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

时间:2020-08-23 19:09:32 MPA论文 我要投稿

高校旅游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

  一、课程设置改革的主要依据

  (一)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面向旅游行业第一线岗位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了解旅游企业管理相关环节,具有较强的导游服务能力、旅游企业管理能力、旅游景区管理能力、旅游市场开发能力、酒店从业能力,能从事旅游企业管理业务操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外向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培养人到何种程度,即所培养的人达到什么质量的问题。通过社会需求调查和职业分析,旅游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外语基本知识、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旅游管理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

  行业通用能力: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商务写作能力、英语和韩语交流能力、创新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导游服务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旅游景区管理能力、旅游市场开发能力。

  关键岗位能力:①旅行社管理方向:中文导游能力、景点讲解能力、英语导游能力、领队业务能力、旅游策划能力;②酒店管理方向:握现代酒店的服务与管理技能,外语会话能力,公关和交际能力以及酒店电脑操作技能。

  3、素质结构

  职业道德方面: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勤奋好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身体素质方面:掌握现代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文体特长;身体健康、健美,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

  心理素质方面:具有教育部《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所规定的要求,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健全的意志品质;具有理智、真诚、坦荡的性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主要职业证书

  1、基本职业证书:全国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合格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2、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下列职业资格证书中的1-2种)导游职业资格证书;中级餐饮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中级客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茶艺师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师职业资格证书。

  (四)主要就业面向

  1.旅行社管理方向:旅行社导游服务岗位或旅游景点导游服务岗位;旅行社或旅游景区业务管理岗位;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

  2.酒店管理方向: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或客房服务与管理岗位;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岗位;酒店康乐服务与管理或人事管理岗位。

  二、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方向

  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较高素质水平的,能够适应时代需要,在各类旅游企业从事服务或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围绕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今后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方向是:

  (一)以培养综合能力为本位,强调课程设置的职业性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而不能单纯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的。所谓职业能力不是指为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时的操作或动手能力,而应该是指综合的、称职的从业能力(Competence),包括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全部内容。比如,在设置外语课程时,可以减少甚至不开一般的大学英语,而代之以旅游英语;再比如可以开设旅游文学课程来代替通行的大学语文总之,只有在课程设置上突出职业性,才能体现出高职旅游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来。

  (二)更新课程内容,淡化学科界限,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有人曾形象而深刻地说,我们的教育是在“用昨天的知识,培养今天的人才,应对明天的挑战”。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课程内容陈旧,知识的使用性不强,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比比皆是。为此,改革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更新课程内容,使课程的内容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开设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才是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化的基本保证。

  其次,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专业,它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地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哲学、美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专科三年的教学时间里,要全部上完40门课程显然是不现实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课程的综合化。比如,可以将《管理学》、《财务管理》、《物业管理》等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形成旅游管理专业适用的《旅游管理学基础》;可以将《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课程的有关内容有机综合成《旅游环境与生态概论》等等。通过设置综合化课程,可以大大减少重复授课的机率达到既节约课时又扩大学生知识面的目的。

  (三)重组课程结构,提高学生选课的自主性

  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又要重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和方向。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兴趣和他们已有的文化知识和能力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适应性,使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够适应旅游从业部门的多样性(如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部门等)和旅游企业内部职业的多样性(如饭店的.前台、大堂、客房、餐厅、酒吧服务等)。要同时达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就必须对目前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结构进行重组,基本思路是压缩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应以本专业不同方向所共同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为主体,以通用和够用为限度,以便为增加选修课提供可能的空间。选修课程的设置要有较宽的覆盖面,应涉及有关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特别是要设置大量的专业方向课程供学生选择,比如酒店管理方向课程,应包括客房管理与服务技巧、食品营养与卫生、酒水知识与调酒技术等理论与实践课程;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方向课程,要包括生态旅游、中外文学赏析、导游技巧训练等。通过增设选修课,主动适应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和人们旅游行为变化的新趋势,才能真正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四)服务地方旅游,增强课程设置的区域性

  我国旅游高职教育主要是依托地方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来举办的,学生的来源和取向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质。加之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各办学单位应当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适当增加符合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要求和反映地区或区域旅游资源特征的教学内容,设置有关地方或区域性的旅游资源课程。有很多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希望本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时能够比较熟悉本地区的旅游资源特征、旅游企业经营的基本状况等。

【高校旅游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相关文章:

1.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论文及改革措施论文

2.医学高校劳保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3.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4.高校旅游管理导游实务课程改革论文

5.高校旅游管理英语课程设置研究

6.探讨高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7.美国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8.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