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组团式"指导模式

时间:2020-08-18 11:40:12 MBA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组团式"指导模式

  摘要:从原有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模式入手,分析了EMBA、MBA、普通企业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共性、差异性与相关性,分析了指导老师在指导这三类群体学位论文中宽与窄、理论与应用、短期和长期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组团式”指导新模式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这种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组团式"指导模式

  关键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组团式;指导模式

  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主要包括EMBA、MBA、普通企业管理硕士(以下简称“普研”)。普研的招生是最早开始的;其次是MBA,至今有15年历史;再次是EMBA,从2002年开始正式招生。迅速发展的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学位论文的指导问题,该问题的及时解决有助于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保证工商管理硕士的教育质量。

  一、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之间的区别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可以分为学术性学位与专业性学位两类?,另一种分类是按纯科学研究、技术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的不同分为三类,本文按第一种分类来讨论问题。

  由于分类的不同,虽然都称为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但EMBA学位论文、MBA学位论文、普研学位论文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价值取向不同普研的学位是学术性学位,其学位论文最主要是做管理学术问题的研究【3J,即通过对很多企业的管理中类似现象进行分析和抽象,找出共性、规律性、一般性,发现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用规范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这类论文有着较强的理论倾向,其实质是要求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得到理论上的价值。EMBA和MBA的学位是专业学位,其论文最主要是做管理实践(应用)问题的研究,即分析单个企业或行业的管理现象,发现存在的问题,利用现有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解决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这类论文有着较强的应用倾向,其实质是要求应用上的创新性,得到应用上的价值。

  2.研究的范围不同普研的研究是一种“专士”研究,即问题比较小、比较单一,研究范围比较窄,对问题的研究是小题大做,一般用相对比较窄但很深的理论及方法做深入研究,其技术路线是往深的方向去做。而EMBA和MBA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博士”研究,一是问题比较大,二是问题套问题,问题连问题,比如,论文题目是解决企业战略的问题,但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就牵涉到生产问题、供应问题,资金问题、人员问题等。研究过程中几乎涉及到所学的所有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研究的范围较大,其技术路线是往宽的方向去做。

  虽然EMBA和MBA学位都是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都具有职业性、学术性、研究性三大基本特征,都注重应用研究,但他们仍有很大的区别,这是由培养目标、层次定位、职业资格的关系以及专业学位的规模、结构、效益、质量保证体系、国际化与本土化等因素的不同引起的?。

  EMBA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企业家和高级职业经理人,教育理念是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具有国际经营战略头脑、全球视野和总揽全局的决策能力,适应国际竞争需要。他们在做学位论文的时候,往往是站在企业高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业务单位组合问题、资源配置问题等,这类问题牵涉的面广、范围大。

  MBA的培养目标是中、基层管理者、职业经理人或务实型的管理人才。因此,他们在做学位论文的时候,往往是站在企业内某职能部门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比如职能策略、具体行动方案,其层面低于EMBA,问题相对比EMBA的问题窄。

  可以看出,按学位论文涉及面的排序是EMBA最宽,其次是MBA,最后是普研。

  二、指导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EMBA、MBA与普研三个不同群体的学位论文要求不同,对这三个群体论文的指导模式也就不同。在同时具有这三种群体的院校中,许多导师既指导普研,还指导EMBA和MBA,因此,这些导师在指导上就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对接的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宽与窄的问题、理论与应用的问题、短期与长期的问题。

  1.宽与窄的问题很多EMBA学生都有在企业高层工作的经验和丰富的社会阅历,他们想对原有的工作中曾遇到的各式各样的管理问题或想对现在遇到的各种各样管理新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和研究,他们希望通过导师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他们的论文涉及面非常宽,考虑的问题很多。他们要求的导师是一位“博导”,既要知识全面,掌握相当多的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还要经验丰富,对各种企业的运作有深刻的了解,但现实中这样的导师几乎不存在,绝大部分导师实际是“专导”,他仅是某领域的专家,他擅长指导普研或MBA在某一领域进行研究,而涉及到其他领域时,他可能力不从心,他希望论文的涉及面不要太宽。这样就产生了学生与导师在指导领域上宽与窄的矛盾。

  2.理论与应用的问题普研学生大多刚走出校门,大部分人与企业接触不多,对企业的具体运作缺乏感性认识,对现实中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难以发现或不敏感,但他们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具备较强的使用工具的能力。他们注重的是学术,而不是如何应用。他们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阅读文献,从别人的研究中找到问题,并据此展开管理学术方面的研究。但由于研究中的假设太多,研究出的结果往往是纯理论的,离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EMBA学生来自企业,他们具有相当长的企业工作经历,对企业运作相当了解,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对企业存在的管理现象和问题相当敏感,并有强烈的解决欲望,并据此展开管理应用方面的研究,但他们注重的是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而不是为了提升学术水平。实际上如果对这些问题进行很好的抽象,从个体到一般,可能就是一个能升华到理论层面的研究问题。MBA学位论文介于理论与应用之间,但大多数更偏重于应用一方。

  由此可以看出:普研关注的问题可能偏离EM—BA关注的问题,EMBA关注的问题可能普研不了解;普研偏重理论,但很多不能直接应用,EMBA偏重应用,但很多没能上升到理论。由此就产生了理论与应用的`矛盾。

  3.短期与长期的问题无论是普研、MBA还是EMBA,他们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能得到导师的指导也是有限的。但对许多EMBA学生来讲,一方面企业已出现工与协作展开不同方向的研究,构成工商管理学生论文组团。原导师组也可以根据这些选题吸收更多的教师、企业精英及博士生参加,其中一些EMBA学生还能以副导师的身份指导MBA或普研,构成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团队,从而也构筑学生之问、导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导师之问的“人员组团”。

  4.交流互动,明确选题组团后,两个团队进行更加深入的互动和交流。根据学位论文的不同要求,进一步清晰选题,理清选题之问的各种关系,明确各选题的研究目标,界定各选题的研究内容,明确不同学生所做的研究工作及分工与合作关系。同时导师们与学生们还可以共同讨论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中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材料的搜索,构建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进行选题。

  5.确认责任,保障进程学生的选题确定以后,普研的导师仍由原导师负责,而EMBA或MBA学生的导师则由导师团队根据学生的选题方向,确定一位对论文选题有较深了解的教师作为某位学生的责任导师。该责任导师的职责主要是负责该学生选题以后的一般日常性工作,其中包括:指导开题、指导制定研究计划和时间表、跟踪和督促学生的研究进度,指导进行论文撰写和答辩的准备等。这种“一对一”的责任制能避免推诿现象的出现。

  6.定期检查,集体指导在答辩以前的整个过程中,导师团队与学生团队定期就论文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一是检查研究论文的进度;二是集体指导;三是发现新问题并进行探讨或开展研究。从而形成了学生团队、导师团队、责任导师的“研究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