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沟通是最基本的途径,家长不同的沟通方式、沟通语言、沟通内容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有效的沟通会促进孩子正面情绪得到发展,失败的沟通则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严重者会导致逆反情绪趋于激化。本文通过问卷展开调查,实地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同家庭沟通的状况进行了解,以期对提高教育教学成效有一定帮助。

浅析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家庭沟通状况论文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象为滁州某学院初等教育专业在校学生,问卷在人口统计学基础上,从家庭生活现状、沟通频率、沟通内容、沟通方式、沟通语言、存在问题及原因等维度进行调查。问卷填写过程中,由班主任现场监督、指导,力求填写结果客观真实准确。

  二、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5 份,收回问卷178 份,有效问卷170 份。笔者对问卷设计问题的答案作了详细统计,并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分析。

  ( 一) 父母缺位现象比较明显

  由数据可知,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同父母双亲生活在一起的学生比例为58. 82%; 除去上述人员,有近一半的学生不能同爸爸妈妈同时生活在一起,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比例高达21. 18%。单独同母亲或单独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学生不在少数,比例达20%。可见,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缺位较明显。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父母亲从事的行业类别较为分散,工作岗位类型多种多样: 务工务农、个体经商、驾驶员、建筑装潢、事业单位、医务人员均有,其中,父亲务工务农比例达76. 54%,母亲务工务农比例高达90. 12%。父母亲务工务农是主流,占接受调查群体的绝大部分。个体经商占比为10%,位居第二。父母亲在事业单位或医疗卫生系统工作的比例只有4. 94% 和2.47%,此数据说明具有稳定工作的家长人数偏少,比例偏低,可反映出家长的整体知识水平不高。

  ( 二) 子女父母间沟通意愿不够强烈

  围绕沟通频率调查的数据显示,学生同家长的沟通基本以每周沟通一次为主,比例为72. 92%。基本不沟通这一极端状况出现的概率较低,比例为7. 1%。家长在陪孩子聊聊天、看看书、旅旅游方面,囿于各种因素,家长偶尔为之的比例为60%。有23. 53%的家庭从未开展共同聊天、看书、旅游活动,说明很多家长没有时间或者主观方面没有意愿去接近孩子、去走进孩子内心了解孩子,被动性倾向较为明显。

  ( 三) 沟通内容多以物质层面话题为主

  通过沟通的主要内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父母同孩子沟通交流时,对于“身体生活方面”话题关注的比例高达68. 24%。而对于孩子的学习关注度较低,仅为14.12%,对于人际交往和未来发展的关注同样处于比较低的程度。此数据可反映出,家长们物质层面的关注程度远高于精神层面,家长对孩子精神层面的关怀缺失较为严重。

  ( 四) 沟通方式需要调整

  数据显示,父母同子女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沟通交流、进餐时沟通交流、专门的谈心谈话均有。在诸多交流方式中,谈心谈话是最能走进彼此内心深处,产生思想共鸣的方式,但通过谈心谈话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的比例仅为42. 35%。比例尚不足被调查群体的一半,此现象值得深入思考。

  ( 五) 沟通语言需要改善

  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父母在同子女的沟通中,“我这么辛苦的赚钱,还不是为了你们”、“你别说了,我知道你现在想什么,还不是……”等话语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67. 05% 和27.06%,两者总计达94. 1%,“你怎么这么笨啊,教那么多次还教不会”这一选项被选次数也较多,比例达15. 29%。说明家长在子女面前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有明显的权威意识,主观上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了解程度较深,这种状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长对孩子个体尊重的程度不够高。

  ( 六) 家庭沟通问题原因多样化

  针对现状成因的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学生认为造成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共同语言不多,有效沟通很少,比例达52. 94%; 居于第二位的原因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比例为41. 18%,说明孩子对自身情况有一定了解,摆在第三位的问题是孩子过于自私,不关心他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比例达24. 71%,二、三位的数据说明学生能够较为客观地看待家庭沟通方面和自身存在问题;而认为家庭教育是门学问,父母需要学习培训以提高教育水平的比例也达到18. 82%。综合上述数据可知,认为责任在父母的一方的比例达71. 76%,而认为责任在子女的比例为65.99%,比例较之前者稍低。

  三、讨论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滁州某学院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同家庭之间的沟通现状并不是非常理想,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成因较多。

