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排除范畴的汉语史分析

时间:2020-10-13 17:22:54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汉语排除范畴的汉语史分析

  语言范畴是人们对语言现象的认知分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汉语排除范畴的汉语史分析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在汉语学界,自吕叔湘先生[1]在《中国文法要略》(1942)中率先建立汉语语义范畴系统后,范畴研究成为目前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现代汉语学界方所范畴、量范畴、时量范畴、空间范畴、时间范畴、比较范畴、致使范畴、选择范畴、递进范畴、取舍范畴、比较范畴等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已建立的范畴及相关研究帮助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条理化和系统化。但在梳理这些范畴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到目前为止,反映人类认知世界并进行总结的基本方法之一“排除”的语言范畴还没有明确建立起来,已有的与“排除”有关的研究也多限于介词“除”或“除”类词及相关句式的研究上。因此,本文尝试从范畴的角度对“排除”进行阐述,这既是对目前汉语语法研究趋势的响应,也是对排除范畴本质的深入探讨,并从汉语史的角度作简单勾画,具体的句式类型历时演变将另文探讨。

  一、汉语排除范畴的建立

  1.排除与主客观世界的关系

  排除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反映,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同时,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存在差异,在心理、认知、主观视点等因素的影响下,排除模式也带有人类的主观性。传信人可以根据要表达的侧重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对象作为排除对象。如:

  (1)除了上午上课,下午和晚上不上课。

  (2)除了下午和晚上不上课,上午上课。

  例(1)的表达焦点是“不上课的时间”,因此将需要上课的时间“上午”作为排除对象,而例(2)的表达焦点是“上课的时间”,所以将不需要上课的时间“下午和晚上”作为了排除对象。而且,由于排除对象A“上午”在量上不及排除对象B“下午和晚上”大,因此按照中国人一般将小范围从大范围中排除掉的习惯,例(2)显得不太自然。一般需要再加上一个表强调的唯独性标记“只有”,“除了下午和晚上不上课,只有上午上课”.

  可见,排除既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反映,也带有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把排除模式概括为两种:显性的直接排除和隐性的间接排除。其中,直接排除是把某一事物与其他相关事物的联系或区别直接排除掉,而间接排除则表现为表面上肯定或凸显某一事物的专属性、单一性,实际上是间接将其与其他相关事物的联系或区别排除掉。

  2.排除范畴的建立

  排除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并进行总结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人类共有的思维范畴。投射到人类语言中,排除范畴具有普遍性。以英语为例:

  (3)TheofficeisopeneverydayexceptSundays.(办公室除了周日,每天都开门。)

  本来“周日”和“每周中的其他时间”没有特殊差异,但从办公室开门时间的角度来看,人们主观上认识到了“周日不开门”和“其他天开门”的不同,因此用“except”将“周日”具有的这种特殊性从“每天”组成的“一周”范围中排除出来,既凸显了“周日”的特殊性,又概括了一周内其他工作日的内部一致性。

  在汉语中,排除范畴虽然没有明确建立起来,但自古以来都以各种形式存在,我们现代常用的表示“排除”语义的“除了……都”句式早在宋代就已运用。如:

  (4)恰似那藏相似,除了经函,里面点灯,四方八面皆如此光明粲烂,但今人亦少能看得如此。(《朱子语类》卷5)“之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开始了表示排除的用法,如:

  (5)朝服之外,唯下铁钚刀一口。(《南齐书》卷22《列传第七》)

  (6)房檐之外,皆是山池,竹松兰芷,垂列堦墀,含风团露,流香吐馥。(《洛阳伽蓝记》卷3《城南》)

  因此,排除范畴在其他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在汉语中的长期性都表明建立汉语排除范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们知道,几乎每一个语法意义都会涉及语义、语法和语用这三个平面,排除范畴也不例外。但是我们不能纯粹地从语义的角度来归纳,如果所有被认为具有“排除”这一语义特征的就都属于排除范畴,那么以此建立起来的排除范畴范围就太宽太广,从而失去了建立这个范畴的意义。而语用研究更强调的是语言在一定语境中使用所体现出的具体意义,如果把所有表达排除语用的形式都纳入到排除范畴,那么这样建立起来的排除范畴会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而语义和语用都是以语法为纲和基础的,语义要通过语法来表现,语用也要通过一定的语法来实现,因此我们要以语法为核心,同时兼顾语义和语用的内外结合。

