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与对策

时间:2022-03-31 16:02:09 职称论文 我要投稿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与对策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接受和理解书面材料的内容和意义的能力,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与对策,欢迎阅读参考。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与对策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的同时,还使小学生的知识面变得更宽广,拓展了小学生语文知识积累量,使小学生的思维发生扩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认知能力。

  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小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因此,教师应运用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并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有认知水平进行合理教学,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1]

  二、《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规定

  1、阅读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即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教师不应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限制住学生的想象力,而应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对课文的内容形成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另外,应教导学生注重积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并将多种阅读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使用探究性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摒弃接受型阅读方式,增强学生独立阅读的欲望。

  2、阅读目标与内容

  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实现自主阅读,即老师没有教,学生就已经阅读过了。我们知道,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无论老师教得多么好,学生如果不自觉,阅读教学的效果永远不会提高。相反,一旦学生发挥出自主性,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3、突出多读,重视积累

  (1)遍数多。“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句话不无道理,多读才能使印象加深。阅读遍数越多,对文章的理解就会越深刻,读的多了,自然就记住了,根本不必一字一句地死记硬背。“多读”,还指多多地朗读,同时也强调了诵读。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相较于朗读来说更强调个人的体验。

  (2)数量多。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9年间的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时期阅读量标准是145万字以上。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万字以上,第二阶段40万字以上,第三阶段100万字以上。

  (3)品种多。多读除了要求遍数多、数量多以外,还要品种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丰富阅读内容,读物的种类应当既包括科技、历史方面的书,又包括文学方面的书。不仅要读诗歌、散文、剧本,还要读故事、童话、寓言等,现代、古代的作品都应让学生有所接触。

  4、重视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接受和理解书面材料的内容和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增加才干。可以说,根据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可以判断这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阅读能力包括认读、理解、记忆和速度等要素,只有掌握这些要素,才能使自己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更轻松地学习中学、大学的知识。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大大地提高阅读的效果,如果学生没有养成专心思考习惯和自主阅读习惯,将会使阅读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告知学生专心阅读,不可心不在焉地东张西望;在阅读过程中,启发学生多发现问题,多思考;不断丰富阅读内容,增添阅读环节,加强学生字词积累,多给学生留一些自由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时还应该注重掌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与作家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学生每天阅读,做好字词积累,并且让学生长期坚持下去,让阅读真正地成为一种习惯。

  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目标阅读法。目标阅读法就是在阅读前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目标来阅读。目标注入情感,指向性强,学生在有针对性的阅读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产生爱憎。

  (2)快速阅读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小学生总是用手指着文字进行阅读,这样会使阅读的速度变慢,而且阅读的内容断断续续,不够连贯。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当训练小学生快速阅读能力,比如,要求小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这样,学生能在快速的阅读过程中集中精力,快速地消化和处理信息。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这种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提高小学生阅读速度。

  (3)精读法。朱熹认为,读书不仅要熟读,还要熟读成诵,不仅要思考,还要发散思维。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只有阅读足够的遍数,才能理解文章。培养学生基本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精读法,它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内容集中精力、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思考。教师应当选择一些情节生动的段落指导学生进行精读,在精读时,要求学生调动多种感官,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写,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并且让小学生背诵一些句子、段落和文章。

  3、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朗读

  朗读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方法,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多进行朗读,帮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品味重点词句,发现文章内涵所在。在阅读教学中,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对语文的感悟。朗读还可以使小学生在头脑中储存一些印象深刻的文字,这样,在小学生写作文的过程中其语言用词更准确,语句更连贯,写作水平同时得到了提升。阅读课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前朗诵,使学生快速进入到语文阅读学习状态中。还可以根据课文主题指定重复朗读的部分,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境界。

  4、注重学生在阅读中发挥想象力,发散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选择适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文本教材,创设愉悦轻松的情境,在入情入境的阅读中快乐地学习。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引发探究意向和动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享受阅读,乐于阅读,领会到语文阅读的乐趣,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到文章内在的感情,与作家进行情感交流,产生共鸣,真正做到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现代化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将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情境通过声情并茂的动感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情境感染下发散思维,发挥想象,锻炼和培养创新能力。

  5、训练学生多思多问

  要想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必须教导学生多读多问,学生只有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才能取得进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勤于动脑,启发学生多思多问,告知学生发现的技巧,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和针对性。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判断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是否理解了阅读内容,掌握了学习的重点。

  若是学生提出的疑问一直停留在表面,就说明学生没有领会到教学的主旨。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通过相互沟通,促进学生加深对写作背景和动机的理解,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让课堂“活”起来,让语言“活”起来,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卫志骞.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2(03).

