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写作指引:文章如何对话

时间:2023-10-28 16:06:00 赛赛 论文写作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文章如何对话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术论文写作指引:文章如何对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文章如何对话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文章如何对话

  学术生产是一个共同体行为,每一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都应该能够为学术界带来边际知识,也就是说,相对于既有的学术研究,文章能够是所推进或改进。因此,学术生产者必须带有对话意识,审慎反思现有学术知识,并据此确立自己研究的对话点,只有这样,文章才能立得住脚,才会有理想的学界反响。

  一、为何对话?

  文章有不同类型。文章的论述对象既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者。其传播对象也可以是自己,或是他者,我们分别用“主观”和“客观”来表示。那么,两两交互,文章就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主观的自我。这种文章以自己为描述对象,并且只给自己看。比如富兰克林写日记,三省吾身。

  第二,主观的他者。这文章以他人为描述对象,但却是给自己看的,比如,写工作日志等。

  第三,客观的自我。这种文章以自己为描述对象,但却是给他人看的,比如写自传,或者是写诗,李清照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用婉约的词句把自己的心事分享给他人。

  第四,客观的他者。这种文章以他人为描述对象,同时也是给他人看的。学术论文就是这种类型的文章。

  既然学术论文是研究他人的,又是供他人阅读、使用,那么,它就是一个公共产品。而生产公共产品,便不能自说自话。你必须明确,与你研究相关的文章,已经有了什么程度的研究积累,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研究不过是重蹈旧辙,那么,你最好趁早改弦更张。否则,你再重复一遍人家的研究,对于学术界来说,你的边际贡献在哪里呢?

  学术对话,就是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研究与既有知识进行比照,进而确立自己研究的边际贡献。而对话点,其实就是你的研究与既有研究的接榫点。学术界就好比一个互联网,学者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研究联接上网,而对话点就是联网的端口。否则,不与学界对话、不与他人沟通,你的研究就自绝于学术界了,成了局域网游戏,甚至成了单击游戏。

  二、如何对话

  学术论文应该力图进行理论对话。由于学术研究以理论推进为目标,因而,尽管你的研究是在讲一个新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背后的理论却很有可能是学术界已有的,这就是所谓的“新问题、旧理论”,尽管在孔飞力之前,并没有人讲过“叫魂”的故事,单纯描述叫魂故事就可以称作“创新”了,但是孔飞力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过叫魂的故事,与韦伯的官僚制理论进行了对话,这才有了这本书的学术价值。

  对话点要聚焦,要有针对性,要“正面交锋”。具体而言,对话点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开创性对话。这种对话是指,研究者发现了一个新问题,但是学术界却无理论供给,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理论概括。

  例如,格兰诺维特的成名作是《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于1973年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杂志上。他在文章中提出,相对于强关系(strong ties),弱关系(weak ties)虽然不如前者那样坚固,但是有着极快的、可能具有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比方说,找工作的时候,你同学的同学的同学可能会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工作信息,相比之下,你同学知道的信息,你多半也知道,反而相形见绌。

  第二种是接力性对话。这种对话是指,沿着前人既有的研究,继续推进、深化,或者扩大其理论适用范围等。

  例如,边燕杰的成名作是《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Ties Network Bridges 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于1997年发表在《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杂志上。在这篇文章中,边燕杰对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对话:弱关系在美国社会找工作比较管用,但是在中国,人们更经常地通过强关系而非弱关系寻找工作。通俗地说,工作是否到位,要看关系是否够硬。

  第三种是驳斥性对话。这种对话是对既有的研究进行批评、反驳,并转而建立自己的研究理论。

  例如,2003年,穆尔在《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ocialCapital and Finding A Job:Do Contacts Matter?》的文章。文章认为,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测量的其实只是那些不可观测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首先,关系具有同质性,通俗地说,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己牛,才能有牛朋牛友。其次,关系还具有内生性:有关系的人才能够使用关系,因此,是人力资本而不是社会资本带来了市场回报。

  驳斥性对话并不是说,驳斥的就一定是对的。你驳斥了人家,人家也可以反过来再驳斥你。针对这篇驳斥,梁玉成在《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5期发表了《社会资本和社会网无用吗?》,又做了一个对驳斥的驳斥。

  梁玉成认为,穆尔的批评是不成立的,从发生学原理来说,人们构建自己的关系网络并不总是希望发展同质性关系,也希望建构一些异质性关系(比如说,认识一些圈外的人,说不定还有求着人家的地方),只是维持异质性关系的成本特别高(比如说,话不投机啊,跟一帮不熟的人喝酒,累啊!),所以,最后朋友圈就变成同质性的了。内生性理论也不对,即使用内生转换模型加以统计控制,社会资本的市场回报仍然是显著的,而且内生性原理只是在关系具有正功能的时候才是如此,当关系出现负功能时,有关系的人也选择不使用关系。