  我们所建立的“排除范畴”实际是以排除的语义关系范畴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方面指的是它所表达的各种意义,包括逻辑意义(排除)和其他的语言意义(如否定、强调等);形式方面包括它所有的语言表达手段和加强手段,即语言各个层面上的显性和隐性手段,也就是句法结构中可以表达排除性语义关系的各种语言手段(如实词、虚词、语序等)。由此可见,用“排除性”标记词如“除”“除了”构成的语法形式只是“排除范畴”众多表达形式中的一员,不过是典型成员而已。只有对此系统中的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也进行了解,才能窥探此范畴系统的全貌。

  3.排除范畴的语义本质

  我们认为,排除范畴在语义本质上并不是简单地将某一部分去掉、排除掉,也不和“追加”语义相矛盾。因为在一个预设范围中,排除对象和剩余对象既对立矛盾又相互统一。当我们聚焦于二者间的矛盾面时,便将排除对象的特殊性及其余部分的一致性凸显出来,如句式“除了……都”;当我们聚焦于二者间的统一面时,凸显出来的便是排除对象和其余部分的某种共通性,剩余部分具有的“追加”语义是对前面的排除对象进行的补充和说明,如句式“除了……还(也)”.

  因此,“排除范畴”的“排除”语义是更高层次上的“排除”,高于表示“去掉和舍弃”层面上的“排除”语义,也并不和“追加”语义相排斥。排除范畴的语义本质是将排除对象特殊化,并凸显这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的区别或联系。

  4.汉语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分类

  先看图1①:在这个图中有两个信息:中间是黑的,四周是白的。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语言手段进行描述:

  (7)除去中间的黑色,四周是白的。

  (8)除去四周的白色,中间是黑的。

  (9)除了中间是黑的,四周是白的。

  (10)除了中间是黑的,其余的是白的

  (11)除了中间是黑的,剩下的是白的。

  (12)只有中间是黑的,四周是白的。

  (13)除了中间是黑的外,四周都是白的。

  (14)除了中间不是白的,四周都是白的。

  (15)除了中间是黑的,难道四周也是黑的吗?

  从语义上看,动词性的“除去”、介词性的“除了”、副词性的“只有”和框式结构“除了……外,都”“除了……也”“除了……难道”都具有“排除义”,属于排除范畴。不过,我们把“除去”“除了”“除了……外”“除了……也”“除了……难道”归类为显性的直接排除范畴,而把“只有”归于隐性的间接排除范畴,这是因为这类唯独性标记在语义上是排除了其他所有可能性之后产生的最后且唯一的结果。比如当我们说“我只喜欢黑色”时,其实是把喜欢其他所有颜色的可能性排除掉之后的唯选结果。因此我们把具有明显的“排除”义标记如“除去、除了”等界定为显性的直接排除类标记,而把“唯独”义标记界定为隐性的间接排除类标记。因此,直接排除类和间接排除类作为排除范畴的两大类,是从不同角度凸显事物的区别性差异的,在语义上具有互补性。

  另外,我们认为比较结构中当“否定和比较连用”时也具有排除性,可归于间接排除范畴。比如:“这个饭店里,没有比这道菜更便宜的了”.这个句子表面上是一个比较句,比较饭店里不同菜的价钱,通过否定“饭店”范围内其他菜的价格来凸显“这道菜”在价格上的独特性。这种深层语义和排除范畴是相通的。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排除范畴的表达式:“这个饭店里,除了这道菜,没有更便宜的了。”或者“这个饭店里,除了这道菜便宜,其他所有的菜都贵一点儿。”转换为排除范畴的表达式后,我们将“这道菜”所具有的价格的特殊性凸显出来,把它从其他菜在价格上一致性的范围内排除出来。由于这类结构和排除范畴在深层语义的相通性,我们认为这类比较句式在整体意义上是间接具有“排除义”的,因此可以算作间接排除范畴的表达形式之一。

  此外,某些特殊的否定结构也可属于间接排除范畴。第一,双重否定式,如:“这件事非你不可”.大家公认为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所以这句话可以转换为“这件事只有你可以做”.但是我们认为,从双重否定到肯定的转换,中间实际上还存在一个过渡形式,即排除形式,“这件事除了你,别人都不行”.因此双重否定式是可以看作间接排除范畴的.一类的。第二,“否定+疑问(疑问词表示任指)”式,如“这件事不是他做的又是谁呢?”当这个结构中的疑问代词“谁”表示任指时,这句话可以转换为“这件事除了是他做的,没有人会做”.因此就把“他”从“谁”所代表的任指范围“所有人”中的特殊性凸显并排除出来,并强调了任指范围内其他人的内部一致性,因此也可以看作间接排除范畴的表达形式之一。

