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学风建设

时间:2020-10-17 17:47:47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学风建设

  论文关键词:大众化 学风建设 对策

  论文摘要:高校学风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在高等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抓好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已成为众多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着重进行了探索。 
  
  美国学家马丁·特罗认为,入学人数达到适龄的15﹪—50﹪时属于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于2002年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的高速发展对高校的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内涵
  学风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学校里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风是一种无形力量,它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良好的学风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形成学校独有的内涵。
  二、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学风面临的问题
  第一,学生学习态度方面不端正。主要表现在:(1)学生学习目的功利化。大部分学生存在着重视专业学习,忽视人科的现象,只考虑到就业的需求,自身素质得不到全面提高。(2)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分配学习和娱乐时间,过分懒散自由;另一些学生缺乏自制力,学习没有目标又没有足够的意志,平时懒于学习。
  第二,教育目标与学生能力之间存在差距。我国已经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但是教育目标的制定并没有考虑到这一方面,仍沿用精英时代的教育目标,从而导致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虽然已经努力学习,可还是无法通过考试,从而使他们产生厌学、怕学的障碍,久而久之,影响身边的同学,引发不良风气。
  第三,教师的教学态度出现偏差。现阶段,部分高校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上课马马虎虎,课堂纪律松懈。教师的教风不正,势必会对学习的学风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影响高校学风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第一,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充分, 这是产生不良学风的主要原因。考入大学后,很多学生认为大学不需要在学习上多下工夫,导致部分学生思想上忽视学习,对大学生活没有规划,学习处于迷惘状态,不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
  第二,学生不具备优良的学习品质,是产生不良学风的重要原因。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入学门槛降低,相对于以往的精英教育而言,部分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也可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这些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一遇到学习方面的挫折就会放弃。这也对学校的学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校因素
  第一,制度不合理。高校自身教育管理和教学体制改革跟不上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相对陈旧的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高校教育资源匮乏。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对学校的教学资源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部分学校教学资源的扩充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教风的不良影响。大众化时期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远远跟不上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多,这就导致教师要上更多的课,带更多的学生。这使得教师没有时间去钻研教学内容,教学知识不能随学科的发展而更新,教学方法不能及时改进,从而影响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