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PBL教学模式的组成与问题设计原则

时间:2020-10-03 10:55:57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谈PBL教学模式的组成与问题设计原则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找到一种符合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模式对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是非常必要的。而在众多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思路中,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教学模式有其特有的应用价值。本文阐述了PBL教学模式的组成与问题设计原则,并以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课例说明如何应用该模式。

谈PBL教学模式的组成与问题设计原则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问题;设计原则;组成

  一、PBL教学模式

  在PBL教学模式的研究历史中,俄国心理学研究者马秋斯金认为,人们对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可促使思维的形成,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后可表现出创新意识;他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借助问题情境,剖析问题后发现未知信息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认知需求,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教师借助现有知识模式的呈现,间接影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学习。

  PBL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和问题进行融合,借助真实的、复杂的情境呈现,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学习融于问题中的知识,此模式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并提升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活动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PBL教学模式的组成与问题设计原则

  (一)PBL教学模式的组成

  1、问题

  笔者认为问题的选择与设计要有可操控性,要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兴趣相关的问题,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影响“问题”的要素。

  学生特性:高中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但缺乏合作意识,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显著差异,呈现出个性与多元并存的特点。因此,相关问题的设计必须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激发,通过问题的解决促使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

  课堂实际: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动力取决于问题,因此,问题的设计要立足于课堂实际,让学生可操作并能在课堂时间内完成,这样有助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另外,信息技术课堂本身具有的网络学习环境对学生查找、处理、加工信息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关联性:一方面,“问题”本身应该来源于生活,关联生活;另一方面,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上表现出感性大于理性,并处于逐渐过渡阶段,基于这种认知特点,“问题”要走进学生的世界,关联学生的兴趣话题、生活实际,学生才能表现出强烈的学习主动性。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通常以小组交流、相互讨论等形式进行,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引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专家之间不同认知的碰撞和感情的交流,从而推动学生的内部认知的发展,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于高中生具有独立意识强、合作意识弱的特点,独立完成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可把自己的需求与他人进行共同探究,学生的合作探究是在无法达到其目标的情况下发生的,体现出临时性的特点。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任务进行分工,从不同方面对问题进行了解。解决问题后解除合作关系,学生重新进行独立的思考,防止部分学生对小组产生依赖。

  3、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能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助手,学习资源包括了硬件和软件的范畴,由于硬件资源受地域或学校条件的影响,有一定的制约性,软件资源作为学生问题分析的信息来源则起主要作用,因此,教师课前要对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资源进行预估,进而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学习资源的选取要保证能够被学生及时地发现和利用,这些资源大致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识别问题的资源: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头部分,识别问题的资源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判定。此类资源可辅助学生对问题进行识别、理解、分析,引导学生从问题发生的环境视角对问题重新审视,识别问题的资源既包括与问题有关的视音频、图片、动画,也包括思维导图等学生的认知工具。

  解决问题的资源:这类资源的设计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起到桥梁作用,为学生的进步,最终解决问题提供了支架,能够避免学生走进误区,提高探究的效率。

  交流问题的资源: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不仅是交换观点,共享方法,更是思维方式的冲突转变,这类资源要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资源共享,教师可利用学生熟悉的通讯工具、微博、以及基于网络的学习的平台等,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设计。

  4、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学生的水平差异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来弥补,但个别学生的伪观点可能会误导合作的小组,在PBL模式学习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教师可在第一时间得到学生的学习结果,并根据反馈结果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修正,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转。

  总结性评价:从新课改下的三维目标角度看PBL教学模式是否有效,要通过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是否解决了学生的问题两个角度进行总结性评价,即对应用PBL模式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包括教学整体目标信息和学生单元差异信息。具体可通过教师、专家、或开发评价工具对情境的设置、问题的设计、信息的集成、实施方案、学生作品等内容对PBL模式进行评估。

  (二)PBL教学模式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笔者根据查阅的资料和课堂的实践经验,将问题设计的原则归纳为以下几点。

  1、创新,引起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源,教师要善于和学生交流,不局限于课堂,课后的沟通也很重要,这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而不是教师凭空想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由于教材的更新较慢,信息技术更新很快,所以教材很难有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外的流行元素,用心设计问题,使问题富有创新意义。

  2、富有生活化,理论联系实际

  从学科思想上看,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具体生活问题能力为目标,因此,学习活动不能脱离真实的情境,问题的设计要富有生活化。生活化的问题环境有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提取信息,以多媒体网络平台为依托的真实问题情境有助于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挑战性,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转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