  此外,某些表示“递进”语义的语言手段也属于间接排除范畴。如词语“又”“更”、由“不仅(不但/不光/不只/非但)”构成的句式结构等。因为这类表达形式是在排除前面对象的基础上,所做出的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凸显的是排除对象和追加对象之间的共通性。如“他今天又迟到了。”“我们要学习爱人、爱家,更要学习爱国。”“她长得不仅漂亮,而且温柔大方。”这类句子都可以转换成直接排除范畴的类型:“除了昨天,他今天也迟到了。”“我们除了要学习爱人、爱家,更要学习爱国。”“她除了长得漂亮,而且温柔大方。”

  用数量或指示词进行限制的方式也可以间接表达排除语义,如:“在上海,70岁以下的老人不能领取敬老卡,70岁以上的老人才能领敬老卡,享受免费乘公交车的待遇。”①“不足18岁就没有选举权。”在这两个例句中,分别用70岁和18岁作为界限进行限制,将“不能领取敬老卡”和“没有选举权”的人间接排除出去。再如:“这个情况,我不知道。”“他硬要这么做,我也没办法。”用指示词“这个”“这么”进行限制,从而间接排除掉与“这个情况”和“这么做”不同的内容。

  用介词结构也可以表达排除语义,如“他每天从早上8点到中午12点有课。”介词结构“从……到”限定了他每天上课的时间后,把不在此限定的其他时间排除掉。再如“在领土和主权的问题上,我们寸步不让。”介词结构“在……上”将“我们寸步不让”的内容范围限定后,排除了其他的内容。

  可见,排除范畴的表达形式各异,涉及多种语法成分和结构形式。我们将排除范畴的表达形式大致划分为7小类:第一类是具有直接排除义标记的表达形式,如带有动词性“除去”,介词性“除”“除了”“除非”等标记词的句式;第二类是带有唯独性标记的间接排除表达形式,如“唯”“独”“唯独”“单”“只”等;第三类是带有“否定+比较”标记的间接排除表达句式,如“没有……比……更”“非……莫”以及最高级形式;第四类是特殊的否定结构,如双重否定式或“否定+表任指性疑问词”的句式;第五类是带有“追加、递进”语义标记的间接排除表达句式,如“更、非徒、非唯、不但”等;第六类是用数量词或指示词进行限制的间接排除形式;第七类是用介词结构进行限制的间接排除形式。

  二、汉语排除范畴与其他范畴的关系

  人类为了有效地认识客观世界,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标准对范畴进行划分和界定。但正是由于事物种类的千差万别,或者划分范畴的标准不一,范畴的种类也纷繁多样,以至于范畴实际交叉而错综复杂地存在着,或者具有一定的层级性,或者存在转化的可能性。

  1.排除范畴与否定范畴

  “排除”和“否定”同作为认知范畴,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投射到语言系统中形成的“排除范畴”和“否定范畴”也同样密不可分。这在间接排除范畴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如带有“否定+比较”标记的间接排除表达句式(如“没有……比……更”)、双重否定式(如“非……不”)、“否定+任指性疑问词”句式(如“非……谁”)等都有否定性逻辑算子的参与。如:

  (16)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做这件事。---除了他,没有人更适合做这件事。

  (17)非他不可。---除了他,别的人都不可以。

  (18)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韩非子·难言第三》)---除了贤圣,没有人能听。

  (19)主晋祀者,非君而谁?(《春秋左氏传·僖公二十四年》)---除了君王您,没有其他更适合的人。

  我们考察了间接排除范畴表达式中否定性逻辑算子的历时使用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否定”和“排除”这种密切关系自古有之,而且使用频繁。究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句式表面的双重否定实质上是排除掉其他一切不可能性后的肯定。这是因为句式“非X不(弗/勿/无/莫)K”具有独立于否定性副词“非”的整体句式义“如果不是X就不能K”,当我们选择“X”作为“K”的充分必要条件时,其实是在已有的预设范围中从反面将其他与此条件不符合的可能性排除后的结果。如在例(18)“非圣贤莫能听”中,说话人是在人这一整体范围内将“圣贤”这种人作为特殊的一类凸显出来,然后将其他一切与之不同类的人都排除掉。

