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及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策略论文

时间:2022-05-25 10:38:59 本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国内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及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策略论文(精选5篇)

  质量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并遵循最高质量目标、核心价值标准的质量观念的行为规范,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国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国内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及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策略论文(精选5篇)

  国内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及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策略论文 篇1

  世界着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质量成为了全世界的共同语言,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提出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并且正在纷纷努力寻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的有效途径。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这已为研究质量问题的学者和国内外大多数企业所认同。

  一、国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产品检验阶段,检验单个产品是否符合标准样件;第二阶段为统计检验阶段,由于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模式出现,利用统计抽样方法检验产品成为必然要求;第三阶段为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调动企业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以最经济的方式,在保证用户充分满意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经营质量不断提高;第四阶段为现代质量管理阶段,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平台,充分利用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作为补充,使企业经营走向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伴随着质量管理的发展,国外的一些质量管理学者提出了新的质量管理理念。

  1.品牌战略

  进入20世纪以来,品牌化的发展有如核裂变,时至今日,品牌标记已经无处不在,由此引发的品牌效应和品牌竞争愈演愈烈。纵观当今世界,质量的竞争乃至品牌的竞争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焦点之一,创造自己的品牌,已经成为企业界和全社会的共识。由此,国外的学者提出,企业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除了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外,关键在于经营自己的品牌。

  2.适度质量

  适度质量关注的是产品质量生产的经济性问题。随着人们对资源不可再生性的认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广泛接受认同,企业与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也由原来的尽可能完美发展到适度质量要求。过高的质量水平将人为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过低则达不到全面质量满意。

  3.顾客满意

  顾客是质量的鉴定人。顾客满意与不满意的信息对企业非常重要,因为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组织质量改进和提高。满意的顾客会以他们的忠诚和积极推介等各种方式回报企业。随着质量管理环境和内容的变化,顾客成为企业的核心与决定因素。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世界顶尖企业创造“世界级质量”和创新市场的永恒力量,是推动质量管理新的重大课题。

  4.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并遵循最高质量目标、核心价值标准的质量观念的行为规范。质量文化从微观角度看,是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也是一种组织文化,它致力于提高企业全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技法,已达到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目的。如今,质量文化的研究和实践领域不断拓宽,在世界范围内正进行广义质量文化的研究。

  二、国内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在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质量管理基本上是处于质量检验阶段,沿用的是前苏联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使用的百分比抽样方法。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技术抽样检查标准制定贯彻后,才逐步跨入第三个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1985年,随着原国家经委颁布了《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在全国被普遍推广。虽然我国对质量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很多学者对一些具体的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苏方新认为在技术管理比较落后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典型的国有企业适合采用BPR模式,引进新设备或改造旧设备,裁减人员,建立新的管理制度等;在人员素质较低,管理落后,但是技术差距不太大的企业,比较适合采用ISO9000模式,ISO9000采用标准条款,便于强制执行,即使人员素质较低,也能够实施;而对于员工素质较高的企业,可以实施TQM,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严格遵守程序的同时,积极发现改进机会;对于那些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的企业可以采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改进以巩固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姚玉玲等认为ISO9000创建了最基本的质量管理架构与外部认同效应;六西格玛则体现实实在在的内外部改进绩效。在ISO9000基础上实施与六西格玛的整合,将成为我国企业一种较好的质量管理模式。

  虞立箴指出,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提供了组织追求卓越的经营管理模式,它兼容了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组织在贯彻管理体系标准或取得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整合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要求来提高自己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从而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三、我国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质量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践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我国众多的企业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是十分令人担忧的,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

  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

  (1)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损害了国家及企业的形象。

  (2)产品及服务质量差,损失浪费严重。多数企业的质量标准低,无标生产的现象严重。目前多数商业服务企业都没有贯彻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管理方法上一般凭经验,管理水平较低。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在许多企业的实践中难以落实。

  (3)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淡薄,对质量问题不重视,没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危机感。

