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建立学习型企业的思考

时间:2023-03-22 12:36:48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新形势下建立学习型企业的思考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商海大潮中勇往直前,扬帆远航,都必须注重知识的价值。企业员工只有不断地接受学习,并成为学习型企业,使其自身知识存量不断增加,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让企业得以更好地延续和发展,企业才能经久不衰,生机勃发。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学习型
  一、建立学习型企业的必要性
  学习型企业是指通过不断地学习,使自己适应内外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从而在学习中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企业。企业是由全体员工联合组成的,企业的学习能力首先体现在全体员工的学习能力之上。换句话说,离开了企业全体员工的学习能力及其能力的提高,企业就不可能成为学习型企业。
  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中,任何一个企业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新陈代谢,自我更新机能,更好地使企业充满生命的活力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根据目前西方最新的企业发展规律和死亡理论,一般认为公司平均寿命为30年,要么实际死亡,要么演变为更高形态。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进行过一些样本分析,得出的结论让人惊讶:10年前开始调查的公司现在1/3已经消失,且80%的死亡是被接管和收购。
  残酷的现实告诫我们,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要保持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就是要学习,且要看是否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学习才是未来企业确立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只有学习才能使企业这个“有机生命体”得以更好地延续和发展,使企业长盛不衰,生机盎然。
  二、建立学习型企业的紧迫性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全球首富,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甚至比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还要多。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5000家软件公司,这5000家公司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甚至与名列前茅的500家国际大公司不相上下。雄辩地证明,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的到来,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当今时代已经基本完成了由Atom(一切物质的基本单元:原子)→Bit(信息传输的基本单元)的转变;Brawn(体力劳动)→Brains(脑力劳动)的转变;封闭、地区性→开放、全球性的转变。企业管理也由传统的生产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提速,知识日新月异,那么怎样才能获取知识,服务企业,只有学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企业的每一项进步都是通过学习实现的。学习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是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2500年前的孔子就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可以说是美国企业界的“经理人摇篮”、“商界的西点军校”,前CEO杰克·韦尔奇也说过,在通用电气学习是我们的“血液”。一个企业最终竞争的优势在于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譬如企业开发一种新产品,引进一项新技术、新方法,或者改造内部的组织结构,推行新的管理制度都需要企业更新原有知识,吸收或创造出新知识。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是那些善于学习的企业。
  三、领导是学习型企业创建、维护,并加以发展的根本保证
  创建学习型企业,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带头学习,为下属做出表率,带头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通过学习,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不断追求思想上的新境界和事业上的新成就。
  英国首相邱吉尔曾说过,虽然我不喜欢被人教训的感觉,然而,我随时准备学习。壳牌石油公司负责人也认为,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在学习型企业中,领导首先要自己重视学习,注重学习价值,在构建学习机制上大胆出新,有所建树,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反复深入的宣传和发动,引导每一名员工充分地认识到,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学习是唯一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是我们前进的基础和进步的动力。终身学习,应该成为我们应对扑面而来的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的挑战,在精神准备与智力储备上的唯一选择,成为我们为获得全面发展,不断完善而采纳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同时,鼓励员工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促进和保障成员学习,形成共同愿望,推动学习向创新转化,形成一种“人人是学习的主人,处处是学习的场所,时时是学习的机会”的浓烈氛围。
  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些企业为了使自身既有生产的职能,又有教育的职能,它们将企业建成大学的网络结构,总经理同时又是该大学的校长。往往世界上一流的企业同时又具有一流的大学。如:“摩托罗拉大学”、“汉堡包大学”、“假日饭店大学”等等。可喜的是我国现在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如:海尔电器集团的“海尔大学”,这真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目前,国家教育部批准我国已有30所高校开设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课程,国外很多著名的商学院也纷纷来华合作开办EMBA培训班,这些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硕士层次的管理教育,为企业領导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为精英们加油助力。
