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你”存在关系中的道德作为论

时间:2020-10-16 18:45:36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我→你”存在关系中的道德作为论

【摘 要】 当前道德状况的恶劣,在于越来越多的“我”信守“他→”式行动模式和道德评价模式,使我的道德不在场,由此形成我对道德的不作为,这种不作为行为本质上是我对我之存在故乡和生存家园的放逐。改变这种道德状况的有效途径是重建我的道德,使我重返以“我→你”为原初存在结构的关系世界,重建以我与、我与人、我与精神实体为三维向度的生存家园。我的道德的重建的主体前提是重塑我的道德意识、明朗我的道德态度、明确我的道德责任,形成我的道德在场坚守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展开道德作为;我的道德作为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我所不欲勿施于你,我之所欲亦施于你;我欲立而立你,我欲达而达你。

【关键词】 道德转向;我→你关系;道德作为;存在故乡;生存家园
元伦家查尔斯.L.斯蒂文森(Charles.L.Stevensen,1908-1979)在其《伦理学与语言》(Ethics and Language)一书的结束语中写道:“最重要的道德在哪里开始,我们的必须在那里结束。”[1](p336) 在斯蒂文森看来,最重要的道德问题是态度问题,因为“态度分歧使那些有助于间接解决这一分歧的信念自成一类,并且具有了相应的组织。把道德问题同纯问题区分开来的,主要是态度分歧。”[2](p13)客观地看,斯蒂文森的态度道德论思想,并未给人间道德实践改善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这在于(1)他认为道德问题只属于情感劝导领域而非知识认知领域,因而在张扬道德生成的感受性的同时却消解了道德生成的认知性;(2)他所探讨的“态度“只是类意义上的人的态度,而不是具体生态意义上的作为个体的我的态度。斯蒂文森意欲超越伦理学传统却最终未摆脱传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切态度究其实都是具体的欲望横生的我的态度;并且,我的态度的生成或解构,最终是我对我自己的世界性(或者说整体关联性)存在和生存本身的认知(感受、体验、反省、领悟)与超越问题。所以,最重要的道德问题是我对我的看待,这既是一切道德问题产生的开始,亦是全部道德问题解决的体现。所以,我是道德的起点,也是道德的目的(归宿)。

一、社会→个人→我:称谓转换的道德指向

今天,谈论道德问题已成为时髦:每个人都可以对不正常社会道德状况发一通评说和感受;并且每个想要在这个领域作为一下的人,都可以做一番如何进行社会道德建设的宏论。然而,却很少有人关心一下我的道德状况,也很少有人对我的道德与社会道德之关系做冷静反思——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状况。面对此,本文认为:无论我们出于什么意图,基于什么视野,当要关心社会的道德状况时,理应首先关怀我的个人道德;探讨当前社会的道德建设时,则更应将重心转向对社会道德与我的道德之本质关联的关注。如果能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实际上就是在发起一场道德探讨的态度转向。
首先,要实现如上社会道德探讨的态度转向,需要辩明:第一,谁是真正的社会实体?第二,社会和个人到底是谁生成谁?第三,真正的存在主体是谁?第四,谁是最重要的?

客观地看,个人是构成社会存在的生命实存体,社会是聚合(所有)个人、使其以群体方式存在的抽象实存体——社会的实存因为个人的实在而得到彰显。因而,社会的真正实体是具体的个人而非社会,因为不是社会缔造个人,而是个人缔造(生成)社会,因之,社会必然要彰显个人:社会是个人展开自己实存的舞台空间,个人是社会得以产生和存在的主体,在个人与社会二者之间,最重要的不是社会,而是组成和缔造社会的个人:关心个人,才是实质性地关心社会;关怀个人,才是实实在在地营造社会。以此看来,对社会道德的关注最终要落实到对个人道德的关怀上来,对社会道德建设的努力最终都必须立足于个人道德境遇而设法改变个人道德状况,否则,一切有关于社会道德建设的探讨都是空洞的。

其次,要实现道德探讨的态度转向,澄清“个人”与“我”的关系,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