  (4)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不扎实,甚至流于形式。ISO9000系列标准要求企业建立能控制生产经营服务的管理系统———质量体系;努力通过权威认证机构的ISO9001的质量体系认证。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并通过认证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目前有相当部分的企业还不了解ISO9000标准,不知道什么是质量体系;有的企业建立了质量体系却不愿意认证;有的企业为了认证而认证,不注重基础工作。

  上述的种种质量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解决我国质量管理问题的有关对策

  要全面提升企业质量,国家和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不断努力。

  1.实施品牌战略,创造名牌产品

  品牌不是产品和服务本身,而是它留给人们的想象和感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产品的差异越来越小,企业间技术上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单纯依靠产品差异已经很难形成产品竞争的资本,因此产品品牌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品牌价值已经成为企业追逐的目标,品牌资产已经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做好品牌,让价格来体现价值,就是当今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创造名牌产品,企业需要以质量为核心,设计出质量优良的产品;以顾客为导向,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坚持科技领先和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2.建设质量文化,培养质量意识

  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环境和手段,着重提倡现代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以达到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目的。质量管理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才会不可战胜。但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质量文化依然处于低层次,主要表现为:管理层盲目以利润为中心,严重缺乏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导致员工整体质量意识和敬业精神淡薄。因此,企业家在企业中要作为质量文化的创造者,积极建设质量文化,培养员工的质量战略意识、质量竞争意识和质量参与意识。

  3.转变观念,树立顾客满意为宗旨的质量理念

  这里的顾客包括企业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企业不仅要通过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使外部顾客满意,同时在企业内部应把企业内部的员工作为顾客,建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岗位,都要明确其顾客对象,并建立基于顾客满意的质量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由此形成顾客驱动的质量管理体系。

  4.加强质量经济效益分析,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问题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质量问题从本质上应理解为商品产生之初到消亡的全过程对社会和消费者所造成的损失,而计量损失的大小,这是个经济的问题。因此,解决企业的质量问题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经济效益这一质量的根本特性,用经济效益去驱动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可以通过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使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完美结合,确定出质量形成各个环节中最经济的或最适合的质量水平,并用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可以保证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这种最佳结合既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又可使企业和社会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广第.质量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苏秦.现代质量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苏方新.中国质量管理模式选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J].中国质量,2000(9).

  [4]姚玉玲,张君,郭宇红.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下旬刊,2006(2).

  [5]虞立箴.探索卓越绩效准则和管理体系的整合途径[J].上海质量,2006(6).

  国内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及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策略论文 篇2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虽然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但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不少的影响,因此,环境检测管理成为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存在,导致我国对环境检测管理发展的速度较慢,且存在一定的漏洞,如何解决这些漏洞,如何完善環境检测管理,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检测;管理现状;发展方向

  一、环境检测的含义

  环境检测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对环境的变化进行随时检测和数值变化的一个过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评价环境质量的好坏。环境检测的介质对象主要包括空气检测、水质检测、土壤检测、生物检测和固体废物检测等。

  环境质量检测是监测的重点内容,它主要是对环境中污染的状况和变化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改进,判断改善的进展,对数据进行保存,以确定在一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环境质量的变化和趋势。

  二、我国环境检测管理现状

  1.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整体发展较慢

  我国对环境检测管理制度已经实施了几十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大方向上来看,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原有的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这就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环境检测管理制度存在的这些年,相关部门并没有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导致我国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制度发展的比较缓慢。例如,目前我国检测设备仍缺少一些技术规范和更新,这就会严重阻碍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整体的发展。

  2.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保障措施不足

  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资金和物质保障不足。现如今,我国环境管理的相关部门不断增加对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力度,对环境检测的资金投入也是不断增强,但由于受我国环境监管模式单一的限制,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投入来讲,对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资金和物质保障仍显不足,这导致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制度无法正常有效的实施。

  3.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缺乏有效性

  我国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比较晚,发展模式和体系都比较简单,缺乏专门的监管机构。因此,想要完善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制度,就必须改变现在的单一的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比如环境检测预警系统的引进,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环境检测质量,并不断提高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4.环境检测质量保证措施的建设现状

