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生态的理想窘境与哲学重构的论文

时间:2020-12-11 14:20:15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电视生态的理想窘境与哲学重构的论文

  摘要:由互联网主导的全媒体深度交融激烈冲击着电视的传统开展及运营形式,使其呈现了产品定位含糊带来的收视群流失、维系家庭文化功用弱化以及中心媒体位置动摇等诸多窘境。电视开展不只要面对与新兴交互式媒体终端竞争市场份额的外部生态,同时更要处理内生型构造转变的内在请求。作为电视开展窘境的深层缘由,信息垄断为电视研讨提供了新的批判思想范式。完成对电视生态的重构,关键在于恢复人的自然性与肉体性内在同一之本体性的合法位置,坚持产业行动者与受众的审美盲目,突破信息垄断的桎梏。

关于电视生态的理想窘境与哲学重构的论文

  关键词媒介交融;电视生态;信息垄断;审美盲目

  2014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同时也是媒介交融开展的元年,“多屏看剧”已成为全民收视的新常态。特别是进入Web2.0时期以来,即时交互性极强的新媒体疾速在信息产品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且大有包括半壁江山之势。传统电视媒体为应对产业生存危机纷繁加快媒介交融进度。以智能互联网电视的点播功用为例,电视融媒后最显著的特性是呈现两大观看形式分而并立的构造,即传统的滚动直播形式与脱胎于新媒体的平面点播形式。与互联网共生的平面点播形式具有传统直播形式不可比较的优势,它有效地处理了信息社会如何完成处置庞杂信息,挑选有价值、个性化内容的本钱收益最大化问题。在滚动直播形式下,人们为了收看本人喜欢的电视节目需求等候其他节目播放终了,而点播形式则大大缩短以至消解了由于等候所消耗的时间本钱。在这里,事情发作的先后次第的维度—时间—被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场/缺席的二元逻辑,喜欢的节目能够经过点播永远在场,而不感兴味的内容则会永远缺席。消费—消费过程越来越倾向于基于个体需求的定制消费思想。

  1媒介交融视阈下电视生态的理想窘境

  1.1产品定位含糊,电视传统开展形式难以为继

  但是电视在自创了新媒体定制消费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其构造性缺陷同样显而易见。调查当前电视融媒开展态势,电视研发的设计者着眼点一直处于抽取新媒体在市场测试中较为胜利的运营形式,全盘拿来或将其“肢解”成碎片化的功用元素,急于把未经系统整合和市场测试的外来功用附加在本身产品之上并相对独立于电视的内生型构造。事实上,电视在目前媒介交融的过程中曾经堕入了机械原子主义的误区,过火追求功用的多样化而是整个电视的交融理念显现出平面化和简单化的弊端。偏向的交融理念必然表现在电视构造晋级实践操作层面的艰难重重。例如,智能电视上的应用平台开放后呈现了一系列的.“鸡肋应用”,电视厂商将那些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众口铄金的极端盛行的应用不加选择地移入到智能电视,结果招致了非常糟糕的用户体验。智能互联网电视不只在内生性构造与吸收自新媒体的元素存在兼容问题,而且电视框架与其他媒体同质化的思绪,使其在产品功用定位与价值性存在意义等基本性问题上饱受质疑。智能互联网电视搭载的操作系统大多与手机等挪动互联终端基于同一技术架构——AndroidPro,而推送信息的数据源也以互联网资源为主,而不是模仿电视时期的有线电视网络。这形成了电视厂商在电视硬件销售之后很难再获取用户后期应用软件和资源效劳的收益,电视不得不直面与强大的互联网生态(如腾讯、百度、奇虎360等)竞争和分利的场面。虽然如此,电视运营依然在技术支持、构造框架以及节目资源上都在竭尽所能地与新媒体同步。客观看来,不同媒体在交融趋向下界线不时被突破是互联网时期的正常现象,但与此同时,电视区别与其他媒体的特质逐步淡化。既然电视能做到的,其他媒体也能做到,那么电视缘何还有存在的必然性?电视与新媒体的区别仅仅在于屏幕的尺寸不同所带来的观影体验差别吗?事实显然远非如此。

  1.2维系家庭文化的影响式微,特质功用退化不容无视

  电视在其产生之初就是家庭文化的重要载体,承当着家庭成员社会化、内化社会标准体系、形塑家庭关系和家庭构造等诸多任务。社会学家杨善华以为“与现代城市社会相顺应的是夫妻平权的家庭制度,家庭的中心功用是感情满足的功用[1]。”上文曾经论述到,电视是维系家庭功用的重要手腕。因而,电视实践上成为了作为公共范畴的社会影响作为生活世界的家庭的通道,电视节目逻辑的精确性恰恰补偿了家庭成员互动中索引性表达的随意性。反过来,家庭构造和家庭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家庭功用(共同在场的电视收看)的执行状况。在当前我国度庭构造趋于中心化的前提下,家庭关系主要是姻缘关系与血缘关系,电视节目在内容设计上主要盘绕这两大家庭关系进行。基于家庭受众群体的姻缘、血缘两大家庭关系而设计,一方面精确把握了受众主体的心理需求,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收视效果,另一方面也对维系家庭关系,促进社会调和稳定产生了积极作用。而在新媒体的激烈冲击下,晚餐后家庭成员围坐在电视前其乐融融的现象曾经越来越少。“多屏看剧”不只冲击着传统电视“一屏看剧”的格局,同时也在冲击着家庭有机团结(organicsolidarity:埃米尔涂尔干)的整体,点对点的传播形式固然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但也剥夺了人们共同分享情感、交流欣赏体验的欢乐。综上所述,家庭成员共同看电视的预设难以满足的状况下,电视的维系功用显然也不可同日而语了,电视的另一大主要功用面临着日益萎缩的风险。