  四、企业要善于不断学习,汲取诸多方面的营养
  在学习型企业中,首先,全员学习。学习的习惯应贯穿于每位员工的一生。中国古代儒学大师荀子也早就认识到人必需终生学习,他的名篇《劝学》的第一句话就是“学不可以已”。这里的“已”,就是停止的意思。学不可以已,就是人的一生不能中断学习。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应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共同学习。因为知识不分层级和等级,从来就没有界限,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学习;其次,全程学习。企业边学习边准备,边学习边计划,边学习边执行。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干中学,学中干;第三,团体学习,提高群体智力。千方百计激发员工的学习潜力,努力提高企业的知识存量。其中,知识交流是企业生存新知识的必要手段。团体学习是一个合作性的学习过程,一个强有力的群体学习过程,它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和经验的交融、共享和更新组织化知识,常常会产生突破性思维,有利于企业研究与开发、技术攻关等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强化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奠定企业长远发展的后盾。
  在科层制企业中,由于角色障碍,往往给信息沟通带来困难。如:会计人员认为非常重要的记帐方法,业务人员可能漠然置之,而销售人员历经千辛万苦建立的业务关系网络,在会计人员眼中却没什么价值,生产线上的工人甚至不了解他两旁的工人在干什么。这方面伊利集团领鲜食品公司的“互补”培训值得学习和借鉴。他们在生产淡季,组织生产班组的员工进行“互补”培训:第一,管理互补。组织员工到上一道工序和下一道工序班组中进行技术学习交流,把相关联的工作流程摸透彻;第二,技艺互补。把技术娴熟者与技术一般或生疏者,学习接受能力较强者与较弱者,勇于改革创新者与富有实践经验者等不同类型的员工安排在同一组,以达到一专多能、一工多艺的复合型人才的标准。
  五、加大学习经费的投入,使企业永立商海潮头
  众所周知,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够抢占先机和市场的制高点。但是,人才并非天生俱有,人才的成长,一靠前期教育,二靠职后培训。只有不断地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才能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宽阔的舞台。
  在《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强中的许多企业,他们的管理制度和理念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美国榜上有名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方面都十分重视,他们除为企业的员工制定了培训计划外,还派出一定比例的员工接受正规的大学教育。据统计,美国2000年教育投资超过6000亿美元,约占GDP的7%。美国入围世界100强的企业用于科技人员更新、拓宽和深化专业知识的经费每年增长25%。其中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通用汽车公司、德州仪器公司等在这方面的开支年均增长40%;新加坡教育经费的投入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相比之下,中国的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让企业增强抗风险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六、促进大脑“联网”,提高企业智商
  个人的潜能需要通过教育、交流及实践等途径去激活。有人曾经作过估计:一个人的大脑在一生储存的知识,有可能达到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前苏联著名学者伊凡·叶夫里莫夫提出:“人具有巨大的潜能,人类平常只发挥了极小部分的大脑功能。如果人类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将轻易地学会四十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十二个博士学位。”而潜力的认识和挖掘只有通过学习与教育才能实现。
  在学习型企业中,员工掌握的知识80%都是隐性知识,而且每个企业总有一些“知识利己主义者”,即那些凭着自己已经掌握而别人还没有掌握的知识、技术,待价而沽的员工。他们为维护自己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不会轻易将知识与他人共享,为鼓励员工奉献出隐性知识,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旦员工提出的创新知识得到其他员工响应或被知识商品化倡导者所确认,他就有权组织一些员工实现其设想,并从中获得相应报酬或奖励,即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此基础上,实现大脑“联网”,使个体延展、组织延展,最终在企业中起到宽带网的作用,使“知识流”在企业中充分流动。
  因为每个人的经验都有自身的局限性,经过企业知识库的学习,同时也参与了企业思想库的自身学习和完善后,员工已经具备了系统看问题的能力,使得每个员工都拥有比以往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在决策或者从事一件全新的工作前,能够通过大脑联网快速地获取经验,避免不必要的付出,从而使个人的经验得到迅速地扩充,进一步实现了知识共享。具体来讲,大脑联网使企业信息处理能力加强,决策能力加强,使企业更具外部敏感性,提高了企业整体智商。
  参考文献:
  1.唐海滨.企业生命的秘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郭晓丽.知识型领导.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3.彼得·圣吉.郭进隆译.杨硕英校.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篇.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4.沈梅,梁永礼.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探讨.经济师,2002,(4).

【对新形势下建立学习型企业的思考】相关文章: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思考06-14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几点思考06-10

浅析新形势下的建筑企业党建工作05-17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04-29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论文06-17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08-05

对企业留住优秀人才的思考11-10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研究05-24

建立系统战略创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05-21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立的原因及实现路径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