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 高效 规范 透明 ──加强财政决算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0-10-18 19:22:02 财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公平 高效 规范 透明 ──加强财政决算工作的思考

国家财政决算是预算执行情况的,也是在一定条件下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调整。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后,财政决算又有了新的,就是全面检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运行情况,真实反映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成果。因此,做好财政决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平与效率,是财政决算工作的准则;规范与透明,则是保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决算制度和办法规范、透明,才能保持政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只有对各地一视同仁,才能使各项工作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在办理1994年财政决算工作中,按照“公平、效率、规范、透明”这八个字,力求在过去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应当说,我们的努力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并对今后进一步加强决算工作,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1994年财政决算工作回顾  1994年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第一年。新的财税体制,对财政决算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特别是在分税制与原包干体制同时运行的情况下,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如何、合理地办理年终结算,这个涉及的范围很广,也很复杂。总的原则是:在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不变的前提下,保证地方的既得利益,在财政收入增量分配上尽量照顾地方,按照《1994年中央与地方年终结算办法》的规定, 1994年除保留原有的46个结算项目之外,又新增加了5个结算项目。如果再考虑到全国4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体制的不同,结算办法也不同,都需要单独结算,结算帐务总计近3000笔。完成这样大的工作量,过去需要四个多月的时间,今年我们计划在两个月内完成,难度是相当大的,如果不在“公平、效率、规范、透明”这八个字上下功夫,不对传统的思维定式和习惯做法进行改革,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在认真、历年财政决算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强化决算工作的计划性和责任制  决算工作开始前,我们周密拟定了工作计划,将决算工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结算阶段和审查批复阶段。各业务处在每个阶段的职责、负责人和时间要求都有明确规定,一环扣一环,哪道环节出问题,哪个环节负责任。  过去年度,决算前的准备工作是由综合处负责的,然后将结算数据送交各业务处,具体办理结算由各业务处负责。这个办法容易造成全局和局部脱节,分工责任不清、口径不统一等问题。1994年我们改为全司共同做准备工作,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并采取“全过程追踪负责制”。综合处负责全国统一的算帐和算帐口径,各业务处负责收集各地区的问题和要求,建立“分省档案”,并办理具体帐务结算;凡属局部特殊性问题,必须经综合处汇总,交由司务会集体研究处理;每一个干部,按分工担负的工作,要自始至终负责到底,从听取地方汇报,直到办理批复决算,全过程追踪负责。  第二、强化决算的规范性和制度化  我们把决算工作的规范性和制度化做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和目标来抓,不允许出现随意性。每一项结算项目,都要求文件依据准确,基础数据可靠,结算办法合理,结算数据公开。对每个省提出的特殊性问题,任何人不能随意答复,必须经司务会集体研究,报部领导决定。各地同志们反映, 1994年决算大家最满意的就是结算办法规范,一视同仁,公平合理。有的同志说:“不怕给钱少,就怕不公平,只要全国执行一个制度办法,谁也没有意见”。  第三、试行集中汇审办法  过去传统的决算工作程序是“分兵把关、各管一摊”。战线长、拖的时间长,还容易出现相互配合的误差。为了探索决算工作程序的最佳模式, 1994年我们试行的“集中汇审”方式,使各地同志、部内有关司局同志、我司同志都集中在一起,由部领导直接指挥,实行全局一盘棋,做到高度集中、高度统一,达到了高质量和高效益。我们在一周时间内,基本准确无误地办理了近3000笔、4000亿元的结算帐务,圆满完成了过去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解决了最艰巨、也是最关键的两级财政结算问题。尽管1994年中央补助地方的资金比往年大幅度削减,但由于帐务结算清楚、时间效率高、加上我们做了思想工作,地方同志对中央财政很理解、很支持,因此决算工作十分顺利,做到了地方同志满意,部领导满意,我们自己的干部也满意。实践证明,集中汇审方式  是一项成功的改革。这一个星期,全司同志们团结奋战,紧密协作,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体现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