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论文

时间:2022-04-29 15:58:43 政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论文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论文1

  [论文摘要]

  马克思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对青年黑格尔派特别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和清算,最终创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体系。综观形成的这一过程,“现实的人”是其出发点。本文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探讨,逐步揭示马克思提出的“现实的个人”的丰富内涵。这对于我们从整体上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出发点

  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是从黑格尔开始,经过费尔巴哈,最后“成为马克思”的过程。通过对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足点。准确解这一立足点,有助于我们从和,从理论和实践上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探索过程

  马克思是在德国开始自己的理论活动的,是从接受德国古典的开始的。无论是黑格尔、青年黑格尔学派,还是费尔巴哈,都对马克思早期的思想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马克思得益于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遗产,但他没有以此为限,他清晰地看到这些哲学内在的缺陷:与现实生活的相互脱离,缺乏一个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因此,马克思在继承中批判,在批判中继承,并不断地清算、超越这些思想。

  1.马克思吸收黑格尔哲学的合理思想,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德国古典哲学最著名的代表黑格尔在人类思想史上创立了一个包括自然、和精神领域在内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把“绝对精神”看作是这个体系的本质。他提出的人学思想对马克思有着重要的影响。黑格尔看到了人是在社会历史中活动的存在物,并且指出要通过劳动、通过人的活动来理解人的本质。但是,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提出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根本异质于马克思提出的物质生产实践的劳动解释。他夸大人的精神属性,强调人是精神存在物:“理性是世界的灵魂,理性居住在世界中,理性构成世界的内在的、固有的、深邃的本性,或者说,理性是世界的本性”,“人能超出他的自然存在,即由于作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存在,区别于外部的自然界”“就人作为精神来说,他不是一个自然存在”。可见,黑格尔看来,人和人的本质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人是抽象的精神存在物。由于黑格尔不承认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不懂得客观实在的人及其物质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而是用所谓“绝对精神”、“理性的自我运动”来描述社会历史的发展,其结果“只是为那种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有关劳动和社会历史的合理思想,但是坚决批判了他的唯心主义,尖锐指出:“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特别是在1842年,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由于有机会、有条件接触当时现实中许多重大的和问题,马克思不得不“回到人间”,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这使得他对黑格尔思辨哲学与现实严重脱离感到很为难。在马克思看来,以往哲学陷在纯思辨的泥沼里,是不符合哲学的真正本质的。

  2.马克思转向费尔巴哈,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超越

  马克思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而这种转变是以费尔巴哈作为桥梁和纽带的。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尽管这种唯物主义带着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来批判和清算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坚决反对黑格尔把绝对精神作为世界和人的本质的思辨观点,他在批判上帝和黑格尔绝对观念的基础上回到人和自然界上来,他以人来代替自我意识,以人的本质来代替神的本质,重新确立了人在哲学中的地位。《未来哲学原理》中,费尔巴哈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的哲学并把它和旧哲学相对立:“作为人的哲学的新哲学则不然,它主要地也是为人的哲学”。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他说:“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形象。在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由此得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命题。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这一思想,并在《1844年哲学手稿》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手稿》的序言,马克思就对费尔巴哈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在该著作中,马克思也沿用了费尔巴哈的类、类生活、类本质等术语来探讨“历史之谜”。但是费尔巴哈把人仅仅归结为“自然界的产物”,表面上他讲“现实的个人”,但他所讲的“现实的个人”只是人人都要吃、喝、住、用等自然的.需要。费尔巴哈所讲的人与人的关系只是爱与友情的关系,而且是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除此之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于是,“人的本质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J。他所说的“现实的人”实际上是抽象的“人”。他对“人性”或“人的本质”的理解,最终诉诸的是“最高的直观”和理想的“类的平等化”,这正是再度把感性思辨化了。这又给马克思的思想发展造成了新的束缚。

  但马克思并不是纯粹的费尔巴哈派,他在接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同时,也不断地超越这些思想,对这些思想进行创造性的改造。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他不了解人的存在,不了解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不懂得社会实践这种“感性的活动”所创造的人类世界对现实的人的重要意义,不能认识人是从事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存在物。肃清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科学、详细地阐述“现实的个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马克思反对施蒂纳,彻底粉碎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唯心史观