  各级政府建设部门不断出台和完善相关环境检测工作实施办法,并投入了一定数量规模的资金成本,然而,由于受到我国环境检测质量实施管理体制自身的约束性,投入的大量启动实施资金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对检测仪器的升级产生了不利影响,而对于环境检测物质样品的收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加大了检测工作开展的难度;在技术投入方面,缺乏对系统性较强、设备先进有机物检测设备以及在线检测新技术的应用,很多检测标准与国际规定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给环境检测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从环境检测人力资源角度而言,专业检测人员缺乏必备的综合性知识储备,需要加强检测数据分析以及其他科学知识的储备,从而推动工作人员检测技术的全面发展此外,很多地方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缺乏必备的质量控制意识,不能积极参加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从而导致收集的数据缺乏科学性和真实性。对实际检测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环境检测管理发展的对策

  1.加强对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监督力度

  想要加强对环境检测质量的监督,就必须建立专属的监督部门,并强化对他们的管理培训,用这样一个监督部门来有效纠正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错误。

  2.完善我国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作为行业中的基本准则,对于行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中应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按照制度办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中有依据可循。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做好环境检测的重要前提。在制定制度时,必须根据我国环境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明确质量检测的内容和本质,并定期对制度进行检查和更新,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3.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增强环境检测质量的管理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这是在整个环境检测过程中最基础的一点,这同时也为更好地实行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只有让管理人员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才能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并确立制度化的管理观念,共同为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做出贡献;最后,需要对质量管理团队进行强化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对管理队伍进行培训,重视人才的发展。

  4.规范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通过不断规范各项质量管理保障措施,能够对环境质量检测工作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全面提升整体检测效果,因此,首先要加强对于环境检测的项目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高科技含量技术设备,而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对其进行必要扶持和鼓励,加大科研产品的投入与研发,以此全面推动新型标准检测样品的普及力度;其次,使环境检测技术、标准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推动环境检测新技术的发展,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市场考核准人体系,对其测试原理以及具体各个系统之间的规范化问题进行商榷,以此提高环境质量检测保障措施。

  5.设定专项资金

  由于大多数资金都没有用在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方面,导致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不能很好的实施。因此,政府必须对环境检测质量管理设立专用资金,保障检测活动的发展和壮大。这项资金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不可以被挪用,并且,监督部门需对资金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并向社会公开。

  6.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报考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方面的学生人数不多,并且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是一项非常具有专业性的工作,这就出现了人才短缺的问题。想要改善这一问题,就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考核,保证员工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另外,应与各个大学联合办学,注重培养专业型人才,并加大环境检测质量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改变大学生对相关专业的想法,投身到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中,为该行业储备人才。另外,环境检测质量管理部门应制定完善的考核绩效制度,讲求赏罚分明,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我国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了二十多年,在发展中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的进步,导致环境问题日益显著,传统的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对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使其适应环境发展的需要,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水平,为创造美好的环境而努力。

  国内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及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策略论文 篇3

  一、水利工程机电设备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现状

  1、质量管理跨行业跨部门较多,整体协调与配合缺失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会涉及到很多的检测部门,因为机电管理是一项较为综合的管理科目,必定离不开零部件以及各个行业的参与,所以在对其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承载着很多部门之间的联系。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控制还会将其管理的更好。另外许多质量控制和安全鉴定工作也会牵扯到冶金、化工和一些其他相关的部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几个部门之间缺乏一定的配合能力。

  2、质量管理控制标准缺乏通用性和系统性

  机电具有一定的跨行业性和跨部门性的特征,所以在针对不同行业的时候往往会存在着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为了更好的适应各个行业对于机电设备的要求,笔者建议应该将标准进行配套化,这样会更有利于行业的选择。很多行业的机电设备都是特定量身制定的,这时候就需要根据行业的普遍性和特定性为其选择符合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所以综合情况来看,对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质量管理进行选择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3、安全评价、鉴定的指标不够明确

