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论文

时间:2022-03-29 08:55:57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浅谈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论文

  浅谈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论文 篇1

  人本主义教育目的的兴起是由一定历史原因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恐怖活动日渐猖獗,科学技术被用于战争,在20世纪,人类自己酿造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次中小型战争,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不幸,“科研经费有一半被用于军事领域;大多数高新技术成果都首先被转化成了军事技术。科学技术的应用已经为人类自己制造了巨大的火药桶,它足以使全世界的人死亡数遍。”[1];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人的发展日益走向畸型化,在技术化的环境中,人逐渐失去人性和人情味,逐渐沦为物质的奴隶,忽视人的精神、文化和品格的发展;生态问题不断加剧,可耕地和森林日益退化,动植物种急剧减少,污染加剧,能源耗竭,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严重恶化。在所有的危机中,人的危机是最根本的,人的危机是世界总危机的根源。对于以上问题,究其原因是对自然科学的过度崇拜和对人文科学知识的极端轻视。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人文主义精神开始觉醒,人文教育也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本主义教育是指以人为本的教育,它把促进人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强调人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理性、道德性和精神性的发展。

  其基本主张有:

  1、教育目的永恒不变,在人本主义教育家看来,教育目的之所以是永恒不变的,是因为人性是不变的。新托马斯主义(属于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利坦认为:人在历史中发展,但是他的本性,他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价值,他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权利和期望,以及他的命运并不改变。

  2、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得到发展和完善。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观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因而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使人得到完善和发展

  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所珍重的人是作为个体的人,认为教育首先是为个人发展服务,其次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

  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既有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人本主义针对科学主义的过度泛滥有很大的进步性,但它过度强调人文科学知识而忽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倾向显得有点片面化,自然科学虽然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灾难,但它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却是有目共睹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次,人本主义认为教育目的是永恒不变的,教育作为一种手段促进人的发展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但是人的发展是要受到历史背景、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教育的目的也应有所不同。然后,人本主义主张普通教育,反对专业教育,主张普通教育,对于提高人的素质、修养,消除教育的功利性目的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因此而反对专业教育却是极其错误的,专业教育在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最后,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这有利于重视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个性,开发人的创造性,给“教育即适应”进行了有力的反击。但它不能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之上,个人价值要受到社会价值的制约,只有满足了社会的价值,个人的价值才会得以体现,离开了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也就得不到保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是中立的,它与人的不幸、灾难并无必然联系,我们并不能由于对科学技术的滥用而否定科学本身的价值,同时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又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二者的结合: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目的观,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科学人道主义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道主义为价值取向,达到了二者的有机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是构成完整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各有其价值,但又各有其局限性,抬高或贬低任何一部分教育,都会造成人与社会发展的失衡。

  [1]扈中平、刘朝晖:《挑战与应答——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40页。

  浅谈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论文 篇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对美国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说之一,是当代西方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学说。在各个方面影响着教育发展,为教育领域的众多学者和专家所推崇。本文拟对人本主义对我国养成教育是否有所借鉴进行探讨。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内涵与思想基础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问题上的反映,其理论的核心是以“人性为本位”,基本价值取向以谋求如何实现“完整的人”的发展。自我以及“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概念。教育思想上要求人性的复归,而在教育实践上向人类情感世界的趋同。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西方心理学的新思潮和新取向,对当时美国教育制度的批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起点。主张“非指导性教学”,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尊严以及价值,并把人的潜能的实现放在首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全人化教育,主要内容有:反对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教人、做人、成人的教育,以培养自我实现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反对单纯灌输知识、机械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外在学习,主张将情、智教育融为一体,开展最佳成长的内在学习;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主张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发扬学习自由和主动创造精神;反对学校课程脱离价值观,价值中立和无目标、无意义,主张课程改革,实施意义学习和经验学习;反对不良的师生关系和教育心理氛围,主张学习是一种人际的相互影响,应充分发挥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作用。

  二、养成教育的内涵与发展

  “养成”的本意是培养,使之生成。古人认为,“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人的本性是自然生成的,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则是要经过人的努力的。养成教育所具有的早期性、长期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决定了养成教育是适合青少年时期的最佳教育方式,并将内化统一于青少年发展的全过程。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源远流长,《周易》中有:“蒙以养正,圣功也”。孔子也把养成“道德的人”作为他的教育任务,并以“仁”作为其基本观念,是人生的最崇高的品质。在西方,养成教育经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养成思想再到近代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生活教育,再到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教育理论为最终养成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理论均对养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养成教育的启示

  (一)养成教育要以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追求的是“全人教育”,其教育宗旨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人是一个“全人”,一个“完整的人”,他不仅在身心方面达到了和谐发展,而且在认知(理智、知识、理解)与情意(情绪、感情、态度、价值)方面也达到了和谐统一。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说,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开发潜能,完美人性,完善人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实现丰满人性的形成。

  如果说养成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那么对青少年个体而言,其最根本的就是要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以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养成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深刻把握的结果。养成教育必须从尊重青少年的特点出发,唤醒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尊重青少年自身的潜能,这样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二)养成教育要以“青少年”为中心

  青少年是养成教育的主体,是养成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充分调动青少年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促进养成。养成教育不仅仅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内化和强化统一于青少年个体发展的过程。“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养成教育是他人教育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自我教育集教育者与求教者的角色于一身,它像一根红线贯串在养成教育始终。离开了自我教育,养成教育就会失去重心,教育也便失去了成功的希望。

  “以青少年为中心”的养成教育,主张认知与青少年自我的情意、情感相结合,心智发展与情绪发展相结合。在养成过程中,主张认知与情感互动,以促进青少年智慧的发展和人健康人格的养成,以培养“完整的人”、“全人”和自我实现的人。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的主张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以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以青少年自身作为养成教育的主体和中心,主张认知与情感互动,以促进青少年智慧的发展和人健康人格的养成,以培养“完整的人”、“全人”和自我实现的人;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生理特征,合理制定养成教育的层次。这些理念和原理对于当前青少年养成教育理念、过程和目标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养成教育就是需要以人为本,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注重体验和教育者的促进和引导,促进青少年的知行统一,最终达到自我实现。针对当前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现状与事实,我们既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养成教育的改革创新,尊重青少年的个性和内在需求,充分发挥青少年的参与性和能动性,又不能忽视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发挥各自的能动性,才能真正搞好青少年养成教育工作。

【浅谈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论文】相关文章:

论人本主义教育观与体育院校英语教学08-16

浅谈民法的人本性08-07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英语教材的作用论文07-30

英语教师教学观浅谈论文09-24

浅谈医学论文题目的确定11-19

浅谈电视游戏节目的文化属性论文09-05

浅谈红楼观10-17

浅谈新世纪小学美术教师观论文10-30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合作学习的启示的教育理论论文10-30

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语言特色论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