  青年黑格尔派成员中继鲍威尔后的又一个“宝贝”施蒂纳则以“唯一者”——“唯一的个人”取代了费尔巴哈的“类”,把目光从普遍转向个别,从“类”转向个体。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施蒂纳以三个最基本的范畴:唯实主义、唯心主义、利己主义为基础,并在人的个体发展之中对应找到儿童、青年、成人三个阶段。这样,“人”的发展的唯一结果就是唯实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否定的统一,即真正的利己主义,就是达到施蒂纳所说的“唯一者”。施蒂纳的“唯~者”说到底就是“我”,一个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的主体,的最后创造者,一切存在中的最高存在,不管是我的本质还是人的本质都不能站在我之上。施蒂纳关于“人”的论述归根到底就在于把人的现实发展归结为人的“自我发现”,把一切现实关系统统归结为纯意识的关系。马克思对此批判说:施蒂纳’对德国哲学的幻想的无限信仰集中地表现在:他不断地把‘人’作为单独行动的个人强加给历史;他认为‘人’创造了历史”,他“无条件地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幻想,并以此为根据继续创立自己的理论”-。这种以精神解释历史的观点是黑格尔哲学的翻版。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和施蒂纳的“唯一者”,以及“真正的者”基础上,把自己的立足点放在历史唯物主义上,抛弃了对抽象的“人”的崇拜,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现实的个人”。他对于“现实的人”的表述有一个在本体论上突破纯粹意识之内在性的新境遇作为其深刻的背景,即把人从本源上看作是在世界中存在的。这是以“感性活动”立论的本体论,最初阐发于《1844年学哲学手稿》,而后概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现在则凝结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现实的个人”这个概念上。

  马克思形成现实的个人概念后,便以它作为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正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马克思才得以扬弃和超越以往的各种社会历史理论,揭示人类历史的基本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二、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特点分析

  马克思之所以能超越前人发现关于人自己的真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这从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特点分析中可以得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马克思学说中的“现实的人”是能动的。

  马克思强调世界上的事物正是由于主体的活动才存在的,正是由于主体的活动才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有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作为社会生产主体的人也是由于人的活动才存在,才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它的特征也是由它们的活动决定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马克思在这里表明了他对“现实的人”的理解,要从人的活动理解,从它的活动的能动的过程理解,作为活动的主体来理解。

  人的活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的是劳动,即生产实践活动,它是人类得以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人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和社会之间各种关系得以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基础。认识“现实的人”必须抓住生产实践这个关键性环节。早在《1844年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已经开始把劳动与“个人”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在《手稿》中,他通过“异化劳动”来探讨“人的本质复归”。虽然在那里他所建立起来的还不是感性活动与现实的个人之间的联系,但至少已经意识到要从劳动的角度来规定“个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一步步地接近了“感性活动”这个重要概念,并最终确认了现实的个人就是进行感性活动的个人。因此,我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反复强调他所说的“现实中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2.马克思学说中的“现实的人”是客观的。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实质就是从物质生产出发,既然人是在社会中从事生产的人,那么,他必然会受到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制约。“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

  对“现实的个人”的客观性,对“现实韵个人”由生产的物质条件决定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现实的个人”,“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一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是客观的,这不仅因为它们的状况取决于它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是客观的,而且因为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活动也是客观的。马克思指出:“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

  3.马克思学说中的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

  马克思坚持把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物质条件相统一起来进行研究,就不可避免地会进人到社会的范围内考察现实的人在进行活动时所形成的关系,最终得出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侧这是马克思直接论述“人的本质”概念的两句话。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思想变化的一个关键。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一个关系范畴,社会生产关系才反映人的本质。正像马克思在发挥自己的上述观点时所指出的,“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一引者)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

  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的,但社会关系的总和决非的凑合,而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体。其中,不仅有各种关系之间的从属关系,而且有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按照观点,在这些诸多关系中,尽管它们彼此间发生相互影响,但思想、关系总是受着经济关系的制约,各种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关系。这种关系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同时也最终决定着人的社会本质。

  从“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开始从研究个体与类的关系转向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最终正确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他从经验事实出发,考察现实的人所达到的物质生产条件,考察这种生产条件相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还考察人们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的能动的生活过程。这使马克思逐渐形成后期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法原理的科学论证。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法运动规律的发现,马克思不断创立了例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学说、社会形态理论等基本原理,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看到,现实的人,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焦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人的深刻研究确立了从新的视角看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理论平台。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论文2

  论文摘要:

  针对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实效性问题,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选好切入点,突出内化环节,教育行为要具有科学性。

  论文关键词:

  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对策

  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和学说的重要场所。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准和认知能力,使未来社会中的主流人才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能凭借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服务人民,服务社会,需要我们作出科学的探索。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尤其是对大学生来说,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部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是相当数量的同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学科的态度明显不同。具体表现为:

  其一,不到课。有些学生专门选择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时办其他的事情;有些学生无故缺课,宁愿在宿舍睡觉也不去听课。