  据调查结果显示情况来看,我国在水利工程设备质量检测方面仍然存在着鉴定指标不明确以及执行标准不够清晰等问题。机电专业的安全评价和鉴定必须要按照从设计制造到试验运维系列流程等的规程标准执行,其中借助强制性标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手段。目前我国很多机电专业安全评价和鉴定标准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需要进行重新的考虑和设计。

  4、质量控制标准国际化程度不足

  我国许多标准的制定都受限于我国的一些国内材料,由于我国的制造水平和制造工艺有限,其中一些指标的参与与国外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为此笔者认为一定要控制好国际化的标准与我国机电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

  二、水利工程中机电设备的质量监控措施

  1、国际标准引入,加速质量标准的国际化

  在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也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所以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其设备的质量管理会涉及到工程的未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水利机电行业中的设备多数都是进口的,这些设备无论是在技术水平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非常先进。所以在运用这些设备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参考和引用一些国际化的标准,进而为推动我国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合理的机电设备诊断程序的确定

  水利机电设备质量诊断的程序要点中会涉及到生产线上的一些设备或者是发生故障后损失较大的设备等。机电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一些故障,只有学会合理的将这些故障及时的发现,并且给予正确的处理方式,才会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对设备进行诊断处理的时候一定要采取合适的方式。

  3、电动机运行中的质量控制

  电动机的保护离不开与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式的关系,在设备的控制中有保护,在保护中还有着控制,两者互相协调着,电动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与启动器串联在回路中共同使用,这时候就需要为电动机运行所消耗的能耗考虑,确保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4、设备归档的点检制度实施

  要想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质量的管理,首先就需要设置确切的管理者,只有将设备的管理分配给特定的管理人员才能够确保设备出现问题以及需要检修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进行检修和维护,并根据设备的状况对运行维护的内容和方案等提出修正意见,同时还需要对设备的检修时间和检修费用等进行精确的计算。

  5、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培养

  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当中,高素质的人员能够为设备的管理和监控提供更有力度帮助,现代化的社会中会更加的需要专业素质较强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够在未来的'水利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优势和作用。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仅仅对于设备有着一定的人知能力,对于该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也有着一定的认识,所以无论是在管理方面还是在对机电设备的检测方面都会有着突出的贡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介绍了水利工程机电设备质量管理现状及其检测控制方面的措施,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现代化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有着一些问题,只有针对问题进行处理,才会确保水利工程中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及时的进行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维护。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水利机电行业的发展必将会有着更好的前景。

  国内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及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策略论文 篇4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1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较为匮乏

  环境监测工作具有日常工作量大,高水平专业人才匮乏、经费不足等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虽然相关部门逐渐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但是环境恶化的整体趋势依然没有改变,环境监测的业务量和业务范围迅速增长,这极大地增加了监测人员的工作负担,QA/QC 工作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在以往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视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现场监测质量控制有所薄弱。事实上,现场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严格控制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可以确保为是实验室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再加上实验室准确分析,就可以得出能够真实表征环境状况的一手分析资料。再者,目前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大多的业务知识相对单一,综合分析数据的能力、编制质控报告的能力、评价质量管理活动的能力均有所欠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呼吁更多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的人才。

  1.2 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许多环境监测机构对于完善和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质量管理体系是环境监测机构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重要机会,但是许多监测机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仅仅采用文件归档和文字记录方式,评审过程流于形式,极大地降低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建立管理体系直接关系到环境监测机构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长期的发展和提高,如果只是为了应付外部督查,将质量管理体系演变为文案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质量管理体系应有的作用,还会造成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

  1.3 质量管理方法落后于环境监测技术的更新发展

  在各级部门的重视和扶植下,环境监测技术在近年来了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监测领域不断扩展,生态、生物等新领域都成为了重要的新型监测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环境监测项目。

