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批判:报纸副刊公共领域的实践活动-文汇报“关注”“

时间:2020-10-06 13:31:0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文化批判:报纸副刊公共领域的实践活动-文汇报“关注”“

论文关键词:副刊 公共领域 文化批判 实践活动

论文摘要:文汇报副刊“关注”版4月7日以河南修建“华夏第一祖龙”被叫停事件为议论中心刊发了五篇文章,对副刊实践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副刊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相对于追求经济效益而言,它更应该注重社会效益。努力构建公共领域,是副刊实现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源于副刊的文化属性和公共领域的批判属性,文化批判成了副刊构建公共领域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具有精英性、理性、对话性等突出特性。

4月7日,文汇报副刊“关注”版以河南修建“华夏第一祖龙”被叫停事件为议论中心刊发了五篇文章。《冯骥才就祖龙说话—荒唐的暴发户文化》通过记者采访实录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观点:“‘祖龙’绝不仅仅是一个违章建筑的问题,它拷问的是我们的文化。”文汇报记者柳青的《文化背后的裹读与坚守》也指出:“这一事件乃至这类事件的痛疾,即对于文化价值的曲解和背叛。”“记者手记”栏目中则发表了文汇报记者陈晓黎的《莫以文化的名义反文化》,强调“除了从现行体制、法律规章上予以彻底的检查之外,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从文化上给以深刻反思。”《专家实话实说》记录了五位专家的观点: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认为“该拆的不拆,不该拆的却拆了,以牺牲文化为代价,那是人类文明的悲剧”;朱光亚(东南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院长)表示“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必须强调维护历史文化的真实性”;何建民(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指出“历史文化景观开发只强调‘整旧如旧’一种方式,忽视文化是有生命的活着的东西,这是片面的”;德村志成(博士,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认为“不管以文化作为开发的平台,或以景观为支撑的复合性旅游产品,人作为产品的设计者,首先要了解文化和景观的关系”;陈仙波(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呼吁“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加以保护、加以利用,但都必须在‘科学’的前提下”。《事件回放》中概述了与“祖龙”事件类似的常州前北岸文保单位逃过一劫、岳麓山仿古赫曦台被叫停后又启动等事件,是对上述四文中提及的相关事件的背景说明。

文汇报向以副刊名世,副刊又以文化担当精神著称,通过对本期“关注”的解读,我们可发现其确乎名至实归,为当前副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可以存在一个公共空间,公民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讨论、发表看法,不受政治权利与市场经济的干涉,这便是“公共领域”。概言之,“‘公共领域’概念的价值规范集中体现在它对公共性的高扬与彰显,而公共性不仅以批判与开放为其特征,更重要的是,它以自由、民主、正义为其基石。”川副刊是大众传媒,乃“天下之公器”,在公共性这一点上,实现了与公共领域的吻合,文汇报副刊对“祖龙”事件这一公共性话题的讨论即是明证。

“祖龙”事件具有代表性,这从《事件回放》一文中可知,类似事件时有发生,其影响已不局限于一时一地一人,而是具有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这件事的揭示、批判,出发点并不是某个政治党派、经济集团或个人的私有利益,而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祖龙”事件在3月至4月间曾是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红网、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南方周末、新闻晨报、现代快报等各类媒体的舆论焦点,但大多出现在新闻版或栏目中,报纸副刊上鲜有反映,文汇报则除了在新闻版中跟踪报道外,还在副刊中予以密切“关注”,以四篇文章集纳了各方面的看法,的确表现得迥俗不凡,它表明副刊也是“社会守望者”,构建公共领域、进行舆论监督是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莫以文化的名义反文化》首句即说“河南新郑的‘祖龙事件’近日终于在各方的讨伐声中堰旗息鼓”,这里“各方的讨伐声”自然包括文汇报“关注”的舆论监督,它对“祖龙”事件“堰旗息鼓”的社会效果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