  其二,不听课。有些学生人是到了课堂,但看小说、看杂志、睡觉等诸多情况都有,完全没有进入听课状态,“人在曹营心在汉”;有些学生仅在老师举实例时抬起头来听一听,一进入理论的讲解,就又低头去做与课程无关的事。

  其三,不重视。有些学生在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时忘记带书,或是出现迟到和早退现象。

  其四,不认同。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用,考试前背一背及格就行;来上课的同学也大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通过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理论的指导而走向日臻完善和成熟。

  也就是说,这些大学生既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需要,也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愿望,更不打算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果是使这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流于形式、走过场,更多的时候是零效果,也使大学生错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时机。目前,大学生偏于专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他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重视不够已成为自身成长的瓶颈。实践证明,作为社会科学之精华,以科学的世界观为逻辑起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成体系,内容博大精深,它与自然科学一起构成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大学是人生历程的重要时期,完备的个性要在这里成形,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在这里构建,科学的世界观要在这里确立,人生的新里程要在这里起步。特别是面对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双重作用,社会的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就业形式以及经济利益多元化的现实,使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很多困惑,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从思想上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新情况新问题,使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已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为什么有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会出现这些现象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自身价值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材,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论述:“学好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于我们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对于克服左或“右”的错误倾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当代大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的需要。”如此等等。乍一看,这样的阐述并没有什么错处,因为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他们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深刻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在进入社会后自觉地理解和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同祖国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时代的需要结合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但事实是,从这样的角度论证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很遥远也很渺茫,造成了很大误解,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这些理论唱高调,“假、大、空”,不切实际。学习外语、电脑、专业课能使他们立足社会,甚至能帮他们找到一份工作,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派不上用场,他们看到这些字眼就产生了本能的抵触情绪,甚至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成负担,不感兴趣是必然的,更不会自觉自愿地去学习,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揭示其意义或作用时的最大失败。因此,针对大学生对自身生存与发展命运的高度关注,系统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处,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理论通向大学生现实的平台,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从心灵深处解决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用性的疑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吸引大学生的目光,对其施加精神影响,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键。

  三、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策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选好切入点。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立足于现实的社会、现实的人,尤其要密切联系大学生的实际,要同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和自身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讲道理、又办实事的特点,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问题,从更近的目标层次上来说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使他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帮助他们走好人生之路。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接受信息的渠道多,知识面宽,更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不满足现成的答案,有理想,有追求,愿意自己的一生有所作为,渴望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但由于他们年纪轻,阅历浅,没有机会从实践中体会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知与行、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因而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一旦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的人生指导价值予以“穿透”,他们就不再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自己没有关系,就会改变过去的观念,利用大学这个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最好课堂、利用大学这个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时段,认真系统地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少去许多遗憾。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着眼于对理论内涵的科学阐释,又要立足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缩小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距离,使他们感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务实管用,是终生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突出内化环节。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师要与时俱进,巧妙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内化为大学生行动的指南。“内化就是外部事物向人的内部精神(即心理)转化的过程。”内化体现着教育对象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某一理论要求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信念和行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化就是大学生们能够把他们认为抽象和枯躁的基本原理与他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甄别、评价和选择,从而指导自己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讲大道理,讲空话套话。虚远空洞的说教,内容苍白,必然降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地位。其实,“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所以,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除了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联系世界风云的变幻、国内汹涌的改革大潮,从最新的角度,对基本原理进行阐述,讲清讲透理论外,还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与世界大事、国家大事的联系中内化到对学生个人行为的引导中去,以社会和大学生生存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贴近大学生实际上下功夫,与他们最关心的就业、人际交往等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把大道理融人生活小事中,使其内容具体实用,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日常生活价值,凸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生活的指导功能。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能在思想深处与大学生产生共鸣,形成良性互动,也就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积极性,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同时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文关怀和人生导向作用,大学生们自然而然就会心悦诚服,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别人要他们学习变为自己主动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最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行为要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最终目的是要影响大学生的行为。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决定行为,欲影响人的行为,必先了解人的需要。“需要是人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人的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追求需要的满足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动力,满足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作为动力要素,需要决定着个体接受的目标和方向,并影响着接受过程的效率和程度,并且任何需要只有在被认识到时,才能构成动机产生的原因。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这样,它应该是一个因有需求而主动接受、认同并内化于大学生的心中并在一定情境下指导其行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要与大学生的需相联系,没有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就难以被他们接受并得以内化,就永远只能是一种在大学生之外的外在异己的东西。毋庸置疑,大学生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科学的武器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因而揭示需要,引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求,从大学生的饮食、求知、健康、求助、荣誉、娱乐、体育锻炼、恋爱、人际交往、求职等等现实人手,把这些需要转化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动机,“科学生动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增强其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观能动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失去了与大学生的联系,就无法成为他们现实需要的内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不能落到实处,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能离开行为科学的指导。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大学生们获得在人生道路上的理性指导,在困难与挫折面前的有力支撑,在思想上找到精神家园的终极慰藉,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现实需要的和谐统一,这是成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行为科学性的最好体现。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论文3