  从学术生产的历史看,学术生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步步推进,在不断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成长、成熟起来的。学术对话的过程,也就是学术进步、学科完善的过程。

  三、确立对话点

  好的理论研究大多具有一个非常坚实的对话点。在《现代资本主义》一书中,桑巴特指出,资本主义精神起源于犹太教,由犹太教的理性主义观点、犹太教的条文主义、犹太教宗教领袖的商业精神、允许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之间存在不同道德原则的训诫等要素催化而成,在犹太教的影响下,远在 16世纪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精神。清教教义不是资本主义背后的道德力量,相反,资本主义是推动清教教义形成的力量。韦伯的经典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其实就是在与桑巴特进行对话,韦伯在书中提出,新教伦理才是资本主义精神兴起的源头动力。

  正常来说,应该是先有对话点,然后才有文章出炉。本来文以载道,文章就是表达理论的工具。有了学术对话点,作者才有行文表达的动力;没有对话着力点,文章就容易走空,甚至“无病呻吟”。而反过来说,只有作者抓住了一个学术界亟需的对话点,他的文章才会被阅读、赞同和引用。

  对话点是否有效,一个人说了不算,需要学术同仁的普遍认可。大家都说好,才是真的好。冥思不得的时候,不妨约上几个同仁,头脑风暴一番,让大家“踩一踩”,检验一下你的对话点是否扎实可靠。如果你通过了检验,接下来也就更容易“顺理成章”。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如何发问

  一、提一个真问题

  学术灵感多如牛毛,但并非每个发问都值得深入的、系统的后续研究跟进。研究者必须对这些研究问题进行筛选,选出那些最重要的问题,继续研究。

  一篇好的研究,一定建基于一个真问题。什么是真问题呢?所谓真问题,就是指它能够对应一个真实的社会疑问。

  人们什么时候才有疑问呢?人们行走在路上,如果大路通天,那么,人们尽管直行即可。但是,假如有一天,人们发现,前面的路堵上了,行不通了,或者人们发现,前面有两条路,不知道哪条路更好。这时,人们就有了疑问,就需要理论来帮助人们继续前行。

  苏联为什么倒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东欧和苏联行不通了?伊万·塞勒尼(Ivan Szelenyi)的一系列研究实际上都在回答这个问题。

  向左右,还是向右走?就像哈姆雷特的经典问题:To be or not to be,it is a question!要不要土地私有化?到底是要自由主义还是激进主义?要宏观调控多一些,还是自由放任多一些?

  假如你仔细梳理学术史,你会发现,所谓的学术门派,不过是他们共同关注近似的问题,或者就某几种问题得出类似的答案。而这些问题,一定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对应着人类社会的永恒追问。

  二、研究问题学术化

  很多作者不太懂得学术研究与横向课题之间的区别,往往直接将课题结项书拿来投稿,结果当然很不理想。

  横向课题研究提问题时,通常会非常关注现实问题,喜欢使用政策性问题作为研究发问,比如,怎么才能让“钉子户”不上访?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现实意义,但是如果放在学术语境下,这还算不上一个好的学术问题,因为它没有及时将现实问题转化为理论问题。学术研究不能停留于就事论事,而必须能够揭示一个社会因果机制。

  那么,如何才能揭示一个社会因果机制呢?答案就是类型化。

  学术读者不是为了听你的故事,才看你的文章,他们是为了获得一类问题的学术答案,他们还希望听听你如何解读这个故事,如何回答这个故事代表的那类问题。所以,上面的问题可以这样问:“钉子户”上访的社会动力机制是什么?

  研究发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事实层面,还要能够追问这个问题背后的类型学意义。只有通过这个类型学的考察,你的故事才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真正成为理论的“论据”。

  实际上,你应该暂时搁置你的现实问题,而专注于现实问题背后的理论回答。假如你能够将这一类型的问题做一个理论性的系统回答,解决对策也就自然而然,浮出水面了。如果你已经探寻出“钉子户”上访背后的社会因果机制了,难道还不知道怎样防止他们上访吗?

  三、学术发问的几个原则

  第一,发问必须直抵要害。发问如杀鸡,要找对血管,一刀封喉。

  有一次,跟一个朋友喝完酒,他找了代驾。这个朋友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公司,且已经财务自由,因此我好奇:为什么你不请一个司机,而是找代驾?

