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自然与境界--论成玄英的《庄子疏》

时间:2020-10-06 10:31:43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自由、自然与境界--论成玄英的《庄子疏》

自由、自然与境界--论成玄英的《庄子疏》 有关《庄子》的解释,迄今逾八百种之多,但在历史上有两个里程碑式的解释,那就是郭象的《庄子注》和成玄英的《庄子疏》,以至于只要谈到庄子,就一定会联想到郭象和成玄英,在原创者与解释者之间建立起了某种自然联系。郭、成二人的解释之所以有此地位,原因在于这二人对原点典精神的吃透,以及他们有个特殊的解释背景和方法。在某种角度来说,后者甚于前者。我们或许不能冒昧地说古往今来的贤达对《庄子》精神吃不透,但能够说因为方法和解释背景的不同会对解释对象形成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原著的细微与值得玩味之处。一种合理的(暂且不说“好的”)方法会由此开出新的天地,这新的天地或者是原典所寓涵、所寄寓,而没有展现开的;或者是原典所未有,而解释者借以创造和开示出的,必要时甚至故意地误解(我们在后面将会看到这种情形)。无论在这两种当中的哪种情况,对后来者来说,都是需要从新解释的,即解释解释者。不过,本文并不打算从事这个任务,而是欲从解释者的解说中看出其真实用意并剥开那个境界,再从中看透那个时代的精神所向。所以,我的任务与解释解释者搭边,而不是全部。


  一 适性自由


  自由一词出现在唐代,已不是个别现象,王玄览曾反复申述这个概念,如说“死不自由死,死时由他死,死后知见灭,此灭并由他。”又说“死不自由死,死后由他生,知见由我灭,由我后不生。”司马承祯说:“留他毫发事,难得自由心。”应当说在那个时代自由已经是一个普遍性要求。这个普遍性要求来自两个方面的推动,一是唐代强大、开放和多元的政治局面,为个性的解放预留了广阔的空间,使得个性化的追求成为社会可以理解并变成合理的要求;二是宗教的多元并存与繁荣及其对生死处境和精神超越的关怀,把个人解脱摆到了一个令全社会都关心的程度。不过,如此的一种普遍性要求也从未变成社会的行为,自由始终都是个人范围的事,故而唐代人所说的“自由人”,就不是法权意义上的自由人,人在社会生活中从来就不是自由的,所以,才需要追求自由。这个观念从庄子那里开始,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思想的传统,庄子所说的“逍遥”,就是“自由”的另一个说法。成玄英解疏《庄子》,自是承传郭象,又别开一面。


  郭象将《庄子》“逍遥”解释为“自得”,而成玄英不仅理解为“自得”,也解为“适性”:“逍遥适性,乐在其中。”二人的理解大致相同,都主张物各异其性,性各异其情,不应按照一个统一的要求来衡量是否逍遥自由。大鹏抟风九万,小鸟决起榆枋,虽然远近相差很大,在适性方面来说是一样的,各自都能尽己之能,取得自由。故而,“虽复升沉性殊,逍遥一也。亦犹死生聚散,所遇斯适,千变万化,未始非吾。”应当说,这样的解释是不违《庄子》宗本的。郭、成二人在逍遥自由问题上的一致,建立在对一个“物性有分”基本问题上的观点一致。郭象说:“物各有性,性各有极。”成玄英说:“物性不同,各有素分,循而直往,因而任之。”什么是性?按成玄英的理解,就是生来如此,所谓“性者,禀生之理”。既然是生来如此,又称为“真性”。与此相对应,有“积习以成性者”。无论生来如此,或积习成性,只要是发自内心本能,就是“真性”。讲物性的目的是为了表明彼此的差别,即讲有分,物性有极、物性素分。这既是说各自有着不同的本性,又是说各自的本性都有个限度,即有个分内与分外的区别,“所以知者,分内也,所不知者,分外也。舍内求外,非惑如何也?”分内之事,可欲而求,分外之事,存而不论。性分的观念是自由观念的一个重要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来理解自由,表现出如此的特点:第一,这样的自由发自人本性自然,渴望获得这个自由是人的天性。第二,这样的自由是有限量的,越过本分,就失去合理性。对于前者来说,自由不是一个外在的要求,不管人们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会自动地反映出这样的要求。在此意义上,这样的自由不是理性的要求。因为理性要求的有可能是适性的,有时则要求限制适性,理性的自由主要地表现在“要求”本身的自由性质,我要求因任自性,或我要求克制自性,如同康德的道德的意志自由,或斯宾偌莎所说的“按照理性的指导而生活”的那种自由。对于后者来说,自由也许是无限度的,而物性各自殊异,分享的是有限量的,能够分享到自己的那份自由,就该知足了,如同小鸟不企大鹏之志。因此,这种自由实际上乃是一种独立个人的“天赋的自由”,或者说“天性的自由”。有学者认为庄子的自由就是一种内向的精神自由,这有很大的合理性。因为“逍遥”终归只是个人的事情,而不需要协作,不需要通过与社会的所有他人商谈来取得协调,或者达成某种约定,从而得到共享的自由。如此来理解遁世和顺世,会看到遁世是一种追求自由,顺世也是一种取得自由的途径,只要虚己而化,无心顺物,就能游刃有余,自由自在。庄子的这个顺世观念,被成玄英用一个“随顺”的观念表达了。他说:“夫域情滞著,执一家之偏见者,谓之成心。夫随顺对执之心,师之以为准约,世皆如此,故谁无师乎!”因为“言教随物,亦无常定”,所以,游心于物,随顺人世,并非有什么不对,而是不应“滞著”与“师之”,更不应执著于物情与是非,应该做到同行而无塞,“至理无塞,恣物往来,同行万物,故曰道也”。他把这又叫作“因循物性”:“故无所措意于往来,因循物性而已。”能否因顺物情而不局限于物情,关键在于是否有个超越的心智,所谓“智照灵通,无心顺物”。“随顺”的观念源自佛教经典《大乘起信论》,成玄英的解释根源庄子、郭象,又积极采获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