  环境监测技术的更新发展也要求质量管理办法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日常监测工作中所采取的质控措施与实际工作的关联不够紧密,QC 手段传统单一,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够明确,QC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信度也难以给出科学的判定,各类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效性值得商榷。质量控制模式局限于数据比对、加标回收、平行样及密码样测试等 ; 质量管理途径局限于能力验证、盲样考核、理论考核等方式,这些已不能适应当今环境监测的需要。

  2、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2.1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营要与环境监测日常工作相结合

  要下力气解决当前环境监测日常工作与质量管理体系相脱节的问题,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运行与环境监测日常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充分考虑监测业务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安排编制人员培训以及仪器校准等工作。当出现质量事故或者其他的质量问题时,要及时启动内部审核,结合上一年度监测工作结语和下一年度监测工作计划,实施管理评审,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积极及时地加以解决。

  同时,要加强管理层、业务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实验室分析部门和现场监测部门都要设置专人负责审核体系文件的适用性,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并及时上报管理层。

  2.2 提高各类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效性

  近年来,许多新的环境监测技术纷纷涌现,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环境监测领域,在参加外部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活动时,可优先选择此类新增的检测能力。针对目前新领域的监测技术规范和监测标准的不断完善,有选择性地参加涉及新标准和新方法的外部质量活动,可以不断提升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水平,拓展监测领域和监测项目。内部质控计划的执行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施 : 一、细化质控要求,增强可操作性。质量管理部门将年度质量控制计划按月进行细化分发至各个部门,既便于各部门操作,又保持了各部门进度一致 ; 二、质量管理部门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评价,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并针对不合格的质量控制结果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 三、建立质控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机制,每月由质管部门收集质量控制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反馈至质量负责人,再由质量负责人向全站通报质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

  2.3 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现场监测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也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可信程度。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场质控手段比较单一,尤其在空气和废气等复杂的现场监测过程中,质量监督员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强化一些传统工作中容易忽视的地方,完善现场质量监督记录,将现场环境、环境监测点的布置以及环境监测的频率都一一记录和反应出来。

  再者,在应急监测中,由于时间比较紧,而且具有突发性,容易忽视检测过程的质量管理。缺乏质量管理的监督和保障,监测结果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可见,现场监测、应急监测等等都是我们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容易忽视的薄弱环节,今后,必须进一步完善这些薄弱环节,不断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2.4 提高新购仪器的利用率

  近年来,随着监测领域的不断扩展,实验室引入了许多新的监测仪器和设备,这些仪器的引入对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仪器设备在更新和发展,监测技术人员也必须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否则就无法合理使用新购仪器设备,也无法适应环境监测形势的发展变化。监测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新购仪器设备也不断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必须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新购仪器的作用。对于新购仪器,必须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检定、维护、保养。

  3、结语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在我国起步时间相对较晚,但迄今为止,也拥有了 20 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不断强化,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质量管理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在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共走尚存在许多不足,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监测新形势。为此,我们必须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为环保只发和环保决策服务。

  参考文献:

  [1]姚洪伟,蒋鑫,乔维栋.浅析室内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J].江西建材 ,2014(11).

  [2] 杜燃利 . 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探析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3).

  国内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及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策略论文 篇5

  一、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

  由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 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 保 证 术 语 ”(Qualit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assurance Vocabulary)中,定义全面质量管理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1]

  从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出发,可以将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图书馆以提高读者服务水平和信息服务质量为中心,以图书馆全体员工参与为基础,通过对先进管理理念、信息设备和科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从而对图书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把控,以实现不断提升读者满意度的长期目标。

  二、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国内外实践

  1. 国外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

  波音公司图书馆在 1988 年开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最早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图书馆之一,随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图书馆、英国女王大学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等纷纷开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美 国 波 音 公 司 图 书 馆 在 1988 年 就 实 施 了 全 面 质 量 管理,针对图书馆增值服务面向的用户制定了“部门任务分析计划”(Departmental Task Analysis,DTA)。在这个计划中,用户向图书馆提出自己的需求,而图书馆则通过为用户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其需求。具体实施过程总共分为九个步骤:

