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的本科论文

时间:2021-06-17 13:24:56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教育的本科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育的本科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教育的本科论文

  小学教育的本科论文 篇1

  摘要:康德的教育思想向来引人注目,他把教育区分为“私人教育”和“公共教育”,前者是指以家庭为基本场域,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完成的教育。而后者则是以学校为主体展开的知识及德行教育。康德认为“公共教育”比“私人教育”更具优越性,因为后为受教者提供了前者无法呈现的交往性的公共空间,为学生明确权界、发展社会性品德提供了可能。就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基本境况而言,重申康德这一思想,显然不无裨益。

  关键词:康德 私人教育 公共教育 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C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在教育学这一领域当中,康德的教育思想历来引人关注。作为在哲学史上发动“哥白尼革命”的重要启蒙思想家,康德的“教育学”问思无疑蕴含着巨大的考察价值。

  在康德看来,如何开展良性的教育,这绝非易事:“可以把人的两种发明视为最困难的,亦即统治艺术和教育艺术的发明,毕竟人们甚至在他们的理念上也还有争执。”那么,康德如何开辟良好教育的路径呢?人能运用健全知性,摆脱“不成熟状态”,最终树立理性自主――这无疑是康德思想中“人的自我价值”这一命题的核心指向。可以说,这也是康德“教育学”话语中隐而未显的一个基本逻辑。而在对“教育”这一命题的探讨中,康德首先区分出两个概念:“私人教育”和“公共教育”。这里,康德视域中的“私人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基本场域,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完成的教育。而“公共教育”则是以学校为主体展开的知识及德行教育。康德指出:“教育要么是一种私人教育,要么是一种公共教育。后者仅涉及传授,而且这种传授可以始终是公共的。这种规定的实施则被留给前者。一种完备的公共教育是把教导和道德塑造这二者结合起来的教育。”

  在康德看来,“公共教育”显然比“私人教育”更优越,因为首先,私人教育很大程度上只教会人一些生存技能,“父母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在世界上生活好”,无意发展“世界福祉”以及开掘人性以及人的相应秉赋的完善性。而且父母、家庭教育难免可能会给施教者带来性格缺陷。显而易见的是,康德强调“公共教育”,也即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种教育关心在“私人教育”中付之阙如的“世界福祉”,正在于它能弥足家庭教育的诸多不足之处。在家庭当中,施教者(父母)和受教者(子女)具有不对等的地位关系,父母在很大程度是作为监护者呈现的。正如康德所言,孩童无须操心自身的衣食问题,孩童作为被关心的主体,并没有平等交往展开的公共空间。而在社会教育,或者说学校教育当中,每个孩童都以普遍有效的学生身份出场,他们的身份差别在极大程度上被悬置,而互相以平等的地位交往。这正如康德指出:“因此人们在此学会衡量自己的力量。学会让别的权利来限制自己。这里没有任何人享有特权,因为人们到处都感受到阻抗,因为人们唯有通过成就出众才使自己引人注意。它提供了未来公民的最佳样板。”

  人作为社会动物,其道德和才能必须在公共社会中才得以呈现。私人教育(家庭教育)则将教育局限于私人空间之内,它不能为人提供交往的可能,而这种交往无疑人的才能、心智、个性、道德得以发展和完善的最重要的平台。因为只有在社会交往中,人才会面临基本的善恶问题,而将他人置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框架,而在此基础上,明晰自我与他人的权界。

  进一步说,学校教育作为公共教育中最重要的机构,有着家庭教育和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学校通过构建良好的交往机制,不仅有助于学习各学科的基本知识,更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例如,在学教教育中,具体开展的多样的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跃的课堂气氛等等都能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与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行为中履行各种有效性要求。

  在具体的就教育学展开的问思当中,康德隐而未显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学校教育首先应该指小学教育,小学教育亦即初等教育或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基础和做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它的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孩童,这也是个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小学阶段的孩童心智发展尚不健全,较为缺乏交往意识。因此,小学教育是发展个人禀赋、完善个性、提高人的社会品格的重要阶段。除此之外,小学教育对孩童的心智、道德、人格道德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孩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父母给予的私人教育,进入学校与教师和别的同学形成一个公共场域,其个体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社会性得到加强,老师与同伴在儿童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表现出对教师、同伴的依存性或同调倾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完善小学教育不仅在于传授基本的知识,不仅在于学校或具体的施教者创造的良好学习条件、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构建发展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公共平台。这也正如洛克所言:“德行是坚固而真实的,教师不应该仅仅对之照宣读或随意谈论而已,而应该利用教育的工作与技巧,把德行赋予人的心智,让它在那里扎根……”这里,对于德行一词,我们不应忘记的是,它首先是一种社会性品质,唯有在公共领域的.框架当中才能呈现出来。

  转换观念之后,我们才能够以全新的视角来观照小学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例如,课堂讨论本身并不仅在于更好地为学生澄清知识性问题,更在于课堂作为学校中最典型的交往场域而发挥作用。同理,课间及学校不定期的集体活动亦是如此,在一个悄然开启的“社会性”交往空间当中,学生面对密集的他者,在实际问题和个人利益等问题的考量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然会生出履行理想交往行为当中具体有效性要求的自我意识,以及面对他们不幸境遇的同情性理解。

