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观的社会反思

时间:2023-03-21 15:20:44 法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择业观的社会反思

[摘要]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择业上向往社会地位高、经济效益好的工作岗位,热衷于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高薪工作,这就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大学生产生此择业观,人们除责备外是否有过深刻的社会反思?客观分析大学生择业观形成的真正原因,探寻大学生择业观转变的突破口,正是本文研究的主旨。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观;社会反思
  
  所谓择业观,就是择业主体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可、对职业的社会地位、工作待遇等最基本的判定。择业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它随着社会职业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择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不同时期的择业观念受人们对社会的熟悉和知识积累的限制,受社会观念、道德观念、生活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择业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方面的集中体现。择业观一旦形成,就会深刻地影响、制约人们的具体的择业行为。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有关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也就成为了理论界研究的热门题目。研究大学生择业观的表象、特点和原因,从而采取正确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和顺利就业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择业观的基本状况
  
  职业选择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也由“统招统分”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已基本认同、接受“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一就业制度,反映出他们能够积极地面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勇敢地接受社会转型带来的就业制度变化。当前大学生择业标准很多,包括对职业的评价和对职业的地理位置、报酬、工作条件、保障体系、发展前途等其他各种因素的考虑,大学生的择业观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
  一是择业动机。大部分大学生选择职业、从事工作的动机是把经济收进放在首位。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62.9%的学生选择到经济收进高的单位就业,甚至有不少大学生赞同“有理想不如有钱,成才不如发财”的观点。根据中华英才网主办的对2006年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职业时,物质因素首当其冲,如经济收进、物质待遇、工资福利、报酬、工作环境等。能够满足以上要素的工作单位和地域就成为大学生的最爱,收进高、待遇好的单位成为毕业生追求的理想目标。那些经济效益好的公司和带“外”字的企业轻而易举地把中国高校大批的优秀人才吸引往了。《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公布了面向2008届毕业生的“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对试用期后的工资的预期”这样的题目,大部分大学生的选择范围在4000元~1500元之间,这部分毕业生占了总数的67%,选择3000元以下的大学生则占了54%,但能够接受1500元~800元的大学生还是少数。希看4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占了27%。反映了当前大学生择业动机中十分看重职业的物质利益和稳定性,不少大学生已把高收进、高待遇、高地位作为衡量人的价值标准,因而在择业时更多地注重现实,满足安逸生活。