  ( 一) 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投入的精力偏少

  该学院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父母总体知识水平较低,多从事以体力为主的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外出打工忙于工作和生计,离孩子较远,对孩子的关注程度较低,无法实施有效的教育,多将孩子交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为照顾和教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教育孩子的模式属于隔代教育,弊端十分明显,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宠爱过度,二是易导致亲子隔阂,三是老人观念落后,不利于孩子成长。隔代教育容易使孩子缺乏规则意识,过于自我中心,跟父母沟通较少,感情冷漠,思想观念较为传统,不利于持久发展。父母亲的子女教育方面的投入精力偏少,对于子女成长成才势必产生不利的影响。

  ( 二) 家长注重物质提供而忽略思想引导

  对于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特殊阶段的学生而言,父母如能对其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的终身发展将会获益匪浅。由于从事职业的特殊性,日常繁重的劳动量和时间长期被占有,他们无法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子女的思想发展、学业进步提供有效帮助,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关注的是学生身体的发展状况和日常的生活状况,关注关怀止步于生活费用、日常饮食等,而对思想方面、人际交往和未来的长远发展等方面关注较少。

  ( 三) 双方沟通方式缺陷明显

  沟通是通过一定的活动增加接触、增进彼此了解的一种形式。谈心活动是沟通最基础、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形式灵活、成本低廉,非常有利于交流思想、化解矛盾、缓解情绪。在沟通过程中,父母与子女如能充分进行谈心,对于解决双方思想方面的局限和误区都有明显的作用。可现实中,由于家长存在权威意识过强、对孩子的了解程度过分自信、时间精力受限等问题,导致双方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与环境中进行深入谈心谈话的机会很少,互相之间无法走进内心深处不能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交流浅尝辄止,有肤浅化倾向。

  ( 四) 子女自我中心意识过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她们很难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和解释问题,这就是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的“自我中心”。由于对父母的不理解,对父母的工作环境、特殊处境无法感知,缺乏生活经验和人生历练,对父母不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甚至有少部分学生认为父母亲身份地位低下、学识浅薄,双方没有共同语言,难以沟通。即便是沟通,主观上具有逆反情结,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思想已经成熟,而认为父母观念保守落后,不能与时俱进,跟父母很多道理讲不清楚,导致沟通效果不理想。

  四、结论

  家庭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子女与父母在沟通态度、沟通方式、沟通内容等多种因素差异化导致的结果。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方向主要为初中、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力量,让她们具备良好的精神面貌、知识水平、专业技能非常关键。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成效,培养更多合格的基础教育教师,笔者以为下述三方必须协同努力。

  一是家长应多花时间与精力同子女接触,了解孩子思想、心理、生活、学习状态,有针对性的同子女进行沟通,以期提高沟通成效; 除了直接同子女联系,还应多同学校沟通,侧面把握子女的状况,力争做到对孩子的状况有充分的、立体化的了解,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的放矢,帮助其成长成才。

  二是子女应养成感恩意识,从身边亲人做起,多关注父母身体、工作状况,尊重父母,理解父母的艰辛,摆脱自我中心思想观念的影响,牢固树立“孝”的思想,践行孝顺行为,走进父母内心深处,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倾听他们的心声,为双方和谐沟通交流奠定基础。

  三是作为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学校要关注学生,也要关注家长。首先,学校应该努力完善家校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家长,让家长对孩子的情况有所了解、有所掌握,从而为父母子女间的有效沟通提供帮助;其次,学校可以定期开设家长课堂,帮助家长了解特殊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和心理思想特征,以期提高父母的教育引导水平。最后,学校要多开展优良品德和理想信念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养成正确地对待家庭、对待父母的思想理念,让优良的品德指导日常的行动; 与此同时,要建立“学生问题库”和“问题学生库”,对于多次教育却效果欠佳的学生,要改变教育方法,力求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成效,同时要把学生常见的思想、交流问题加以梳理,以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着力化解学生在沟通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着力构建和谐的家校成长环境,让其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学习,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成效创造必要的条件。

【浅析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家庭沟通状况论文】相关文章:

1.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分析的论文

2.让快乐学习与学生同行初等教育论文

3.初等教育专业求职简历模板

4.中层管理的沟通问题浅析

5.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功能分析论文

6.浅析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方式的研究论文

7.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

8.浅析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思路浅析教育论文

9.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