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论文发表的五大禁忌

时间:2020-11-08 12:17:24 论文发表 我要投稿

学术科研论文发表的五大禁忌

  学术造假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每年各撤稿丑闻更是层出不穷,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学术科研论文发表的五大禁忌,供大家阅读参考。

学术科研论文发表的五大禁忌

  1. 学术造假

  学术造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一些顶级期刊如Nature,Science和Cell也屡见不鲜。之前的日本小保方晴子事件,不仅文章撤稿,相关通讯作者更是自杀,而小保方晴子本人的学术道路也基本没有了翻盘的可能。

  人们常说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的弥补,所以如果还想在学术这条路上走得更远,那么就认认真真做事。千万不能篡改原始数据,甚至特别倾向性的捏造不存在的数据。如果一旦造假被发现,影响到的不止是个人,甚至整个研究单位在相关杂志的未来发表都会受到影响。

  实验不排除出现假阳性和阴性结果,有些杂志甚至会专门开辟版面接收一些阴性结果的论文。所以不必要为了所谓的结果搭上自己的学术生命。

  2. 文章还未完善就匆匆投稿或匆匆修回

  在国内目前的科研体制下,研究生们需要文章毕业;科研人员的考核、基金申请、职称晋升等等也和文章息息相关,大环境使人们对于文章的需求更加迫切。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两种情况:做完了实验,匆匆写好了文章,在文章没有好好组织或者语言语法问题很大的情况下,就把半成品匆匆投向了杂志社。这样的半成品投出去,拒稿的可能性很大。笔者周围就有过这样的例子,有研究生把未经认真修改的初稿投向杂志社,结果编辑直接拒稿,说也许你的`文章很有创新,但我们实在看不懂你写的是什么。

  另外一种情况是,文章完稿时努力修改达到了杂志社的要求,好不容易有了比较好的修改意见。作者一看是小修,编辑意见也不好好看,实验也不认真补,不到一周就修回杂志社。不认真对待的结果很可能造成临门一脚射偏门,最后追悔莫及。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笔者曾听说过有人文章接到小修意见,高兴之余,因为急着毕业,所以没有好好修改就投了回去,导致直接拒稿。最后再投其他杂志屡投不中,一年以后才被其他杂志接收。出现这样的情况,你说能怪谁呢?

  3. 同样的数据重复投稿

  有的研究者在完成一个课题的实验后,在数据量不变的情况下,把同样的数据再换个论点,两种论点的文稿分别投到两个杂志,但本质上这两篇文章并没有什么不同。这就涉及到学术诚信的问题,要知道如果一篇文章中稿,另一篇文章用重复的数据,如果不特别注明引用的话,那就不是一稿多投的问题了,这是赤裸裸的抄袭。抄袭的后果不用多说大家也明白,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4. 一稿多投

  大家知道SCI论文都有一定的审稿周期,短则几周长则几个月,这个过程说实话很折磨人,这时就有人想投机取巧:将文章投向多个杂志,心想反正又不冲突,哪个接收得早就在哪个刊物上发表,如果都接收就在高影响因子的刊物发表。

  可是大家要知道,一篇SCI论文的审稿需要耗费很多人的精力,一稿多投是对杂志编辑和审稿专家的极大不尊重,是严重损害自己和课题组声誉的行为。而且一旦投向杂志的文章发到了同一个审稿人或者不同杂志的同一个编辑的手里,文章很可能宣告“完蛋”。这种耍“小聪明”的行为,很可能成为自己学术道路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5. 伪造同行评审

  伪造同行评审这个行为最近屡次出现在学术圈里,而且今年年初就因为伪造同行评审导致的中国SCI论文被大规模撤回的情况,影响可以说是极其恶劣。当然这种现象不止在中国有。

  现代生物出版集团科研诚信部副主任帕特尔表示:“同行评审造假的问题正在影响整个学术期刊出版,我们也深受其害。这种造假行为的方式多样,包括论文作者提前让朋友们提供正面评价、精心设计同行评审圈、圈子里的评审人相互评价各自的论文以及模仿真实的评审人,甚至捏造完全不存在的评审人”。这种行为绝对是害己不利人,大家千万不要铤而走险,自取毁灭。

  最后,笔者想引用一段自己很喜欢的话:“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人生不求无怨无悔,但求问心无愧,科研亦是如此。

  延伸阅读:科研论文发表无效的五大因素

  1、刊物属于增刊或套刊等情况的假期刊。

  刊物在期刊查询里可以查询到,但却不被承认,一般是因为发在了增刊,套刊等情况的假期刊上了。

  所谓增刊,是指杂志社或杂志编辑部在按正规出刊的同时,私自印刷了多本同封面,不同内容的增刊。这类现象比较难防,因为作案的都是杂志社或编辑部的人员。但作者评职称时,并非全无效。所谓套刊,是指违法分子,私自排版印刷的假刊物。刊号往往是盗用的其他正规刊物的刊号,甚至无刊号。

  2、所发表的刊物是没有正规刊号的非法期刊。

  刊物无正规刊号也就是说刊物是非法刊物。对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记者网期刊查询页面里输入刊物名称进行查询,凡查询不到的就是非法刊物。

  3、署名在第3作者之外。

  大部分职称评选部门对职称评选要求都是前3署名作者才有效。如果贪多,而多署名,结果会造成,前3署名之外的作者无效。

  4、论文发表的时间不对。

  评职称发表的论文有时效性。早一年的,或晚过提交材料时间的,均无效。当年的职称评选,一般要求当年发表的论文有效。否则,那评高级职称岂不是要将评初级,中级职称发的论文直接拿来用了。有的作者,没有提前做准备,发表论文时间较晚,错过了职称评选部门要求提交材料的最后时间,因而造成论文用不上而无效。一般刊物从作者投稿到出刊,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比如,目前是7月份,但一般刊物都征稿到了12月份了。如果作者要12月份提交材料,那就需要现在开始投稿了。

  5、刊物级别问题造成的无效。

  不同级别的职称评选要求不同的刊物级别。一般,初级,中级职称评选,对刊物要求都是省级以上刊物。而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则对刊物有一定要求。通常要求其中一篇论文要发在正规核心期刊上。而核心期刊则指四年一评选的北大核心目录内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两年一评选的CSSCI期刊目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上。


【学术科研论文发表的五大禁忌】相关文章:

1.学术论文发表的几大禁忌

2.发表学术论文的心得

3.怎样发表学术论文

4.学术论文发表技巧

5.法学学术论文发表论文

6.学术论文的发表策略探析

7.学术论文的发表策略探究

8.发表学术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