  二是择业地点。大学生青睐经济发达地区及城市。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都希看在大城市就业;来自中小城市的毕业生44.7%希看在大城市就业;来自乡镇农村的毕业生98%不愿意回乡就业。“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8%,而在县镇和农村就业者仅占19.2%。即便是来自于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也有约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宁愿要北京的一张床,也不要外地的一套房”是他们择业观的真实写照。其普遍趋势是边远地区的大学生向往内地;内地的向往沿海;农村的向往城市;中小城市的向往大城市;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甚至中小城市的大学生,千方百计想办法到内地大城市或到沿海开放城市。在选择经济区域上56.6%选择到沿海发达地区。在首选就业地区中,北京、上海、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州和深圳排在前三位。很多毕业生在择业上一反过往“到基层往、到边疆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往”的“老三到”而转为“到国外往、到沿海往、到钱最多的地方往”的“新三到”。
  三是工作单位。很多大学生毕业生把目光集中在国家党政机关、三资企业和一些着名的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在对大学生“毕业后最希看往的工作单位”的调查中,其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高校、科研院所”,占28.76%;“三资企业”和“党政机关”分别为25.75%和19.73%,分列二、三位。这些单位社会地位高、收进高而被大学生一厢情愿地眷恋。此外,在行业选择上,IT与通讯业是大学生就业首选,其次是商贸业、金融保险业、电力石化能源、政府机关等。在大学生中流传“金银财保,两电一草”的顺口溜,“金”是金融,“银”是银行,“财”是财政,“保”是保险,“两电”,是邮电和电力,“一草”是烟草。而一些私营、民营企业,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应聘者寥寥无几,广大农村乡镇企业人才奇缺却引进不到人才,也留不住人。
  从上述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共同点:期看就业地点为发达城市;期看就业单位为国企、国家党政机关和外资企业;期看薪资待遇高。
  实现个人价值已成为大学生合乎逻辑的思想回宿,并主导着毕业生的择业方向和行为。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择业上向往社会地位高、经济效益好的工作岗位,对大城市、高薪工作的热衷。大学生对于收进的期看,我们不能简单地纵向对比,究竟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展。我们不能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在工资期看一定要比过往低才说明他们比较理性。我们应该将大学生的期看值与社会实际水平进行对比,这样才能正确地说明大学生的期看是否公道。在他们眼中,工资收进高、工作生活环境条件好,不仅是对金钱的拥有,而且是声看的补偿,是风险的代价,是投资的回报,是地位的象征,已经赋予了人天生功的内涵,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其本身没有错,本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指责为“功利主义”、“择业期看值过高”、“追求个人价值”“缺乏社会责任”、“缺乏到基层进行艰苦创业的精神”、“留恋条件舒适的大城市,好高骛远”等等。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为什么受到普遍指责?产生这种择业观的深刻原因是什么?在以往的研究中似乎有意无意地回避着,对实质性原因避而不谈,也没有挖掘大学生择业观背后的深层次题目,找不到题目的真正症结所在。在关于转变大学生择业观时,也是千篇一律地高呼加强思想教育和择业观引导,提出很多连自己都无法面对也做不到的建议。当前大学生择业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题目假如不弄清楚,企图仅靠政治动员和道德教育引导择业观转变,吸引大学生到艰苦的地方往是于事无补的,收效也是甚微的。
  