  (1) 明确任务和责任;

  (2) 确定用户;

  (3) 了解用户对图书馆的要求;

  (4) 明确业务活动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5) 确定供应者;

  (6) 确定对供应者的要求;

  (7) 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8) 发展反馈机制;

  (9) 确定评价服务质量的方法[2].通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波音公司图书馆大大节约了服务成本,在 1992 年节约成本 40 万美元,在 1993 年更是节约成本超过了 85 万美元,而且还改进和提高了服务质量。

  2. 国内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

  自 90 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图书馆界开始关注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与图书馆管理相结合。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只在上海图书馆、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上海海运学院图书馆等得到了应用,其中海南大学图书馆在 2005 年正式启动“全面质量管理”,并且在当年 7 月份通过了方圆标志认证,成我国首家获得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资格认证的图书馆[3].

  海南大学图书馆实施 ISO9001 的所有环节都采取了 P(Plan)--策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改进的四阶段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步骤:

  (1) 确定质量管理实现目标:

  ①馆内主要业务和服务与国内同类高校相比达到领先水平;

  ②保证每周开放时间不低于 80 小时;

  ③保证本校师生人均年借阅量不低于 30 册;

  ④保证对于用户投诉百分百处理,使用户满意度达到 95% 以上。

  (2) 提高本馆工作人员素质。加强职业道德的素养,组织馆员参加了质量管理、服务技能、礼仪形象、计算机技能以及图书馆业务知识等一系列培训,大大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和质量意识、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

  (3) 改善业务流程。采购文献要经专家初选,由“选书小组”审核、馆长审批采购;编目工作所有工序必须填写工作单,设审校岗位,对编目数据进行逐一检查;编目部与流通部及阅览部交接之后,要留下原始的“交接表单”;技术部人员为维护和保证图书馆网站和电子信息服务安全、高效运行,要经常对硬件设施进行维护,保证网络每日 24 小时畅通无阻地运行。

  (4) 科学系统的进行用户满意度测评。首先,制订用户满意度测定计划。对用户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和评估,具体掌握用户对服务满意与否的所有要素;其次,设立读者意见簿和电子意见箱。对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由质管办派专人必须在第二个工作同进行回复和处理。

  三、总结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通过国内外图书馆的实践证明了它在图书馆管理应用中的可能性,并且使图书馆管理从业务流程到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新的变化[4].

  1. 倡导“以读者为关注焦点”

  作为国家事业单位,不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大多都处于行政管理的模式下。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和服务是通过上级发放任务的方式向下传达,图书馆领导将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各部门再逐一分解到各个馆员。馆员完成任务后,通过向领导汇报、领导现场检查等方式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在这个模式中,作为服务对象主体的“读者”反而没有了发言权,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意见和诉求不一定能及时传达到相关管理者的耳中,对于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够满足读者需求,读者对于图书馆日常工作的满意度也难以获得。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图书馆管理从原来的“执行上级命令”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创新了图书馆管理理念。

  2. 将全面质量管理落在实处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以目标为导向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逐级划分,通过对一个个工作流程的规范化管理从而最终实现对于最终目标的把控。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对于每一个管理活动都要有制定详细的标准化工作方案,从而在操作过程中树立参考依据。继而通过定期进行读者调查等方式加强对实际结果的监督,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整体上保证图书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洪生伟.新术语新定义新水平──初释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J].轻工标准与质量,1995(1).

  [2]张鹰.国内外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概述[J].图书馆论坛,2007,27(03):92-94.

  [3]张玲,邓玲.海南大学图书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探析[J].现代情报,2006,26(03):102-103.

  [4]罗曼.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05.

【国内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及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策略论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研究的论文10-24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研究的论文12-10

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策略10-31

企业质量管理创新思考论文06-15

研究海岸资源质量管理的论文04-14

企业发展中质量管理体系研究论文06-16

生产制造企业质量管理思考论文08-04

关于MBA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论文12-05

我国企业有效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分析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