  2哲学重构:完成审美盲目,冲破信息垄断

  自1936年英国播送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定时播出电视节目的机构,从此电视阅历近80年的不时开展,不只在节目制造程度上曾经到达一个相当的高度,同时各国新闻媒体管控机构对节目内容的审核和挑选也是有增无减。而电视与新媒体的一个难以异化之处在于电视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而其权威发布媒体的合法性位置也使电视可以到达新媒体难以企及的宣传效果。作为社会化大消费的一局部,电视剧制造遵照市场竞争准绳,一方面对个人制造虚假需求,这种诈骗行为在消费社会中尤为奏效;一方面极力迎合低俗化的虚假需求,批量消费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获取丰厚的竞争优势。“西方媒介的虚假性和诈骗性不是以粗暴方式呈现出来的,而是以一种更奇妙、更缓和也更为有效的方式表现的[2]。”理解了群众媒介信息垄断的机制,我们能够发现,盛行文化是电视媒体最卓有成效的手腕。在文化工业统治的社会中,一个文化产品能否盛行成为了判别其好坏的独一规范。换句话说,一部最新上映的电视节目被冠以“盛行”的标签,一时间万人空巷、趋之若鹜。但是“不论群众文化的形态如何把戏创新,它们都带有大工业‘批量消费’的痕迹,同类产品缺乏明显差别,就像消费流水线上出来的东西,总是同一的、无差异的、缺乏个性的和千篇一概的[3]。”盛行文化既不是群众发明的,也不是群众真正需求的,而是在文化工业流水线上消费、包装和传播的,它首先关怀的是经济效益。在无休止的反复劳动后人们难免视觉疲倦,审美才能退化,连评判美丑的才能都被盛行文化剥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就描绘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失去了深思和批判的向度,唯电视媒体极力采购的盛行文化马首是瞻,人于是丧失了本体性特质,成为了卢卡奇称之为“物化”认识的表现。艺术美学的准绳是总体性准绳,它以形象思想表达了个别的理性现象,在追求个性解放和本能愿望的满足时力图理性与理性、理想与理想、人与自然的调和统一。工具理性由于一直狭隘地专注于自然功利,崇尚控制社会,而虚化了人的本体性解放,将人寻求超越了肉体性悬搁起来,与人倚赖现存的自然性产生割裂。审美活动作为人把握客观世界的客观认识,是人在理性与理性的统一中,依照美的规律来把握理想的一种自在的发明性理论。由于人的理论既有差别性又有共同性,自然性与肉体性相统一的人对同一客观的美得审美倾向既可能趋同,也可能悬殊。因而人的本体性决议每个人都应有独立判别美丑好恶的心理机制而不受制于环境的可能性,也就是到达审美盲目。面对电视开展的诸多窘境,完成对电视内在价值的重构,就是要重新完成人的审美盲目。这对电视的产业行动者和受众都提出了相应的请求。作为电视的产业行动者,要有把握正确审美观的操守,从人们真正需求的美的体验动身,感悟人生超越的意义。作为电视的受众,一方面要有所坚持,运用艺术理性抵御盛行文化的裹挟;另一方面要英勇地进行抗拒性认同。所谓抗拒性认同,就是“由那些其位置和环境被支配性逻辑所贬低或抹黑的行动者所具有。”[4]观众或许不能选择电视上播放的内容,但能够选择收看或者不收看、收看此节目或不收看彼节目,不做缄默的螺旋底部的悬浮物,标明本人的真实声音。

  3结论

  电视毕竟是提供观看效劳的设备。近年来,曲面电视、量子点技术、4k超清、ULED动态背光、体感操控等概念不一而足,搭载这些先进技术的电视契合了人体工程学设计,观看温馨,可以营造影院式的沉浸感,这些常常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终端难以做到的。人们关于电视的需求并没有消逝,而是变得愈加多元化了。其实早在70年前,当电视降生后不久,就有人预言报纸、杂志、播送、电影将随着电视的提高而消亡。事实证明,传统媒体并没有由于新媒体的冲击而退出历史舞台,电视和其他媒体在各自的范畴继续发挥着本人的作用。综其所述,无论是画质表现、观看体验还是智能操控都是其他新媒体之于电视无法比较的优势。因而,电视在直面和处理理想窘境的前提下依然有极大的开展前景和空间。

  参考文献

  [1]杨善华.家庭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1.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1.

  [3]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03.

  [4]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气[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

【关于电视生态的理想窘境与哲学重构的论文】相关文章:

哲学论文:关于空间与理想09-05

生态哲学的论文09-04

生态哲学论文09-05

论生态伦理本体的反思与重构08-28

关于管理与哲学的论文09-04

生态哲学理念论文06-23

浅析柏格森生命哲学与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的重构论文12-08

浅谈互联网文化与电视文化的碰击与重构10-29

关于浅谈美学与哲学的混淆的论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