  二、大学生择业观形成的深刻社会根源
  
  当代大学生思想十分活跃,在择业中对理想的追求更加强烈、更加远大,当他们踌躇满志、豪情满怀走出校门预备在社会上拼搏一番时,是什么使他们变得那么的现实?在就业的选择上,把工作地点、经济收进、发展前途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笔者以为,这种务实性择业观产生的深刻根源在于几个方面:
  一是城乡、地区、行业收进差距扩大。大学生进行就业选择是在客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人的天性是趋乐避苦、趋利避害。当今中国由于社会分配制度不公道,不仅造成城乡居民收进差距不断扩大,而且区域收进、行业收进也极为悬殊。2007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06年中国居民收进分配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05年,各地区的“城乡收进差”比上一年扩大500元以上,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进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进的1/3。城乡居民收进差距对比,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2:1上升到2003年的3.23:1,2007年突破3.32:1,加上社会福利等实际差距达到6:1的幅度,同时基尼系数也达到了0.4的国际警戒线之上。2006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GDP的比值是3.26:1.09:1;上海人均GDP达到75990元,而贵州只有5750元,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收进差距比上一年拉大462元,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收进差距拉大545元。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进水平最高。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进分别为16908元、11586元、11144元和11277元,同比分别增长10.8%、13.2%、13.5%和11.6%。城镇居民收进水平最高的10个省份中,有8个来自东部,其中上海、北京、浙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进均超过2万元。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收进水平总体较低,城镇居民收进水平最低的10个省份中,有8个来自西部。同时,行业工资差距题目尤为突出,统计显示,全国收进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人均工资水平之比已经从2000年的2.63:1扩大到2005年的4.88:1。根据国民经济20大行业分类标准,2004年前三季度IT行业、政府部分和金融行业人均收进,属于收进最高的行业,而餐饮业及农林牧渔业人均工资收进是收进最低的两个行业。高收进和低收进行业的工资差距接近3倍。据广东省统计局统计,从1995年到2003年以来,职工均匀工资排前3位的主要行业是“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这些都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兴行业,或者是垄断度较高的行业。
  现实中,社会分配不公,出发点于占有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不公,尤其占有垄断资源,使区域间、行业间存在巨大的收进差距。这种差距扰乱了大学生择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挫伤了本来就已经很脆弱的道德精神。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是不可能指看大多数人超脱现实,不惜承受巨大牺牲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往”的。因此,在择业上,大学生追求社会地位高、经济效益好的工作岗位,眼光盯在一些大中城市,不愿意到基层、到中西部、到中小城市、到边远地区工作是可以理解的,这是社会客观氛围造成的,我们不能一味夸大他们的社会历史责任,而对社会存在诸如分配不公现象视而不见。我们应该反思社会收进分配制度是否存在题目。假如我们制定了公平公道的收进分配制度和补贴制度,最大程度缩小地区间、行业间收进的差距,无论在什么地方、从事何种职业,其收进差距都不会太悬殊(当然不是均匀分配),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不会是今天这个状况。   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地位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工资待遇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同等,是每个国民应享受的权利,但长期以来被忽视了:现实中,我国公民享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权利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同等,现阶段还继续存在着社会保障的“四个世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是社会保障的“第一世界”;国企、集体、城镇企业是社会保障的“第二世界”;城镇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及无业城市居民属社会保障的“第三世界”;农民包括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属社会保障的“第四世界”。在党政机关不仅社会地位高,工资待遇福利好,而且享有充分的社会保障。国有控股企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有的垄断性强,经济效益好,有较好的社会保障,大学生择业当然会首选。工资待遇应当看成是对人们劳动的尊重,公道的收进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非公经济中受雇佣的劳动者只能按劳动力的价值分配,不仅工资待遇较低,而且无法享受“第一、第二世界”社会保障待遇,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时就会变得如此现实。
  三是社会价值导向与现实的冲突。人生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满足的同一,即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同一,而它们之间的纽带就是价值实现、价值创造的过程和成果。对于大学生择业而言,实现个人价值就是选择能够将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二者同一起来的职业。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长远利益与社会终纵目标发生冲突时,我们一贯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这是正确的价值导向。但现实中对贡献或成功的认同与评价,使一般人的价值观发生倾斜。原因就在于现实有些过分看重所谓的“成功”,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整天以一些成功人士如比尔·盖茨等为榜样。有些学校搞校庆也是这样,把着名的校友、成功人士都请来大款要资产上亿的,小的都不算。而那些“下得往、留得住”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平凡岗位上勤勤恳恳作无私奉献和利益牺牲的大学生们是无人知晓的。所以就导致了人们片面地追求所谓的成功。大学生假如在择业中选择了到艰苦的地方往实现“自我的价值”,到偏僻的地方往作“无私的奉献”,那么他们不仅必须忍受由此带来的种种题目,如经济收进低、改变自己命运机会少和恋爱婚姻题目以及以后子女的学习条件不好等题目,而且在别人看来都不是什么成功人士。所以在这样一个把一切都物化的社会条件下,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中,大学生的择业是被动与不自由的。假如把责任全部回咎于大学生是分歧乎道德原则的。
  当代大学毕业生择业观表现出的种种心态,实在反映出的是种种现实社会题目,是经济模式正在转轨时期特有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折射和反映。我们必须对当今大学生的择业观进行反思,从其形成的原因人手分析,不囿于表面现象,不一味地把责任回咎于大学生落后的择业观,对现实存在的社会题目进行反思,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加以解决,才能最大程度转变择业观。
  
