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及技术应用论文

时间:2020-09-16 14:28:14 建筑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及技术应用论文

  1、基本要求

浅谈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及技术应用论文

  1.1 对施测和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

  施测要求:仪器与设备的操作方法和观测程序要精通、合适。在第一次观测前必须对所用仪器的诸项指标实施检测校正,在必要时需要用计量单位进行鉴定。在连续使用半年后,要再次对所用仪器与设备进行检校。具体观测当中,所有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步调保持一致,积极主动,真正做到了步步有校核。沉降观测精度要求:按照建筑物的特性与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对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进行选择。在没有特殊要求条件下,通常高层建筑物使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可达到沉降观测的需求。

  1.2 仪器人员的观测时间和观测点

  按照沉降观测精度要求较高的特征,通常规定测量的误差需要小于变形值的1/10~1/20 ,所以要求沉降观测仪器必须运用精密水准仪,而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较低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正好适用。通常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条件下,运用一般塔尺一定要使用第一段标尺。这就要求作业人员可针对不同工程特征、具体条件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其观测程序,然后对实施过程中涌现的问题可分析原因并且正确运用误差理论开展平差计算,及时、高效、精确地实现每次观测工作目标。

  观测时间要求:在进行首次观测一定按时开展,在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时,按照工程进展情况一定要定时开展,不可漏测或进行补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叫做一个观测周期,通常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根据一定的时间段作为一观测周期或根据建筑物的加荷状况每升高一层作为一观测周期,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一定要根据施测方案中所要求的观测周期按时进行。观测点要求:要求建筑物上所设立的沉降观测点在纵横两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的间距在15~30m,要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四周。此外进行埋设的沉降观测点应适应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尤其是要考虑到装修阶段。

  1.3 沉降观测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五定”是指沉降观测按照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及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要求点位要稳定;使用的仪器、设备保持稳定;进行观测人员保持稳定;在观测时的要求环境条件保持一致;进行观测路线、镜位及程序与方法保持固定。上述方法在客观上尽可能降低了观测误差的不定性,让得到的观测结果体现出统一的趋向性,确保各次复测和首次观测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最终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加精确。

  2、技术应用

  2.1 测站设置

  对建筑物展开沉降观测时,一般在一个测站上能同时观测到4~5 个沉降观测点,倘若在这一个测站上可同时测完这几个沉降点,前后视距差会超限;倘若严格根据前后视距差的要求,就只能在两沉降观测点之间均进行测站的测试。这样发生观测误差的概率就会越高,在很大程度上会由于过分强调前后视距相等,使观测精度减低与工作效率低下。

  2.2 成果整理

  在沉降观测时需要在每次观测时细致记录观测点上的荷载增加状况,阐述出建筑物出现的新状况;还要求在现场按时计算各个观测点的前后视高差与检查各个读数是否精确及各项误差是否在可控范围内。根据水准测量的要求,一般把测量路线设置为闭合路线,然后计算它的闭合差,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测量数据中是不是存在错误或大的累积误差。

  此外,倘若闭合差不超限,就要把其反号分配到路线中,就是对每一测段的高差进行重新设置。就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而言,除首次测量之外,其他的每次均是重复测量,所以避免了误差累积,在另一方面通过同一点两次高程值进行比较,还能得知测量中是否存在大的问题,因此根本不需要将故沉降观测路线设置为闭合路线。

  3、周期步骤

  3.1 观测周期

  首先是主体封顶前。在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规定:民用建筑能每加高1~5 层进行观测一次。因为建筑工程在主体封顶前的施工阶段荷载增加非常快,沉降量也非常大,所以建议有关规范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即每加高一层观测一次,通过这样能及时确定沉降量和荷载的关系,及时发现不均匀沉降,实时调整施工计划。

  其次是主体封顶后。在建筑工程主体封顶后到工程竣工的这一段时间称为装修期,相关的规范标准对这一时期的观测周期没有给出明确规定。当然在装修期间,建筑工程也会由于抹灰、进设备导致荷载的增加,然而这时荷载的增加受到资金与配套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得无时间规律可循,沉降速率也非常不确定,鉴于此,应在权衡沉降速率与施工进度等因素的前提下,把装修期的观测周期设置每1~2 个月观测一次。

  一旦建筑工程竣工到沉降趋于稳定,这一时期的沉降速率会不断降低,然而时间很长。因为在观测单位和建筑工程开发商签订沉降观测合约时,通常会有明确的观测工作量与合同期限限制,但建筑工程沉降期的长短并不能确定下来,所以实际操作时难度很大。对这种状况,如果竣工后同一建筑物上各个沉降点的下沉非常均匀,并且沉降速率也趋于减缓,就可根据每季度或半年观测一次,最终使沉降趋于稳定才可。

  3.2 应用步骤

  3.21 建筑工程的平面基准网点布设

  在确定建筑工程测量方案时,需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和布局特征进行制定,通常基准点是由建设方提供的,按照建筑工程的'测量方案与布网原则对基准控制网的实施布设,然后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修正:

  首先是各级移位观测基准点需要包含方位定向点,通常不得低于三个,并且按照工作需要合理确定工作基点,而且保证基准点和工作基点有助于开展校核与检验工作。其次是在采用GPS 技术实施平面测量与三维测量时,一定要确定基准点位置的适用性,即不但要有利于技术设备的摆放与操作,而且要保证视线之内的障碍物其高度角≤15°。最后是需要关注四周的大功率无线电基站和它们的距离≥200m;仔细观察四周的传输微波无线电信号的通道与高压输电线路,和它们的距离≥50m 且要确保通风与可视度高,且尽量的保证观测站周围环境和所处区域的大环境保持一致,这样就会降低由于气象因素而产生的观测误差。

  3.2.2 建筑工程的布设沉降点

  在对沉降点进行布设时,一是一定要确保观测点的牢固,这样可确保点位的安全,更加有益于长期的保存;二是尽可能在建筑物转角比较大的区域和房外墙之间每相隔10~15cm 埋设各沉降点;三是要注意高与低建筑物之间相交的两旁及它们在地质条件上的不同及基础与机构不同分界点的处的设置;四是观测点的上部一定要位于明显的地方。

  3.2.3 建筑工程的观测线路的选取

  按照场区基准控制网与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的相应布点图,设置沉降观测点的相应位置。在控制点和沉降观测点两者之间设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且在架设仪器站点和转点处设置好标记桩,确保各次观测都能沿统一路线。

  3.3.4 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

  首先,尽可能在不转站的条件下测出各观测点的高程,这样可保证精度;其次,在开工前要对仪器规范要求进行相应测试与检验,要不断进行检验校正而且要定期检测。由于结构每升高一层,就要对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且进行观测,直至竣工为止。

【浅谈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及技术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1.建筑工程沉降的观测测量技术应用论文

2.小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开题报告范文

3.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论文

4.浅谈节能技术及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体现论文

5.塑料焊接技术的建筑工程应用论文

6.电气节能技术的建筑工程应用论文

7.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应用

8.浅析公路路基沉降分析及施工技术的研究分析论文

9.高层建筑施工中如何进行沉降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