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朴素生态世界观

时间:2021-03-07 09:08:27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儒家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朴素生态世界观

 
  【论文关键词】:生态观;生态生成观;生态实践观;生态和谐观

  【论文摘 要】:
从"知天--畏天"的生态伦理观;曲成万物的生态生成观;保护万物的生态实践观;万物一体的协同进化生态和谐观四个方面来分析的朴素生态世界观,以期阐述儒家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并指出,它所提供的生态智慧为当今人类怎样同自然界和谐共处,走向共同进化的新文明提供了有益的精神资源。
  
   在危机和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强调儒家的"天人合一",或许可以避免人类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似乎可以弥补西方思想的局限,对于人类应付后现代的挑战,也许具有超越界限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卜松山:《儒家传统的命运和后现代意义》
   一般认为,谈到生态伦理资源非莫属,而儒学只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谈不上有生态伦理资源。李约瑟指出:"儒家相信宇宙的秩序(天),他们使用'道'一词,主要地--如果不是惟一地--是指人类社会里的理想道路或秩序。这在他们对待精神世界和知识的态度上表现得很明显。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⑴的确,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儒家比道家涉及得少。但是,儒学虽然罕言天道,但不等于说没有论及,更不等于说论及得少就不精彩。儒家作为中国传统中儒、道两支主干之一,具有与道家共同的阴阳和谐的宇宙节律思想。比如关于人类文明与自然秩序相协调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儒家自己独特的由人类之仁扩大到对天地万物之爱的生态伦理思想等。如果套用现代术语来概括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内容和特征,可以把儒家的生态思想称为社会生态观或人文主义的生态观。卡利科特甚至将儒家的有关思想提到与道家并列与互补的地位,也将其当作"传统的东亚深层生态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已汇入了奔腾不息的中华文明长河之中,成为中华生态伦理文明一束光芒闪烁的奇葩,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益的精神资源。下面本人试图对其生态智慧进行阐释。
  
  一、"知天--畏天"的生态伦理观
  
   在《论语》中所谈的天论的命即"天命"。《论语o阳货第十七》记载说--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用八个字揭示了天命即"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正是天地万物自然变化的规律。又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o为政第二》]。"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o季氏第十六》]。孔子把"知命畏天"看作是君子才具备的美德,强调贤明的`君子不违背时宿,不逆日月而行,不依靠卜筮来掌握吉凶,应该顺应(遵循)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这应是孔子"知天命"的真諦所在,体现着孔子的伦理精神不仅贯穿其人生之道,也贯穿其天命之道,亦即孔子不仅仅是对人类讲伦理,亦对天地(自然)讲伦理,这正是孔子生态伦理意识的自然流露。
   孔子的生态伦理意识不仅仅体现在"知天命"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畏天命"--敬畏天命是孔子提出其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孔子敬畏天命的思想不仅仅是讲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而且还将"畏天命"与"君子"人格结合起来,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识。《中庸》讲"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小人没有"畏天命"之心,所以肆意妄为,什么缺德事都干得出来,既敢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敢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于是出现了人伦丧尽、生态破坏的当今世界一系列所谓的"道德危机"、"信仰危机"和"生态危机"现象。由此,可体会二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倡敬畏天命,树立君子人格,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生态平衡的良苦用心。当今社会理应效法孔子敬畏天命的君子人格论,培养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伦理意识,这才是治理生态问题的"治本之策"。
  
  二、遵循自然法则并能够曲成万物的生态生成观
  

   《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做中介的。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自然观,强调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要注重对自然的顺应与调适。《易传》主张"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彖传》]。"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遗"[《系辞》]。《易传》同样强调人应对自然进行引导和调整,强调人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因为人兼具天地乾坤的刚健柔顺之道,既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又应该积极进取,按照天地万物的属性来改造和利用自然,以曲成万物,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这是中国先哲闪耀着超越时代智慧之光的生态意识,这在天人关系上是一种比较正确的看法,对今天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关切相结合的保护万物的生态实践观
  