  于是,他跟我讲起养一个司机的各种附带问题,包括你要处理与司机的关系,承担司机的其他支出,而且司机还不一定随时有空,等等,但是代驾不仅能够解决即时性问题,而且还没有那些额外的成本。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请代驾还是请司机的问题,实际上,这背后是一个组织与市场的选择问题:请司机是一个组织手段,而请代驾则是市场手段。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科斯(Ronald Coase),科斯精辟地指出:假如市场可以有效地解决人们的经济问题,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组织呢?就好比如说,假如你每天都可以喝到新鲜的牛奶,何必非得自己养一头奶牛呢?

  威廉姆森后来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实际上也是在回答这个问题。按照威廉姆斯的说法,由于有限理性、不确定性、投机性倾向和小数现象,交易双方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易成本。当市场的交易成本过大时,人们可能就会考虑市场,比如,很多大型公司会采取吞并自己的交易伙伴;而反过来,如果组织的交易成本过高的话,人们就会考虑市场外包的方式,比如,现在很多公司都采取服务外包的方式。

  参考文献:Williamson,Oliver E.,Market and Hierarchies,New York:Free Press,1975。

  第二,一次只问一个问题。论文与散文的区别在于:论文是高度提炼过的,必须高度聚合。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就像一个军队只能令出一门,君命甚至都可以不从。

  比如,王宁:《压力化生存:“时间荒”解析》,《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这篇文章的研究问题异常凝练,翻译得通俗一点就是:时间去哪儿了?通篇文章干净利落,高度整合,一直围绕着研究发问组织行文。摘要如下:

  时间荒是生活压力的一种体现,是一种令人不适的日常体验,并构成一个社会问题,但国内却鲜有关于时间荒的研究。美国学者斯戈关于时间荒的理论具有借鉴价值,但却难以充分解释中国人的时间荒的根源。有鉴于此,时间荒理论有必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来加以扩展。事实上,除了斯戈所说的劳动制度和消费主义文化,中国人的时间荒还有三个根源:第一,城市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飙升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脱节;第二,制度无效率导致无效时间的大量增加;第三,中国的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使得时间荒现象成为一种发展中国家的劳工阶层为全球不平等所付出的代价。

  第三,研究问题小中见大。很多作者喜欢高大全的提问方式,这样的提问方式很有抱负,也很诱人,但是却让研究难于聚焦,通常的结果就是空对空,通篇论述都悬浮在空中,并不能提出有效的社会因果机制,更不能打动读者。好的研究问题一定是能大能小、能上能下的。

  比如,罗伯特·帕特南有一本经典著作《独自打保龄》。这本书的研究议题很宏大,讲美国的民主状况,但是他的研究切入却很窄,与托克维尔大相径庭。

  帕特南认为,民主质量的好坏与公民社会的状况密切相关,如果一个社会的民主运作出了问题,那么,从根本上说,一定是公民社会先行出现了不良症状。帕特南独辟蹊径,通过观察人们的社区行为,比如打保龄球,来审视公民社会的状况。他发现,托克维尔当年观察到的社区生活正在逐步衰落,公民参与的热情度下降了,投票率也下降了,那些喜欢结社、过组织生活、热心公益的美国人不见了,今天的美国人不再愿意走进俱乐部从事集体生活,而是宁愿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或者独自去打保龄球。独自打保龄,就意味着美国社会资本的流逝,因此,其结果就是美国人的民主参与正在日趋衰落。

  参考文献:[美]罗伯特·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美国社会资本的衰落与复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第四,发问要敢于质疑。学术无禁忌,一定要敢于打破常识,敢于挑战定论。只有如此,才有学术进步与理论创新。

  比如,谢宇等人在2010年在ASR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质疑了人们的一个常识。人们通常认为,那些更有可能进入大学的人,读大学会获得更高的教育回报,也就是正选择(positive selection)过程。但是,谢宇等人却发现,读大学恰恰是一个负选择(negative selection)过程,也就是说,那些更不容易受到大学教育的人,其实从读大学本身获得的教育回报反而更大。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社会过程是高度选择性的,那些没有通过社会选择门槛的人,实际上反而是最需要进入大学,那些轻松迈过门槛的人,其实不读大学,照样可以有一个替代性的社会上升途径。

  就拿发文章来说,那些更容易发核心期刊的作者(比如有了教授、博导头衔的作者),恰恰反而更不需要发文章,而那些发不到核心期刊的作者(比如年轻的学者、博士生),其实恰恰更需要这些文章(评职称、毕业)。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文章如何对话】相关文章: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如何写文献回顾04-01

学术论文写作选题步骤11-29

学术论文规范写作格式07-28

学术论文写作选题方法04-12

如何写学术论文05-09

学术论文写作格式规范要求11-19

学术论文写作心得体会04-28

学术论文如何才能成功发表07-26

本科生如何发表学术论文07-26

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写作的格式标准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