  但就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基本境况来看,颇多教育并不具备这一意识。在具体的施教行为和自身定位中,他们只是把自己作为“授业者”、社会性的“家长”,而完全无视基础教育对个体社会性品格完善的重要意义。基于此,重申康德的作为公共教育的基础教育这一教育思路极为重要。首先,要明确基础教育本身的定位,它更大程度上应该是一种公共性教育,而为培养学生的个人秉赋提供良好的公共平台(交往空间);在这个意义上,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因为身份和年龄的差别,虽然它不可能具体完全的平等,但却是可以无限拉近的。体罚学生或者说对学生施以家长般地管教,无疑会使师生关系逐渐疏离,而完全阉掉了基础教育对于构建良好交往机制、平台的重要责任。事实上,这个平台之中,教师本身更应呈现为具有“同情性理解”等品质的良好范例。同理,过度宠爱甚至溺爱学生无疑也无助构建基础教育中的公共交往空间,因为,就本质而言,溺爱或家长式体罚都表现为施教者无意把学生作为与自身平等的人格主体,而只是作为监护者。另外,理性地调节学生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一个重要议题,它并不简单意味着对学生之间各自利益在不同境况中的判定,更在于应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交往当中能够覆行交往行为的有效性要求,避开暴力的螺旋。

  把学校教育视为为学生开拓交往空间的公共性教育――康德这一教育学观念无疑应是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起点。

  小学教育的本科论文 篇2

  论文摘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不仅是师范教育特色的体现,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小学教育专业的个性的要求。在认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的基拙上,构筑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体系、优化行之有效的培训管理过程是培训有效性的保证。

  论文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教师职业技能 培训内容 培训管理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兴的专业,它既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保证办学的高等教育水准,坚持并发展小学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应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应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探索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形成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途径和方法。其中,反思传统的对学生的“基本功”的训练,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系统设计并实施符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要求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方案,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课题。

  一、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是师范教育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原国家教委师范司1994年颁布的么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明确提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是高等师范学校各专业的学生都应具备的,是学生必修的内容。对高等师范学校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专业化的小学教师的需要

  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意味着在高等院校中设置本科小学教育专业,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使学习者具有完善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具有成熟的教育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专业精神和专业道德。提升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核心在于提升其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必备的素养,它决定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的优劣。因此,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化技术水平是培养专业化的小学教师的当务之急。

  (二)小学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的需要

  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期,尤其是其思维的具体形象的特点,对教学活动外在表现的兴趣比对教学内在内容的兴趣高的特点等,在小学,“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的共识决定了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比中学、大学教师有更为特殊的要求。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专业比其他专业更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系统培训。具有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是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富有个性的特色。

  (三)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生源状况的需要

  培养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应认识到处理好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学术性与师范性、深度与广度、理论与实践等问题的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面对高中起点的大学生,与三年制、五年制初中起点的专科生相比,可塑性不强,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生源质量、专业思想、教师职业技能的潜质水平等方面明显削弱。如何在本科教学中,用大学的文化影响、提升和完善小教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引起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高度重视。

  二、构筑科学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体系

  根据原国家教委师范司1994年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2001年颁发的《关于印发搞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的通知精神,参见浙江省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求与考核办法,以及根据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由中专或大专培养的技能型的小学教师转向培养研究型、反思型的专业化的小学教师,应重新审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拓展原中师“写一笔好字,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演讲”等单纯的训练项目和要求,构筑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与图形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美育与艺体活动技能、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技能七个方面的系统的培训内容。其中,在其他基本技能培养和训练的基础上,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研究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使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反思性、探索性、研究性、总结性学习的技能。在此基础上,还应细化基本技能和专业方向技能的具体项目,既要包括教师的初级基本技能,还应包括教师的高级职业技能,由理论体系、操作体系等构成完整的整体网络式的系统结构体系,使初级阶段的基本功训练走向高一级的教师职业技能的系统培训,着力体现本科教育思想性、师范性、专业性、学术性相统一的理念。

  三、优化职业技能培训管理过程

  第一,制订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这一计划纳人课程建设整体中来统筹考虑,在必修和选修课程中应分别设置教师职业技能类模块,开设音乐基础、美术基础、体操、舞蹈、写字、教师口语、小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班队工作原理、小学各门课程的微格教学、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同时注重内容安排的系统性,体现一年级到四年级从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的逐步深化过程,并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及考核,颁发《教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第二,采取开放多元的培训方法。可以将训练内容列人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以及教育类、专业类、相关的选修课程的教学大纲之中,将一般技能训练与专业方向技能训练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采用课堂训练与课外自练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自觉训练和考核评比相结合等方法进行,并重点通过安排学生自主的分散训练与有教师指导的、集中的训练等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阶段性与全程性结合,做到课内有教学指导、课外有训练目标,并有多元化的展开形式,建立全方位、全程的训练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高学生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思能力和领悟能力。

  第三,建立培训组织机构,完善培训质量监控。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建立专门的组织培训机构,如指导测评中心等,出台培训与考核规程,由专人主抓,任课教师、学生“小先生”积极参与其中,直接掌握和管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形成立体式的质量监控体系。结合有关学科的学习,形成一个技能培训与考核序列,进行规范化的考核,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达标考核的方法,不达到合理要求不允许参加教育实习。在各项训练获得通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综合性训练(如说课、试讲、见习、实习、调研、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使各种技能达到熟练与和谐,以形成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四,建立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为调动学生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应首先注重突出人学教育的师范性,在人学教育中突出教师意识的渗透,使学生自觉地以“教师”的素质要求发展自己,促进其从以学生身份被动地接受学习训练向准教师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转变,把职业意识转化成参与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变“要我练”为“我要练”,增强学生争优取胜的信念,最终实现训练目标。还可通过各种技能大赛活动,营造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示和汇报的舞台,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以赛促教,以赛促练。

  总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和研究,力争更好地发挥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小学教育的本科论文】相关文章:

1.小学教育本科论文

2.教育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3.远程教育本科论文答辩

4.学前教育本科论文答辩

5.本科论文的格式

6.小学教育论文发表

7.小学数学教育论文

8.小学教育的论文5000字

9.教育心理学本科论文(通用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