  一、存在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一方面,尽管学术界提出了一些学科研究方向方面的意见,但是在学科研究的内容、方法等方向性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的分歧,从而在学科研究的主攻方向上还很模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科自身特色的形成和学科优势的发挥。另一方面,很多研究还停留在就形势追踪形势,就热点炒作热点的表面层次上,尽管有些研究有相对明确的方向性,也有很高的立意,但是要么随意性大,凝聚力弱,方向性的周期很难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要么持续时间短,变化迅速,属于短期行为。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定位的关键性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而学科因何而存,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是学科研究方向最根本的问题。在宏观建设层面上,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变化对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及世情、国情和党情,来确定学科建设和研究的方向。在微观建设层面上,学科研究内容应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变化与发展,深入探索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特色及规律;学科研究方法上应充分发挥现代化和信息化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拓展思路,发掘适应学科发展和保持学科方向的研究手段。学科基础理论是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支撑,但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向不明以及学科归属不清,其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一是理论成果缺乏创新,很少有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出发,真正把本学科作为一门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一样的学问来研究;二是存在“两大块”现象,即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上进行研究的很少,大多数是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学科发展需要学术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有一流的学术队伍,才会有一流的学科,而在我国,就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整体情况而言,学术队伍的培养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与同类学科、学科自身性质所决定的“生命线”的战略地位相比,本学科在学术队伍建设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学术影响力太小。从整体情况来看,作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其影响力还很难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相提并论。

  二、对策建议

  第一,坚持学科发展原则——兼收并蓄与综合创新。学科建设应当集众家之所长,为我所用。从时间角度来看,要古为今用,积极汲取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以完善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从空间角度来看,要洋为中用,从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中汲取超空间的精华,为本学科的建设所用;从学科界限来看,要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中汲取最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深化本学科的理论研究。在有效汲取各方面成果的同时,要注重学科发展的综合创新,不能一味地奉行“拿来主义”,而应紧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世情,从本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夯实学科的理论基础出发,不断拓展本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理解和研究本学科同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理论相关学科的关系。从学科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法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的内容是密切联系的。毋庸置疑,本学科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科学原理以及现实发展。然而,从本学科的教育功能和方法来说,学科建设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外化的育人功能以及内化的育人方法这两方面的研究,即从人们思想道德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方面深化理论研究;在教育方式和方法方面,加强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理论和精神来正确武装和引导人们,同时实现育人功能和方法研究的有效结合。在本学科建设过程中还要理解和研究本学科的外延问题。事实上,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与本学科不断探索的课题、深入研究的内容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每个领域都存在着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通过科学精神来武装人们以及通过科学理论来正确引导人们的问题。不同领域和群体在育人功能以及育人方法上有着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本学科不同方面和内容的研究。

  第二,明确学科研究方向,加强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实现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加强本学科基础理论建设需要明确学科研究方向,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学科所包含的有着内在本质联系的两个方面,它是一个学科而不是两个学科;在本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研究其教育的内容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要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规律;其重要结合点是带有很强政治性的“教育”,区别于一般的教育,它是教育的政治性和政治的教育性的有机统一。因此,作为政治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本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夯实学科理论基础还需要我们围绕学科研究方向,构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效凸显政治学与教育学交叉学科特色的学科理论体系,不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的指导思想,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意识形态性以及强烈的政治性所决定的。

  第三,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应考虑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学界的地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切实保障本学科教学和研究人员的权益;二是各级主管部门制定符合实际的扶持政策,在福利待遇、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对本学科教学科研人员给予合理的倾斜;三是建立全国性的学科学会组织,为本学科教学科研人员提供课题集体攻关和学术交流、研讨的重要平台,相关部门应主动提供更多的访学、参观机会,让本学科教学科研人员能够更多地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为理论研究积累实践经验。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论文】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的论文04-2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论文04-25

浅谈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奠基论文04-11

浅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文(通用10篇)05-11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论文04-13

浅析边际效用价值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挑战论文03-24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人间喜剧》的艺术力量论文04-19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消费经济理论及当代价值论文03-15

浅论实施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论文(通用6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