  以例(19)为代表的“否定+任指性疑问词(孰、庸、何、曷、谁)”句式,由于特指性疑问代词“孰、庸、何、曷、谁”在反诘句式中具有的任指性和否定性,表示“任何人都不、任何事都不、任何方式都不、任何情况都不”的语义,因此句式“非……谁(孰、庸、何、曷)”就具有了“不是X,任何Y都不”的句式义,这在深层语义和机制上和“非X不(弗/勿/无/莫)K”是统一的。

  而直接排除范畴中的“除/除了”标记词及其相关框式结构(如“除/除了……以外”),由于“除”所具有的“去除”语义,也可看作带有隐含的否定因子,因此与否定范畴也密切相关。

  我们认为,“排除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包含“否定范畴”.也就是说“否定”就意味着“排除”,而“排除”不一定意味着“否定”.因为当我们否定一个对象的时候,就将这个对象从预设范围中排除掉了,但是预设范围内其他存留的可能性并不确定。如当我们说“他不是北京人”时,是把“北京”的这种地域性从地域范围中排除掉了,即他不具备是北京人的这种可能性,但是存留的其他可能性也不确定,他可能是上海人、湖南人、天津人等。而“排除”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否定”.比如当我们说“除了他去过北京,我们都没去过北京”时,是把去过北京的具有特殊性的“他”从没有去过北京的具有一致性的“我们”的范围中排除出去的,同时也否定了“他”与“我们”在去过北京这件事情的联系和一致性;而当我们说“除了他去过北京,我们也都去过北京”时,实际是肯定了“他”和“我们”在去过北京这件事情上的联系和一致性。所以,当我们否定排除对象和比较对象的一致性的时候,排除范畴表达的是排除功能;而当我们肯定排除对象和比较对象的一致性的时候,或者说当我们否定排除对象和比较对象的区别性的时候,排除范畴表达的是追加功能。

  2.排除范畴与量范畴

  量范畴是人类对所生存的世界最基本的认知之一,度量范畴是其中的一个次范畴。王海棼认为度量范畴是从度量的角度对量范畴的具体体现,指对高度、深度、厚度、广度、距离等的度量。[2]我们认为排除范畴和量范畴有密切的联系。

  直接排除范畴方面,我们以“之外”为例。自上古时期,“之外”就与表示处所、距离、时间的词连用,表示在某个范围(处所、距离、时间)的外面,超出了某个处所、距离或时间的范围,这种用法沿用至今。如:

  (20)九月,卫穆公卒,晋三子自役吊焉,哭于大门之外。(《春秋左传·成公一年》)

  (21)兄弟之仇,辟诸千里之外。(《周礼·地官司徒》)

  (22)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春秋左传·哀公元年》)

  根据我们的考察,“之外”到魏晋时期,由于大量和身体名词、抽象名词,甚至动词连用,如“一身之外”“租赋之外”“迎送旧典之外”,使得“之外”由范围义虚化出了排除义,开始了由量范畴向排除范畴的转化。在晚唐五代时期,“之外”与排除义的“除”形成“除……之外”的框式结构,并产生了“除此之外”的固定结构,成为直接排除范畴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

  间接排除范畴方面,我们以唯独性标记词如“仅”为例。《说文·人部》:“仅,材能也。从人堇声。”繁体作“仅”,也通用为“勤”“觐”.具有“材能”的人历来是众人中的小部分,随着语义慢慢泛化,自先秦开始,“仅”就表示言其少,如:

  (23)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盖勤有存者。(《礼记·射义》)

  (24)鲁日以削,至于觐存,三十四世而亡。(《吕氏春秋·长见篇》

  (25)对曰:“市南门之外甚众牛车,仅可以行耳。”(《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例(23)表示“大约仅仅有几个人”.例(24)的大意为“鲁国公室因此削弱,直到仅仅维持下去,三十四代而被灭亡”.例(25)翻译为“回答说:‘市南门外边,牛车很多,仅仅可以通行罢了’”.三句中的“仅”都修饰谓词性成分,只是在例(23)中“仅”的语义指向体词性成分,在例(24)和例(25)中指向谓词性成分。