  儒家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倡"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说。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o阳货第十七》]。其自然规律是不能违背的,故须"使民以时"、"节用而爱人"、不浪费资源。孔子还具有保护动物的生态道德观,以自然山水寄托人的仁德智慧。《论语o述而》记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还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o雍也第六》]。儒家经典《中庸》亦提出"赞天地之化育"的思想,主张掌握人、物之性,行事不违人性、物性,以参与自然的生化发育过程。强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人与万物一齐生长发育,和睦相处,各得其宜,而人不加害于自然。孟子提出把人类之爱施之于万物的思想,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o尽心上》]。朱熹对此解释说:"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四书章句集注o孟子集注o尽心上》]。把动植物都包括在爱物的范围内,强调按时间季节,并有节制地获取。荀子亦主张保护自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荀子o王制》。把对山林川泽的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制度加以强调。《礼记》同时还提出了以法令为手段对环境资源进行管理。

[1]   

浅谈儒家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朴素生态世界观


   的上述制度、采取的措施和保护生物资源的生态,体现着把人与自然摆在同等地位,主张融合物我,打破主客、内外界限,把对人类之爱推广到爱一切自然之物,倡天人合一。这种将生活与自然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加以考虑的睿智,是与今天人们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非常相似的理性态度,与今天环保原则是十分接近的。
  
  四、万物一体的协同进化生态和谐观

  在中国儒家先哲的眼中,世间万物是一体的,人类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中庸》提出"天命之为性",认为人性是天之命于人而为人所接受的东西,这就通过命而将天道与人性贯通为一。提出"生生之为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把天地看成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创造万物和人的一个流行过程,这个过程是持续不断地创生、化育万物并使其成为一个有机和谐的生命整体过程。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体现了儒家博大的人道主义胸襟,是对人与自然的亲缘关系与和谐相处状态最为深切的表达。程颢说:"人与天地一物也","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些都表明了先哲们万物一体的生态智慧。它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社会。
  当然,儒家的生态智慧,也包含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境界。所谓"和",就是诸多性质不同的事物构成的互济互补、均衡协调、和谐有序的有机统一体,即史伯所说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国语o郑语》]。荀子继承了史伯的这一思想。"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o天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o礼论》]。合与和同义,都是万物化生与成长的基础和依据。《中庸》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接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把中和从喜怒哀乐的性情推广和提高到位天地、育万物的道德形上学高度。儒家所追求的和与中和的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是一种真善美相统一的和谐和乐的理想境界。所谓真,就是经过由诚而明或由明而诚的途径,去把握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效法天地的生生之仁性,积极地发挥人的参天地、赞化育的作用,自觉地与天地合其德。"'与天地合其德'云云,岂岂不乐哉!"[《象山全集ooo语录》卷三十五]。所谓善,就是生生之仁。儒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就要像天地一样生养万物,关切万物,使其各得其所,有"民胞吾与"和"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博大胸襟。把自己的情感融于万物之中,从人与万物的一体感受中获得快乐。所谓美,记载生存境界上,就是人对天地万物之和谐一体的精神体验而产生的最高快乐。《礼记o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大乐与天地同和"。乐就是主体与对象结合产生的审美体验。人因自然的和谐产生愉悦和快乐,自然的和谐之美因人的体验而更美。这些说明,儒家天人合一的最高生存境界,是真善美三者融合为一体的境界,实现了人与自然之美的主客合一、合一、情景合一。
  总之,儒家的生态伦理智慧对于人类向新的绿色文明转向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关于人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意义和对万物作用的态度,与今天深层生态学的环境保护目标和自我实现的追求也是非常一致的。儒家生态伦理传统中的这些合理因素虽然不能对生态环境的改变产生直接的作用,但它关系到人类如何对待自然的基本立场,因而从根本上规定着人类利用自然的方式和结果,这将给人类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廓清价值导向上的精神迷误。当然,它需要在与其他对未来文明的探讨中进行交流、沟通,经由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生态实践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发挥这种传统资源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M]. 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第8页.
  [2] 余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10.

   [2] 

【浅谈儒家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朴素生态世界观】相关文章:

浅谈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09-08

儒家生态伦理试析10-14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研究08-02

从竞争协同律角度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10-13

浅谈技术控制的法律协同机制04-19

浅谈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06-17

浅谈协同商务及其实证研究10-18

浅谈汉语言文字的儒家通病10-01

浅谈生态环境的教育11-05

浅谈京津冀文化协同构想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