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与艾略特理论评析

时间:2020-08-09 16:11:35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济慈与艾略特理论评析

  论文关键词:济慈 艾略特 消极的才能 非个人化
  论文摘要:
济慈和艾略特在对和诗歌创作的探寻中,不约而同地以“失去自我”为起点,分别做出了“消极的才能”和“非个人化”理论。两种理论都是在针对浪漫主义泛滥的主观情感的思考下产生的,因此,在内涵上有许多相通之处。然而两种理论在性质和归结点上又有着本质的不同。本文就二人的理论加以系统的比较,以新的角度重新解读这两种理论。

  济慈和艾略特是18世纪和20世纪诗歌创作领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后世留下的不仅是不朽的诗篇,更有对后代文人影响深远的诗歌理论:济慈的“消极的才能”,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这两种理论都是以否定自我,避却个性为前提的,并且艾略特在他的著作中有多处提到济慈的作品和理念,因此,之后的批评家和研究者在涉及这两种理论时,或绝对地认为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borrows(借用了)济慈“消极的才能”理论,或简单地概说在济慈“消极的才能”理论影响下,艾略特产生出了“非个人化”理论。而对于这两种理论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并没有进行一个深入的、系统的研究。本文就此为立论,对二人理论的同与不同进行比较,并以此作为新的角度来解读这两种新的理论。
  
  一、“消极的才能”与“非个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济慈的“消极的才能”及相关理论,出现在多封书信中,“一些事情开始在我思想上对号入座,使我立刻思索是哪种品质使人有所成就,特别是在文学上,像莎士比亚就大大拥有这种品质——我的答案是消极的能力。这也就是说,一个人有能力停留在不确定的、神秘与疑惑的境地,而不急于去弄清事实与原委。”(约翰•济慈:59) 。“消极的才能”说明的是这样一种能力,它能够使人与晦涩和矛盾共存,能够容忍和保持来自个性冲动产生的压力而不鲁莽做出反应,或是使行为与外界的情感和经历模式统一起来,来得到“一种声音或意象;来传递一个信息,忠诚地它,使之成为通俗易懂的。”(Symons:1627)。艾略特非个性化理论来源于他的第一本论文集中的名篇《传统与个人才能》(“Tradition and Individual Talent”)。他认为诗歌不是主观的自我表现,“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避却情感,诗不是表达个性,而是避却个性。”(T•S•艾略特,1934:58)作品与作家无关,作品只是客观的象征物。一个艺术家只有“继续不断地自我牺牲,继续不断地个性消灭” (T•S•艾略特,1934:53),能不断地进步,成为不朽的传统的一部分。
  
  二、“消极的才能”和“非个人化”理论与浪漫主义
  
  很明显,这两种理论存在许多共通之处,这与它们都是作为对当时浪漫主义反思的结果而出现的有很大关系。浪漫主义的倾向可概括为:一部艺术作品本质上是由内向外、产生与激情支配下的创造过程,是作者的感受、思想、情感的综合,或者说,诗歌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流露、倾吐或表现(M•H•艾布拉姆斯:34)。浪漫主义到了后期,已有了情感泛滥的颓废趋势。纵贯济慈一生创作思想的,是他对“美”与“真”的追求。而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过分夸大了主观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能力,强调想象力可以脱离现实,主宰一切。而求真的济慈更在意的是想象本身或其反映的事物的真实性的问题,浪漫主义的自我中心主义,过分的主观宣泄使得他的思想在主客观的分裂中失去了方向。他不断地在想象的功能及其效果之间做出比较,最终在莎士比亚、密尔顿等文学巨匠身上找到了答案,就是诗人通过失去自我,让主观的经验渗入到客观事物的内部,并作为意象将客观事物的性质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这种消极的能力。济慈的“消极”是一颗平常心,使诗人静静聆听轻轻讲述,而不是被浪漫主义喷射的激情遮蔽了双眼;是融入自然等待灵魂重塑的耐心,而不是华兹华斯凌驾于自然之上无所不能的精神;是感受未知,疑问和不确定中“真”的勇气,而不是柯勒律治在一知半解时退而求全的作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