  有趣的是,“仅”在六朝隋唐之际发生了语义引申,表示“多达”之义,且与表示“少”的义项并存。如:

  (26)我大食国宝阳燧珠也。昔汉初赵佗,使异人梯山航海,盗归番禺,今仅千载矣。(唐人《裴铡传奇》)(言其多)

  (27)生一男,仅二岁,聪慧无敌。(《太平广记》卷16)(言其少)

  “仅”在历时演变过程中兼表“言其少”和“言其多”的现象非常特殊,但这也说明语法化过程中的确伴随着人们的主观化。由于主观视角、主观感受的不同,人们对同一个语言片段可以做出矛盾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既可以理解为“小量”也可以理解为“大量”,只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检验,人们在心理上普遍更倾向于“极小量”的理解,因此这些标记词最终表示“小量”而不是“大量”.

  而这种表示数量或程度上的“少”或者“小”在认知上就容易理解为“限于某一较少或较小的范围”,当这一范围与较多或较大范围发生比较时,就容易将这一“少”或“小”的范围的特殊性凸显出来,从来由量范畴转化为排除范畴。如当我们说“仅此而已”的时候,可以转换为“除了这个,没有其他的”.

  可见,排除范畴中的直接排除范畴和间接排除范畴都与量范畴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认为,当排除范畴表示“去掉和舍弃”层面的“排除”语义时,凸显的是排除对象和预设范围内其他对象的不一致性,因此将排除对象从一个预设范围中排除出去,可以看作是“量上的减少”;而表示对排除对象进行补充和说明的“追加”语义时,凸显的是排除对象和预设范围内其他对象的一致性,因此可以看作是“量上的增加”.

  3.排除范畴与转折范畴

  排除范畴和转折范畴有密切的衍生转化关系。转折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如“只、但、却”在历时发展中都经历了从排除语义衍生出转折语义的过程。以排除范畴中的限制范围副词“但”为例,如:

  (28)侍中、驸马都尉董贤本无葭莩之亲,但以令色谀言自进,赏赐亡度,竭尽府藏,并合三第尚以为小,复坏暴室。《汉书·鲍宣传》)

  (29)灵帝光和元年,南宫侍中寺雌鸡欲化为雄,一身毛皆似雄,但头冠尚未变。(《搜神记》)

  例(28)董贤表示“自进”的方式只限于“令色谀言”的范围内,将其他的“自进”的方法都排除在这个范围之外。例(29)既可以理解为“但”将“未变”的范围限于“头冠”,并将“头冠”以外的身体各部分从此范围中排除出去,也就是鸡全身的毛都变了,只有头冠还没有变;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语义的轻转,因为“头冠”属于“一身”的一部分,前分句“一身毛皆似雄”,应该得出后分句“头冠毛也似雄”的结果,可后分句的结果是“头冠尚未变”,可见前后句意思的相逆和矛盾为“但”向转折范畴衍生提供了基础。

  这种衍生的机制是,“但”作为限制范围副词时,将某一对象限制在某一范围内的同时,也将此范围之外的相关内容排除掉,而当它用于复句的后续分句时,说话者会转换视角,认为前置分句就是被排除的相关内容,前后分句之间就会意思相逆。这种从排除(具体为限定语义)向转折关系的转变其实是在“肯定整体、否定局部”或“否定整体、肯定局部”的语境中通过重新分析得到的,前后的一正一反或一反一正具有了逆转的语义。

  汉语中排除范畴向转折范畴衍生的现象在其他语言中也有表现。比如英语中的“but”既可以表排除也可以表转折,如:

  (30)Everybodyisherebuthim.表排除)

  (31)Everybodyisherebutheisnothere.(表转折)

  4.排除范畴与假设范畴

  排除范畴与假设范畴有着深层联系,假设范畴在很大程度上是排除范畴的基础。我们以直接排除范畴中“除非”的历时演变为例。根据我们的研究,“除非”萌发于晚唐五代时期,主要具有排除性的介词功能。较早用例如下:

  (32)自今已后,诸王、公主、驸马、外戚家,除非至亲以外,不得出入门庭,妄说言语。(《旧唐书》卷8《本纪第八》)

  例(32)中所用句式“除非……以外,不”,将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中属于例外的情况排除出去,即把可以“出入门庭”的“至亲”以外的人排除出去,意义相当于“除”“除了”.句式“除非……以外,不”其实是在框式结构“除……以外”的类推下,由“除……以外”和“非……不”两个框式结构叠用的结果。即:“除至亲以外,不得出入门庭”和“非至亲不得出入门庭”,这两个句式所表达的语义是相同的,把二者套用在一起,具有突出强调的语用功能。