  三、转变大学生择业观的思考
  
  如何端正大学生的择业观是所有人都关注的焦点,对此题目进行研究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因此,各界学者可谓是群策群力,无论是在宏观体制上还是在微观执行上都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不少学者提出了颇有建设性的对策和思路。如引导大学生把人生理想同国家需要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熟悉和处理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自身选择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自觉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加强思想教育,努力克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处理好就业与择业的关系,处理好择业“三要素”的关系,把为社会尽义务、作贡献放在首位,以寻找到建功立业的最佳位置;加强社会***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社会责任意识,弘扬奉献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引导观念的更新;从新生到校伊始就进行择业观教育,要使毕业生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熟悉自己、评价自我,帮助大学生进行人生定位,正确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等等。这些建议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成效甚微,对此人们是否也有过反思?一些建议或过于空泛或不切实际,真正实施起来会比较困难或者缺乏可操纵性,因而成效甚微。
  要转变大学生择业观,化解就业压力,在注重研究大学生择业观特点的基础上,必须反思择业观形成的真正原因,并改革和完善相应的制度,才能有助于题目的解决。
  一是必须深化收进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公道的社会分配和再分配制度。在分配题目上,树立“分配财富与创造财富摆在同等重要、分好蛋糕与做大蛋糕同等重要”的发展观念。由于占有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出发点的不公,使地区间、行业间收进差距拉大。因此,制定公道的收进分配体制不仅能推进效率与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公平、社会进步。在公道分配格式基础上,不断缩小地区、行业收进差距。逐步建立出发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的收进分配秩序。在给企业税收松绑的条件下,在全社会逐步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工资上浮幅度,进步中低收进者的收进水平,推动高中低收进群体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对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部落后地区的大学生从业者给予一定的差额补贴,以鼓励人们到艰苦的地区就业。实施公平公道的社会分配制度,不仅可缩小城乡、行业、地区的收进差距,而且对促进大学生择业观转变无疑是一种最佳的决策。
  二是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把全民纳进社会保障范畴。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社会保障将人们不确定的生活风险通过稳定的、确定的保障机制来化解,它起到维系社会与人生、润滑社会与人生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进,人们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原来依靠家庭就可以生存发展,依靠单位也可以生存发展,现在只有依靠社会才能生存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应该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治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项目。建立全国同一的社会保障账号,在社会保障金来源上实行“三三制”,即每年个人缴纳一部分、国家为他们存进一部分、用人单位企业为其员工存进一部分,直接注进个人账户,员工个人不论前往何地工作和生活,账户随其工作转换而转移。无论在什么经济性质的企业从业,要强制所有企业单位必须为其职员交纳社会保障金,所有国民都能同等享有社会保障权利,彻底消灭社会保障的“四个世界”,实现社会保障的同一。在此条件下,从事何类经济性质的职业都不会有后顾之忧,对促进大学生择业观转变无疑也是最好的办法。
  三是加强正确的***宣传和引导。报纸、广播、电视等相关媒体应该发挥正确***导向作用,积极宣传当前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力宣传社会责任意识,弘扬奉献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引导观念的更新。学校注重典型事例的激励作用,可以经常请一些在平凡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的校友返校与毕业生交流谈心,启迪和鼓励毕业生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把个人的职业理想和国家利益、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发展事业的奋斗中发展自己,实现自身价值。政府对扎根基层或在西部落后地区、在平凡岗位上勤勤恳恳安心工作的大学生予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强大协力和动力,促进大学生公道地分流到各地区各行业中往,大学生择业观转变不会再成为社会性的困难。
  四是加强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的教育。就业是一项关系到社会、经济、文化各领域,涉及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才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公道配置,而且直接关系着大学生个人事业的发展。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对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的教育负有不可推辞的责任。目前高校的择业观教育中,多为“安置型”和“题目型”的就业指导教育方式,侧重于技术层面的指导和服务。一般是通过《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主要向大学生进行政策讲述(就业政策、就业形势讲解)、技巧指导(简历制作、口试技巧指导)以及程序指导(就业工作的程序解答)等内容,各学院的就业工作职员也主要做信息发布的工作,当学生碰到具体题目时才给予一对一的解答。这两种择业教育方式都是属于工具层面的,很少会深层次地关注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职业理想、人生价值的实现题目。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毕业生择业这个环节上,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的特点有计划实施择业预备期的指导,让大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学会自己往获取知识,学会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学会积极地、创造性地生存,形成“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理念,从而愉快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促进自我的发展和价值实现。
  总之,大学生择业观转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它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措施形成协力方能奏效,任何单一措施都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大学生择业观的社会反思】相关文章:

社会分层、社会流动05-29

关于大学教育管理对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影响的论文(通用10篇)06-07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学论文05-26

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民工社会管理06-05

试析知识社会学对社会思潮形成演变的考察及其意义05-28

关于理性的反思与断想05-28

浅谈数学教学反思11-03

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创新群众工作05-28

社会公平观方法论文04-25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反思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