  [2]尹海梅.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1(35).

  [3]曹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邹佳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

  [5]李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尝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内容提要:当今学生写作千篇一律、假话连篇,这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对头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课堂上教师繁琐的提问和讲解,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之中。学生极少有自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究、体验、感悟和理解课文,主体意识处处受到压抑,失去了自我。本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受到审美乐趣。的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五个方面阐明自己对阅读指导的看法。

  读书的过程,是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的过程。孔子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一篇课文,读得越熟领会越深;熟读成诵,作者的语言就有可能转化为读者的语言,在自己今后的写作中,也就能灵活运用了。熟读深思子自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前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着词汇贫乏,语病百出,无话可说的问题,读得少,背得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原因。正因为这样,《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要求小学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除了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外,平时就应该要求学生多读、熟读、读通、读好,在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语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以读为本是当今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五端:

  一、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以在课上进行,是学生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技能去充分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试着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并找出自己疑惑的地方。观书贵疑,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经过大脑消化,变为自己的血肉,才能学有所长。如:教学《葡萄沟》一课,我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1.借助拼音读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遇到长句也多读几遍,直到读顺为止。2.借助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3.想想葡萄沟有哪些方面可夸?4.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做上记号,以备下节课交流。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为下节课理解课文打下基础,突出学生学习、发展的主体性。

  二、议读议悟

  议读议悟就是指在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做到有读,有议,有答,有反驳,有争辩。教师对学生的质疑给予提倡、鼓励,并引导分析,根据学生质疑的原因提出释疑方法。因读书马虎的疑问,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解决;经过努力可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对具有导向性、启发性、创造性的提问,则给予表扬,并组织大家讨论,靠集体智慧解决难题,使学生体验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可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有独创性的见解,勇于自我评价,使竞争与合作、个人与集体的自主构建巧妙地统一起来。教师适时小结,去粗取精,统一认识。这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同时又可做到面向全体,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葡萄沟》一文,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紧接着设计这样一个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读懂了哪些词、句、段,认为课文中哪一处写得最精彩,为什么?也可向同学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迪,互相补充,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谈带有个人色彩,情感的理解,鼓励创见。而对于那些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汇报给老师,老师再组织全班同学集体讨论,共同探究解决。

  三、精读领悟

  由于学生受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悟要进行梳理、归类;对于重点句、段的领悟,还应根据学生的悟度,引导学生悟后再疑,读后再悟,从而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悟的质量。如:《小壁虎借尾巴》的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爬呀爬一词,不仅说明小壁虎爬的时间长,路程远,还为文后小壁虎尾巴的再生埋下伏笔。另外,通过引读,分角色读、评读等形式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让学生理解摇、拨水的词义,知道小鱼的尾巴有它自己的用处,所以不能借给小壁虎。

  四、美读品悟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对于感情色彩浓厚的课文或片段,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美读中品悟。如:教学《荷花》可借助课件,通过声、光、色、相,创设情境让学生品味荷花之美。教学《月光曲》第8、9自然段,可让学生边听录音读文,边闭上眼睛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然后播放乐曲,让学生伴随乐曲轻声读文,并用笔划出文中所描写的情景;最后指导朗读,让学生根据乐曲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读出感情变化,品悟到人物情绪的发展变化,品悟到《月光曲》是作者的感情发展到高潮时创作出来的佳作。

  五、诵读感悟

  诵读是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一种读书方式,也是检验学生是不是已经对课文内容有所领悟的一种方式。如果学生进入课文所描写的境界,读起来自然能够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如:学完《飞夺泸定桥》的夺桥这一部分后,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课文,从他们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气变化中,可让人感悟到他们对红军战士英勇善战,顽强战胜敌人的那种革命精神和革命意志已有深深的领悟。这样诵读于口,领悟于心,有助于学生想象,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的韵味气势,培养语感和积累词汇。

  总之,书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更不是问懂的。杜甫的烂精文选理,陆游的万卷虽多当具眼,说明读书使人受益无穷,但都必须在烂精、具眼(即独立思考能力)上下功夫。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是落实《课标》要求的一种方法,也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与对策】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创新对策论文06-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解决手段论文06-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11-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意义与方法09-0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10-17

小学语文学习困难的原因与对策论文08-08

入世对中国期市的影响与对策10-0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10-30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与对策分析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