  我们发现,作为介词性排除功能的“除非”,多与名词性成分搭配,而“当‘除非’不再和名词性成分搭配而是和谓词性的成分连接,而连接的成分表达的又是句中假设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时,‘除非’便开始从介词虚化成连词”.我们在唐代已可以找到“除非”作为连词的用例,其引导的一般为后一个分句,句式一般为“若(要)……,除非”,形式为“结果在前,必要条件在后”,如:

  (33)若在人间须有恨,除非禅伴始无情。(《全唐诗·罗邺·别夜》)

  (34)要觅长生路,除非认本元。(《全唐诗·吕岩·五言》)

  在句式“若(要)……,除非”中,“除非”引导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可以理解为连词“只有”.例(33)可以理解为:如果要得到结果“在人间须有恨”,除了“禅伴始无情”这一种必要条件外没有其他的条件可以实现这个结果。也就是说,后一分句的“除非禅伴始无情”其实是句式“除非禅伴始无情,无(其他条件/可能性)”的一个紧缩式。排除性“除非”的排除否定性和否定逻辑算子“无”的进一步否定性,促使介词性“除非”完成向连词性“只有”引导充分必要条件的转化。可见,假设条件义为“除非”从排除性介词向排除性连词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逻辑基础。句式“除非……不”“除非……才”“只有……才”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

  (35)除非她去,我不去。=除非她去,我才去。=只有她去,我才去。

  5.排除范畴与递进范畴

  现代汉语中,不论是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除(了)……(以)外,还(也)”,还是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不仅(不但、不光)……,还(也、而且)”,一般都被看作是递进范畴的表达形式。这些表达形式都是在排除前面对象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补充和说明,凸显的是排除对象和追加对象之间的共通性,因此既可以看作是排除范畴的表达形式,也可看作是递进范畴的表达形式。像这种两个范畴之间的交叉现象实际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反映,是逻辑基础和语言逻辑不一致的一种反映”.这些用法在汉语早期就有所运用,如:

  (36)百姓除随贯出榷酒钱外,更置官酤,一两重纳榷,获利至厚。(《旧唐书》卷124)

  (37)丙寅,诏:“诸道节度、都团练、防御、经等使所管支郡,除本军州外,别置镇遏、守捉、兵马者,并合属刺史。(《旧唐书》卷15)

  (38)非唯雨之,又润泽之。(《史记》卷117)

  当排除范畴凸显的是这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联系和一致性的时候,无论是表示量的增加,还是一致性的强化,实际表达的都是递进的逻辑语义,属于递进范畴。

  三、小结

  因为排除范畴的语义本质是将排除对象特殊化,并凸显这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的区别或联系,从而具有排除或追加的语法功能。当表现为排除性语法功能时,否定的是排除对象和其他对象之间的联系或一致性,在程度或数量上表现为量的减少;而表现为追加性语法功能时,否定的是排除对象和其他对象之间的区别,在程度或数量上表现为量的增加。因此,排除范畴与否定范畴具有最天然的联系,并通过否定范畴与量范畴建立关系。排除范畴与否定范畴和量范畴之间的关系是由排除范畴的客观性所决定的。我们将排除范畴与其他相关范畴的关系表示为图2.

  另一方面,当人们不只是客观凸显排除对象和其他对象之间区别或联系,而带上了传信人自身的立场、态度、情绪等主观性色彩时,排除范畴就容易向其他范畴延伸或转化。比如当传信人凸显的这种区别或联系与传信人的预设相矛盾时,排除范畴就容易向转折范畴延伸;当传信人凸显的这种区别或联系不是客观已然发生的,而是传信人主观假设或推断、未然发生的,那么排除范畴就容易向假设范畴延伸。正因为排除范畴自身的主观性,使得排除范畴与转折范畴和假设范畴具有了转化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王海棼。古汉语度量范畴初探[J].语言科学,2006(5)。

【汉语排除范畴的汉语史分析】相关文章:

1.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语法的分析方法

2.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3.浅谈汉语的句法结构分析

4.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颜色词的构成分析

5.对外汉语就业形势分析

6.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

7.对外汉语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8.对外汉语专业的职业方向分析