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三案”导学案“导学”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0-10-09 12:02:41 职称论文 我要投稿

“五环三案”导学案“导学”的有效策略

  摘要: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重要的功能是“导学”。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为例,来谈谈怎样更好的发挥其“导学”功能。

  关键词:导学案 策略 导学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怎样让课堂“高效”起来,其准备条件之一是编写好与之相适应的导学案。所以,导学案的编写就显得至关重要。好的导学案能够充分发挥其导学作用,本文以《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为例,来谈谈怎样更好的发挥其“导学”功能。

  一、导预习

  导预习,这是“课前准备”模块的功能。这部分内容要明确学生用多长时间、完成怎样的预习任务,要明确达成怎样的预习目标。这里的关键是预习题的设计。预习题应当着眼全课的教学目标,从两个方面去设计:其一,是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积累。这要充分考虑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是说不能过易;可能,是说不宜过难。其间的“度”需要老师精心琢磨。其二,是让学生思考质疑。“思考”和“质疑”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这一类的题目应当注意选好“引思”、“设疑”的点。要能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怀着思考的冲动;要能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绪跳荡在节骨之处;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思而生疑,以疑促思。这样的题目,既需要我们老师广泛阅读搜集,也需要我们老师群策群力,共同钻研探讨。学生质疑的情况,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的学习目标是:(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2)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因此,从这两教学目标入手,设计了以下课前预习的准备:

  板块一:郑和下西洋

  阅读课本P93―96页,找到并划出:西洋在哪里?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目的、过程、意义和作用。

  板块二:戚继光抗倭

  阅读课本P96页,找到并划出:什么是倭寇?戚继光抗倭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板块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阅读课本P97页,找到并划出:我国澳门的居住权是被谁、在何时攫取的?

  板块四:综合应用

  纵观本课,明朝时对外友好交往的表现是?冲突的表现是?从友好交往到冲突的转变,反映了什么问题?

  二、导课堂学习

  导课堂学习,这是“课堂学习”模块的功能。应该说,就某个具体篇目的学习活动而言,学生依据导学案预习就开始了,课堂学习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应当与预习相连贯,不能脱节,此其一。其二,要重点设计好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环节。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学习,这是当前课改的基本理念。而学生能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恰如其分”又“恰到好处”,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这才是教学的关键。教师怎样在真正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设计出有效的“课堂导学”题目来,是教师必须用功、用心之处。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在课堂上经历了对学、群学、准备和预展之后,其实重心就是要落到展示环节,为此,展示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展示一:“我随郑和下西洋”

  以郑和的船员的身份,结合课本94页地图,讲述你和郑和一起下西洋的壮举――背景、目的、过程、路线、沿途风光、收获等。

  展示二:微电影《戚继光抗倭》开始拍摄了!

  如果你是导演,会怎么拍?(建议:演员、服装、拍摄地点、片头、经过、结果)

  如果你们是戚继光的粉丝,会给导演提供什么材料来突出戚继光吸引你的精神品质?

  展示三: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那么,澳门的居住权是被谁、在何时攫取的?

  展示四:角色――梨园中学记者、明史研究专家

  现场采访――明朝时对外友好交往和冲突的表现分别是?从友好交往到冲突的转变,反映了什么问题?

  在“总结与梳理”环节,学生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与其它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它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知识体系进行归纳的要求。

  三、导巩固

  导巩固,这是“当堂检测”或“反馈案”模块的功能。通过检测而掌握,通过练习而梳理,形成一定的条理或系统,这是学生练习的基本目的。对于教师来说,应当是基于上述两点的检测并实,不能顾此失彼。巩固环节“导”的功夫应花在这儿。考虑预习、课堂学习和巩固的连贯,以掌握为目的巩固应当注意适当“变式”;以形成条理或系统为目的的巩固应当注意综合性,注意复习以往。巩固练习要明确告诉学生练习时限,逐步训练学生自测自评、自测互评的习惯和能力。进行实践性的巩固练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综合,锻炼能力,提升素质,这也应当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并落实。

  学习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所有的导学环节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对应,为目标的达成服务。为此,《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笔者设计了“当堂检测”环节,当堂检测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而在反馈案中,通过“基础题”、“发展题”、“提高题”来层层紧扣学习目标。基础题是为解决“识记类”知识点设计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篇目完成后迅速解决;发展题是针对“理解类”知识点,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提高题是针对“应用”的,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能拓展自己的思维和知识面。

  总之,用好导学案,要求导学案必须有用。有用的东西,就是用了效果好的东西。怎样让导学案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是一个不断探索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坚持不懈的实践中探索和提高。

【“五环三案”导学案“导学”的有效策略】相关文章:

1.高中化学学案导学研究论文

2.作文开头训练导学案

3.高中地理问题导学策略分析论文

4.语文学案导学设计的教学模式初探论文

5.带上她的眼睛优秀导学案

6.中学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7.浅谈远程教育中基于自主学习的导学策略

8.学案导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